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抓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9436发布日期:2018-07-24 22:04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板材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材抓手。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夹持板材的抓手利用重力和杠杆原理将板材夹紧,但是在夹持板材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底部遇到磕碰会使抓手松开,而容易使板材滑落,造成损坏或砸伤人的事故,极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对石板夹持搬运安全可靠、便捷的板材抓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材抓手,包括中部铰链连接的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下端向内侧弯折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内侧均铰接设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的上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在一起并且铰接设有起吊结构,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限制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对转动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在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铰接设有的滑座和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垂直凸出设有的能够与所述滑座相对滑动的滑动部,还包括将所述滑座与所述滑动部固定的锁紧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座上海设有与所述滑动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部螺纹连接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设有转动手柄。

更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上设有与所述锁紧块连接的连接螺纹,所述滑动部的外端螺纹连接的设有与所述锁紧块的外端面相适应的限位螺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外侧均凸出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铰接的的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臂、第二连杆均为一扁杆结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一连杆均由两个平行布置的扁杆组成,所述第二夹臂、第二连杆分别插设于所述第一夹臂、第一连杆的两个扁杆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部为插入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设置,所述第二铰接部上设有包围所述第二夹臂的凹槽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上凸出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外侧面相适应的限位凸起。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臂之间夹角为80°至100°,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夹角为80°至100°。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内侧设有防滑垫。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板材抓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板材抓手进行板材搬运,板材的重量越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对板材的夹紧力越大,无需额外提供夹紧力;而且,还能通过定位机构将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交叉的角度固定,防止夹持板材在搬运中其底部遇到磕碰会使抓手松开,防止板材滑落,保证搬运工作的安全;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板材抓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夹臂;2、第二夹臂;3、第一夹持部;4、第二夹持部;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起吊结构;8、滑座;9、锁紧机构;91、锁紧块;92、转动手柄;93、限位螺母;10、滑动部;11、第一夹板;12、第二夹板;13、第一铰接部;14、第二铰接部;15、防滑垫;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板材抓手,包括中部铰链连接的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的下端向内侧弯折设有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的内侧均铰接设有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的内侧设有防滑垫15,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的上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的上端铰接在一起并且铰接设有起吊结构7,起吊结构7包括与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铰接的连接件和设置在连接件上的拉手,第一夹臂1与第二连杆6之间设有限制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相对转动的定位机构;本板材抓手的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分开使板材进入两夹板之间的夹持口,通过起吊结构7将板材抓手垂直提起,板材抓手的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在上升中因为重力作用而自动闭合使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夹紧板材,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内侧的防滑垫15将板材夹紧,板材的重量越大,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对板材的夹紧力越大,无需额外提供夹紧力;而且,还能通过定位机构将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相交叉的角度固定,防止夹持板材在搬运中其底部遇到磕碰会使抓手松开,防止板材滑落,保证搬运工作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在第一夹臂1的一侧铰接设有的滑座8和在第二连杆6的一侧垂直凸出设有的能够与滑座8相对滑动的滑动部10,还包括将滑座8与滑动部10固定的锁紧机构9,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在重力作用下张开或闭合,通过锁紧机构9将滑座8与滑动部10固定,滑座8固定从而使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的夹角不变,保证板材抓手时刻夹紧板材。

在本实施例中,滑座8上海设有与滑动部10相适配的滑槽16,锁紧机构9包括与滑动部10螺纹连接的锁紧块91,锁紧块91上设有转动手柄92,转动手柄92使锁紧块91将滑座8压紧在第一夹臂1和第一连杆5上,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10上设有与锁紧块91连接的连接螺纹,滑动部10的外端螺纹连接的设有与锁紧块91的外端面相适应的限位螺母93,通过限位螺母93可以控制锁紧块91的转动角度,转动手柄92只需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将滑座8锁紧或松开,而且可以通过限位螺母93设置滑座8锁紧时转动手柄92所要转动的角度,转动手柄92顺时针转动使其后端可以架设在第二夹臂2与第一连杆5铰接的铰轴上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滑座8不会松动或被锁死,便于松开或锁紧滑座8。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臂2、第二连杆6均为一扁杆结构,第一夹臂1和第一连杆5均由两个平行布置的扁杆组成,第二夹臂2、第二连杆6分别插设于第一夹臂1、第一连杆5的两个扁杆之间,板材抓手收缩时,可以使第二夹臂2、第二连杆6的大部分结构容纳于第一夹臂1、第一连杆5的两个扁杆,使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占用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的外侧均凸出设有分别与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铰接的的第一铰接部13、第二铰接部14,第一铰接部13为插入第一夹臂1的下端设置,第二铰接部14上设有包围第二夹臂2的凹槽结构。第一铰接部13、第二铰接部14上凸出设有分别与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的外侧面相适应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可以限制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的转动角度,使板材更加容易的进入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组成的夹持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与第一夹臂1之间夹角为80°至100°,第二夹持部4与第二夹臂2之间的夹角为80°至100°,使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的悬挂状态时保持竖直,防止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在夹紧板材时发生转动,使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对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的压紧力更加平衡,不易引起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发生偏移。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