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料机构。
背景技术: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在实际生产时,需要经历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菊花茶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菊花茶在实际生产时,盛产于我国江西、安徽地区的皇菊,由于朵型大、色泽金黄,因此作为菊花茶品质极佳,是菊花茶中的上品,该种菊花茶在实际生产时,烘焙干燥后的菊花,为确保泡制后菊花展开的朵型呈现饱满的状态,一般需要在菊花烘焙的过程中,将菊花压型,压型的主要目的是使得菊花的朵型呈现展平的姿态,以确保菊花茶泡制后的效果,上述菊花茶单朵即可进行单杯泡制,同时,一般需要将上述菊花茶进行单朵包装,单朵包装不仅可提高上述菊花茶的销售档次,而且还能对压型处理的菊花茶造型的定型作用;现有技术中,单朵包装的菊花茶首先是摆放在pet塑料壳内,现有的pet塑料壳多包括两个可开合的盖体,将菊花摆放在其中一个盖体内,然后将两个盖体盖紧即可,将pet塑料壳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封装,然而现有的茶叶生产企业一般都是手工将菊花装入pet塑料壳内,导致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无法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由于经过压型干燥后的菊花茶重量较轻,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结构的物料包装机的取料结构很难适合菊花包装设备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料机构,可有效实现对重量较轻的菊花有效的取料操作,并且可提高对单朵菊花茶的包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吸料机构,包括菊花茶供料机构,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的出口与振动排料机构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振动排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输送带的一端上方布置,所述转运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的带面上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运输送带上方的抽吸弯管,所述抽吸弯管的两端管口竖直向下,所述抽吸弯管的一端管口朝向环形沟槽,所述抽吸弯管的另一端朝向转运机构,所述抽吸弯管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抽吸弯管的旁侧设置有图像采集头,所述图像采集头的采集端竖直向下指向环形沟槽的槽底,所述图像采集头及抽吸弯管顺序沿着转运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布置,所述图像采集头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抽吸机构的启停。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环形输送带,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带面水平且设置在转运输送带的旁侧布置,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与转运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的带面设置有用于容纳a盖体的浅槽,所述浅槽沿着第一环形输送带的周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浅槽的槽底中央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抽吸弯管的另一端与浅槽靠近或远离。
所述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输送带上带面下方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竖直且上管口位于抽吸弯管的另一端管口正下方布置,所述连接管与抽吸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管口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管与抽吸弯管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的导通及截止动作。
所述抽吸弯管的另一端管口设置有第一波纹橡胶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管口设置有第二波纹橡胶管,所述a盖体的盖底上设置有通孔a与透气孔同芯。
所述连接管滑动设置在支架板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连接管的上下端均伸出支架板的上下板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连接管管身上的支撑弹簧,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撑环的下环面及支架板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支架板的下板面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套设在连接管伸出支架板下板面的管身上。
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铰接设置在支撑环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臂连接,所述驱动臂包括转动式设置在支架板上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外壁设置有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臂铰接,所述驱动臂的另一个连接臂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抽吸弯管管身套设的第一夹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连接管的管芯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与第一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驱动臂的中间管转动轴与第一连接杆两端的铰接轴平行。
所述抽吸弯管整体弯曲成半圆状,位于抽吸弯管的管身中段设置有第二夹套,所述支架板上立式布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竖直布置,所述第二夹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抽吸弯管沿着转运输送带的环形沟槽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每个抽吸弯管的管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输送带及吸料机构,所述连接管与抽吸弯管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环形输送带停止及运行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的图像采集头可选用ccd相机,利用ccd相机可准确采集位于转运输送带的环形沟槽内的单朵菊花,当图像采集头采集到单朵菊花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抽吸机构动作,从而将单朵菊花抽出至a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a盖体内,以确保菊花抽料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a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b盖体的主视图;
图1c是a盖体与b盖体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菊花茶包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菊花茶包装系统移出菊花供料机构及振动布料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菊花茶包装系统中菊花供料机构及振动布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8是菊花茶包装系统处在使用状态的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菊花茶包装系统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10是吸料机构、第一环形输送带以及转运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图10的两种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a盖体供料机构与第一环形输送带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第一环形输送带一端的剖面视图;
图15是图13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下面结合整个菊花茶包装系统,对本发明的菊花茶吸料机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介绍本系统之前,首先对用于包装的单朵菊花的pet塑料包装盒结构进行介绍,结合图1a至图1c所示,pet塑料包装盒包括a盖体,a盖体的设置有翻边b,a盖体的盖底设置有通孔a,该通孔a的开设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吸料机构的布置,能够简化整个吸料机构的结构,b盖体上也对应设置有翻边c,b盖体上也设置有与a盖体上的凹槽,a盖体与b盖体盖设在一起时,为提高a盖体与b盖体盖合的牢靠度,a盖体与b盖体之间可设置呈斜面,并且利用pet塑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从而能够确保a盖体与b盖体不容易分开,下面结合整个包装系统,来对菊花茶的具体包装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详尽说明该菊花茶包装系统的具体特征:
菊花茶包装系统,包括菊花茶供料机构,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的出口与振动排料机构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振动排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一端上方布置,所述转运输送带30的上方设置有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带面上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a盖体供料机构衔接,所述吸料机构将物料抽至a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a盖体上,所述a盖体供料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b盖体供料机构,所述b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设置有盖体压接机构,所述盖体压接机构承接b盖体供料机构的b盖体并与a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a盖体靠近或远离;
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上述菊花通过菊花茶供料机构以振动排料机构,单个排布至转运排料机构上,利用吸料机构将菊花吸至a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a盖体上,并且b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b盖体通过盖体压接机构承接,并且盖体压接机构承接b盖体与a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导出的a盖体靠近,从而将两盖体盖住,该菊花茶包装系统可提高对单朵菊花茶的包装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a盖体供料机构的出口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a盖体的转运机构,所述吸料机构的出料口位于转运机构上,所述盖体压接机构位于b盖体供料机构的出料口及转运机构上方往复移动;
上述的a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a盖体首先导出至转运机构上进行转运,然后启动吸料机构将菊花单朵抽至转运机构的a盖体上,转运机构继续转动,从而将装有菊花的a盖体导出至盖体压接机构下方,盖体压接机构将b盖体承接后并压设在a盖体上,从而完成盖盖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5所示,为确保将菊花均匀的导出,所述菊花茶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料斗12,所述料斗12的下方设置有条状出口121,所述料斗12的两侧设置有导轨122,所述导轨122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机架11上设置有滚轮13滚压设置在导轨122上,所述机架1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转轴设置有第一驱动盘,所述第一驱动盘的轮面上偏心设置有转轴与第一连杆1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与料斗12的一侧壁的转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5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导轨122垂直;
压型后的菊花导出至料斗12内,上述的第一电机14通电,从而驱动上述的料斗12位于机架11上的滚轮13上滚动,从而使得料斗12沿着导轨12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上述的条状出口121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从而使得菊花导出的较慢,以确保菊花能够单个排布,减少菊花与菊花之间压叠现象,方便实现单朵菊花包装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5所示,所述振动排料机构包括板面倾斜的布料板21,所述条状出口121位于布料板21的高端上方布置,所述布料板21的低端上板面设置有多个隔板22,所述隔板22呈“v”形,所述隔板22的侧端面固定在布料板21的上板面,所述隔板22的尖端高于底端布置,相邻隔板22之间构成物料通过的通道,所述转运输送带30位于通道下方布置,所述布料板21滑动设置在轨道23上,所述布料板21的滑动方向与布料板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振动排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转轴设置有第二驱动盘,所述第二驱动盘的轮面上偏心设置有转轴与第二连杆2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5的另一端与布料板21一侧的转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5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轨道23垂直;
菊花从料斗12的条状出口121导出至布料板21上,启动上述的第二电机24,使得布料板21沿着轨道23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菊花的单个布料,进一步避免菊花压叠现象的产生,提高菊花布料的可控性,可通过控制料斗12的下方的条状出口121物料导出的速率,以及控制布料板21的振动频率,以提高菊花布料的效果;
上述的多个隔板22形成的菊花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宽度不应过大,以确保单个菊花振动抖出,从而实现对菊花的的单个布料,进一步减少菊花堆叠问题。
进一步地,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转运输送带30上设置有用于输送物料的环形沟槽31,所述环形沟槽31的槽长方向与转运输送带30转动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环形沟槽31位于相邻隔板22之间构成物料通过通道的下方布置,所述吸料机构的物料抽吸口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上方布置;
上述从多个隔板22形成的通道导出的菊花可单个排布在环形沟槽31内,并且尽量使得菊花沿着环形沟槽31槽长方向均匀排布,可通过控制转运输送带30的转动速度即可,方便后续的单个菊花抽吸操作。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9所示,所述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运输送带30上方的抽吸弯管41,所述抽吸弯管41的两端管口竖直向下,所述抽吸弯管41的一端管口朝向环形沟槽31,所述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朝向转运机构,所述抽吸弯管41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抽吸弯管41的旁侧设置有图像采集头42,所述图像采集头42的采集端竖直向下指向环形沟槽31的槽底,所述图像采集头42及抽吸弯管41顺序沿着转运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布置,所述图像采集头42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抽吸机构的启停;
为提高该菊花包装的准确性及自动化程度,可在抽吸弯管41的前方设置图像采集头42,该图像采集头42可选用ccd相机,利用ccd相机可准确采集位于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内的单朵菊花,当图像采集头42采集到单朵菊花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抽吸机构动作,从而将单朵菊花抽出至a盖体供料机构导出的a盖体内,以确保菊花抽料的自动化。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环形输送带50,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50带面水平且设置在转运输送带30的旁侧布置,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与转运输送带30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带面设置有浅槽51,所述浅槽51沿着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周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浅槽51的槽底中央设置有透气孔52,所述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与浅槽51靠近或远离;
上述吸料机构将单朵菊花吸至转运机构上,该转运机构为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述的a盖体供料机构将单个a盖体导出至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并且当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带有单个a盖体的浅槽51转运至吸力机构的抽吸弯管41管口下端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环形输送带50停止动作,图像采集头42的ccd相机位于转运输送带30上采集到菊花时,控制单元控制抽吸机构的启动,从而实现对转运输送带30上的单朵菊花的抽吸,并且抽吸至第一环形输送带50浅槽51内的a盖体上,而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环形输送带50继续转动,进行下一步的盖盖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吸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带面下方的连接管61,所述连接管61竖直且上管口位于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管口正下方布置,所述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之间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所述连接管61的下端管口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61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62,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2的导通及截止动作;
上述的吸料机构由抽吸弯管41及连接管61构成,并且当需要抽料时,上述的驱动单元驱动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抽吸弯管41、a盖体的通孔a、浅槽51的透气孔52以及连接管61之间构成气体畅通的管路,从而将转运输送带30上的单朵菊花抽至a盖体内,当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远离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2截止,从而停止抽吸操作;
为确保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配合的密封牢靠度,所述抽吸弯管41的另一端管口设置有第一波纹橡胶管411,所述连接管61的上端管口设置有第二波纹橡胶管611,所述a盖体的盖底上设置有通孔a与透气孔52同芯;
上述的第一波纹橡胶管411及第二波纹橡胶管611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驱动单元驱动连接单元,使得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从而使得第一波纹橡胶管411及第二波纹橡胶管611产生一定的形变,以确保连接位置处配合的密封牢靠度,而且第一波纹橡胶管411及第二波纹橡胶管611本身还可形成对连接单元足够的容错空间,使得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之间本身呈现非刚性的导通连接,简化整个连接单元的结构设置;
上述的a盖体的通孔a孔径不宜过大,避免将菊花从通孔a抽出。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连接管61滑动设置在支架板63上且滑动方向竖直,所述连接管61的上下端均伸出支架板63的上下板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连接管61管身上的支撑弹簧64,所述连接管6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环612,所述支撑弹簧64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撑环612的下环面及支架板63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支架板63的下板面设置有线圈65,所述线圈65套设在连接管61伸出支架板63下板面的管身上;
当图像采集头42的ccd相机采集到转运输送带30上有菊花图像信号后,控制单元控制转运输送带30停止,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环形输送带50移动,并且将带有a盖体浅槽51转移至抽吸弯管41的管口下方,并且停止,控制单元控制线圈65断电,使得连接管61在支撑弹簧64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带面的下方抵靠,并且连接单元连接抽吸弯管41,使得抽吸弯管41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带面的上方抵靠,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62导通,从而实现对单朵菊花的抽吸,上述动作时间极端,并且采用电磁线圈65的方式,响应速度极快,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抽吸操作;
上述的智能控制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铰接设置在支撑环612上的第一连接杆71,所述第一连接杆71的另一端与驱动臂72连接,所述驱动臂72包括转动式设置在支架板63上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外壁设置有两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连接杆71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臂铰接,所述驱动臂72的另一个连接臂与第二连接杆7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3的另一端与抽吸弯管41管身套设的第一夹套412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1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连接管61的管芯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连接杆73两端的铰接轴与第一连接杆7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所述驱动臂72的中间管转动轴与第一连接杆71两端的铰接轴平行;
上述的驱动臂72的结构,当上述的电磁线圈65断电时,上述的支撑弹簧64使得第一连接杆71连动驱动臂72位于支架板63上转动,从而连动第二连接杆73,连动抽吸弯管41向下移动,进而实现抽吸弯管41与连接管61管端靠近,当电磁线圈65通电时,抽吸弯管41与连接管61远离,即可停止抽吸操作。
更为优选地,所述抽吸弯管41整体弯曲成半圆状,位于抽吸弯管41的管身中段设置有第二夹套413,所述支架板63上立式布置有立柱631,所述立柱631上设置有滑槽6311,所述滑槽6311竖直布置,所述第二夹套413滑动设置在滑槽6311内;
上述的抽吸弯管41可沿着支架板63的立柱631上的滑槽6311竖直滑动,从而实现对抽吸弯管41的有效导向,确保抽吸弯管41的管口位置准确度。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抽吸弯管41沿着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每个抽吸弯管41的管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输送带50及吸料机构,所述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或远离对应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环形输送带50停止及运行动作;
上述的抽吸机构沿着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可确保对导入转运输送带30上的菊花的全部抽吸操作,上述的每个抽吸机构对应设置单独的第一环形输送带50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操作的顺利进行,也可简化整个控制程序的写入。
更为优选地,结合图13和图15所示,所述a盖体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方的供料桶81,所述供料桶81筒芯竖直且设置在支撑板82上,所述支撑板82下板面转动式设置有4根供料杆83,所述供料杆83竖直且下杆身设置有螺旋供料片84,所述螺旋供料片84沿着供料杆83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供料杆83的下端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邻近布置,4根供料杆83的杆芯围合成矩形且构成a盖体通过的竖直通道,a盖体的翻边b搭设在螺旋供料片84上,驱动单元驱动4根供料杆83同步且同向转动,所述4根供料杆83围合成的竖直通道下端位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正上方布置;
将a盖体叠合在一起并且顺序摆放在上述的供料桶81内,a盖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导入上述的4根供料杆83之间围合的矩形通道上方位置,驱动单元驱动4根供料杆83同步且同向转动,从而使得a盖体的翻边b导入时行数的螺旋供料片84上,4根供料杆83继续转动,使得a盖体沿着螺旋供料片84循序渐进的移动,从而可实现对a盖体的分料,并且确保a盖体的单独导出至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从而实现对a盖体的供料操作。
为实现对a盖体的导向,所述供料杆83的上端杆径大于下端杆径,所述供料杆83的中间设置有圆台型杆段,所述圆台型杆段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布置,所述螺旋供料片84的螺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布置;
上述的供料杆83的上端杆径大于下端杆径,并且供料杆83的中间设置有圆台型杆段,从而实现对a盖体的导向;
由于a盖体本身采用pet塑料,并且相对较薄,a盖体之间结合在一起后,利用自身的重力很难实现两a盖体的分离,上述的螺旋供料片84的螺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布置,这样可使得导入螺旋供料片84上的a盖体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从而使得相邻a盖体之间完全分离,从而方便实现a盖体的单独落料操作。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供料杆83上端的从动齿轮831,所述支撑板82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轮821,所述驱动齿轮821与从动齿轮831啮合,所述驱动齿轮821上设置有从动带轮8211,所述从动带轮821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撑板82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85,所述驱动电机85上设置有驱动带轮851,所述驱动带轮851通过皮带驱动从动带轮8211转动;
通过启动上述的驱动电机85,从而实现对上述的4根供料杆83的同步且同向驱动,以实现对单个a盖体的向下供料操作。
为实现向供料桶81内导入a盖体,所述供料桶81同芯中心设置有供料杆811,所述a盖体盖底的通孔a穿设在供料杆811上,所述供料杆811的杆端设置有导向滑杆812,所述导向滑杆812上套设有驱动弹簧813,所述驱动弹簧813的一端与a盖体的盖底抵靠;
可将上述的a盖体叠合在一起孔使得a盖体盖底的通孔a穿设在供料杆811上,松开上述的驱动弹簧813,使得驱动弹簧813与a盖体的盖底抵靠,从而将a盖体导入上述的供料桶81内,以实现对a盖体的供料。
同理,结合图6至图8所示,所述b盖体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方的存料桶91,所述存料桶91筒芯竖直且设置在架板92上,所述架板92下板面转动式设置有4根导料杆93,所述导料杆93竖直且下杆身设置有螺旋推动片94,所述螺旋推动片94沿着导料杆93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料杆93的下端与第二环形输送带100的上带面邻近布置,4根导料杆93的杆芯围合成矩形且构成b盖体通过的竖直通道,b盖体的翻边c搭设在螺旋推动片94上,动力单元驱动4根导料杆93同步且同向转动;
将b盖体叠合在一起并且顺序摆放在上述的存料桶91内,b盖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导入上述的4根导料杆93之间围合的矩形通道上方位置,驱动单元驱动4根导料杆93同步且同向转动,从而使得b盖体的翻边c导入时行数的螺旋推动片94上,4根导料杆93继续转动,使得b盖体沿着螺旋推动片94循序渐进的移动,从而可实现对b盖体的分料,并且确保第二盖体的单独导出至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上,从而实现对b盖体的供料操作。
同理,所述导料杆93的上端杆径大于下端杆径,所述导料杆93的中间设置有圆台型杆段,所述圆台型杆段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布置,所述螺旋推动片94的螺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布置。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导料杆93上端的第一齿轮931,所述架板92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921,所述第二齿轮921与第一齿轮93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21上设置有第一带轮9211,所述第一带轮921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架板92上还设置有电机95,所述电机95上设置有第二带轮951,所述第二带轮951通过皮带驱动第一带轮9211转动。
结合图6至图8所示,为实现对b盖体的有效转运,所述第二环形输送带100的上带面设置有定位凸块101,所述定位凸块101沿着第二环形输送带100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位于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方布置,所述盖体压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方的压接头111,所述压接头111上设置有容纳b盖体的腔室1111,所述腔室1111通过软管与抽吸机构的抽气口连通,所述压接头111与驱动气缸11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驱动气缸112的活塞杆竖直且缸体设置在无杆气缸113的滑块上,所述无杆气缸113驱动驱动气缸112位于第一环形输送带50及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气缸112驱动压接头111与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上的定位凸块101靠近对应抽吸机构的抽气口实施对腔室1111的抽吸动作,所述驱动气缸112驱动压接头111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的浅槽51靠近对应抽吸机构的抽气口的断气动作;
当上述的压接头111与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上的定位凸块101靠近时,上述的抽吸机构的抽气口实施对腔室1111的抽吸动作,从而将b盖体卡定在腔室1111内,以实现对b盖体的取料,并且利用无杆气缸113,将b盖体转移至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的浅槽51正上方位置处,驱动气缸112动作,从而将b盖体盖设在a盖体上,抽吸机构断气,实现分离,完成盖盖操作,上述的无杆气缸113及驱动气缸112动作可采用现有的控制模块实现,以实现上述动作的快速进行;
由于上述的驱动气缸112的活塞伸出量不同,当位于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上动作时,为确保压接头111恰好将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上定位凸块101的b盖体提起,可在驱动气缸112的活塞杆上设置限位杆1121,可在无杆气缸113的固定支架上设置限位块1131,驱动气缸112的压接头111与第二环形输送带100上的定位凸块101靠近时,上述的限位杆112与限位块1131抵靠,从而实现对驱动气缸112活塞杆伸长量的有效控制,当驱动气缸112位于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的浅槽51上方时,驱动气缸112的活塞杆长度恰好将b盖体盖设在a盖体上。
为方便将盖设好的菊花茶盒盖从第一环形输送带50导出,所述第一环形输送带50靠近b盖体供料机构的封闭端设置有支撑筒53,所述支撑筒53上设置有环形开口531,所述支撑筒53与高压气源的气源出口连通,所述浅槽51的透气孔52与环形开口531连通;
上述采用吹起的方式可方便将盖设好的菊花盒体从浅槽51导出,确保对菊花盒盖的有效卸料。
上述的转运输送带30、第一环形输送带50及第二环形输送带100的驱动均采用步进电机,这样可精准控制转运输送带30、第一环形输送带50及第二环形输送带100的转速及转动圈数,从而实现对菊花的抽吸、排布以及盖体的排布及封装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菊花茶包装方法做详细说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采收朵型大小均匀且色泽金黄的鲜菊花,并且经过阴干、生晒、蒸晒、烘培、压型处理;
b、将压型后的干燥菊花茶投入菊花茶供料机构内,启动菊花茶供料机构及振动排料机构,使得干燥的菊花茶单个排布在振动排料机构的布料板21上,并且由布料板21从相邻隔板22之间构成物料通过的通道导出至转运输送带30的环形沟槽31内,并且同步启动转运输送带30,使得菊花茶单个排布在环形沟槽31内;
c、启动a盖体供料机构,使得a盖体排布在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并且使得浅槽51的透气孔52与a盖体的通孔a同芯,使得a盖体的翻边b搭设在浅槽51周边的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
d、当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浅槽51内a盖体转运至吸料机构的抽吸弯管41的下端时,第一环形输送带50停止转动,启动吸料机构的驱动单元,使得连接管61与抽吸弯管41的管端分别与第一环形输送带50的上带面上方及下带面的下方抵靠,同步启动抽吸机构,将位于环形沟槽31内的物料吸至浅槽51内的a盖体上,启动第一环形输送带50继续转动,并且转运至盖体压接机构的下方;
e、当第一环形输送带50浅槽51内的带有菊花的a盖体转运至盖体压接机构的下方时,第一环形输送带50停止转动,启动b盖体供料机构,使得b盖体排布在第二环形输送带100的定位凸块101上,启动盖体压接机构,将定位凸块101上的b盖体吸附起来并且转移至第一环形输送带50上,将b盖体盖设在第一环形输送带50浅槽51内且带有菊花的a盖体上。
f、第一环形输送带50继续转动,直至使得包装好第一、第二盖体a、b的菊花茶导出至封装机构内进行封装;
上述包装好的菊花盒体导出至薄膜机内进行封装,从而完成整个菊花单个封装,能够有效提高菊花的保存时间的同时,确保菊花茶的品质,还能提高菊花茶的销售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