双集装箱挂车卸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407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双集装箱挂车卸料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集装箱装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集装箱挂车卸料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润滑脂、油品等在运输时,通常是先将物料装入袋中,再装入集装箱,现有的挂车中,一般设置有两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设置有一个卸料口,且两个集装箱如中心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卸料,一般设置移动斜坡,当需要倾斜后集装时,便在前轮处设置斜坡,当需要倾斜前集装箱时,便在后轮处设置斜坡,且需要将车轮固定,效率及其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装有液体物料的集装箱的卸车效率的双集装箱挂车卸料台。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集装箱挂车卸料台,包括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结构相同,左半平台在水平面内旋转180°与右半平台重合,左半平台依次包括第一斜坡、第一水平台、第二斜坡、第二水平台、第三斜坡、第三水平台以及第四斜坡,所述第一斜坡从水平地面延伸至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二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二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三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二水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三水平台的上表面,第四斜坡的倾斜面从第三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水平地面,其中第三水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大于第一水平台的高度,其中第一水平台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等于第三水平台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差,第一水平台与第三水平台的间距D1小于挂车车厢前后轮的间距D2,间距D1加上第一水平台的长度以及第二水平台的长度之和大于间距D2,左半平台上第二斜坡与右半平台上的第四斜坡位置对应,左半平台上第二水平台与右半平台上的第三水平台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第三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车轮滑动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为减速带,且第一水平台以及第二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速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控制器、气缸以及红外传感器,其中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是否经过第三水平台,并连接控制器,限位板设置在第三水平台与斜坡的连接处,限位板下方连接气缸,气缸带动限位板的上下移动,气缸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以及第三水平台上均设置防滑纹。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卸货时,使车厢前轮位于分别位于左半平台的第三水平台和右半平台的第二水平台,后轮分别左半平台的第一水平台以及水平地面上,此时车厢向后且右侧倾斜,可使后侧箱体中的液体完整卸完;当后侧箱体内液体倾斜完毕后,移动车厢,使前轮分别位于水平地面以及右侧的第一水平台上,后轮分别左侧的第二水平台以及右侧的第三水平台上,使箱体向左侧前方倾斜,从而将前侧箱体中的液体卸完,大大提高了卸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左半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有两个集装箱的车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本发明的双集装箱挂车卸料台,包括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左半平台和右半平台结构相同,左半平台在水平面内旋转180°与右半平台重合。其中,左半平台依次图2所示,包括第一斜坡1、第一水平台2、第二斜坡3、第二水平台4、第三斜坡5、第三水平台6 以及第四斜坡7,第一斜坡1从水平地面延伸至第一水平台的上表面,第一斜坡的倾角可以控制在5°~10°,用于引导车轮至第一水平台2,第二斜坡3的倾斜面从第一水平台2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二水平台4的上表面,第三斜坡5的倾斜面从第二水平台4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三水平台6的上表面,第四斜坡7的倾斜面从第三平台的上表面延伸至水平地面,其中第三水平台6的高度大于第二水平台4的高度,第二水平台4的高度大于第一水平台2的高度,其中第一水平台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等于第三水平台与第二水平台的高度差,如可以将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和第三水平台的高度分别设置为7cm、10cm以及17cm。第一水平台1与第三水平台6的间距D1小于挂车车厢前后轮的间距D2,间距D1加上第一水平台的长度以及第二水平台的长度之和大于间距D2,如将水平台的长度均设置为1米,挂车的车厢前后轮间距为7.45m,因此可以将间距D1设置为6.5m。

左边平台与右半平台呈中心对称,即其中任一平台旋转180°均可以与另一个平台重合。如图1所示,左半平台上第二斜坡3与右半平台上的第四斜坡7位置对应,左半平台上第二水平台4与右半平台上的第三水平台6位置对应。

当卸货时,使车厢前轮位于分别位于左半平台的第三水平台和右半平台的第二水平台,后轮分别左半平台的第一水平台以及水平地面上,此时车厢向后且右侧倾斜,可使后侧箱体中的液体完整卸完;当后侧箱体内液体倾斜完毕后,移动车厢,使前轮分别位于水平地面以及右侧的第一水平台上,后轮分别左侧的第二水平台以及右侧的第三水平台上,使箱体向左侧前方倾斜,从而将前侧箱体中的液体卸完。

为了防止车轮发生前滑后溜,在第三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止车轮滑第三水平台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以为减速带11,并且可以在第一水平台以及第二水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减速带。所述限位装置还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限位板8、控制器、气缸9以及红外传感器10,其中红外传感器10用于检测车轮是否经过第三水平台,并连接控制器,限位板8 设置在第三水平台与斜坡的连接处,限位板下方连接气缸9,气缸9带动限位板的上下移动,气缸连接控制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车轮时,此时控制器发送命令,气缸上升带动限位板的上升。此外,第一水平台、第二水平台以及第三水平台上均设置防滑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