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5594发布日期:2018-09-28 20:4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纸箱。



背景技术:

目前,纸箱作为一种包装材料,常常用于包裹各种货物。一般地,纸箱的尺寸随着货物的大小可以调整。纸箱具有封装部和封口部,其中,封装部采用四层结构,该四层结构可以层叠,所述层叠的四层打开后构成立方体;封口部分别由封装部的四层的延伸部构成四层延伸部分,每层延伸部分可沿封装部的两端折叠,且相对的两层延伸部分折叠后的平面覆盖住封装部的打开后的两端平面。这样,在包裹各种货物时,就可以将封装部的层叠四层打开构成立方体,将位于封装部一端的封口部中的四层延伸部分朝向封装部折叠,在封装部一端形成一个封闭的平面并采用胶水或胶带粘合后,将货物装载在封装部,然后,将位于封装部另一端的封口部中的四层延伸部分朝向封装部折叠,在封装部另一端形成一个封闭的平面并采用胶水或胶带粘合固定,最终得到一个包裹有货物的纸箱。采用这个纸箱,就可以将货物传递或在其上标注地址,进行邮寄。

但是,采用这种纸箱存在问题:箱体由瓦楞纸板组成,在运输途中受到外力冲击、重物重压后,纸板容易弯曲,弯折,失去承重能力,箱体部分地方出现软化和塌陷,使得纸箱失去外形美观,保护内部货物性能下降,最终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纸箱,该纸箱能够提高抗压能力,保证其中的货物不会因为重压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纸箱,包括:封装部1,包括第一封装部分11、第二封装部分12、第三封装部分13及第四封装部分14,且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与第二封装部分12、第三封装部分13及第四封装部分14围绕形成容纳腔15;由封装部1的两端延伸形成的封口部2,可朝向封装部1折叠,分别覆盖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形成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箱还包括:支撑通槽32,由在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及第三封装部分13上划出的一个或多个环形闭合区域;或者由在第二封装部分12及第四封装部分14上划出的一个或多个环形闭合区域;所述环形闭合区域中的纸板被挖出,形成内部空洞,环形曲线构成了内部空洞的边界;

支撑件31,与所述支撑通槽32的形状适配,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为:

所述支撑件31包括与支撑通槽32形状适配的突起部分311,以及面积大于突起部分311的平面部分312,且所述突起部分311是在所述平面部分312的表面上形成的,将所述突起部分31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31的平面部分312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所属的第一封装部分11、第二封装部分12、第三封装部分13或第四封装部分14的宽度和高度相同或小于。

较佳地,所述突起部分311的厚度与所述支撑通槽32的厚度相同。

较佳地,所述支撑通槽32为U型环状贯通空间结构、工型环状贯通空间结构及凸型环状贯通空间结构。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采用按钮或柳钉的连接件实现。

较佳地,所述封装部1及所述封口部2分别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中间层及内层,其中,所述外层及内层采用织物材料,中间层采用纸质材料或硬塑材料。

较佳地,所述封口部2,包括由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封口部分21、由所述第三封装部分13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三封口部分23,及由所述第四封装部分14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四封口部分24;

且所述第三封口部分23可沿与所述第三封装部分13之间的交界线,朝向封装部1折叠,所述第四封口部分24可沿与所述第四封装部分14之间的交界线,朝向封装部1折叠,分别覆盖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形成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

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具有封口折叠线240,该封口折叠线240,和,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与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连接处的交界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和所述第二封装部分12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可沿封口折叠线240折叠,覆盖所述容纳腔15的顶部及底部的平面,及所述第二封装部分12的背向容纳腔15的部分或全部表面。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纸箱由封装部和封口部构成,其中,封装部由四个封装部分构成,并围绕形成容纳腔;封口部由封装部两端延伸形成,形成容纳腔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在容纳腔中采用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支撑件置于在所述封装部的两个相对的封装部分上形成的支撑通槽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在纸箱上设置了支撑件,在纸箱上方由于堆叠而产生重压时,不会出现倒塌,从而提高了纸箱的抗压能力,保证了其中的货物不会因为重压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纸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例子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例子二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纸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纸箱正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纸箱封闭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封装部

11-第一封装部分

12-第二封装部分

13-第三封装部分

14-第四封装部分

15-容纳腔

31-支撑件

311-支撑件的突起部分

312-支撑件的平面部分

32-支撑通槽

17-U型支撑部件

171-U型支撑部件的两个相对面

172-U型支撑部件的垂直面

2-封口部

21-第一封口部分

23-第三封口部分

24-第四封口部分

400-封装部1的两端折叠线

410、420、430及440-平面的四个角

240-封口折叠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封装部和封口部构成,其中,封装部由四个封装部分构成,并围绕形成容纳腔;封口部由封装部两端延伸形成,形成容纳腔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在容纳腔中采用两个支撑件支撑,所述支撑件置于在所述封装部的两个相对的封装部分上形成的支撑通槽中。在这里,四个封装部分可以是层叠的。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在纸箱上设置了支撑件,在纸箱上方由于堆叠而产生重压时,不会出现倒塌,从而提高了纸箱的抗压能力,保证了其中的货物不会因为重压而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结构示意图,在图中,支撑件是以U型环支撑为例说明的,如图所示,所述纸箱包括:

封装部1,包括第一封装部分11、第二封装部分12、第三封装部分13及第四封装部分14,且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与第二封装部分12、第三封装部分13及第四封装部分14围绕形成容纳腔15;由封装部1的两端延伸形成的封口部2,可朝向封装部1折叠,分别覆盖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形成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

所述纸箱还包括:支撑通槽32,由在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及第三封装部分13上划出的一个或多个环形闭合区域;或者由在第二封装部分12及第四封装部分14上划出的一个或多个环形闭合区域;所述环形闭合区域中的纸板被挖出,形成内部空洞,环形曲线构成了内部空洞的边界;

支撑件31,与所述支撑通槽32的形状适配,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

这样,支撑通槽32是在纸箱的侧壁上挖出空洞形成的,将形成的支撑通槽32的纸箱纸板挖除。也就是说:支撑通槽32,由在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及第三封装部分13的表面上分别挖出的环状贯通空间形成,或者由在第二封装部分12及第四封装部分14的表面上分别挖出的环状贯通空间形成的。

在这里,所述的纸板为瓦楞纸板。

在该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为:

所述支撑件31包括与支撑通槽32形状适配的突起部分311,以及面积大于突起部分311的平面部分312,且所述突起部分311是在所述平面部分312的表面上形成的,将所述突起部分31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在这里,所述支撑件31可以采用硬塑的型材,支撑件31中的突起部分311的厚度与支撑通槽32的厚度相同,以便置入支撑通槽32时齐平。平面部分312也可以是硬塑的型材,可以是面积大于突起部分311的方型型材形成,为了节省材料,也可以是面积大于突起部分311且形状与突起部分311相同的型材形成。这样,所述平面部分312能够增强支撑件31的支撑力,具体增强突起部分311的支撑力,防止支撑件31从纸箱外表面一侧滑出箱体,同时采用方型材对突起部分311受到的压力有分散承重作用。

在该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时可以采用按钮或柳钉等连接件实现,将支撑件31定位在箱体的封装部1的相对的两个封装部分中,防止支撑件31从箱体的内表面一侧滑出。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31的平面部分312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所属的第一封装部分11、第二封装部分12、第三封装部分13或第四封装部分14的宽度和高度相同。这时所述支撑件31的平面部分312本身会对箱体边缘受到的压力,直接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通槽32除了U型环状贯通空间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工型环状贯通空间结构及凸型环状贯通空间结构;相应地,支撑件31的形状除了U型环状结构之外,还可以为工型环状结构及凸型环状结构。

在将所述支撑件31置于所述支撑通槽32中后,还可以用布料将纸箱双面覆盖和缝合起来,这样,既美观,又因为布料的保护,使得纸箱不易被尖锐物戳破,同时,由于塑料等型材的硬度远高于纸箱,使得纸箱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延长了纸箱的使用次数和纸箱的寿命。具体地说,所述封装部1及所述封口部2分别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中间层及内层,其中,所述外层及内层采用织物材料,中间层采用纸质材料或硬塑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箱子结构为背景技术中的纸箱结构,也可以为新型的纸箱结构,如图4A~4C所示:

所述封口部2,包括由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封口部分21、由所述第三封装部分13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三封口部分23,及由所述第四封装部分14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四封口部分24;

且所述第三封口部分23可沿与所述第三封装部分13之间的交界线,朝向封装部1折叠,所述第四封口部分24可沿与所述第四封装部分14之间的交界线,朝向封装部1折叠,分别覆盖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形成容纳腔15的顶部和底部的平面;

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具有封口折叠线240,该封口折叠线240,和,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与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连接处的交界线,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和所述第二封装部分12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可沿封口折叠线240折叠,覆盖所述容纳腔15的顶部及底部的平面,及所述第二封装部分12的背向容纳腔15的部分或全部表面。

在该结构中,所述述封装部1的两端形成平面可以为封闭的平面或非封闭的平面,这里不限定。

在图中,将所述第一封口部分21与所述第一封装部分11之间的交界线、所述第三封口部分23与所述第三封装部分13之间的交界线、以及所述第三封口部分24与所述第三封装部分14之间的交界线,显示出为封装部1的两端折叠线400。纸箱在经过折叠后,在封装部的上下端,分别由第三封口部分23和第四封口部分24形成了一个平面,在图中采用了平面的四个角410、420、430及440进行标识。

以封装部1的上下两端中的其中一端为例说明,以平面的其中两个角420及430之间形成的交界线作为轴线旋转,直到第四封口部分24与平面的四个角410、420、430及440构成的平面贴合,以平面的其中两个角440及410之间形成的交界线作为轴线旋转,直到第三封口部分23与平面的四个角410、420、430及440构成的平面贴合。

经过两次贴合,封装部1的密封过程完成。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