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灌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5546发布日期:2018-07-24 11:3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制药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灌装机构。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

医药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生物技术疗法以及仅能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候选药物数量增多,它们涉及的治疗领域非常广泛。一些生物技术药物需要护士频繁注射给药,此时,预充式注射器省却了一些操作步骤,让使用更快捷、更简便。

护士从小瓶中量出药品装入注射器中是一件费时的工作,对操作要求很高,容易出错,常常难以拿稳小瓶并量出准确剂量。

预灌装注射器可以显著减少产品过度充填量。使用预灌装注射器,可以节省原料药。

预灌装注射器具备用药安全,使用方便,药液使用率高等显著优势。

传统的全玻璃注射器和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在使用时,通过注射针抽吸或推送药液时,药瓶或袋内的药液转移总存在残留,无法完全利用,尤其是少量、贵重的药液,易造成药液浪费,且存在用药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和治疗效果。在针筒内腔直接盛装药液,提高了药液使用率,减少了药液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注射器在使用时,通过注射针抽吸或推送药液时,无法完全利用,易造成药液浪费,且存在用药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和治疗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注射器灌装机构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包括:

一输液单元,用于输入药液;

一灌液单元,用于将所述输液单元输入来的药液灌入输送链上的针筒内,所述输送链上可卡设所述注射器的针筒,用于输送所述针筒。

一压筒单元,位于所述输送链的一侧,用于压挡所述针筒在灌装过程中掉落。

所述输液单元具有若干药液调量件,所述药液调量件具有:

一空心棒套,中部具有一药液入口和一药液出口,所述药液出口连通至所述灌液单元;

一陶瓷棒,可旋转地插入在所述空心棒套内,所述陶瓷棒的外表面具有两道轴向设置的药槽,所述两道药槽与所述陶瓷棒的轴心线互夹90°;所述陶瓷棒经旋转后,所述药槽可对准所述空心棒套的药液入口或药液出口。

所述输液单元包括:

一输液底座、和与所述输液底座平行的一顶板;

两侧柱,其下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输液底座上表面的两侧端;其上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两侧端;

一转轴,穿透在所述两侧柱中的一根侧柱内;

一减速器,位于所述输液底座下部,与所述转轴下端驱动连接;

若干齿轮,两两互相啮合,位于所述顶板上,所述若干齿轮与所述转轴的上端驱动连接;

若干棒轴,穿透在所述顶板上,上端与所述齿轮驱动连接,下端与所述陶瓷棒驱动连接;

若干套轴,穿透在所述输液底座上,所述套轴上端与所述空心棒套驱动连接,下端与伺服电机驱动连接。

所述压筒单元具有:

两个压筒支座、和分别活动穿透所述压筒支座的两根压筒轴;

一压挡组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压筒轴的一侧上,用于压挡所述输送链上的针筒的侧面和上表面,以防所述针筒蹦落;

一气缸,与所述两个压筒轴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压筒轴以带动所述压挡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输送链上的针筒。

所述压挡组件具有:

一u型拦板,所述u型拦板具有一接触垫,位于所述u型拦板内侧,所述接触垫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弧形垫槽,所述弧形垫槽可正对所述输送链,于侧面上盖合所述输送链上的针筒以固定所述针筒;

一水平压板,所述水平压板下表面可压紧在所述针筒的顶表面,用于防止所述针筒在灌装过程中在垂直方向被挤落。

所述接触垫两侧分别具有斜坡面,用于缓冲所述针筒滑入所述接触垫的弧形垫槽内;所述水平压板具有斜坡面,用于缓冲所述针筒滑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

所述灌液单元具有:

一灌液组件,下端与所述输液单元连接,用于接受来自输液单元输送来的药液;

一提升组件,穿设有所述灌液组件,用于提升所述灌液组件至所述针筒的下端。

所述灌液组件具有:

若干输液管,供输送所述药液;

若干输液套,套设在所述输液管外部,所述输液套的上部具有一凸圈;

若干连接塞,分别固定在所述输液管的顶端,可连接所述针筒的筒口;

若干弹簧,分别套设在所述输液套的外部,上端抵靠在所述输液套的凸圈下;

所述提升组件具有:

一平面台架,其上间隔穿设有所述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下部用螺帽穿设在所述平面台架上,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平面台架上;

两提升轴,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台架的两端;

两凸轮,分别与所述提升轴的下端连接,当所述凸轮作圆周运动时,用于提升所述提升轴和所述平面台架,从而带动所述输液管的上端对接至所述输送链的针筒的下端。

所述药液入口及药液出口对称分布于所述空心棒套两侧。

所述凸轮为圆轮,其内侧有椭圆形凹槽,槽内有一滚珠,用于锁合所述提升轴的下端。

所述输送链具有若干串联连接起来的卡筒块,所述卡筒块的侧面上部和侧面下部分别具有一上卡板和一下卡板,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上的对应位置分别具有一弧形卡槽,用于嵌设所述针筒。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计输液单元和灌液单元,提出一种新的注射器灌装机构,操作者于使用时省去了一些抽液操作步骤,让药液的使用更快捷、更简便、更安全,同时也提高了药液使用率发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注射器预灌装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输送链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注射器加塞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a为本发明的注射器加塞机构的加塞单元立体结构图;

图4b为图4a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4c为加塞底板的立体放大结构图;

图4d为包含软塞的塞槽道的立体放大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注射器加塞机构的挤塞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6a为本发明的注射器加塞机构的挡筒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6b为图6a与输送链组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的输液单元药液调量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的输液单元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的灌液单元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的灌液单元的灌液组件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图;

图12a为本发明的注射器灌装机构的压筒单元立体结构图;

图12b为图12a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4a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置盖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14b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置盖单元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图;

图14c为图14b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戳盖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16a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旋盖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16b为图16a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6c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旋盖单元的旋盖组件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图;

图17a为本发明的注射器旋盖机构的拦筒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7b为图17a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7c为图17a与输送链组合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注射器预灌装装置包括输送链10、注射器加塞机构20、注射器灌装机构30和注射器旋盖机构40。输送链10其上可卡设注射器的针筒,用于输送针筒。注射器加塞机构20,位于输送链10上游的外围处,用于将软塞挤压入输送链10的针筒内腔底部。注射器灌装机构30,位于输送链10中游的外围处,用于将药液灌装入加塞后的针筒内。注射器旋盖机构40,位于输送链10下游的外围处,用于将筒盖旋紧于灌装后的针筒的下端。

如图2所示,输送链10具有若干串联连接起来的卡筒块12,卡筒块12的侧面上部和侧面下部分别具有上卡板121和下卡板122,上卡板121和下卡板122上的对应位置分别具有一弧形卡槽13,可用于嵌设针筒。

如图3所示,注射器加塞机构20包括加塞单元21,可用于置放软塞,可位于输送链10的正上方;挤塞单元22,用于将置放在加塞单元21中的软塞挤压入输送链10上的针筒内腔底部;挡筒单元23,位于输送链10的一侧,用于阻挡针筒滑落。

如图4a~4d所示,加塞单元21包括:加塞底板211,加塞底板211位于输送链10上方,加塞底板211固定于直线送料器218(型号:yqdc-190;生产厂商:东莞业勤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上,直线送料器218靠近圆孔217一侧较低,远离圆孔217一侧较高,直线送料器218固定在加塞底座219上,加塞底座219由两根圆柱支撑;若干塞槽道212,位于加塞底板211上表面,塞槽道212相互平行,用于运输软塞,塞槽道212的两侧槽内壁213分别有可卡设软塞并对软塞进行导向的凸棱214;若干圆孔217,圆孔217分别垂直穿透所述塞槽道212一端的槽底215,用于软塞掉进输送链10的针筒内;塞挡板216,塞挡板216垂直固定于加塞底板211靠近圆孔217的一端,用于阻挡塞槽道212内运输的软塞以防掉落;振动盘(图未示)(生产厂商:昆山振讯捷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内部置放有若干软塞,用于筛选软塞流通至塞槽道212,且流入塞槽道212的圆孔217正上方,并可由塞挡板216挡住。

如图5所示,挤塞单元22具有:挤塞支架221、和分别活动穿透挤塞支架221的挤塞轴222;挤压上板223,两端分别与挤塞轴222的上端连接,挤压上板223上面固定有若干垂直向下的挤压针224,可位于输送链10针筒的正上方,用于挤戳软塞进入针筒的内腔底部;两凸轮225,位于挤塞支架221下方,凸轮225分别与挤塞轴222下部用连杆226连接,由凸轮225的圆周运动带动挤压上板223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凸轮225为圆轮,其内侧有椭圆形凹槽227,槽内有滚珠228,用于锁合连杆226的一端;减速器229,与两凸轮225的轴心连接,用于带动凸轮225作圆周运动。

如图6a~6b所示,挡筒单元23具有:两个挡筒支座231、和分别活动穿透挡筒支座的两根挡筒轴232;u型挡板233,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挡筒轴232的一侧上,用于抵挡输送链10上的针筒的侧面,以防针筒脱离输送链10,u型挡板具有接触垫234,位于u型挡板233内侧,接触垫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弧形垫槽235,弧形垫槽235正对输送链10,用于盖合输送链10上的针筒以固定针筒,接触垫234两侧分别具有斜坡面236,用于缓冲针筒滑入接触垫234的弧形垫槽235内;气缸237,与两个挡筒轴232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推动挡筒轴232带动u型挡板233远离或靠近输送链10上的针筒。

如图7所示,注射器灌装机构30包括输液单元31,用于输入药液;灌液单元32,用于将输液单元输入来的药液灌入输送链10上的针筒内;压筒单元33,位于输送链10的一侧,用于压挡针筒在灌装过程中掉落。

如图8所示,输液单元31具有若干药液调量件311,药液调量件311具有:空心棒套3111,中部具有药液入口3112和药液出口3113,药液出口3113连通至灌液单元32的输液管3211;陶瓷棒3114,可旋转地插入在空心棒套3111内,陶瓷棒3114的外表面具有两道轴向的药槽3115,两道药槽3115与陶瓷棒3114的轴心线互夹90°;陶瓷棒3114经旋转后,药槽3115可对准空心棒套3111的药液入口3112或药液出口3113,药液入口3112及药液出口3113对称分布于空心棒套3111两侧。如图9所示,输液单元31还包括:输液底座312、和与输液底座312平行的顶板313;两侧柱314,其下端分别垂直固定在输液底座312上表面的两侧端;其上端垂直固定在顶板313下表面的两侧端;转轴,穿透在两侧柱314中的一根侧柱314内;减速器315,位于输液底座312下部,与转轴下端驱动连接;若干齿轮316,两两互相啮合,位于顶板313上,若干齿轮316与转轴的上端驱动连接;若干棒轴317,穿透在顶板313上,上端与齿轮316驱动连接,下端与陶瓷棒3114驱动连接;若干套轴318,穿透在输液底座312上,套轴318上端与空心棒套3111驱动连接,下端与伺服电机319驱动连接。

如图10~11所示,灌液单元32具有:灌液组件321,下端与输液单元31连接,用于接受来自输液单元31输送来的药液;提升组件322,穿设有灌液组件321,用于提升灌液组件321至针筒的下端。

灌液组件321具有:若干输液管3211,供输送药液;若干输液套3212,套设在输液管3211外部,输液套3212的上部具有凸圈3213;若干连接塞3214,分别固定在输液管3211的顶端,可连接在针筒的筒口;若干弹簧3215,分别套设在输液套3212的外部,上端抵靠在输液套3212的凸圈3213下;

提升组件322具有:平面台架3221,其上间隔穿设有输液管3211,输液管3211的下部用螺帽穿设在平面台架3221上,弹簧3215的下端抵靠在平面台架3221上;两提升轴3222,上端分别固定在平面台架3221的两端;两凸轮3223,分别与提升轴3222的下端连接,当凸轮3223作圆周运动时,用于提升提升轴3222和平面台架3221,从而带动输液管3211的上端对接至输送链10的针筒的下端,凸轮3223为圆轮,其内侧有椭圆形凹槽3224,槽内有滚珠3225,用于锁合提升轴3222的下端。

如图12a~12b所示,压筒单元33具有:两个压筒支座331、和分别活动穿透压筒支座331的两根压筒轴332;压挡组件333,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压筒轴332的一侧上,用于压挡输送链10上的针筒的侧面和上表面,以防针筒蹦落;压挡组件333具有u型拦板3331,u型拦板3331具有接触垫3334,位于u型拦板3331内侧,接触垫3334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弧形垫槽3335,弧形垫槽3335正对输送链10,于侧面上盖合输送链10上的针筒以固定针筒,接触垫3334两侧分别具有斜坡面3336,用于缓冲针筒滑入接触垫3334的弧形垫槽3335内;压挡组件333还具有水平压板3332,水平压板3332下表面可压紧在针筒的顶表面,用于防止针筒在灌装过程中在垂直方向被挤落,水平压板3332还具有斜坡面3337,用于缓冲针筒滑入水平压板3332的下表面;气缸3333,与两个压筒轴332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推动压筒轴332以带动u型拦板3331远离或靠近输送链10上的针筒。

如图13所示,注射器旋盖机构40包括置盖单元41,用于置放待盖设于针筒的筒盖;戳盖单元42,用于将置放于置盖单元41的筒盖戳离置盖单元41进入旋盖单元43;旋盖单元43,用于接纳来自置盖单元41的筒盖并旋紧筒盖于针筒的下端;拦筒组件44。

如图14a~14c所示,置盖单元41包括:置盖底座411,其一侧向外延伸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部4111,凸起部4111内有供筒盖穿过的垂直穿透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置盖底座411上表面具有盖槽道4113,盖槽道4113连通至凸起部4111上的圆形通孔4112;置盖单元41还包括振动盘(图未示)(生产厂商:昆山振讯捷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内部置放有若干筒盖,用于筛选筒盖流通至盖槽道4113,并流入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内,并由托盖件412托住;若干对托盖件412,托盖件412每对相对设置,分别位于凸起部4111两侧,托盖件412具有重端4121和与重端4121一体成型的轻端4122;重端4121枢接在置盖底座411的侧边,轻端4122具有细月牙形端部4123,轻端4122在重力作用下抵靠于凸起部4111下表面且细月牙形端部4123延伸至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内。当筒盖位于圆形通孔4112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托盖件412的细月牙形端部4123来托住筒盖。

如图15所示,戳盖单元42具有:戳盖支架421、和分别活动穿透戳盖支架421两侧的两根戳盖轴422;戳盖上板423,两端分别与戳盖轴422的顶端连接,戳盖上板423上固定有若干垂直向下的戳盖棒424,可位于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的正上方,用于将放置于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上的筒盖戳落至旋盖单元43中;两凸轮425,位于戳盖支架421下方,凸轮425分别与戳盖轴422下端连接,由凸轮425的圆周运动带动戳盖上板423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电机426,与凸轮425的轴心连接,用于带动凸轮425作圆周运动,凸轮425为圆轮,其内侧有椭圆形凹槽427,槽内有滚珠428,用于锁合戳盖轴422的下端。

如图16a~16c所示,旋盖单元43包括:旋盖组件431,旋盖组件431可位于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正下方,用于接纳来自置盖单元41的筒盖并旋紧筒盖于输送链10上的针筒下端;提拉组件432,穿设有旋盖组件431,用于提拉旋盖组件431至针筒的下端。

旋盖组件431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旋盖轴4311;若干齿轮4312两两相互啮合,齿轮4312的中心分别穿设有旋盖轴4311;电机4313,与相互啮合的齿轮4312连接,驱动齿轮4312旋转;若干盖头4314,其内放置有筒盖,盖头4314旋紧在旋盖轴4311的顶端;若干轴套4315,轴套4315分别套设在旋盖轴4311外;若干弹簧4316,弹簧4316分别套设在旋盖轴4311的下部,上端抵靠在轴套4315的下部,下端抵靠在旋盖下平台4323上。

提拉组件432具有:旋盖上平台4321,旋盖轴4311的中部可活动地穿设在旋盖上平台4321上;水平气缸4322,与旋盖上平台4321的中部连接,用于水平移动旋盖组件431;旋盖下平台4323,与旋盖上平台4321平行,旋盖轴4311的底部穿设在旋盖下平台4323的上表面;升降气缸4324,与旋盖下平台4323的下表面连接,用于垂直升降旋盖组件431。

如图17a~17c所示,所述注射器旋盖机构还包括:

拦筒组件44,所述拦筒组件44包括一压筒片441和一阻筒件442;所述压筒片441固定于所述输送链10的上方,用于阻挡所述针筒往上移动;所述阻筒件442位于所述输送链10的一侧,用于预防所述针筒掉落。

所述压筒片44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圆孔4411,所述圆孔4411正对所述输送链10上的针筒,用于检测光纤穿入针筒内;

所述阻筒件442具有:

两阻筒支柱4421;

一u型阻板4423,所述u型阻板4423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阻筒支柱4421的一端,所述u型阻板4423具有若干个块状接触垫4424,所述块状接触垫4424位于所述u型阻板4423内侧,所述块状接触垫4424具有弧形垫槽4425,所述弧形垫槽4425可正对所述输送链10,于侧面上盖合所述输送链10上的针筒以固定所述针筒;

若干小型气缸4426,所述小型气缸4426的活塞可活动地穿透过所述u型阻板4423且分别与所述若干块状接触垫4424连接,以调节所述块状接触垫4424远离或靠近所述输送链10上的针筒。

本发明的注射器预灌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软塞在振动盘(图未示)(生产厂商:昆山振讯捷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内进行筛选,经过震荡筛选后软塞的圆柱面朝上,圆锥面朝下,进入塞槽道212,然后被运送至圆孔217正上方,由所述塞挡板216挡住。

由减速器229带动两个凸轮225作圆周运动,带动挤压上板223的挤压针224作垂直向下运动,如图4a~4d及图5所示,置于圆孔217正上方的软塞受到挤压针224的压力作用,穿过圆孔217,并掉落进入正下方的针筒内。如图6a~6b所示,在此过程中,气缸237带动挡筒单元23的u型挡板233作水平向内运动,挡筒单元23上的u型挡板233内侧的接触垫234的弧形垫槽235盖合输送链10上的针筒,以防针筒掉落。

如图5所示,此时,挤压针224继续施力,将软塞挤戳进入针筒的内腔底部。

加塞完成,挤压针224由减速器229带动作垂直向上运动,脱离针筒。u型挡板233作水平向外运动,远离输送链10上的针筒。

输送链10继续向前运动。

如图7所示,输送链10运输的针筒运动至灌液组件32正上方时,输送链10的运动停止。

如图8~9所示,减速器315驱动相互啮合的齿轮316,从而带动输液单元31上部的陶瓷棒3114由带动作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扭动,当陶瓷棒3114的外表面的药槽3115扭动至对准空心棒套3111的药液入口3112时,陶瓷棒3114外侧的空心棒套3111由伺服电机319驱动作垂直升降运动,抽取药液至一定用量。药液抽取完成后,陶瓷棒3114再次扭动至其外表面的药槽3115对准空心棒套3111的药液出口3113,此时药液由输液单元31流入灌液单元32。

如图10所示,当药液流入灌液单元32后,两凸轮3223带动灌液组件32做垂直向上运动,接触针筒下端后运动停止,灌液组件32将药液灌入针筒内。

如图12a~12b所示,在此过程中,气缸3333带动u型拦板3331作水平向内移动,内侧的接触垫3334的弧形垫槽3335盖合输送链10上的针筒后,防止针筒灌液时滑落。u型拦板3331上固定有水平压板3332,水平压板3332下表面可压紧在针筒的顶表面,用于防止针筒在灌装过程中在垂直方向被蹦出。

如图7所示,灌液完成后,灌液组件32垂直运动,远离针筒下端,u型拦板3331作水平向外移动远离输送链10上的针筒。

输送链10继续向前运动。

如图13所示,输送链10运输的针筒运动至u型阻板4423对面时,输送链10的运动停止。

如图14a~14c所示,筒盖在振动盘(图未示)(生产厂商:昆山振讯捷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内进行筛选,筛选后筒盖的内表面朝上,外表面朝下,进入与置盖底座411连通的盖槽道4113,然后被运送至置盖底座411一侧的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内,并由托盖件412托住。

随后,如图15所示,戳盖棒424作垂直向下运动,将放置于凸起部4111的圆形通孔4112上的筒盖戳落至如图16a~16c所示的旋盖单元43的盖头4314中。

如图17a~17c所示,在此过程中,水平气缸4322带动阻筒件441的u型阻板4423作水平向内移动,u型阻板4423内侧的块状接触垫4424的弧形垫槽4425盖合输送链10上的针筒后,防止针筒滑落。u型阻板4423上固定有一压筒片441,压筒片441下表面可压紧在针筒的顶表面,用于防止针筒在旋盖过程中在垂直方向被挤落。

如图13所示,旋盖组件431由升降气缸4324驱动作垂直向上运动,至盖头4314接触针筒下端,运动停止,然后由电机4313驱动旋盖组件431上的齿轮4312,将筒盖拧紧。

筒盖拧紧后旋盖组件431作垂直向下运动,离开针筒下端。u型阻板4423作水平向外运动,远离输送链10上的针筒。

本发明提出了药液预灌装过程中的注射器预灌装装置,在针筒内腔直接盛装药液,提高了药液使用率,减少了药液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