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全纸质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0208发布日期:2018-06-28 02:4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全纸质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全纸质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升,家用多功能料理机已逐渐普及到每家每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已向外形美观、小巧、功能多样化、智能化发展,料理机不断在更新换代,国内大量生产商均出口销往国外,受EPE及EPS包装出口的制约,需要一种能保护产品、包装效率高、出口不受限制的包装来满足此行业的出口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节能环保,方便料理机包装的全纸质包装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全纸质包装装置,包括外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腔体内的第一包装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箱的腔体内与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并排设置的第二包装单元,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的顶部与所述外箱的箱盖内底面相抵触,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均采用纸板一体折叠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包括用于架设搅拌机主体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容置腔内的缓冲板、套设于搅拌机主体顶部的定位板、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方用于套设搅拌杯的保护套、以及压设于所述搅拌杯顶部的第一压板,所述定位板和所述第一压板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所述保护套的内侧壁相配合。

其中,所述底座、所述缓冲板、所述定位板、所述保护套、及所述第一压板均采用纸板一体折叠而成。

其中,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定位板的下底面的两端均平行间隔折叠有缓冲腔。

其中,所述底座和保护套的侧壁均设置有空腔。

其中,所述第二包装单元包括用于存放配件的多腔体收纳架、摆放于所述多腔体收纳盒上方用于存放搅拌头的收纳盒、以及与所述收纳盒内壁相配合用于压设所述搅拌头的第二压板。

其中,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向上折叠有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压板的一端相邻的两侧向下折叠有导向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腔体内的第一包装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箱的腔体内与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并排设置的第二包装单元,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的顶部与所述外箱的箱盖内底面相抵触,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均采用纸板一体折叠而成。以此结构设计,结构紧凑,节能环保,采用并排设置的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对料理机的各配件进行包装,能够方便的对料理机进行收纳且便于取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全纸质包装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部分部件组合后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全纸质包装装置,包括外箱1、设置于所述外箱1的腔体内的第一包装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箱1的腔体内与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并排设置的第二包装单元,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的顶部与所述外箱1的箱盖内底面相抵触,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包装单元均采用纸板一体折叠而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包装单元包括用于架设搅拌机主体的底座11、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容置腔内的缓冲板12、套设于搅拌机主体顶部的定位板13、放置于所述定位板13上方用于套设搅拌杯的保护套14、以及压设于所述搅拌杯顶部的第一压板15,所述定位板13和所述第一压板15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所述保护套14的内侧壁相配合,所述底座11、所述缓冲板12、所述定位板13、所述保护套14、及所述第一压板15均采用纸板一体折叠而成,所述缓冲板12和所述定位板13的下底面的两端均平行间隔折叠有缓冲腔131,所述底座11和保护套14的侧壁均设置有空腔。以此结构设计的第一包装单元,能够方便的对搅拌机主体进行收纳,且能够通过底座对搅拌机主体进行定位,并通过缓冲板的设置,对搅拌机主体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装单元包括用于存放配件的多腔体收纳架21、摆放于所述多腔体收纳盒上方用于存放搅拌头的收纳盒22、以及与所述收纳盒22内壁相配合用于压设所述搅拌头的第二压板23,所述第二压板23的一端向上折叠有支撑部231,与所述第二压板23的一端相邻的两侧向下折叠有导向壁232。多腔体收纳架21的设置,便于搅拌机的多个零配件的收纳,顶部第二压板23的设置,能够通过支撑部的设置,在箱盖的作用下,将收纳盒内的零配件压紧,进而防止上下窜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