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负载的输送机、分离装置以及用于输送负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3749发布日期:2018-09-25 17:0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送负载的输送机、用于输送机的分离装置以及输送负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包括多个辊件的输送机通常用于运输和/或输送负载。辊件确定轨道和/或输送表面,诸如托盘的负载在该轨道和/或输送表面上朝向输送机的卸货端运输,负载例如由叉车操作员卸载。

为了使叉车操作员能够容易地提取端部负载(即,到达卸货端的第一负载),尤其通过防止其他负载对端部负载施加压力,负载分离装置通常靠近卸货端使用。负载分离装置配置成至少将位于输送机下游的端部负载相对于上游等待的其他负载隔离。

这些分离装置包括例如通过杆或带状连杆彼此互连和/或联接的触发器和止动件。触发器容纳在输送机的末端,设计为由端部负载致动。止动件用于保持上游负载,以便将它们与位于下游端的负载分离。当触发器由下游端部负载致动时,该止动件由触发器引入主动分离配置,并且在所述下游负载被移除后使其失去活动。移除允许随后的负载在卸货端占据其位置,并转而致动踏板以及用于其他负载的保持止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输送机,具体为更耐用的输送机。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主题来解决。优选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一个方面,用于沿着输送方向输送负载的输送机包括用于沿着输送方向输送负载的多个辊。止动件配置成布置在分离配置和输送配置之间,在所述分离配置中阻止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在所述输送配置中能够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触发器配置成在触发位置和空闲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触发器配置成使得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移动到所述触发器上的所述负载使所述触发器移动离开所述空闲位置并进入所述触发位置,由此将所述止动件布置在所述分离配置中。反作用器元件配置成当逆着所述输送方向在所述辊上输送负载时使所述触发器移动离开其空闲位置。

辊可以安装在输送机的框架中。辊、尤其是辊的顶部提供了输送表面和/或轨道,负载可以在输送表面和/或轨道上输送。具体地,辊的柱状罩的顶侧可以虚拟地连接以形成平行于由框架限定的表面的输送表面。输送表面可以基本上水平对齐,例如包括小的斜度以能够通过重力进行输送。

触发器可以设置为触发器踏板,即触发器辊。触发器联接至止动件,使得根据触发器的位置和/或移动,止动件布置在其分离配置或其输送配置中。具体地,触发器的移动可导致止动件的移动和/或止动件的配置的改变。触发器能够在空闲位置和触发位置之间移动。当触发器处于空闲位置时,分离止动件处于输送配置,因此未被激活。

止动件的输送配置可以对应于止动件完全收缩到输送表面下方的位置。可选地,止动件的输送配置可以对应于止动件的未锁定配置。在该未锁定配置中,止动件可以至少部分地从输送表面突出。然而,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到未锁定的止动件上的负载将使止动件移动到输送表面下方,使得负载可以通过止动件。即,未锁定的止动件可以通过负载至少部分地绕止动件枢转轴线枢转,只要其布置在其未锁定的输送配置中。

在空闲位置,触发器踏板已准备好由即将到来的负载和/或施加到其上的任何足够的力激活或接合。在空闲位置,触发器可以至少部分地从输送表面突出,使得移动到触发器上的即将到来的负载将触发器向下移动到触发位置,随后触发止动件联接件以将所施加的力传递到止动件上。因此,止动件被激活,意味着止动件布置在分离配置中,例如,锁定和/或移动到输送表面上方。

触发器移动离开空闲位置的运动可以由负载沿着输送机移动以及负载以其重量下压触发器引起。在触发器已经移动到触发位置之后,触发器可以保持在所述位置,例如在负载被卸载之后保持预定延迟时间段。可以提供弹簧机构和/或其他驱动机构以在负载被卸载之后使触发器能够移动回到其空闲位置。

止动件可以设置为分离止动件。止动件可以是挡板或邻接部,当处于分离配置时,该挡板或邻接部通过布置在负载的路径中来使负载停止。止动件的输送位置是这样的位置:止动件收缩在输送表面下方和/或未锁定,使得其可通过即将到来的负载移动。因此,由于负载在输送表面上方和/或输送表面上进行输送,所以止动件在处于输送位置时不会受到负载的阻碍。然而,即使在其分离配置中也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输送表面上方的可枢转式止动件可以配置成仅允许负载沿着输送方向移动通过止动件。该止动件可以配置成当负载逆着输送方向到达止动件时其仍位于输送表面上方,例如因为其可仅在输送方向上能够枢转到输送表面下方。这样的止动件将总是阻止负载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即使在输送配置中也是如此。

当移动被施加到触发器时,例如当负载从横向将压力或力施加在触发器上时,止动件联接件可以改变止动件的配置,例如将止动件从(例如,未锁定的)输送配置布置到(例如,锁定的)分离配置。在锁定的分离配置中,可以禁止止动件在输送表面下方的移动(诸如绕着止动件枢转轴线的枢转)。此外,这可以将止动件从收缩的输送位置移动到突出的分离位置。当处于分离配置时,止动件突出到输送表面上方,即超出辊,并且可以不由到来的负载推到输送表面下方。因此,止动件可以用作已激活和/或接合触发器的端部负载之后的负载的挡板。在分离配置中,止动件阻止负载在输送方向上通过止动件。此外,当处于分离配置和/或输送配置时,止动件还可以阻止负载逆着输送方向通过止动件。

触发器可以布置在输送机的卸货端(对应于输送方向的下游端),具体地在距输送机的端部止动件预定距离处,其小于预定负载长度,即托盘长度。止动件可以布置在距输送机的端部止动件预定距离处,该距离大于所述预定负载长度。因此,布置在端部止动件处的第一负载可以激活触发器,因此在随后的负载到达所述第一负载之前激活止动件。因此,可以在不承受随后的负载的压力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叉车卸载第一负载。

触发器可以设置为可枢转式触发器。因此,当受到压力或力时,触发器可以绕触发器枢转轴线枢转和/或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沿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负载来最好地激活触发器。当负载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触发器上时,触发器可能会被损坏,因为其逆着其优选的激活方向移动。触发器枢转轴线可以基本平行于输送机的辊的轴线。

然而,当负载在输送机的卸货端处停放在输送机上时,所述负载可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触发器上。因此,触发器可能会损坏。输送机端部的负载停放具体地可发生在将托盘作为负载进行输送的提升通道上。

设置反作用器元件以防止当负载逆着预期的输送方向移动到触发器上时触发器受到损坏。反作用器元件可以设置为连接到触发器的反作用器踏板。从输送机的卸货端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上的负载将导致触发器移动离开其突出的空闲位置,从而减少对触发器的可能损坏。换言之,反作用器元件可以被设置为“用于触发器的触发器”,其能够使触发器下降而离开空闲位置。

其中,反作用器元件将触发器下降到预定程度就足够了。可以不需要将触发器一直下降到触发位置。下降触发器使得逆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负载可以将触发器进一步下压到触发位置而不会损坏触发器,这就足够了。换句话说,反作用器元件可以配置成使触发器下降以至少部分地离开空闲位置。

输送机使得能够保护触发器,并且可以增加触发器的耐用性。

根据实施方式,当逆着输送方向在辊上输送负载时,止动件布置在其分离配置中。在输送表面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负载将触发和/或下压反作用器元件。这会使触发器下降并可以导致触发器完全移动到其触发位置。触发器可以通过反作用器元件或通过从下游输送机端部到来的负载移动到触发位置。触发器向触发位置的移动导致将止动件布置在其分离配置中。换句话说,反作用器元件仅引起触发器缩回,同时止动件处于分离配置,从而阻止其他负载在输送方向上到达卸货端。这使得能够容易地处理负载,而不会受到来自其他到来的负载的压力。其还防止逆着输送方向推动停放在输送机端部上的负载并防止其进一步到达输送线上,因为所述负载逆着输送方向的移动也可以由止动件阻止。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触发器的下游。因此,沿着输送机逆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负载将在到达触发器之前首先到达反作用器元件。因此,负载在到达触发器之前激活(并且下压)反作用器元件,由此当负载到达触发器时,触发器至少部分地从其突出的空闲位置缩回。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物理地联接到触发器。这种反作用器联接件可以确保反作用器元件上的压力传递到触发器。因此,反作用器元件移动到输送表面下方将使触发器至少部分地一直向下。类似地,反作用器联接件也可以将触发器的移动传递到反作用器元件,使得触发器移动到输送表面下方将使反作用器元件至少部分地一直向下。反作用器联接件可以由与触发器直接接合的反作用器元件来提供。可替换地,反作用器元件也可以与触发器隔开。然后,反作用器联接件可以包括杆和/或线和/或弹簧,杆和/或线和/或弹簧将反作用器元件的移动至少部分地传递到触发器和/或反之亦然。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可以在突出位置和下压位置之间移动,在突出位置,其从由辊提供的输送表面向上突出,当由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上的负载下压时,反作用器元件被移动到下压位置。因此,类似于触发器和止动件的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可以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在其中一个位置(即突出位置)处其突出在输送表面之上,在另一位置(即,下压位置)处其被缩回到输送表面下方。可以设置弹簧机构和/或其他驱动机构以在负载被移除之后使得反作用器元件能够移动回到其突出位置。然而,当触发器设置有这种机构时,可以省略这种机构。然后,触发器返回空闲位置的移动可以部分地传递到反作用器元件,例如如果适用的话经由反作用器联接件。

在该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中,反作用器元件包括当所述反作用器元件处于所述突出位置时从所述输送表面大致倾斜向上突出的倾斜表面和/圆形面(rounding)。换句话说,反作用器元件可以包括斜面和/或圆形面,该斜面和/或圆形面布置为使得当负载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上时,其促进反作用器元件的下压。倾斜表面和/或圆形面可以包括布置在倾斜表面和/或圆形面下端的上游(远离卸货端)的上端。因此,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的倾斜表面和/或圆形面上的负载可以通过其重量容易地和/或自动地用下压反作用器元件。

在该实施方式的另一改进中,触发器配置成当由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移动到所述触发器上的所述负载触发时将所述反作用器元件移动到其下压位置。因此,触发器不仅触发止动件(将止动件布置在其分离配置中),而且触发器还将反作用器元件移动到其下压位置。这可以保护反作用器元件免于被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到突出的反作用器元件上的负载损坏。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设置为联接到触发器的反作用器襟翼。反作用器襟翼包括倾斜表面,使得当负载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翼上时,其促进反作用器元件的下压。反作用襟翼可以由金属提供以承受由移动到其上的负载施加的力。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和触发器之一包括凹陷部,反作用器元件和触发器中的另一个包括与凹陷部接合的突起部(例如销),使得反作用器元件联接至触发器。例如,触发器可以包括作为突起部的销,反作用器元件包括凹陷部,反之亦然。突起部和凹陷部可以提供反作用器联接件,该反作用器联接件将施加到反作用器元件和触发器之一的力传递到另一个。所述力可以例如源自移动到触发器和反作用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上的负载。突起部可以布置于在基本平行于辊的轴线的(例如基本垂直于输送方向和/或基本上水平地布置的方向)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上和/或包括该轴线。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配置成当逆着所述输送方向在所述辊件上输送所述负载时,使所述触发器移动离开其空闲位置并进入中间位置,所述中间位置布置在所述触发位置和所述空闲位置之间。在中间位置,触发器可以从空闲位置到触发位置的路线移动至少20%,优选地至少40%,更优选地至少50%。在中间位置,逆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负载可以移动到触发器上而不会损坏触发器。所述负载之后可以完全触发触发器,例如通过其重量将触发器一直移动到触发位置,从而激活止动件。

根据实施方式,反作用器元件可枢转地安装至输送机的框架。输送机的框架可以是安装有辊的框架。反作用器元件的反作用器枢转轴线可以布置为基本平行于辊的轴线,例如基本垂直于输送方向和/或基本上水平地布置。因此,反作用器元件在突出位置和下压位置之间的运动可以是枢转运动。

根据实施方式,触发器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止动件的下游。换句话说,触发器比止动件更靠近输送机的卸货端。沿输送方向在输送表面上移动的第一负载将首先通过止动件(例如,处于其收缩的输送配置,或者其将未锁定的止动件移动到输送表面下方),通过止动件,然后移动到触发器(处于其突出的空闲位置)上。然后第一负载将触发器向下推至其(收缩的)触发位置。因此,第一负载的运动使触发器运动,这又将止动件布置在突出的分离配置中,从而阻碍任何其他第二负载移动到第一负载。优选地,触发器与止动件隔开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至少与输送方向上的标准负载的长度(例如托盘长度)一样长。这确保了止动件从输送配置安全转换到分离配置。但是,沿着输送机逆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负载在到达止动件之前将首先到达触发器。优选地,其在到达触发器之前激活(并且下压)反作用器元件,由此触发器至少部分地从其突出的空闲位置撤回。

根据实施方式,触发器包括踏板辊。踏板辊可以从其触发位置移动到其空闲位置,在触发位置,其通过形成输送机的输送表面的一部分而作为输送机的任何其他辊起作用。在空闲位置,踏板辊移动离开输送表面,使得踏板辊的轴线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触发器附近的其他辊的轴线的上方。在空闲位置,踏板辊的轴线可以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触发器附近的其他辊的轴线。可替换地,踏板辊可以是单侧可倾斜的。其中,在基本平行于布置就位的辊之外踏板辊可以是单侧可倾斜的。这可以通过布置踏板辊来实现,使得踏板辊的一端固定地安装至框架,踏板辊的另一端是可倾斜的。然后踏板辊本身布置成与处于空闲位置的辊的旋转轴线斜对。

根据实施方式,延迟器配置成延迟触发器从触发位置进入空闲位置的移动。延迟器可以延迟止动件从分离配置到输送配置的布置,以便允许顺利地提取触发触发器的(第一)负载。延迟器可以包括能量存储器,能量存储器在触发器被触发时获得能量。能量存储器可以例如布置为向旋转驱动器供能,旋转驱动器阻止止动件移动到输送配置,例如在(第一)负载从触发器移除之后的预定时间。旋转驱动器可以驱动一个轴。该轴的动量可以用于驱动和控制延时器。

延迟器可以包括延迟能量存储器中的能量减少的限制器,例如,发条。这延长了旋转驱动器由能量存储器供能的时间段,并且阻止止动件移动到输送配置。限制器可以是缓冲元件、擒纵机构或惯性元件。抑制能量存储器中的能量具有延长止动件处于其分离配置的时间的优点,因此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卸载下游的负载。

根据实施方式,输送机设置为拾取通道。拾取通道通常与输送表面上移动的承载货物和/或物品的托盘一起使用。操作员可以通过装载和/或卸载输送机的叉车容易地操作托盘。

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沿着输送方向输送负载的输送机的分离装置,其包括:

-预定的输送方向;

-止动件,配置成布置在分离配置和输送配置中,在所述分离配置中阻止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在所述输送配置中能够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

-触发器,配置成在触发位置和空闲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触发器配置成使得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到触发器上的负载使触发器移动离开空闲位置并进入触发位置,从而将止动件布置在分离配置中;以及

-反作用器元件,该反作用器元件配置成当逆着输送方向输送负载时使触发器移动离开其空闲位置。

分离装置可以设置为可以安装至输送机的独立元件。分离装置可以包括止动件联接件和反作用器联接件,它们能够在分离装置的元件(例如,止动件、触发器和/或反作用器元件)之间传递力。分离装置可以安装至输送机。结合根据第一方面的输送机描述的细节也可以适用于分离装置,反之亦然。

一个方面涉及在输送机上沿着输送方向输送负载的方法,其中:

在多个辊上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

-将止动件布置在分离配置和输送配置中,在所述分离配置中阻止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在所述输送配置中能够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负载;

-在触发位置和空闲位置之间移动触发器,其中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到处于空闲位置的所述触发器上的负载使所述触发器移动离开其触发位置,由此将所述止动件移动到分离位置;以及

-当在辊上逆着输送方向将负载输送到反作用器元件上时,使触发器移动离开其空闲位置。

具体地,在该方法期间可以将止动件的配置从一个改变到另一个,反之亦然。该方法可以利用根据第一方面的输送机来执行。因此,结合输送机描述的所有细节也可适用于该方法,反之亦然。

本文中,术语“上”、“下”、“下方”,“上方”等指的是在主题的安装位置中地球的参考系统。术语“下游”和“上游”是指作为优选方向的输送方向,在该方向上负载在输送表面上朝向输送机的卸货端输送。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给出的数字和/或角度不限于确切的数字和/或角度,而是可以包括仍然能够解决潜在问题的范围内的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与替代实施方式组合。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标识实施方式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实施方式通过以下示出:

图1a是输送机的侧视图,负载在输送机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

图1b是输送机的侧视图,负载在输送机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上;

图1c是输送机的侧视图,负载在输送机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和触发器上;

图2a是图1a的一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负载在其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的输送机的一部分;

图2b是图1b的一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负载在其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上的输送机的一部分;

图2c是图1c的一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负载在其上逆着输送方向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和触发器上的输送机的一部分;

图2d是输送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负载从该部分提升;

图2e是输送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中延迟器开始释放触发器;

图2f是输送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中延迟器进一步释放触发器;以及

图2g是输送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中触发器被完全释放在其空载(idle)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输送机1的侧视图,负载100在输送机1上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输送机1包括框架10,框架10保持多个辊12。框架10可以包括在输送方向c上彼此平行布置的两个梁。梁可以形成输送机1的侧边界,并且可以包括固定位置。替代的输送机可以包括多于两个的梁和/或一个或多个横梁。

输送机1在输送机1的卸货端18处包括端部止动件16。卸货端18在输送方向上布置在输送机1的下游端。端部止动件16可以具有这样的外形,在横截面中观察其可以包括用于沿着输送方向c移动以停靠在卸货端18处的负载的端部止动件。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端部止动件仅设置为输送机100的端部,而没有用于使即将到来的负载停止的任何器件。然而,在替代实施方式中,端部止动件16可以包括用于停止卸货端18处到来的负载的支座和/或挡板。

辊12的上表面提供由图1a中的虚线表示的输送表面14。例如当在辊12上输送时,负载可以搁置在输送表面14上。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卸货端18显示在图1a到图1c的右侧。沿着输送方向c移动的负载从左侧到达,在输送机1的右侧朝向卸货端18移动。

输送机1还包括止动件20、触发器30、反作用器元件50和止动件联接件40。附图示出了负载100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然而,为了说明标准的输送过程,首先描述在输送方向c上移动的负载的处理(图中未示出)。

从左侧到达的负载对应于在输送方向c上在输送机1上移动的负载,其首先到达可处于输送配置的止动件20,如图1a所示。在止动件20的输送配置中,止动件20的突起部22可以下降到输送表面14下方。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止动件的突起部22从输送表面14突出。然而,止动件20未被锁定。在其未锁定配置中,止动件20的止动件臂(lever)21可以绕止动件20的止动件枢转轴线23枢转。止动件枢转轴线布置成大致平行于辊12的轴线。在输送方向c上移动的负载将接触可固定至止动件臂21的突起部22,止动件臂21将绕止动件枢转轴线23枢转,直到突起部22布置在输送表面14下方。在图中,当通过在输送方向c上移动的负载移动时,止动件臂21将绕止动件枢转轴线23顺时针枢转。突起部22可以是止动件臂21的一部分。止动件臂21可以可枢转地安装至框架10。

在输送配置中,止动件不阻止负载沿输送方向c在输送机1上移动。相反,在输送配置中,止动件使负载能够通过止动件20,包括通过突起部22。

然而,当负载100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时,止动件臂21绕止动件枢转轴线23的枢转运动可受到阻碍。止动件可以禁止止动件臂21的逆时针(图中)枢转移动。

在输送方向c上移动的负载在通过止动件20之后到达触发器30。触发器30然后将布置在其空闲位置。在空闲位置,触发器至少部分地突出到输送表面14上方。输送表面14通常将布置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中。输送表面14可以包括轻微的倾斜度以使得能够沿着输送方向c输送。所述倾斜度可以布置为0°至10°的角度,优选2°至6°,具体为约4°。

在输送方向c上移动的负载将到达触发器30,由于触发器突出到输送表面上方,负载将移动到触发器30上,从而将触发器30下压到输送表面14下方。触发器30的移动可以克服弹簧机构60的力来实现。这将触发该触发器30。触发器30的这种移动是通过负载的重量实现的,其经由止动件联接件40联接到止动件20。一旦触发器30被下压便被激活,止动件将布置在图1c所示的其锁定的分离配置中。

在其分离配置中,止动件20在固定位置中至少部分地从输送表面14突出。具体地,止动件20的突起部22可以从输送表面14突出,由此禁止和/或阻止任何到来的负载通过止动件20。此外,在止动件20的分离配置中,将不允许止动件臂21绕止动件枢转轴线23,因为止动件臂21例如由螺栓和/或其他锁定器件牢固地锁定。

负载在输送方向c上的移动可以最终停止在端部止动件16处。负载的前端可以邻接端部止动件16。在该静止位置中,负载仍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触发器30的顶部,从而通过其重量克服弹簧机构60的力下压触发器30。这将止动件20保持在其分离配置中。这可以通过将触发器30布置在距端部止动件16预定距离处而实现,该距离小于负载的标准长度,例如在输送方向c上的托盘的长度。在其静止位置,负载可以例如通过叉车从输送带1移除。

在负载被移除之后,允许触发器30从其触发位置返回其空闲位置(如图1a所示),在触发位置触发器30被下压在输送表面14下方(如图1c所示)。可以立即允许触发器30返回其空闲位置,或者可以通过延迟器延迟预定时间。

触发器30可以绕枢转轴线32枢转(参见图2a至图2f)。因此,触发器30应始终由在输送方向c上移动的负载来激活。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的负载100可能损坏触发器30,因为其将抵抗优选的枢转方向施加力。在附图中,所述优选的枢转方向是顺时针的。反作用器元件50能够防止这种损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反作用器元件50如何保护触发器30免于被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的负载损坏。

当处理多个负载时,操作员可能想要暂时将负载100停放在输送带1的端部,例如,当不输送其他负载的时候。输送机1可以设置有延迟器,该延迟器在负载从触发器30移除之后将使止动件20恢复和/或释放到输送配置延迟预定的延迟时间段。这可以用以给操作员足够时间安全地处理被移除的负载。操作员可利用预定的延迟时间段将相同的或另一个负载100逆着输送方向c停放在输送机1上,例如,在操作员意识到他拿起了错误的负载之后。在该预定的延迟时间段中,在止动件20处阻止随后的负载沿着输送方向c前进并且朝向卸货端18移动。因此,在该预定的延迟时间段期间,操作员可以逆着输送方向c将负载100移动到输送表面14,如图1a所示。其中,逆着输送方向c将负载100从卸货端18朝上游位置推动到输送表面14上。在图1a中,示出了负载100的端侧即将预成型反作用器元件50接触。

图1b示出了输送机1的侧视图,负载100在输送机1上逆着输送方向c进一步沿着反作用器元件50移动。反作用器元件50布置在触发器30附近。更重要的是,反作用器元件50在输送方向c上布置在触发器30的下游。因此,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的负载100将在触发器30之前到达反作用器元件50。反作用器元件50能够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即在突出位置(如图1a所示)和下压位置(如图1b和1c所示)之间。在突出位置中,反作用器元件50至少部分地从输送表面14突出。因此,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的负载100将与反作用器元件50的突出段接合和/或相互作用。负载100将反作用器元件50压入其下压位置,如图1b所示。

在图1b中,负载100仅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50上,还没有移动到触发器30上。在该位置,反作用器元件50已经使触发器30移动为脱离其空闲位置(如图1a和图2g所示)。反作用器元件50联接至触发器30,使得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50上的负载100的重量提供了使触发器30向下移动并脱离其空闲位置的力,甚至逆着由弹簧机构40提供的保持触发器30处于空闲位置的弹力。

在图1b中,触发器30布置在其空闲位置与其触发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中间位置,触发器30还没有像其触发位置一样完全缩回到输送表面14的下方。然而,在其中间位置中,触发器30可以被充分缩回以确保进一步移动到触发器30的负载100将不施加逆着触发器30的枢转方向的力。

如图1b和图1c所示,反作用器元件50可以布置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下压位置。在图1b所示的第一下压位置,反作用器元件50由负载100推动到输送表面14及其下方。在该第一下压位置,反作用器元件50可以接触输送表面14。在该第一下压位置,反作用器元件50和负载100之间可以存在摩擦。在图1c所示的第二下压位置,反作用器元件50由触发器30保持成完全位于输送表面14的下方(经由如参照图2a至图2g所述的触发器联接件)。在该第二下压位置,在反作用器元件50和负载100之间不存在摩擦,这可以减少磨损并改善负载100的输送。

图1c示出了输送机1的侧视图,其中负载100进一步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50和触发器30上。这里,负载100的重量将触发器30进一步压低到输送表面14下方,由此触发止动件20。由负载100的重量所提供的力经由止动件联接件40传递至止动件20,从而使止动件20进入其分离配置。只要触发器30处于其触发位置,触发器30和反作用器元件50之间的反作用器联接件可以将反作用器元件50固定在其下压位置。

在分离配置中,止动件20的突起部22突出到输送表面14上方并且被锁定在该突出的分离位置。因此,止动件20阻止负载100沿着输送机1逆着输送方向c进一步向上游移动,以及阻止沿着输送方向c到达止动件的任何其他负载(附图中未示出)。

图2a示出了图1a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示出了输送机1的一部分,负载100在其上逆着输送方向c移动。在图2a所示的情况下,负载100即将到达反作用器元件50。反作用器元件50至少部分地绕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枢转。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布置为基本平行于辊的轴线,因此基本上水平且基本上垂直于输送方向c。在所示的部分中,反作用器元件50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枢转。反作用器元件50包括可绕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枢转的反作用器臂53,反作用器臂53可以由金属提供。反作用器臂53设置为布置在输送机1的横向侧的壳体。

反作用器元件50在上端包括从输送表面14突出的倾斜表面51。在所示的侧视图中,倾斜表面51显示为斜线。倾斜表面51布置成使得其下端比其上端更靠近卸货端18。倾斜表面51的上端布置在下端的上游。该倾斜布置使得负载100能够从下游方向移动到倾斜表面51的下端。这种情况如图2a所示。在此,反作用器元件50布置在其突出位置,以及触发器30布置在其空闲位置。在图2a中未示出的是布置在其输送配置中的止动件20。

触发器30包括踏板辊31,在图2a所示的空闲位置中踏板辊31从输送表面14突出。踏板辊31可以是与安装在输送机1的框架10上的辊12类似的辊。在空闲位置,踏板辊31可以布置成使得踏板辊31的轴线保持平行于其他辊12的轴线。

然而,在替代实施方式中,踏板辊31可以是单侧可倾斜的,使得其轴线相对于其他辊件12的轴线倾斜。这可以是有利的,因为单侧可倾斜的辊可以更便宜地制造。具体地,由于仅需使轴线的一侧必须可移动地安装,所以另一端可以像其他辊12的轴线那样固定安装。

在包括小轨道的输送机中,例如当输送机包括两个或多个带有辊的单独轨道线路时,踏板辊31优选地在空闲位置移动,其轴线平行于其他辊12的轴线。对于小辊12,单侧可倾斜布置是不容易实现的,因为需要相当陡峭的倾斜度,这会在固定安装侧造成问题。

触发器30还包括触发器臂33,触发器臂33可绕触发器枢转轴线32枢转。触发器臂33可由金属提供和/或提供为保持和/或承载触发器踏板辊31的壳体。触发器枢转轴线32和/或止动件枢转轴线23和/或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可基本上水平地、和/或基本上平行于辊12的轴线、和/或基本上垂直于输送方向c布置。

触发器30包括作为突起部的销34,销34固定地安装至触发器臂33。销34可以布置在触发器30的下游侧。销34接合反作用器臂53内的凹陷部54。凹陷部54可布置在反作用器臂53的上游端。销34和凹陷部54提供了触发器30和反作用器元件50的反作用器联接件。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触发器臂33可包括凹陷部,反作用器臂53可以包括与所述凹陷部接合的突起部。

图2b示出了与图2a相同的部分,其中负载100已经进一步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50的倾斜表面51上。因此,反作用器元件50在负载100的重量下被下压在输送表面14下方。这个移动可以是枢转运动,在所示的视角中是逆时针的。因此,反作用器元件50绕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逆时针枢转。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枢转轴线52布置在反作用器元件50的下游侧。在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处,反作用器元件50安装至框架10。凹陷部54布置在反作用器臂53内的上游端。换言之,凹陷部54布置在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的上游。因此,当反作用器元件50绕反作用器枢转轴线52枢转时,凹陷部54向下移动。

当凹陷部54向下移动时,触发器30的销34也向下移动,因为其接合在凹陷部54内。销34布置在触发器枢转轴线32的下游。

图2b示出了触发器30如何下降而离开图2a所示的空闲位置。在图2b中,触发器30下降到中间位置。其中,踏板辊31的一部分仍然从输送表面突出,但小于图2a所示的空闲位置。在图2b所示的配置中,当与图2a所示的配置相比时,触发器30、具体为触发器臂33绕触发器枢转轴线32顺时针枢转。在图2b所示的情况下,负载100被移动到反作用器元件50上,但尚未移动到触发器30上。

图2c示出负载100如何进一步移动到触发器30,从而将触发器踏板辊31完全下压到输送表面14下方。在该配置中,触发器30被触发,止动件20(图2c中未示出)布置在分离配置中。在该配置中,触发器30进一步顺时针向下枢转,使得接合到凹陷部45中的销34进一步向下拉动反作用器元件50。在该配置中,倾斜表面51基本上水平布置和/或基本平行于输送表面14。

图2d示出了处于负载100从输送机上抬起的配置的相同部分。因此,重量从触发器30和反作用器元件50两者上移除。弹簧机构60可以施加力以使触发器30向上枢转回到空闲位置。然而,所述力还可以由延迟器抑制。

图2e示出了相同部分在稍后时刻的视图。这里,弹簧机构60试图将触发器踏板31朝向其空闲进一步向上位置推动。然而,延迟器(图中未示出)使触发器30返回其空闲位置发生了延迟。这样的延迟器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延迟器可以包括例如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在负载100从触发器踏板31抬起之后立即阻止触发器30返回其空闲位置。因为触发器30的移动因此被阻止,所以反作用器元件50也保持在其下压位置,因为其通过凹陷部54和销34联接至触发器30。

图2f示出了在另一个几分钟后输送机1的相同部分。在这里,延迟器引起触发器30进一步向上移动。这也使反作用器元件50进一步向上。然而,触发器30和反作用器元件50两者还没有分别完全释放到空闲位置和突出位置。

图2g示出了延迟器已经完全释放触发器30之后的相同部分。在该配置中,触发器30再次处于其空闲位置(也如图2a和图1a所示)。在空闲位置中,触发器30至少部分地从输送表面14突出。反作用器元件50的倾斜表面51也再次从输送表面14突出。在该配置中,止动件20处于其输送配置,输送机1配置成用于接收逆着输送方向或者沿着输送方向c的负载100。

优选地,输送机1完全机械操作,不需要任何电机来驱动触发器30、止动件20和/或反作用器元件50的移动。所有这三个元件仅由负载100的重量驱动。

延迟器可以包括类似于发条的旋转驱动器,旋转驱动器在负载被移除之后使触发器30返回空闲位置发生延迟。

止动件联接件40可以包括杆和/或链节,该杆和/或链节配置成将触发器30的移动传递至止动件20。

反作用器元件50可以配置成使得其对延迟器的操作没有影响,特别是对延迟器的计时器的操作没有影响,计时器可以被调整以配置在负载100移除之后触发器30的延迟时间。

附图标记列表

1输送机

10框架

12辊

14输送表面

16端部止动件

18卸货端

20止动件

21止动件臂

22突起部

23止动件枢转轴线

30触发器

31踏板辊

32触发器枢转轴线

33触发器臂

34销

40止动件联接件

50反作用器元件

51倾斜表面

52反作用器枢转轴线

53反作用器臂

54凹陷部

60弹簧机构

100负载

c输送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