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化油器配件的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喷管加工机械,具体是一种喷管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化油器的喷管是化油器中的极其重要的一个配件,喷管的好坏影响到整个化油器的质量,化油器的喷管一般为一个阶梯轴,阶梯轴的一端为小端,外径较小,另一端为大端,外径较大,如果要实现喷管的加工,喷管需要按着同样的方向均匀的进料,一般是小端在前大端在后,传统的进料机采用的是普通的振动盘,在进料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通过人工去改变喷管的方向,整个进料过程缓慢,进料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喷管按照同一方向进料的喷管进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管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进料管,所述振动盘设有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出料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进料管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在出料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当喷管的尾端离开所述进料口的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时,喷管上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尾端对应部分的重量大于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头端对应部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新型结构的喷管进料机构,通过根据喷管的结构设计出适用于该喷管的进料机构,具有自动选料功能,能将胡乱摆放的喷管按着一个方向源源不断的对后续工序进料,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管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振动盘;11、上料通道;111、进料口;12、回收槽;2、进料管;
21、红外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管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进料管,所述振动盘设有上料通道,所述上料通道的出料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进料管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在出料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当喷管的尾端离开所述进料口的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时,喷管上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尾端对应部分的重量大于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头端对应部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新型结构的喷管进料机构及喷管进料方法,通过根据喷管的结构设计出适用于该喷管的进料机构,具有自动选料功能,能将胡乱摆放的喷管按着一个方向源源不断的对后续工序进料,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准确率高。
所述振动盘设置有沿振动盘内壁盘旋设置的上料通道,所述进料管倾斜设置在所述上料通道的出料位置的下方,所述进料管的进料方向与上料通道的出料方向所成夹角为钝角。
所述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此结构可使喷管不易自个直接滑出进料口,只允许被下一个喷管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盘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上部位于所述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的正下方,所述回收槽的下部与振动盘相连。通过回收槽可自动使不符合排放方向的喷管滚落至振动盘内继续待上料。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为椭圆形,此结构可对喷管起到朝向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振动盘转动的驱动电机电连接。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进料管内已排满喷管时,反馈至控制振动盘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管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1和进料管2,所述振动盘1设置有沿振动盘内壁盘旋设置的上料通道11,所述进料管2倾斜设置在所述上料通道11的出料位置的下方,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方向与上料通道11的出料方向所成夹角为钝角。所述上料通道11的出料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进料管连通的进料口111,所述进料口为椭圆形,所述进料口在出料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当喷管的尾端离开所述进料口的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时,喷管上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尾端对应部分的重量大于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头端对应部分的重量。
所述振动盘1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回收槽12,所述回收槽的上部位于所述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的正下方,所述回收槽的下部与振动盘相连。所述进料管2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21,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振动盘转动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所述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的水平高度高于靠近出料端的一端。
上述的喷管进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首先将喷管到放置在振动盘上,并启动振动盘,振动盘在振动过程中,喷管顺着上料通道顺序前进,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喷管可能正向也可能反向(定义:小端在前,大端向后为正向)。
当喷管进给至上料通道的输出端时,在下一个喷管的推动下继续向前移动,先会触碰到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上,当喷管位于反向时,喷管在移动的过程中,喷管的大端被慢慢推至进料口外,由于当喷管的尾端(小端)离开所述进料口的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时,喷管上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尾端对应部分的重量小于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头端对应部分的重量,此时喷管的头端(大端)下压使尾端翘起,即为跷跷板原理,因而两端失去平衡,向前移动的同时自由下落至回收槽后再回到振动盘内,并再后续加工中继续通过振动盘上料。
当位于上料通道的输出端的喷管是正向时,喷管在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当喷管的尾端(大端)离开所述进料口的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时,喷管上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尾端对应部分的重量大于从进料口的远离出料端的一端到喷管的头端对应部分的重量,此时喷管的尾端(大端)下压滑入进料管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进料管内已排满喷管时,反馈至控制振动盘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停止工作。
因此,从上料通道输送到进料管的喷管都是正向放置的,而反向放置的喷管均通过继续多次输送直到正向输送并掉落至进料管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