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1435发布日期:2018-10-26 21:1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指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笔作为重要的书写工具,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消费意识的升级,国内人均书写工具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市场对笔的需求非常大。传统采取人工或半自动化将笔装盒,这种人工或半自动化将笔装盒的方式操作失误率较高、劳强度较大、人工成本高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本申请的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将笔进行装盒,操作失误率非常低,工作效率高,装盒的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参与,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其包括用于将纸盒送到链条输送带的送料机构,用于将纸盒定形的定形机构,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折合的折合机构,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撑开的撑开机构及用于将笔装入纸盒的装料机构;所述定形机构设置于送料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折合机构设置于定形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撑开机构设置于定形机构的输出端并与折合机构相对设置,所述装料机构设置于撑开机构的输出端并位于撑开机构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开设有滑槽,设置于工作台与第一安装板之间的链条输送带,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第一储料仓,滑动于滑槽的第一推板及驱动第一推板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推板设置于滑槽与第一储料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输送带设置有若干块与链条输送带一起移动的卡持板,若干块卡持板围成若干个用于卡持纸盒的卡持槽;链条输送带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工作台。

进一步地,所述定形机构包括用于将卡持槽中的纸盒定形成方形盒的第一定形装置和第二定形装置;

所述第一定形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板并位于滑槽出料端的第一支撑架、设置于第一支撑架的第二气缸及设置于第二气缸输出端的第一定形板;

所述第二定形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第三气缸及设置于第三气缸输出端的第二定形板;所述第二定形板位于第一安装板和链条输送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折合机构包括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折合的第一折合装置、用于将纸盒下翼导向折合于纸盒口的第二折合装置及用于将纸盒下翼压合于纸盒内的第三折合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合装置包括第一摆板及用于驱动第一摆板左右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

所述第二折合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板的第一导向块、设置于工作台的第二支撑架及连接于第二支撑架的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块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用于供纸盒下翼移动的第一间隙;第二导向块设置于链条输送带与第一导向块之间;

所述第三折合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第四气缸、设置于第四气缸输出端的第三支撑架及设置于第三支撑架的第二推板。

进一步地,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撑开的第一撑开装置及用于将纸盒下翼撑开的第二撑开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开装置包括第二摆板及用于驱动第二摆板左右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

所述第二撑开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第四支撑架、连接于第四支撑架的第三导向块及连接于第三导向块的第四导向块;所述第三导向块与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装料机构设置于第二撑开装置的输出端并位于第二撑开装置的同一侧;所述装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第三安装板、设置于第三安装板的第五导向块、滑动于第五导向块的第三推板、用于驱动第三推板移动的第五气缸、设置于工作台并用于供笔到第三推板的第二储料仓及设置于工作台并用于挡料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设置于第二储料仓与链条输送带之间;

所述第五导向块将第三安装板分隔成出料槽和隔离槽,出料槽贯穿于第三导向块;

所述装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隔离槽一侧并用于将笔推到出料槽的推料装置及设置于出料槽一侧并用于将笔平整的整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第五支撑架、设置于第五支撑架的第六气缸及连接于第六气缸输出端的挡板;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第七气缸;

所述整料装置包括用于将笔平整的整料件、用于驱动整料件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储料仓装满了扁平的纸盒,送料机构将扁平的纸盒推送到链条输送带上,链条输送带卡持着纸盒往前输送,到达设定位置后定形机构工作,纵向对扁平的纸盒进行定位压紧,横向对扁平的纸盒进行推压。由于纸盒生产出来的时候就有折合成方形纸盒的折合轮廓,只要有一定的外力对其进行推压,纸盒就会恢复成方形盒。当定形机构横向对扁平的纸盒进行推压时,纸盒就会沿着原先的折合轮廓恢复成原来方形纸盒。折合机构与撑开机构分别设置于链条输送带两侧,纸盒到达设定位置后,折合机构工作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折合于纸盒内,把纸盒一端口封闭起来。纸盒到达设定位置后,撑开机构工作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撑开,把纸盒另一端口打开,为装笔工序做准备。装料机构设置于撑开机构的输出端并位于撑开机构的同一侧,纸盒开口端到达装料机构设定的位置时链条输送带停止输送,装料机构工作,将笔装到纸盒里。具体的,生产线设置有若干台装料机构及设置于生产线末端并用于将装笔后的纸盒端口进行折合封口的折合机构。本申请的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将笔进行装盒,操作失误率非常低,工作效率高,装盒的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参与,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机构及定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合机构及撑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送料机构1,定形机构2,折合机构3,撑开机构4,装料机构5,工作台11,第一安装板12,滑槽13,链条输送带14,卡持板141,卡持槽142,第二安装板143,第一储料仓15,卡块151,第一推板16,第一气缸17,第一定形装置21,第一支撑架211,第二气缸212,第一定形板213,第二定形装置22,第三气缸221,第二定形板222,第一折合装置31,第一摆板311,第一驱动机构312,第二折合装置32,第一导向块321,第二导向块322,第一导向槽323,第二支撑架324,第一间隙325,第三折合装置33,第四气缸331,第三支撑架332,第二推板333,第一撑开装置41,第二摆板411,第二驱动机构412,第二撑开装置42,第三导向块421,第四导向块422,第二导向槽423,第三安装板51,第五导向块52,出料槽521,隔离槽522,第三推板53,第五气缸54,第二储料仓55,挡料装置56,第五支撑架561,第六气缸562,挡板563,推料装置57,第七气缸571,整料装置58,整料件581,第三驱动机构5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包括用于将纸盒送到链条输送带的送料机构1,用于将纸盒定形的定形机构2,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折合的折合机构3,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撑开的撑开机构4及用于将笔装入纸盒的装料机构5;所述定形机构2设置于送料机构1的输出端,所述折合机构3设置于定形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撑开机构4设置于定形机构2的输出端并与折合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装料机构5设置于撑开机构4的输出端并位于撑开机构4的同一侧。

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的工作流程是先将扁平的纸盒压合成方形的纸盒,然后对方形纸盒一端进行封口,然后将笔装进方形纸盒内,最后把装笔的口进行封口。

第一储料仓15装满了扁平的纸盒,送料机构1将扁平的纸盒推送到链条输送带14上,链条输送带14卡持着纸盒往前输送,到达设定位置后定形机构2工作,纵向对扁平的纸盒进行定位压紧,横向对扁平的纸盒进行推压。由于纸盒生产出来的时候就有折合成方形纸盒的折合轮廓,只要有一定的外力对其进行推压,纸盒就会恢复成方形盒。当定形机构2横向对扁平的纸盒进行推压时,纸盒就会沿着原先的折合轮廓恢复成原来方形纸盒。折合机构3与撑开机构4分别设置于链条输送带14两侧,纸盒到达设定位置后,折合机构3工作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折合于纸盒内,把纸盒一端口封闭起来。纸盒到达设定位置后,撑开机构4工作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撑开,把纸盒另一端口打开,为装笔工序做准备。装料机构5设置于撑开机构4的输出端并位于撑开机构4的同一侧,纸盒开口端到达装料机构5设定的位置时链条输送带14停止输送,装料机构5工作,将笔装到纸盒里。具体的,生产线设置有若干台装料机构5及设置于生产线末端并用于将装笔后的纸盒端口进行折合封口的折合机构3。本申请的用于将笔自动装盒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将笔进行装盒,操作失误率非常低,工作效率高,装盒的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参与,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工作台11,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一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2开设有滑槽13,设置于工作台11与第一安装板12之间的链条输送带14,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的第一储料仓15,滑动于滑槽13的第一推板16及驱动第一推板16移动的第一气缸17;所述第一推板16设置于滑槽13与第一储料仓15之间。

生产线运作时,第一气缸17工作带动第一推板16在滑槽13滑动,当第一气缸17收缩时,第一储料仓15落下一个纸盒在第一推板16;当第一气缸17伸出时,第一推板16连同落下在第一推板16的纸盒一起推出第一储料仓15;当第一气缸17再次收缩时,推出第一储料仓15的纸盒被设置于第一储料仓15的卡块151顶落于滑槽13,同时第一储料仓15又落下一个纸盒在第一推板16,当第一气缸17再次伸出时,第一推板16将滑槽13上的纸盒推落链条输送带14。所述卡块151转动连接于第一储料仓15,第一推板16推纸盒出第一储料仓15的时候不卡纸盒;当第一推板16回第一储料仓15的时候,卡块151就会把纸盒挡顶落在滑槽13上。这种送料机构1以第一安装板12作为一个安装基准,结构紧凑,推送纸盒效率高,实现自动将纸盒送到链条输送带14的功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链条输送带14设置有若干块与链条输送带14一起移动的卡持板141,若干块卡持板141围成若干个用于卡持纸盒的卡持槽142;链条输送带14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43,第二安装板143设置于工作台11。

卡持槽142随着链条输送带14移动到设定位置时,链条输送带14停止移动,这时第一推板16将滑槽13上的纸盒推落到链条输送带14的卡持槽142内。链条输送带14两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43是为了给后面工序的导向块提供安装位置。采用链条输送带14可以可靠、准确定位地输送纸盒,容易在链条上固接卡持板141,满足了自动输送纸盒的要求。具体的每四块的卡持板141围成一个卡持槽142,这样形成的卡持槽142能稳固地卡住纸盒。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形机构2包括用于将卡持槽142中的纸盒定形成方形盒的第一定形装置21和第二定形装置22;

所述第一定形装置21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并位于滑槽13出料端的第一支撑架211、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11的第二气缸212及设置于第二气缸212输出端的第一定形板213;

所述第二定形装置22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的第三气缸221及设置于第三气缸221输出端的第二定形板222;所述第二定形板222位于第一安装板12和链条输送带14之间。

链条输送带14将纸盒输送到设定位置时,链条输送带14停止移动,第一定形装置21和第二定形装置22同时工作将纸盒定形成方形盒。具体的,第二气缸212工作,推动第一定形板213压合于纸盒表面。同时,第三气缸221工作,推动第二定形板222压合于纸盒另一表面。在第一定形板213和第二定形板222共同压合下,纸盒沿着原先的压折轮廓定形恢复成方形纸盒。这种定形方式不仅效率高、定形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合机构3包括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折合的第一折合装置31、用于将纸盒下翼导向折合于纸盒口的第二折合装置32及用于将纸盒下翼压合于纸盒内的第三折合装置33。

纸盒需要经过第一折合装置31、第二折合装置32及第三折合装置33三个工序才能完全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折合于纸盒内,这三个折合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同时工作,高效地对纸盒进行折合。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合装置31包括第一摆板311及用于驱动第一摆板311左右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2设置于工作台11;

所述第二折合装置32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板143的第一导向块321、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二支撑架324及连接于第二支撑架324的第二导向块322;所述第一导向块321和第二导向块322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导向槽323;第二导向块322与第二安装板143之间设有用于供纸盒下翼移动的第一间隙325;第二导向块322设置于链条输送带14与第一导向块321之间;

所述第三折合装置33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四气缸331、设置于第四气缸331输出端的第三支撑架332及设置于第三支撑架332的第二推板333。

纸盒左翼到达设定位置时,第一驱动机构312驱动第一摆板311向右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第一摆板311将纸盒左翼折合于纸盒内;纸盒右翼到达设定位置时,第一驱动机构312驱动第一摆板311向左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第一摆板311将纸盒右翼折合于纸盒内。

左翼、右翼均折合于纸盒内的纸盒继续往前输送,到达第二折合装置32工位时,第二导向块322靠近链条输送带14的侧壁继续压着折合的纸盒左翼、右翼,纸盒的下翼在第一间隙325和第一导向槽323内移动,第一间隙325为纸盒的下翼提供移动的空间,纸盒的下翼在第一导向槽323内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块321逐渐将纸盒的下翼折合于纸盒,但没有完全的折合于纸盒内。到达第三折合装置33工位时,第四气缸331工作,推动第二推板333将纸盒下翼完全折合于纸盒内。第一折合装置31、第二折合装置32及第三折合装置33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稳靠地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折合于纸盒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撑开机构4包括用于将纸盒左翼、右翼撑开的第一撑开装置41及用于将纸盒下翼撑开的第二撑开装置42。

纸盒需要经过第一撑开装置41及第二撑开装置42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撑开,便于装料机构5将笔装入纸盒。第一撑开装置41及第二撑开装置42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同时工作,高效地对纸盒进行撑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开装置41包括第二摆板411及用于驱动第二摆板411左右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1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12设置于工作台11;

所述第二撑开装置4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四支撑架424、连接于第四支撑架424的第三导向块421及连接于第三导向块421的第四导向块422;所述第三导向块421与第二安装板143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导向槽423。

纸盒左翼到达设定位置时,第二驱动机构412驱动第二摆板411向左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第二摆板411将纸盒左翼撑开;纸盒右翼到达设定位置时,第二驱动机构412驱动第二摆板411向右摆动,在摆动的过程中第二摆板411将纸盒右翼撑开;左翼、右翼均撑开的纸盒继续往前输送,到达第二撑开装置42时,第四导向块422将纸盒下翼逐渐的往下压。在继续往前输送中被下压的纸盒下翼进入第二导向槽423,同时第三导向块421压着纸盒下翼,使纸盒下翼撑开于纸盒口。而且第三导向块421靠近链条输送带14的侧壁继续压着被撑开的纸盒左翼、右翼。此时,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均被撑开,便于装料机构5将笔装入纸盒。第一撑开装置41及第二撑开装置42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稳靠地将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撑开于纸盒口。

如图4或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装料机构5设置于第二撑开装置42的输出端并位于第二撑开装置42的同一侧;所述装料机构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三安装板51、设置于第三安装板51的第五导向块52、滑动于第五导向块52的第三推板53、用于驱动第三推板53移动的第五气缸54、设置于工作台11并用于供笔到第三推板53的第二储料仓55及设置于工作台11并用于挡料的挡料装置56;所述挡料装置56设置于第二储料仓55与链条输送带14之间;

所述第五导向块52将第三安装板51分隔成出料槽521和隔离槽522,出料槽521贯穿于第三导向块421;

所述装料机构5还包括设置于隔离槽522一侧并用于将笔推到出料槽521的推料装置57及设置于出料槽521一侧并用于将笔平整的整料装置58。

纸盒左翼、右翼及下翼经撑开机构4撑开后继续往前输送,输送到出料槽521时,挡料装置56上升使笔可以通过挡料装置56,然后第五气缸54工作驱动第三推板53在第五导向块52上向前滑动,同时在第三推板53上的笔跟随着第三推板53一起向前移动。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三推板53将出料槽521中排列规范平整的笔推入到纸盒内,同时,推料装置57工作将笔推到出料槽521一侧。然后第五气缸54工作驱动第三推板53在第五导向块52上向后滑动,同时挡料装置56下降、整料装置58伸出,挡料装置56与推料装置57一起将第三推板53上的笔挡落到出料槽521上,整料装置58将出料槽521上的笔规范平整。当第三推板53滑动到设定位置后,推料装置57与整料装置58回退,第二储料仓55下落一组笔到第三推板53。装料机构5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稳靠高效地将笔装入纸盒内。

如图4或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料装置56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五支撑架561、设置于第五支撑架561的第六气缸562及连接于第六气缸562输出端的挡板563;

所述推料装置57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1的第七气缸571;

所述整料装置58包括用于将笔平整的整料件581、用于驱动整料件581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58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582设置于工作台11。

挡料装置56通过第六气缸562控制挡板563上升或下降,达到挡料或放行料的目的。

推料装置57通过控制第七气缸571伸出将笔推到出料槽521一侧,达到推料的目的。

整料装置58通过第三驱动机构582控制整料件581的伸出或收缩,整料件581离出料槽521有一距离,这距离刚好让一根笔通过,整料件581伸出使笔规范平整的排列在出料槽521。

挡料装置56、推料装置57及整料装置58不仅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达到了将笔规范平整在出料槽521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