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04708发布日期:2020-02-11 14:1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与电梯的维修作业相关的技术,有日本专利特开2016-117558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在该公报中记载了“具备制动解除模式,当在预定的运行模式下轿厢处于制动状态时,若对预定的装置输入预定的操作,则解除轿厢的制动状态。……即使在维修人员在轿厢1上进行检查作业时轿厢1被制动、轿厢1不能升降的情况下,维修人员仅通过进行规定的制动解除动作,就能够解除制动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175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若在维修人员处于轿厢上方的状态下仍然误将电梯的运行模式恢复到了正常模式,则会给轿厢上的维修人员带来危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电梯的维修作业时提高安全性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结构。

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举一个例子,电梯控制装置包括运行控制部,该运行控制部根据由设置在轿厢的上部的切换开关所选择的运行模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其包括: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该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基于来自用于检测升降通道内的所述轿厢的移动量的调速器编码器的信号,判断维修人员上下所述轿厢的情况;及切换运行许可部,该切换运行许可部基于由所述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判断出的维修人员上下所述轿厢的状态,对所述运行控制部许可基于由所述切换开关选择的运行模式的运行。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电梯的维修作业时可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性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维修作业所涉及的开关以及检测器的电路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维修人员进行的电梯维修作业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电梯控制方法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电梯以及电梯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首先说明电梯的整体结构,然后说明设置在该电梯中的电梯控制装置以及通过该电梯控制装置实施的电梯控制方法。

《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以及电梯控制方法的电梯1的一例的简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电梯1具备沿上下方向贯穿建筑物等的内部而设置的升降通道1a。升降通道1a的下部为从建筑物最底层的地面下挖的底坑1b。

电梯1在其升降通道1a内具有曳引机2、绳索3、轿厢4、配重5、调速器编码器6以及位置检测器7。其中,在轿厢4的上部,设置有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以及扶手13。此外,电梯1在升降通道1a的侧壁的与各个电梯厅层1f相当的位置上具有电梯厅门14,并且在升降通道1a下部的底坑1b内具有底坑维修运行装置15。此外,电梯1具有用于控制轿厢4的运行的电梯控制装置100,在正常模式和维修模式之间切换运行模式来运行。以下对构成电梯1的上述要素进行说明。

<曳引机2>

曳引机2在卷绕有绳索3的状态下固定在升降通道1a的底坑1b内。该曳引机2具备在此省略图示的电动机,是通过曳引机2的旋转使绳索3移动的结构。

<绳索3>

绳索3用于悬挂轿厢4及配重5。该绳索3例如将其两端固定在升降通道1a的天花板1c上,中间部卷绕在固定于天花板1c的2个滑轮3a上,并且在2个滑轮3a与固定部之间的部分分别卷绕在曳引机2和配重5上。这样的绳索3通过曳引机2的驱动在升降通道1a内使轿厢4及配重5自由升降。

<轿厢4>

轿厢4用于运载人、货物,以通过绳索3悬挂在升降通道1a内的状态设置。这样的轿厢4例如在固定于其上部或下部的轿厢用滑轮4a上卷绕绳索3,随着曳引机2的旋转在升降通道1a内沿上下方向升降。这样的轿厢4在与设置于升降通道1a的电梯厅门1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滑动开闭的轿厢门(省略图示)。另外,在接近轿厢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操作轿厢4的目的地或轿厢门的开闭、或在紧急时与外部联络的操作按钮(省略图示)。

<配重5>

配重5用于取得与轿厢4的平衡,以通过绳索3悬挂在升降通道1a内的状态设置。配重5上固定有配重用滑轮5a,在该配重用滑轮5a上卷绕有绳索3。由此,配重5随着曳引机2的旋转,在升降通道1a内沿与轿厢4相反的上下方向升降。

<调速器编码器6>

调速器编码器6对曳引机2的转速进行检测,作为对轿厢4的移动量进行检测的移动量检测单元设置于曳引机2。这样的调速器编码器6与电梯控制装置100连接,将检测出的曳引机2的转速的信息发送至电梯控制装置100。特别是,该调速器编码器6是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检测器之一。

<位置检测器7>

位置检测器7输出用于判断轿厢4是否处于可以打开设置于轿厢4的轿厢门的位置的信号。这样的位置检测器7例如由从升降通道1a的内壁突出设置的遮光板7a、和从轿厢4的外周壁向升降通道1a的内壁突出设置的光传感器7b构成。然后,根据来自光传感器的关/关信号的输出,检测轿厢4是否位于电梯厅层。

<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

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是升降通道1a内用于使轿厢4停止行驶的开关。该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设置在轿厢4的上部接近电梯厅门14的位置,且配置在从电梯厅层1f打开电梯厅门14的维修人员m能够立即按下开关的位置。该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与电梯控制装置100连接,是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判断开关之一。

<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

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是用于维修人员m为了电梯1的维修检查而操作轿厢4的行驶的装置。该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例如具备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上升开关12b、下降开关12c、行驶开关12d、及轿厢停止开关12e。

其中,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是用于在正常模式和维修模式之间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开关。上升开关12b、下降开关12c及行驶开关12d是在运行模式切换为维修模式时通过维修人员m的操作使轿厢4移动用的操作开关。另外,轿厢停止开关12e是用于使轿厢4的行驶停止的开关之一,与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同样地发挥功能。

具有上述各开关的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与电梯控制装置100连接。并且,特别是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和轿厢停止开关12e也是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判断开关。

<扶手13>

扶手13是设置在轿厢4的上部的自由组装型的框架部件。在该扶手13上设置有通过组装的动作来切换开/关的扶手开关13a。该扶手开关13a与电梯控制装置100连接,是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开关之一。

<电梯厅门14>

电梯厅门14设置在升降通道1a的壁面上轿厢4要停止的各电梯厅层1f的高度位置。电梯厅门14在水平方向滑动地开闭,不具有单独的动力,通过与轿厢4的轿厢门卡合,从而追随轿厢门进行开闭动作。另外,在电梯厅门14上设置有门打开时关闭的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该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与后面说明的电梯控制装置100连接,是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检测器之一。

<底坑维修运行装置15>

底坑维修运行装置15具有与前面说明的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同样的功能,其设置在底坑内。该底坑维修运行装置15例如具备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5a、底坑侧上升开关15b、底坑侧下降开关15c、底坑侧行驶开关15d、以及底坑侧轿厢停止开关15e。这些开关分别与设置于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各开关具有同样的功能。

这样的底坑维修运行装置15与电梯控制装置100连接。并且,特别是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5a和底坑侧轿厢停止开关15e成为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判断开关之一。

<电梯控制装置100>

电梯控制装置100用于控制使轿厢4升降的曳引机2的驱动、设置在轿厢4上的门即轿厢门的开闭等电梯1的正常模式下的运行和维修模式下的运行。此外,电梯控制装置100基于来自各开关和检测器、以及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判断可否切换运行模式。设置该电梯控制装置100的场所没有限定,作为一例,可以设置在底坑1b内、或升降通道1a的上部的机械室(省略图示)内、或电梯厅层1f内的任意位置。

这样的电梯控制装置100由微型计算机等计算机构成。计算机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装置)、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计算机还包括由缓冲电路构成的输入部。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维修作业所涉及的开关以及检测器的电路图。如该图所示,电梯控制装置100利用输入缓冲器14bu获取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的接点。在此,该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例如是在电梯厅门14关闭的状态下接通、在电梯厅门14打开的状态下断开的检测器,各层的检测器串联连接,在多个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中的一个断开时,输入缓冲器14bu成为断开的状态。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100利用输入缓冲器11bu获取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的接点。在此,作为一例,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是在断开的状态下使轿厢停止的开关。在这种情况下,该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与具有同样功能的轿厢停止开关12e和底坑侧轿厢停止开关15e串联连接。然后,在这些开关中的一个断开时,输入缓冲器11bu成为断开的状态。

另外,电梯控制装置100利用输入缓冲器12bu获取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接点中的正常模式侧,利用输入缓冲器12bu’获取维修模式侧。同样,利用输入缓冲器15bu获取底坑维修运行装置15的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5a的接点中的正常模式侧,利用输入缓冲器15bu’获取维修模式侧。并且,电梯控制装置100利用输入缓冲器13bu获取扶手开关13a的接点。

《电梯控制装置的详细结构》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100的框图。如该图所示,电梯控制装置100包括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开关确认部103、切换运行许可部104以及运行控制部105,以作为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的各部分。这些各部分具有以下说明的功能,电梯控制装置100内的c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由此来实现各功能。

<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

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监视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另外,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基于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获取轿厢4的位置。另外,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基于所监视的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的变化及所获取的轿厢的位置,判断维修人员上下轿厢4的情况。

<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

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根据来自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的信号,判断电梯厅门14是关闭还是打开。并且,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基于来自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的信号,判断电梯厅门14是从打开状态变化到关闭状态,还是从关闭状态变化到打开状态。

<开关确认部103>

开关确认部103是确认判断开关的状态的部分,该判断开关用于判断可否切换电梯1的运行模式。判断开关分别是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5a、及扶手开关13a。此外,虽然省略了此处的图示,但轿厢停止开关12e和底坑侧轿厢停止开关15e也是从与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的接点相同的输入缓冲器获取的,因此是判断开关之一。

开关确认部103判断这些判断开关是否全部处于正常模式侧,或者是否全部处于维修模式侧。

<切换运行许可部104>

切换运行许可部104在通过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切换了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对运行控制部105许可所切换的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特别是该切换运行许可部104与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以及开关确认部103连接,基于这些各部的判断,许可通过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切换而选择的运行模式下的运行。

<运行控制部105>

运行控制部105在从切换运行许可部104得到许可时,以通过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切换而选择的运行模式,控制电梯1的运行。

另外,构成上述电梯控制装置100的各部所具有的功能将在以下的电梯控制方法中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电梯控制方法》

接下来,对利用图2和图3说明的电梯控制装置100的电梯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在此说明的第1电梯控制方法是在开始电梯1的维修作业时,由电梯控制装置100实施的从正常模式向维修模式的模式切换处理的方法。此外,第2电梯控制方法是在结束电梯1的维修作业时,由电梯控制装置100实施的从维修模式恢复到正常模式的恢复处理的方法。

图4是表示维修人员进行的电梯维修作业的步骤的流程图。以下,在说明由电梯控制装置100实施的电梯控制方法之前,基于图4对维修人员实施的一系列作业进行说明。另外,在此,结合各作业中操作的开关的状态进行说明。

在开始电梯1的维修作业时,维修人员实施以下的作业。首先,维修人员打开电梯厅门14(s1)。由此,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检测到关闭状态。接着,维修人员乘到轿厢4的上部(s2)。由此,轿厢4变重而下降,调速器编码器6检测轿厢4的下降的微量变化。另外,维修人员立即按下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s3)。由此,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断开。接着,维修人员组装扶手13,将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切换为维修模式(s4)。由此,扶手开关13a断开,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维修模式侧接通,正常模式侧断开。

在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而将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切换为维修模式后,维修人员通过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操作开关的操作,来实施电梯1的维修作业(s5)。另外,操作开关是指上升开关12b、下降开关12c以及行驶开关12d。

在维修作业结束后,在结束电梯1的维修作业时,维修人员实施以下的作业。首先,维修人员将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切换为正常模式,折叠扶手13(s6)。由此,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维修模式侧断开,正常模式侧接通。另外,扶手开关13a接通。接着,维修人员按下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s7)。由此,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接通。之后,维修人员从轿厢4的上部下来(s8)。由此,轿厢4变轻而上升,调速器编码器6检测轿厢4的上升的微量变化。最后,维修人员关闭电梯厅门14(s9)。由此,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检测到接通状态。

以下,基于图5至图7的流程图,参照图3,对以上说明的维修人员在实施电梯的维修作业时由电梯控制装置100实施的电梯控制方法进行说明。这些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是根据构成电梯控制装置100的各部的程序来执行的方法。

<第1电梯控制方法>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图所示的步骤是在开始电梯1的维修作业时,由电梯控制装置100实施的从正常模式向维修模式的模式切换处理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01]

在步骤s101中,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判断电梯厅门14是否打开。此时,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根据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从接通反转为断开,判断为电梯厅门14从关闭状态打开(是),进入到下一步骤s102。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电梯厅门14未打开(否),重复步骤s101。

通过该判断,检测到维修人员m为了维修作业而打开了关闭着的电梯厅门14(图4的作业s1)。

[步骤s102]

步骤s102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基于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获取轿厢4的位置并保持。这里获取的轿厢4的位置是在步骤s101中判断为电梯厅门14打开(是)的时刻的轿厢4的位置,是维修人员乘上轿厢4之前的位置。

[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开关确认部103对判断开关是否全部切换到维修模式侧进行判断。此时,开关确认部103确认作为判断开关,是否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为断开、扶手开关13a为断开、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维修模式侧为接通/正常模式侧为断开。同时,开关确认部103确认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5a的接点中正常模式侧为接通。

由此,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判断为维修人员按下了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图4的作业s3),组装了扶手13,将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切换为维修模式(图4的作业s4)。

开关确认部103在判断为所有判断开关切换到维修模式侧(是)时,进入下一步骤s104,在判断为切换到维修模式侧(是)之前重复步骤s103的确认。

[步骤s104]

步骤s104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基于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获取轿厢4的位置。这里获取的轿厢4的位置是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所有判断开关切换到维修模式侧(是)的状态下的轿厢4的位置。

[步骤s105]

在步骤s105,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维修人员是否乘上轿厢4。此时,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通过比较在步骤s102中保持的轿厢4的位置和在步骤s104中检测的轿厢4的位置,在轿厢4的位置向下方移动时,判断为维修人员乘到轿厢4的上部(是)。

通过在该步骤s105中判断为维修人员乘到轿厢4的上部(是),能够判断为维修人员m打开了电梯厅门14(图4的作业s1),之后乘到轿厢4的上部(图4的作业s2)。另外,在通过该判断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所有的判断开关切换到维修模式侧(是)的状态下,确认维修人员m乘到了轿厢4的上部。

其中,在判断为乘上(是)之前重复步骤s105,在判断为乘上(是)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骤s106。

[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切换运行许可部104对运行控制部105许可向维修模式的切换运行。

由此,运行控制部105基于由乘上轿厢4的维修人员m进行的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操作开关的操作(图4的作业s5),控制轿厢4的移动。

<第1电梯控制方法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第1电梯控制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电梯控制装置100,根据由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出的维修人员m上下轿厢4的状态,许可将运行模式从正常模式切换为维修模式的运行。因此,能够防止在维修人员m没有乘上轿厢4的状态下实施维修模式下的运行而导致轿厢4移动。因此,在电梯1的维修作业中,能够提高安全性。

<第2电梯控制方法>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电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图所示的步骤是结束电梯1的维修作业时,由电梯控制装置100实施的从维修模式恢复到正常模式的恢复处理的步骤,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201]

在步骤s201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维修人员m是否已从轿厢4下来。此时,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对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进行监控,在基于监控的信号检测到轿厢4的位置在步骤s202中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判断为维修人员m已从轿厢4下来(是)。此时,作为一例,也可以在轿厢4上升到在向维修模式的模式切换处理的步骤s102中保持的位置时,判断为维修人员m已从轿厢4下来(是)。

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在判断为已下来(是)时,进入下一个步骤s202,在判断为已下来(是)之前重复步骤s201的判断。

[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保持在步骤s201中判断为维修人员m已从轿厢4下来(是)时的轿厢4的位置。

[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开关确认部103对判断开关是否全部切换到正常模式侧进行判断。此时,开关确认部103确认作为判断开关,是否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的维修模式侧为断开/正常模式侧为接通、扶手开关13a为接通、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为接通。同时,开关确认部103确认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5a的接点中正常模式侧为接通。

由此,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判断为维修人员将轿厢上方维修运行装置12的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2a切换为正常模式,折叠扶手13(图4的作业s6),并且按下了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1(图4的作业s7)。

开关确认部103在判断为所有的判断开关切换到运行模式侧(是)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骤s204。

另外,开关确认部103在判断为所有的判断开关都切换到运行模式侧(是)之前,返回步骤s201,重复步骤s201~步骤s203。

由此,当维修人员m在判断开关的切换作业的中途重复上下轿厢4时,防止在维修人员m乘上轿厢4的状态下该恢复处理进入下一步骤s204。即,在维修人员m从轿厢4下来(图4的作业s8)的状态下,仅在所有的判断开关切换到了运行模式侧时,恢复处理进入步骤s204。

[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判断电梯厅门14是否关闭。此时,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通过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4a检测到从关闭反转为打开,判断为电梯厅门14从打开的状态关闭(是),进入到接下来的步骤s205。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电梯厅门14未关闭(否),重复步骤s204。

通过该判断,检测到维修人员m为了结束维修作业而实施了关闭电梯厅门14的作业(图4的作业s9)。

[步骤s205]

步骤s205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基于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获取轿厢4的位置。这里获取的轿厢4的位置是在电梯厅门14关闭的时刻的轿厢4的位置。

[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维修人员是否正在从轿厢4下来。此时,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通过比较在步骤s202中保持的轿厢4的位置和在步骤s205中检测的轿厢4的位置,确认轿厢4的位置没有变化时,判断为维修人员m正在从轿厢4下来(是)。然后,当判断为正在下来(是)时,进入接下来的步骤s207。另一方面,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判断为未下来(否),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6’]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6’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指示运行控制部105发出警报。由此,运行控制部105判断为例如有可能在维修人员m留在轿厢4的上部的状态下电梯厅门14关闭,使电梯1以及用于使其运行的外部系统所具有的显示部实施警报的显示。另外,也可以从扬声器发出警报音。

之后,返回步骤s204,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再次重复电梯厅门14是否从打开状态关闭的判断和之后的步骤。由此,恢复处理仅在维修人员m从轿厢4下来的状态下电梯厅门14从打开的状态关闭的情况下,才进入接下来的步骤s207。

[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切换运行许可部104对运行控制部105许可切换为正常模式的运行。此时,切换运行许可部104通过在步骤s206中确认维修人员从轿厢4下来,判断为没有在轿厢4的上部留下维修人员m而实施运行模式的情况,许可正常模式下的运行。然后,运行控制部105实施正常模式下的电梯1的运行控制。

<第2电梯控制方法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第2电梯控制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电梯控制装置100,根据由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出的维修人员m对轿厢4的乘坐状态,许可将运行模式从维修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的运行。而且,能够构成为仅在确认了维修人员m确实从轿厢4下来时,许可向正常模式的恢复。因此,从维修模式向正常模式的运行模式的恢复仅在维修人员m从轿厢4下来并从升降通道1a内离开到电梯厅层1f后实施,能够提供确保了维修人员m的安全性的电梯控制装置100、电梯1以及电梯控制方法。

其结果,能够在电梯1的维修作业中提高安全性。而且,不需要在各电梯厅层1f设置特别的设备,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安全性的提高。

另外,在由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为维修人员m从轿厢4下来的状态下,由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2判断为电梯厅门14变化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许可上述正常模式的切换。由此,电梯1的维修作业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第2电梯方法的变形例>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电梯控制方法的变形例的流程图。该图所示的变形例的控制方法是实施步骤s205’以代替图6所示的第2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s2205~步骤s206’的方法。步骤s205’如下。

[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判断在步骤s201中判断为维修人员m已从轿厢4下来(是)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此时,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基于来自调速器编码器6的信号,判断在维持了步骤s202中保持的轿厢4的位置的状态下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

另外,如果是在步骤s201中判断为维修人员m已从轿厢4下来(是)之后,则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1也可以判断从在步骤s204中判断为电梯厅门14关闭(是)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

以上的判断中的规定时间只要是已从轿厢4下来的维修人员足以关闭电梯厅门14的时间即可,作为一例,设定为1分钟~3分钟左右的时间。

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7,在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是)之前重复进行步骤s205’。通过实施该判断,也能够判断维修人员m确实从轿厢4下来。因此,能够获得与第2电梯控制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电梯控制装置100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还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将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将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加入某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标号说明

1…电梯1a…升降通道4…轿厢6…调速器编码器12a…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4…电梯厅门14a…电梯厅门开闭检测器11…轿厢上方停止开关13a…扶手开关15a…底坑侧运行模式切换开关100…电梯控制装置101…维修人员上下电梯判断部102…电梯厅门开闭判断部103…开关确认部104…切换运行许可部105…运行控制部m…维修人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