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线。
背景技术:
输送线主要是完成其物料的输送任务。在环绕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场地,设置有由许多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组成的一条条输送链,经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输送线。
现有的物料输送线对条料的卸载通常采用人工卸下或机械爪搬卸,由于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较快,使得操作人员在对条料进行下卸的时候手忙脚乱,或者由于其它原因,导致遗漏部分条料,机械爪搬卸也会遗漏部分条料,从而导致条料掉落出输送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阻挡条料的物料输送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料输送线,包括机架,其中,还包括;
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的内圈套在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
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挡料板,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从动锥齿轮通过第二输出轴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第二输出轴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下方,所述挡料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主动轮带动所述传送带输送条料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传感器检测条料,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条料时,所述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指令所述主动锥齿轮驱动所述从动锥齿轮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二输出轴带动所述挡料板翻转,将所述挡料板翻转至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上方阻挡位于所述传感器下方的条料。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的前侧设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用于防止条料磕碰。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板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和一对第一凹槽,一对第一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挡料板前侧的两端,若干个第二凹槽位于一对第一凹槽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板上的凸起卡合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橡胶板的两个边缘分别卡合在对应的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和输入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前端的电机固定板上,所述输入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前端的轴承座上,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改向轮和第二改向轮,所述第一改向轮和所述第二改向轮对应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外圈,所述第一改向轮和所述第二改向轮均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改向轮和所述第二改向轮均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挡料机构,当条料运送至传送带的末端时可以对条料进行阻挡,使得被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卸下的物料被阻挡,从而防止物料被摔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料机构中的挡料板与橡胶板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机架-10、薄板-11、皮带输送机构-20、第一电机-21、主动轮-23、第一改向轮-24、第二改向轮-25、第一从动轮-26、第二从动轮-27、传送带-28、条料-30、挡料机构-40、第二电机-41、输入轴-42、主动锥齿轮-43、从动锥齿轮-44、第二输出轴-45、第一连接板-46、第二连接板-47、挡料板-48、第一凹槽-481、第二凹槽-482、橡胶板-49、凸起-491、边缘-492、轴承座-50、电机固定板-60、传感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物料输送线,包括机架10、皮带输送机构20、挡料机构40和PLC控制器,所述皮带输送机构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从所述机架10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机架10的前端,所述挡料机构40位于所述机架10的前端、且位于所述输送机构20的下方,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机架10的一侧。
所述皮带输送机构20包括主动轮23、第一从动轮26、第二从动轮27、传送带28、第一电机21、第一改向轮24和第二改向轮25,所述主动轮23、所述第一从动轮26和所述第二从动轮27均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传送带28的内圈套在所述主动轮23、所述第一从动轮26和所述第二从动轮27上,所述第一电机21固定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23相连接,所述第一改向轮24和所述第二改向轮25对应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8的外圈,所述第一改向轮24和所述第二改向轮25均位于所述主动轮23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改向轮24和所述第二改向轮25均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26与所述第二从动轮27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挡料机构40包括主动锥齿轮43、从动锥齿轮44、挡料板48、第二电机41和输入轴42,所述主动锥齿轮43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前端,所述从动锥齿轮44通过第二输出轴45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前端,所述主动锥齿轮43与所述从动锥齿轮44相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轴45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轮27的下方,所述挡料板4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45上,所述挡料板48通过第一连接板46和第二连接板47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45上,所述挡料板48的前侧设有橡胶板49,所述橡胶板49用于防止条料30磕碰,所述挡料板48的前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482和一对第一凹槽481。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482有4个。
一对第一凹槽481分别位于所述挡料板48前侧的两端,若干个第二凹槽482位于一对第一凹槽481之间,所述橡胶板49上的凸起491卡合在所述第二凹槽482内,所述橡胶板49的两个边缘492分别卡合在对应的第一凹槽481内,上述结构使得橡胶板49可靠连接在挡料板48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凸起491有4个。
所述第二电机41固定在所述机架10前端的电机固定板60上,所述第二电机41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43转动,所述输入轴42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前端的轴承座50上,所述输入轴42与所述第二电机41的输出轴相连接。
在所述主动轮23带动所述传送带28输送条料30时,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薄板11上的传感器70检测条料30,当所述传感器70检测到条料30时,所述传感器70将信号传递给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指令所述第二电机41运转,所述第二电机41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43转动,所述主动锥齿轮43驱动所述从动锥齿轮44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二输出轴45带动所述挡料板48翻转,将所述挡料板48翻转至所述第二从动轮27的上方阻挡位于所述传感器70下方的条料30。
具体是,所述第二电机41驱动所述挡料板48翻转90度,所述挡料板48翻转90度后,将条料30挡住,同时,所述PLC控制器指令所述第一电机21停止运转,使得传送带28对条料30不再进行输送,所述PLC控制器延时一段时间后,所述PLC控制器指令所述第二电机41反向运转,所述第二电机41带动所述主动锥齿轮43转动,所述主动锥齿轮43驱动所述从动锥齿轮44顺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二输出轴45带动所述挡料板48翻转,将所述挡料板48翻转至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的水平状态,第二电机41然后停止运转。
当操作者把被挡料板48挡住的条料30卸下后,传感器70检测无条料30后,传感器70将信号传递给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指令所述第一电机21运转,使得传送带28重新运转,对后面的条料30进行输送。
由于采用了挡料机构40,从而防止了物料掉落出输送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