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225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脚板,特别是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



背景技术:

电梯护脚板通常安装在桥厢地坎的底部,其作用是为了防止轿厢平层结束前提前开门或平层后轿厢地坎高出层门地坎时因剪切而伤害脚趾。但由于不同电梯的桥厢宽度不同,导致固定宽度的护脚板只能适用于一种电梯轿厢,适用性较差;并且现有的护脚板大多受力强度较差,导致在使用时会因外力出现折弯或变形的现象,从而降低护脚板的防护效果。因此,现有的电梯护脚板存在适用性差、受力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它具有适用性好、受力强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外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设有第一斜板,支撑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内经滑动组件设有多个滑动板,滑动板下端设有第二斜板,滑动板上端设有连接板,滑动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筋板,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1mm的间隙;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架,滑动架两侧设有与滑槽配合的导向轮,滑动架下端经固定螺母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与滑动架之间设有定位套。

前述的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中,所述第一斜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160°,第二斜板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为150°。

前述的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中,所述定位套底部与滑槽底部在同一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和滑动组件的结构配合,使滑动板可以通过在支撑架上的滑动来改变护脚板的宽度,从而使护脚板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节,适用性好;并且由于滑动板的固定位置在固定板的后方,使滑动板可以对固定板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固定板在受到外力时出现折弯或变形的问题,提高了护脚板的受力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板上的支撑筋板提高了滑动板的受力强度,使滑动板能够配合固定板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性好、受力强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架,2-固定板,3-滑动组件,4-滑动板,101-滑槽,201-第一斜板,301-滑动架,302-导向轮,303-固定螺母,304-定位套,401-第二斜板,402-连接板,403-支撑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滑轨式电梯护脚板,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外侧经螺栓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下端设有第一斜板201,支撑架1上设有滑槽101,滑槽101内经滑动组件3设有多个滑动板4,滑动板4下端设有第二斜板401,滑动板4上端设有连接板402,滑动板4与连接板402的连接处设有支撑筋板403,滑动板4与固定板2之间设有1mm的间隙;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滑动架301,滑动架301两侧设有与滑槽101配合的导向轮302,滑动架301下端经固定螺母303连接连接板402,连接板402与滑动架301之间设有定位套304。

所述第一斜板201与固定板2之间的夹角为160°,第二斜板401与滑动板4之间的夹角为150°,第一斜板201和第二斜板401能够提高固定板2和滑动板4的受力强度。

所述定位套304底部与滑槽101底部在同一平面内,定位套304能够对连接板40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固定螺母303在锁紧时因过度锁紧导致连接板402出现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支撑架1安装在轿厢地坎底部,经滑动组件3调节滑动板4在滑槽101上的位置,使护脚板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轿厢;将滑动板4对称于固定板2滑动到位后,旋紧固定螺母303使连接板402固定在滑槽101底部,并且滑动板4在定位后在一侧与固定板2重叠放置,从而对固定板2起到限位作用;当固定板2受力时,固定板2可以将受到的外力传递给两侧的滑动板4,通过滑动板4和固定板2的双重防护,使护脚板具有较高的受力强度;通过支撑筋板403可以提高滑动板4的受力强度,进一步降低了滑动板4受力变形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