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542发布日期:2018-09-14 23:3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属于减震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中,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机动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是摩托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摩托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他机件的寿命;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在生产时,采用传输带进行输送,但其结构设置不合理,达不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182651.8公开一种汽车减震器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滚筒和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内设置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滚筒,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滚筒分别与长方形框架的短边平行,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滚筒在长方形框架内处于同一水平线高度,在长方形框架上,滚筒的下方设置传动轴,电机设置在长方形框架上,电机包含电机轴,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一端,滚筒上固定设置第一螺旋伞齿轮,传动轴上固定设置与第一螺旋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螺旋伞齿轮,第一螺旋伞齿轮包含第一齿轮轴心,第二螺旋伞齿轮包含第二齿轮轴心,第一齿轮轴心与第二齿轮轴心相互垂直,在长方形框架上,长方形框架的外侧通过粘胶粘结的方式设置音乐播放器,其运输稳固;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汽车减震器输送机构在运输时不利于取放减震器,不适合用于生产加工线中,没有设置专门用于拿取及摆放减震器的限位机构,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摆放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可用于减震器的加工生产线中,进行多工位传输,可对组装前和组装后的减震器进行摆放,便于操作人员取放,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摆放机构对减震器进行限位,运输更加稳定,防止减震器因滑动而从传输带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及摆放于传输带上的多个减震器;每一所述减震器由外筒和内杆组装而成;所述传输带上设置有多组摆套机构;所述减震器通过摆套机构摆放于传输带上;每一所述摆套机构由外筒后摆套组件、外筒前摆套组件和内杆摆套组件构成;

所述外筒后摆套组件包括多个外筒后摆套;多个所述外筒后摆套分别通过金属座板固定于传输带上;每一所述外筒后摆套其靠近外筒前摆套组件一侧一体制成有前托板;所述前托板与传输带其表面贴合;所述前托板上设置有外筒止口,可将组装前的外筒端部抵靠于外筒止口处,防止因传输带急停或急动造成外筒滑动,提高了运输稳定性;且减小外筒端部与传输带其板条表面的相对摩擦,延长传输带上板条的使用寿命;

所述外筒前摆套组件包括与传输带固定安装的下座板,及通过多根短立柱固定安装于下座板上方的上座板,及通过金属座板固定于上座板上的多个与外筒后摆套相对设置的外筒前摆套,在组装前可将外筒一端靠于外筒前摆套上;在组装后,可对外筒进行限位,防止跑偏或掉落;

所述内杆摆套组件包括与传输带固定安装的下托板,及通过多根长立柱固定安装于下托板上方的上托板,及通过金属座板固定于上托板上的多个与外筒后摆套相对设置内杆摆套,用于摆放组装后的内杆,便于操作人员拿取,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传输带为板式传输带,其表面设置有多块板条;所述外筒后摆套组件、外筒前摆套组件和内杆摆套组件间隔设置于板条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座板和上托板均倾斜设置于传输带上方,且上托板设置于上座板斜上方。

进一步地,内杆与外筒组装前,所述减震器的外筒其一端位于外筒前摆套中,其另一端位于前托板的外筒止口处。

进一步地,内杆与外筒组装后,所述减震器的外筒一端与内杆连接,其另一端位于外筒后摆套中,所述减震器的内杆其另一端位于内杆摆套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可用于减震器的加工生产线中,进行多工位传输,可对组装前和组装后的减震器进行摆放,便于操作人员取放,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摆放机构对减震器进行限位,运输更加稳定,防止减震器因滑动而从传输带上掉落;可将组装前的外筒端部抵靠于外筒止口处,防止因传输带急停或急动造成外筒滑动,提高了运输稳定性;且减小外筒端部与传输带其板条表面的相对摩擦,延长传输带上板条的使用寿命;在组装前可将外筒一端靠于外筒前摆套上;在组装后,通过外筒前摆套可对外筒进行限位,防止跑偏或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传输带,2-外筒后摆套组件,3-外筒前摆套组件,4-内杆摆套组件,5-金属座板,11-板条,21-外筒后摆套,22-前托板,23-外筒止口,31-下座板,32-短立柱,33-上座板,34-外筒前摆套,41-下托板,42-长立柱,43-上托板,44-内杆摆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1,及摆放于传输带1上的多个减震器(未图示);每一所述减震器由外筒和内杆组装而成;所述传输带1上设置有多组摆套机构;所述减震器通过摆套机构摆放于传输带1上;每一所述摆套机构由外筒后摆套组件2、外筒前摆套组件3和内杆摆套组件4构成;

所述外筒后摆套组件2包括多个外筒后摆套21;多个所述外筒后摆套21分别通过金属座板5固定于传输带1上;每一所述外筒后摆套21其靠近外筒前摆套组件3一侧一体制成有前托板22;所述前托板22与传输带1其表面贴合;所述前托板22上设置有外筒止口23;

所述外筒前摆套组件3包括与传输带1固定安装的下座板31,及通过多根短立柱32固定安装于下座板31上方的上座板33,及通过金属座板5固定于上座板33上的多个与外筒后摆套21相对设置的外筒前摆套34;

所述内杆摆套组件4包括与传输带1固定安装的下托板41,及通过多根长立柱42固定安装于下托板41上方的上托板43,及通过金属座板5固定于上托板43上的多个与外筒后摆套21相对设置内杆摆套44。

所述传输带1为板式传输带,其表面设置有多块板条11;所述外筒后摆套组件2、外筒前摆套组件3和内杆摆套组件4间隔设置于板条11上。

所述上座板33和上托板43均倾斜设置于传输带1上方,且上托板43设置于上座板33斜上方。

内杆与外筒组装前,所述减震器(未图示)的外筒其一端位于外筒前摆套34中,其另一端位于前托板22的外筒止口23处。

内杆与外筒组装后,所述减震器(未图示)的外筒一端与内杆连接,其另一端位于外筒后摆套21中,所述减震器的内杆其另一端位于内杆摆套44中。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器生产线用传输装置,可用于减震器的加工生产线中,进行多工位传输,可对组装前和组装后的减震器进行摆放,便于操作人员取放,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摆放机构对减震器进行限位,运输更加稳定,防止减震器因滑动而从传输带上掉落;可将组装前的外筒端部抵靠于外筒止口处,防止因传输带急停或急动造成外筒滑动,提高了运输稳定性;且减小外筒端部与传输带其板条表面的相对摩擦,延长传输带上板条的使用寿命;在组装前可将外筒一端靠于外筒前摆套上;在组装后,通过外筒前摆套可对外筒进行限位,防止跑偏或掉落;设置内杆摆套,可用于摆放组装后的内杆,便于操作人员拿取,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