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009发布日期:2018-08-17 20:0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从生产之初就与其容装器具分不开,发展到今天的各种包装形式。目前市场上茶具包装材料选择较低端,促销功能较差,形式单一,结构比较粗糙,材质的环保性不足。包装材料通常使用不环保的EPS发泡塑料衬垫,根据容器形状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增加一些丝绸或布料的东西。对于高档的茶具的包装也无非表面装潢更讲究,更加注重文化品味,外包装盒选用木质,内结构和包装形式大同小异。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为注重生活品质,喜欢喝茶品茶的人也逐渐增多,但如果像出差、旅行等户外活动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从实用性到艺术性,从材质到做工,那么对于便携式茶具包装的市场需求就变得更大了。另一方面,如今茶具包装市场上带来的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是不容忽视的,大多数的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会选用不环保的泡沫塑料作为缓冲材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综上两个方面,这就对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的设计有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以解决现有茶具套装不环保、不实用和不美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包括上封板、上封盖、圆筒容器、扇形结构、侧封板、抽拉盖和底板,所述底板为一块方形底板,所述侧封板和抽拉盖均设置在底板的四周,侧封板与抽拉盖的总长度与底板的边长等同,侧封板、抽拉盖和底板配合形成无盖的方形容器,所述上封板固定在配合形成的方形容器的上方,所述圆筒容器置于配合形成的方形容器的中间,所述扇形结构设置在圆筒容器和方形容器之间,且扇形结构的两个侧平面与侧封板和抽拉盖相切,弧面与圆筒容器侧面相切,所述上封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适配上封盖的圆形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抽拉盖的上下端设置有凸起,上封板和底板均开设有与凸起相互配合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侧封板上和抽拉盖上均开设有月牙形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圆筒容器侧面上开设有用来容纳茶壶嘴和茶壶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扇形结构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配合形成的无盖容器的四个角落,且其中两个扇形结构为中空式,另外两个扇形结构设置为上下分层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封盖的中间设置有提拉用的椭圆形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通过桥面的方式,充分的利用茶具套装的每一分空间,并且将茶壶、茶杯和茶夹等不同的器件分开放置,进行有效的隔离,避免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套装茶具包装,主要包括上封板1、上封盖2、圆筒容器3、扇形结构4、侧封板5、抽拉盖6和底板7,底板7在本申请中设置为一块方形木板,侧封板5和抽拉盖6固定在底板7的四周边缘处,并且在本申请中侧封板5和抽拉盖6配合后的长度总和是与底板7的边长相等的,这是为了避免在配合后边缘处有突出,一方面不够美观,另一方面则是突出部分会妨碍整体的稳定性。侧封板5、抽拉盖6和底板7配合形成一个无盖的方形容器,圆筒容器3置于配合形成的方形容器的中间,而上封板1则盖在上方,对圆筒容器3和配合形成的方形容器进行密封,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圆筒容器3和配合形成的方形容器二者之间形成的四块区域中设置了扇形结构4,扇形结构4的两个侧平面分别与侧封板5和抽拉盖6相切,而扇形结构4的弧面则与圆筒容器3的侧面相切,为了避免在取茶壶时频繁的掀起上封板1,本申请中在上封板1的中间位置开了一个缺口8,缺口8的直径和上封盖2的直径等同,但是不小于圆筒容器3的直径,优选的,抽拉盖6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凸起9,并且在上封板1和底板7的边缘处均开设有与凸起9相互配合的卡槽10,本申请中的扇形结构4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配合形成的方形容器的四个角落,且其中两个扇形结构4为中空式,另外两个扇形结构4设置为上下分层式,中空式的主要用于放置茶杯,上下分层式的主要用于放置一些毛巾以及茶夹之类的物件,本申请中的扇形结构4并没有转轴,而为了能够顺畅的开合扇形结构4,本申请中在侧封板5和抽拉盖6上均开设有月牙形开口11,当使用时,首先通过抽拉盖6上的月牙形开口11拉出抽拉盖6,然后通过侧封板5上的月牙形开口11将扇形结构4顶出来,而扇形结构4的旋转出来主要通过相切的方式实现的。为了缩减整体的体积,本申请中在圆筒容器3的侧面上开设有用来容纳茶壶嘴和茶壶柄的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用以节省空间,并且在上封盖2的中间设置有提拉用的椭圆形开口14,用以提升便携性。此外,本申请的茶具套装的所有部件均采用竹质材料制成,原材料的生长周期较短,为可再生材料。材质坚硬、密度大,耐磨能力高,易于回收,无污染,对材料环保性的重视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主题。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