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717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上料装置,具体涉及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工业自动化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生产技术改革创新以及效率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工业自动化技术中工业产品的自动排序上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在该领域中,由于各类工业制品形状各异,因其不同的特性、工艺要求,产生了多种多样自动排序上料设备,比如振动盘、转盘、推板式上料机等。然而,即便是有如此种类繁多的设备,仍旧不能满足千变万化的需求,许多设备的适用性往往受限于产品的尺寸、形状特性,适用范围狭小。

对于尺寸较大、扁平的、多面的,又不耐磕碰的产品,如汽车内饰件,目前可用的设备确实极少的,只能采用人工上料,这种上料方式浪费人力,增加工人的工作强度,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能够节约人力,同时能够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且能够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

上料抓手组件,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上料抓手组件包括:

定位行程组件,沿靠近或远离工料的方向移动;

至少一个吸盘,沿靠近或远离工料的方向移动,用于当定位行程组件下探到工料时吸住工料;

挡料限位板,位于所述定位行程组件和所述吸盘的运动轨迹内;

夹料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料限位板的方向转动,并与所述挡料限位板的底面相抵或分离。

优选的,还包括升降电机,驱动所述上料抓手组件沿靠近或远离工料的方向竖直运动。

优选的,还包括平移电机和输送导轨横梁组件,所述上料抓手组件置于所述输送到过横梁组件上,并由所述平移电机驱动沿所述输送导轨横梁组件水平运动。

优选的,输送导轨横梁组件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

优选的,还包括夹料气缸,驱动所述夹料架转动。

优选的,多个吸盘等间隔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输送网车组件,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用于接收所述上料抓手组件抓取的工料。

优选的,所述输送网车组件包括网链。

优选的,还包括网车输送电机和网链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网车组件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料抓手组件置于工料上方,在上料抓手组件沿靠近工料的方向竖直运动时,定位行程组件和吸盘与上料抓手组件联动直至定位行程组件下探到工料,此时吸盘吸住工料,然后吸盘随上料抓手组件沿远离工料的方向竖直运动直至移动至挡料限位板所在位置,此时夹料架沿靠近挡料限位板的方向转动直至与其相抵,两者夹住工料,然后上料抓手组件带动工料一同水平运动至指定位置时,夹料架沿远离挡料限位板的方向转动,释放工料使其平铺在输送网车组件的网链上,然后由网链输送电机配合网车输送电机把工料交给下一道工序,依此往复循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毛毡上料和成型地毯下料联动输送装置,能够节约人力,同时能够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且能够提高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内饰件上料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

上料抓手组件2,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上料抓手组件2包括:

定位行程组件7,沿靠近或远离工料8的方向移动;

至少一个吸盘13,沿靠近或远离工料8的方向移动,用于当定位行程组件7下探到工料8时吸住工料8;

挡料限位板6,位于所述定位行程组件7和所述吸盘13的运动轨迹内;

夹料架5,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料限位板6的方向转动,并与所述挡料限位板6的底面相抵或分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料抓手组件2置于工料8上方,在上料抓手组件2沿靠近工料8的方向竖直运动时,定位行程组件7和吸盘13与上料抓手组件2联动直至定位行程组件7下探到工料8,此时吸盘13吸住工料8,然后吸盘13随上料抓手组件2沿远离工料8的方向竖直运动直至移动至挡料限位板6所在位置,此时夹料架5沿靠近挡料限位板6的方向转动直至与其相抵,两者夹住工料8,然后上料抓手组件2带动工料8一同水平运动至指定位置时,夹料架5沿远离挡料限位板6的方向转动,释放工料8使其平铺在输送网车组件10的网链11上,然后由网链输送电机16配合网车输送电机14把工料8交给下一道工序,依此往复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料抓手组件2定位在工料8上方后,升降电机1通过齿轮、齿条将上料抓手组件2向下驱动。

当定位行程组件7下探到工料8时,由吸盘13吸住工料8随上料抓手组件2上行至设定高度后,再由缩进气缸12二次上顶,使吸盘13和定位行程组件7完全脱离工料8被夹区域。

再由夹料气缸4推动连杆,使夹料架5沿圆弧轨迹上移,配合挡料限位板6将工料8牢牢夹住;平移电机3通过同步带将上料抓手组件2沿输送导轨横梁组件带动前行,工料8亦随之前行,当工料8被送到指定位置时,夹料气缸4回缩,释放工料8使其平铺在输送网车组件10的网链11上,然后由网链输送电机16配合网车输送电机14把工料8交给下一道工序,依此往复循环。

根据图1和图2可知,工料8叠放在机架15下方,有效减少了平面空间的占用,上料抓手组件2取料时因置有定位行程组件7(如先导探头)定位,不受工料8高低位置限制,吸盘13在定位行程组件7(如先导探头)的引导下,能逐张取工料8,避免一次抓取双层或多层工料8,还能感知吸盘13吸附不紧引起掉料,工料8移动时由于行进方向的改变,摩擦面由单面变为双面,阻力随之改变,夹料架5负责工料8摩擦阻力增大时的夹持,保证工料8平稳输送和整齐放置。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