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正向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0082发布日期:2018-09-05 00:3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节正向吊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而随着汽车需求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对转向节的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因此,转向节在加工时,通过人工搬运显然已经跟不上产量的需求,为了适应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要,设计转向节的搬运工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转向节正向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节正向吊具,包含竖向设置的吊杆和连接杆;所述吊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下端设置有凸台和伸展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凸台连接,下端设置有防撞台;所述伸展机构包含驱动齿轮、伸缩杆和转臂;所述吊杆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连接的驱动电机,吊杆的下端还设置有与伸缩杆配合的滑槽;所述伸缩杆的后部设置有齿条结构,转臂的后端设置有转轴和多个轮齿,驱动齿轮以及转臂的轮齿与伸缩杆的齿条结构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头部。

优选的,所述防撞台为塑料、橡胶或树脂材料。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两侧上均设置有齿条结构,转臂设置有两个,两个转臂对称设置在伸缩杆的两侧,并分别与伸缩杆两侧的齿条结构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正向吊具,用于搬运正向放置的转向节工件,通过驱动齿轮、伸缩杆和转臂来配合转向节工件的特定结构,将转向节在夹具与输送装置之间搬运,满足转向节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节正向吊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向节正向吊具,包含竖向设置的吊杆1和连接杆2;所述吊杆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3,下端设置有凸台4和伸展机构;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与凸台4连接,下端设置有防撞台5,防撞台5为塑料、橡胶或树脂材料;所述伸展机构包含驱动齿轮11、伸缩杆12和转臂13;所述吊杆1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11连接的驱动电机,吊杆1的下端还设置有与伸缩杆12配合的滑槽14;所述伸缩杆12的前端设置有圆弧头部15,伸缩杆12的后部的两侧上均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转臂13设置有两个,两个转臂13对称设置在伸缩杆12的两侧,转臂13的后端设置有转轴和多个轮齿,转臂13的转轴与吊杆1的下端以及连接杆2的上端配合;所述驱动齿轮11以及转臂13的轮齿与伸缩杆12的齿条结构配合。

搬运前,伸缩杆12和两个转臂13均处于缩回状态,如图2所示的状态;待吊杆1移动到位后,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11带动伸缩杆12沿滑槽14向前移动,使伸缩杆12的前端与转向节工件的控制臂通孔10配合,伸缩杆12的圆弧头部15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错位顶死;伸缩杆12在前伸的同时,其齿条结构带动两个转臂13转动,使转臂13的前端转出吊杆1的圆弧范围,并与转向节工件的主体底部平面配合,即可将转向节工件搬运移位;搬运到位后,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11带动伸缩杆12沿滑槽14向后移动,使伸缩杆12和两个转臂13复位,回到吊杆1的圆弧范围之内,即可将吊杆1移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