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2658发布日期:2018-08-24 22:0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轨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



背景技术:

目前,厢式电梯的轿厢是通过沿着电梯导轨的上下滑动来实现平稳的垂直升降。电梯导轨在安装使用时,是将电梯导轨的轨底与建筑物固定,使电梯导轨的轨身与电梯轿厢滑动配合,电梯导轨的轨身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轨身侧面会受到冲击力的作用,长期的冲击会造成导轨轨身的损伤。由于实际中实心电梯导轨轨底和轨腰连接部往往是一个直角或者钝角的设计。因此根据应力集中原理该部分最容易受到冲击,出现裂纹甚至是断裂现象,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即便轨底和轨腰连接部采用弧形设计,该处仍是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稳定、使用寿命长的t型电梯导轨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稳定、使用寿命长的t型电梯导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t型电梯导轨,包括导轨轨底以及与其垂直设置的导轨轨身;所述导轨轨身与导轨轨底之间设置有导轨轨腰;所述导轨轨底两端设置若干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轨腰与导轨轨底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向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面设置为弧形;所述凹槽下侧面与导轨轨底上表面共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上侧面与导轨轨腰侧面连接部为弧形。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导轨轨身上设置高分子耐磨层。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高分子耐磨层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氨酯共混物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轨底为中空结构,充填减震消音材料层。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减震消音材料层为发泡聚酯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成若干三角形排列。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导轨轨身中部也设置若干固定孔,呈若干三角形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一端设有呈矩形突起的阳榫,另一端设有呈矩形凹槽的阴榫;所述阳榫和阴榫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而稳定、使用寿命长的t型电梯导轨。

(1)在导轨轨腰与导轨轨底连接处纵向设置凹槽。当电梯导轨轨身侧面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轨身甚至发生细微位移时,凹槽可以起到吸收部分冲击的作用。凹槽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轨轨腰的扰度,但是降低了断裂的风险,从而保护了电梯导轨,提高了使用寿命。

(2)在导轨轨身设置聚己二酰己二胺-聚氨酯耐磨层,不仅有效提高了轨身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电梯导轨的使用寿命。而且相比于常规设计,该耐磨层设置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成本更加低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3)导轨轨底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充填减震消音材料层。相比于实心轨底,其减震和消音的效果大大提高,增加了电梯的舒适性。同时该设计减少了建筑物与导轨轨底之间的冲击,大大减少了导轨轨底、建筑物以及两者之间连接件的损伤,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导轨轨底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适合本发明的t型电梯导轨轨身涂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t型电梯导轨轨身涂层系统的导轨轨身涂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t型电梯导轨轨身涂层系统的导轨轨身涂层装置夹紧导轨示意图。

图6是t型电梯导轨轨身涂层系统的轨身侧面涂层滚轮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为支架、2为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1为机身、22为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1为转动机构、222为涂层机构、23为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4为轨身侧面涂层滚轮夹紧机构、241为第一机械臂、242为第二机械臂、25为导轨轨身涂层装置升降机构、26为第一涂层液储存槽、261为涂层液导管、262为涂层液导管出液口、27为第二涂层液储存槽、28为涂层液回收槽、3为热风鼓风机、5为电梯导轨、51为导轨轨身、511为高分子耐磨层、512为导轨轨身侧面、513为导轨轨身顶面、52为导轨轨底、521为导轨轨底上表面、522为减震消音材料层、53为导轨轨腰、531为导轨轨腰侧面、532为凹槽上侧面与导轨轨腰侧面连接部、54为固定孔、55为凹槽、551为凹槽底面、552为凹槽下侧面、553为凹槽上侧面、56为阳榫、57为阴榫。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2所示,一种t型电梯导轨,包括导轨轨底52以及与其垂直设置的导轨轨身51;导轨轨身51与导轨轨底52之间设置有导轨轨腰53;导轨轨底52两端设置若干固定孔54。

导轨轨腰53与导轨轨底52连接处纵向设置有向内部凹陷的凹槽55。凹槽底面551设置为弧形;凹槽下侧面552与导轨轨底上表面521共面,凹槽上侧面553与导轨轨腰侧面531连接部532为弧形。凹槽55的设置尽管减少了导轨轨腰53的厚度,却在导轨轨腰53与导轨轨底52连接处设置了一个“冲击缓冲区”。当电梯导轨轨身侧面512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轨身51甚至发生细微位移时,凹槽55可以起到吸收部分冲击的作用。凹槽55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轨轨腰53的扰度,但是降低了断裂的风险,从而保护了电梯导轨5,提高了使用寿命。各个连接部均做弧形设计,可减少应力集中的风险,更大限度地保护了电梯导轨5。

导轨轨身51上设置有高分子耐磨层511。导轨轨身51由于与电梯轿厢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故而磨损比较严重。本发明在导轨轨身51上设置耐磨层511保护了电梯导轨5,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高分子耐磨层511的材质采用聚己二酰己二胺-聚氨酯共混物,聚己二酰己二胺作为耐磨材料在纺织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也是尼龙的主要材料。其具有刚性高、耐磨等特性,很适合运用于电梯导轨表面的耐磨保护。聚氨酯也同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两者相配合使高分子耐磨层511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刚性。而且聚己二酰己二胺-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可制成液态,如制成乳液,故而只需要采用涂层的方法,将该耐磨材料制成液态后涂覆在轨身51表面,之后烘干使其交联成膜即可。相比于常规陶瓷耐磨层、渗氮耐磨层需要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pqp(淬火一抛光一淬火法)等处理方法,聚己二酰己二胺-聚氨酯耐磨层的设置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成本更加低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导轨轨底52为中空结构,充填减震消音材料层522。相比于实心轨底,采用中空结构充填减震消音材料的轨底52强度并未受明显影响,而减震和消音的效果却大大提高,增加了电梯的舒适性。同时采用中空结构充填减震消音材料的设计使建筑物与导轨轨底52之间的冲击减少,大大减少了导轨轨底52、建筑物及两者之间的连接件(未图示)的损伤,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导轨轨底52固定的稳定性。相比于在导轨轨底52与建筑物之间设置减震层的设计,本发明可填充的减震消音材料更多,所发挥的效果更好。减震消音材料层522的材料采用发泡聚酯,相比于常规使用的发泡聚氨酯,发泡聚酯性价比更加高。

固定孔54的设置为并非一直线排列,每三个固定孔54排成一个三角形形状。该设计在不需要太多固定孔54的情况下,使电梯导轨5固定更加稳定,防止了电梯导轨5在振动环境下导致的部分固定孔54或连接件(未图示)变形而造成电梯导轨5发生位移的问题,保证了电梯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电梯导轨5普遍长度较长,长时间高频振动环境可能会使电梯导轨5远离固定孔54的部位发生变形,使固定不稳固。为了更稳固地将电梯导轨5固定在建筑物上,导轨轨身51中部也设置若干固定孔54,呈若干三角形分布。

另外,导轨一端设有2个呈矩形突起的阳榫56,另一端设有2个呈矩形凹槽的阴榫57;所述阳榫56和阴榫相匹配57。通过阳榫56和阴榫57的设置,使得相邻两个电梯导轨5之间连接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更加的精确、牢靠,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下面介绍一下一种适合本发明t型电梯导轨轨身涂层的系统:

如图3-6所示,该系统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热风鼓风机3。

其中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包括机身21、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轨身侧面涂层滚轮夹紧机构24、导轨轨身涂层装置升降机构25。机身21设置在导轨轨身涂层装置升降机构25上;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设置在机身21顶部;轨身侧面涂层滚轮夹紧机构24设置在机身21侧面;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设置在轨身侧面涂层滚轮夹紧机构24上。

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包括转动机构221和涂层机构222。转动机构221为圆柱状;涂层机构222为吸水柔性材料,包覆在转动机构221上。转动机构221在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转动,并带动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做转动。涂层机构222采用海绵、棉布、摇粒绒布以及其他常规的吸水柔性材料制成,使涂层机构222可以吸收充足的涂层液,滚涂在导轨轨身侧面512。同时柔软的材质使涂层机构222对一些不平整表面也可以进行涂覆,如可以对导轨轨腰53进行涂覆,从而扩展了本系统的应用范围。

每个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均配置一个第一涂层液储存槽26。第一涂层液储存槽26为密闭容器,由于涂层液有一定刺激性气味,故采用全封闭设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作业的环境,保护操作者的健康。第一涂层液储存槽26具有涂层液导管261,其出液口262位于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的涂层机构222的上方,在需要时为涂层机构222补充涂层液。另外机身21侧面,涂层机构222内侧下方设置涂层液回收槽28,用于收集涂覆涂层液过程中滴落的涂层液,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避免了浪费。

轨身侧面涂层滚轮夹紧机构24包括设置在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下方的呈垂直状态的第一机械臂241、可伸缩的呈水平状态的第二机械臂242;第一机械臂241与机身21通过第二机械臂242相连接。第二机械臂242具有伸缩机构可以推动第一机械臂241,进而推动其上方的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在水平上产生位移,从而实现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夹紧或放开电梯导轨5的功能。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夹紧电梯导轨5后,转动机构221带动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做转动,既可以将吸附在涂层机构222的涂层液滚涂在导轨轨身侧面512上,也可以对电梯导轨5进行纵向输送,一举两得。第二机械臂242的伸缩机构为丝杆机构,可以在电气控制器(未图示)的控制下更加精确控制夹紧时的压力,从而控制导轨轨身侧面512涂层的厚度。

机身21顶部设置有第二涂层液储存槽27,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设置在第二涂层液储存槽27上方,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部分位于第二涂层液储存槽27中。当第二涂层液储存槽27充满涂层液,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部分浸没于涂层液中。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为从动轮,由吸水柔性材料制成。作业时,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抵住导轨轨身顶面513。当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转动带动电梯导轨5纵向移动时,携带涂层液的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在导轨轨身顶面513转动,将涂层液滚涂到导轨轨身顶面513上。多余的涂层液滴落到第二涂层液储存槽27中循环使用。

导轨轨身涂层装置升降机构25设置有丝杆升降机构,使上升或下降定位在电气控制器(未图示)的控制下更加精确,从而更加精确控制导轨轨身顶面513与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相抵时的压力,从而控制导轨轨身顶面513涂层的厚度。

为了提高电梯导轨5涂覆的效果以及输送的平稳度和距离同时又兼顾成本,本系统设置三个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且每个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设置两对轨身侧面涂层滚轮22以及相对应的两对第一机械臂241与第二机械臂242。同时每个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纵列设置4个轨身顶面涂层滚轮23。

本系统在支架1的侧壁还设置的若干热风鼓风机3,用于使涂层液快速干燥成膜,加快了功能层形成的速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系统各部分包括导轨轨身涂层装置2、热风鼓风机3通过电气控制器(未图示)控制进行协同工作。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