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1384发布日期:2018-10-09 22:1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垃圾,不同种类根据能否再利用可以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或根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性分为可降解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对应不同的垃圾种类,人们在公共场所设置了分类垃圾箱,现有的分类垃圾箱一般包括多个垃圾箱,多个垃圾箱依次连接在一起,占地面积大,且清理人员清理分类垃圾箱内的垃圾时,搬运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分类垃圾箱一般包括多个垃圾箱,多个垃圾箱依次连接在一起,占地面积大,且清理人员清理分类垃圾箱内的垃圾时,搬运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内桶,包括扇形桶体和底板,所述扇形桶体至少为两个,且均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扇形桶体在所述底板上依次排布共同围成圆柱状的内胆。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槽,每个所述扇形桶体的底部均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卡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垃圾箱,包括壳体和上述垃圾内桶,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垃圾内桶的外部,所述壳体上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的高度与所述内胆的开口高度相对应;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底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底板绕所述内胆的轴线自转。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导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投料门,所述投料门与所述投料口相匹配,且所述投料门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导轨匹配滑接;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投料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投料门沿所述导轨往复滑动,以改变所述投料门对所述投料口的封堵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投料门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导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壳体内部固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接有扇形的分隔罩,所述分隔罩的弧形侧壁为开口设置,且该开口与所述投料口相对应;所述分隔罩的底部也为开口设置,且该开口与所述分隔罩下方的扇形桶体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壳体上设有扫码口和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扫码口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投料门开启状态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投料门关闭状态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相互作用以感应所述扇形桶体内垃圾的填装高度,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扇形桶体的底部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对应的所述扇形桶体内垃圾的填装量,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其中,垃圾内桶包括用于盛装垃圾的扇形桶体和用于将至少两个扇形桶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内胆的底板;其中,分类垃圾箱包括上述用于盛装不同种类垃圾的垃圾内桶和用于对垃圾内桶起到保护隔离作用的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于供用户自外向内胆内投放垃圾的投料口,还包括用于驱动底板和内胆转动,以使不同的扇形桶体与投料口相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

至少两个扇形桶体围成圆柱状的内胆,各个扇形桶体用于盛装不同种类的垃圾,壳体罩设于内胆外部,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根据自己投放垃圾的种类,开启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底板并带动内胆转动一定角度,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时间和速度,控制与投放垃圾对应的扇形桶体转动至投料口的下方位置,关闭第一驱动装置,用户通过投料口将垃圾投入壳体内部,垃圾对应落入用于回收该类垃圾的扇形桶体内,完成内胆对不同种类垃圾的收集。

多个相对独立的扇形桶体可拆卸式固设于底板上,形成圆柱状的内胆,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内胆沿其轴线自转,能够使得不同的扇形桶体与投料口对应,在能够实现分类收集垃圾的基础上,圆柱形的内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此外,相对现有的多个桶体连接在一起的垃圾桶,只要其中一个桶体填满,清理时需要将多个桶体同时搬运清理,本申请中垃圾内桶的设置,各个扇形桶体相对独立,清理时,清理人员可以根据垃圾实际投放情况将单个扇形桶体从底板上拆卸下来单独进行清理,搬运和清理均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箱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箱去掉壳体后各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箱中投料门与壳体、第二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类垃圾箱中投料门上设有齿条和滑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内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内桶中内胆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内桶中内胆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内桶中底板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扇形桶体;2-底板;3-壳体;4-第一驱动装置;5-投料门;6-第二驱动装置;7-控制器;8-分隔罩;11-卡接头;21-限位槽;22-转轴;31-投料口;32-导轨;33-固定支架;34-扫码口;35-触摸显示屏;36-第一传感器;37-第二传感器;38-防水沿;39-指示灯;41-主动带轮;42-从动带轮;43-传送带;44-第二驱动电机;51-滑轨;52-齿条;61-第一驱动电机;6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内桶,如图5所示,包括扇形桶体1和底板2,扇形桶体1至少为两个,且均可拆卸式固设于底板2上,扇形桶体1在底板2上依次排布共同围成圆柱状的内胆。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类垃圾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3和上述垃圾内桶,壳体3罩设于垃圾内桶的外部,壳体3上设有投料口31,投料口31的高度与内胆的开口高度相对应;壳体3内部设有第一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底板2连接,用于驱动底板2绕内胆的轴线自转。

本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其中,垃圾内桶包括用于盛装垃圾的扇形桶体1和用于将至少两个扇形桶体1组合在一起形成内胆的底板2;其中,分类垃圾箱包括上述用于盛装不同种类垃圾的垃圾内桶和用于对垃圾内桶起到保护隔离作用的壳体3,壳体3上设有用于供用户自外向内胆内投放垃圾的投料口31,还包括用于驱动底板2和内胆转动,以使不同的扇形桶体1与投料口31相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4。

至少两个扇形桶体1围成圆柱状的内胆,各个扇形桶体1用于盛装不同种类的垃圾,壳体3罩设于内胆外部,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根据自己投放垃圾的种类,开启第一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底板2并带动内胆转动一定角度,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的驱动时间和速度,控制与投放垃圾对应的扇形桶体1转动至投料口31的下方位置,关闭第一驱动装置4,用户通过投料口31将垃圾投入壳体3内部,垃圾对应落入用于回收该类垃圾的扇形桶体1内,完成内胆对不同种类垃圾的收集。

多个相对独立的扇形桶体1可拆卸式固设于底板2上,形成圆柱状的内胆,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内胆沿其轴线自转,能够使得不同的扇形桶体1与投料口31对应,在能够实现分类收集垃圾的基础上,圆柱形的内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此外,相对现有的多个桶体连接在一起的垃圾桶,只要其中一个桶体填满,清理时需要将多个桶体同时搬运清理,本申请中垃圾内桶的设置,各个扇形桶体1相对独立,清理时,清理人员可以根据垃圾实际投放情况将单个扇形桶体1从底板2上拆卸下来单独进行清理,搬运和清理均较为便捷。

具体的,扇形桶体1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等,如图6所示,扇形桶体1为四个,多个扇形桶体1可以大小一致,均匀的拼接在一起;也可以根据用户各类垃圾的投放量将扇形桶体1设置为不同容积(可以高度相同、半径相同、扇形角度不同),以减少有的扇形桶体1需要频繁清理,而有的扇形桶体1则长期未能填满情况的发生;此外,用户投放垃圾时,可以根据第一驱动装置4的驱动时间或扇形桶体1的颜色等对内胆转动角度进行识别,以实现对应的扇形桶体1能够转至投料口31对应位置。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3上设有取料门,取料门的大小与扇形桶体1的大小相对应,取料门可以铰接于壳体3上,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壳体3上,清理人员需要清理壳体3内部的扇形桶体1时,打开或拆下取料门,将填满的扇形桶体1转至取料门处,将扇形桶体1壳体3内搬出进行清理即可;清理完成后,将该扇形桶体1经取料门重新装入壳体3内,关上取料门即可。

除上述取料方式外,壳体3还可以分为上壳和底座,上壳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底板2和第一驱动装置4安装在底座内,需要将扇形桶体1取出清理时,可以将上壳整体抽出,扇形桶体1外露,清理完将上壳重新安装在底座上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底板2可以为圆形板,且与内胆共轴线设置,底板2的轴心处固设有转轴22,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4、主动带轮41、传送带43和从动带轮42,主动带轮41固接于第一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轴上,从动带轮42固接于转轴22上,传送带43连接于主动带轮41和从动带轮42之间。这里是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底盘转动的一种具体形式,需要选择相应的扇形桶体1转动至投料口31对应位置时,控制第二驱动电机44运行,第二驱动电机44的驱动轴带动主动带轮41与其同步自转,从动带轮42在传送带43的传送作用下也进行自转,并通过转轴22带动底板2转动,从而带动底板2上的扇形桶体1转动,与投放垃圾对应的扇形桶体1转至投料口31下方时,控制关闭第二驱动电机44即可。

具体的,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可以在底板2上设有限位槽21,每个扇形桶体1的底部均设有卡接头11,卡接头11与限位槽21一一对应卡接。这里是扇形桶体1与底板2可拆卸式固接的一种具体形式,需要将扇形桶体1安装在底板2上时,只需将扇形桶体1底部的卡接头11对应卡入底板2上的限位槽21内即可,竖直方向上,扇形桶体1在重力作用下与底板2压紧,水平方向上,受卡接头11与限位槽21的限制作用也无法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扇形桶体1与底板2的位置限定;需要拆下扇形桶体1时,只需向上搬动扇形桶体1,扇形桶体1底部的卡接头11从限位槽21内脱离即可,限位槽21与卡接头11的设置,实现扇形桶体1与底板2的连接定位,连接牢固性强,且扇形桶体1的安装和拆卸也较为便捷。

具体的,如图7所示,每个扇形桶体1的底部可以设有两个卡接头11,两个卡接头11分别位于扇形桶体1的扇形底面上靠近两个直线侧边的位置,底板2上设有与卡接头11对应的限位槽21,扇形桶体1的限位槽21匹配卡入限位槽21内,两个卡接头11对扇形桶体1在底板2上的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减少扇形桶体1与底板2发生相对位移或转动情况的发生,提高扇形桶体1与底板2之间的定位牢固度。以内胆包括四个扇形桶体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7和图8所示,每个扇形桶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卡接头11,则底板2上设有八个限位槽21。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可以在壳体3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导轨32,壳体3内部设有投料门5,投料门5与投料口31相匹配,且投料门5上设有滑轨51,滑轨51与导轨32匹配滑接;壳体3内部设有第二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与投料门5连接,用于驱动投料门5沿导轨32往复滑动,以改变投料门5对投料口31的封堵状态。无人投放垃圾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封堵在投料口31上,以减少扇形桶体1内垃圾向外部散发异味等对外界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减少外界下雨或刮风等天气,雨水或大风通过投料口31进入壳体3内对内胆内部的垃圾造成的浸泡或洒出情况的发生;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沿导轨32滑动,不在封堵投料口31,用户经投料口31将垃圾投入对应的扇形桶体1内,随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回复到原位,重新封堵投料口31。

此外,相对现有的投料门5铰接于投料口31上,投料门5的转动角度受限制,则投料门5转动最大角度时与投料口31之间呈一定夹角,则减小了投料口31内部的进料通道;本申请投料门5的设置形式,投料门5不再封堵投料口31时,投料门5对投料口31的进料通道没有影响,从而提高用户投放垃圾的通畅性和便捷性。

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61可以为带锁电机,带锁电机关闭时,用户或别的人员无法自行改变投料门5的位置。

投料门5上的滑轨51与壳体3内壁上的导轨32配合滑接,导轨32对投料门5在壳体3内的运动行程进行限位导向,以确保投料门5在第二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多次往复运动对投料口31封堵的位置精度。具体的,导轨3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可以为楔形槽,滑轨5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楔形槽匹配的楔形条,楔形条与楔形槽匹配卡接,且能够相对滑动,以实现对投料门5运行行程的限位导向。

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导轨32可以为两条,两条导轨32分别位于投料口31的上方和下方位置,滑轨51与导轨32相应也为两条,分别位于投料门5的上部和下部位置,两条滑轨51与两条导轨32分别一一对应匹配,投料门5往复运动时,两条导轨32在上下位置同时对投料门5进行限位导向,进一步提高限位导向的精确牢固度,提高投料门5与投料口31的封堵位置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在投料门5上设有齿条52,齿条52与导轨32相互平行设置;壳体3内部固设有固定支架33,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和齿轮62,第一驱动电机61固设于固定支架33上,齿轮62固设于第一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轴上,且与齿条52啮合配合。这里是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转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壳体3为筒状,投料口31、导轨32、投料门5、滑轨51、齿条52等均为弧状,第一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轴上安装有齿轮62,齿轮62与齿条52啮合配合,需要改变投料门5的封堵状态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1运行,第一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轴带动齿轮62与其同步自转,由于第一驱动电机61通过固定支架33固定在壳体3内部,齿轮62只能进行自转无法发生位移,则齿条52在齿轮62的驱动下沿壳体3的周向运动,并带动投料门5移动;具体的,改变第一驱动电机61的驱动方向,可以改变齿轮62的自转方向,相应改变齿条52和投料门5的移动方向,从而实现对投料门5往复运动的驱动。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齿条52也可以为两条,两条齿条52分别设于投料门5的上部和下部位置,第一驱动电机61可以为齿轮62电机,齿轮62电机的上下两端均设有驱动轴,两个驱动轴上均安装有齿轮62,两个齿轮62与两条齿条52分别对应啮合配合,以提高第二驱动装置6对投料门5的驱动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壳体3内设有控制器7,壳体3上设有扫码口34和触摸显示屏35,触摸显示屏35、扫码口34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6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初始状态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对投料口31进行封堵,用户需要向扇形桶体1内投放垃圾时,使用手机中的相关程序在扫码口34扫码,控制器7接收到扫码信息,在触摸显示屏35上显示垃圾种类,用户根据自己投放的垃圾在触摸显示屏35上选择相应的垃圾,控制器7接收到种类信号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底板2转动,将用于收集该类垃圾的扇形桶体1转动至投料口31的对应位置处;同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转动不再封堵投料口31,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完成后,用户将垃圾经投料口31投入扇形桶体1内即可;投放完成后,用户可以手动按下复位按钮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恢复原位,对投料口31进行封堵,也可以在控制器7内设定控制程序,一定时间后,控制器7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恢复原位。控制器7、扫码口34和触摸显示屏35的设置实现对第一驱动装置4和第二驱动装置6的智能控制,控制灵敏度高、精度高且操作便捷。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3上可以设有凹槽,触摸显示屏35和扫码口34均设于凹槽的侧壁上,凹槽的顶部向外凸出有防水沿38,防水沿38对触摸显示屏35和扫码口34等进行遮挡,以减少外界雨水等对其造成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可以在壳体3的内壁设有第一传感器36和第二传感器37,第一传感器36与投料门5开启状态时的位置相对应,第二传感器37与投料门5关闭状态时的位置相对应,第一传感器36、第二传感器37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这里是通过第一传感器36和第二传感器37控制投料门5转动角度的一种具体形式,需要打开投料门5时,控制器7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转动,直至投料门5的侧边与第二传感器37抵触,第二传感器37受到挤压后,将开启完成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相应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停止驱动;需要关闭投料门5时,控制器7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向反向驱动投料门5,直至投料门5的另一侧边与第一传感器36抵触,第一传感器36受到挤压后,将关闭完成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相应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停止驱动,从而实现对投料门5封堵状态的智能控制,控制精度高、便捷性强,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力。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3内部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相互作用以感应扇形桶体1内垃圾的填装高度,红外接收器与控制器7电连接。红外发射器周期性向外发射红外线,当扇形桶体1内的垃圾未填满时,红外线经过反射等过程传送至红外接收器处;当扇形桶体1内被垃圾填满时,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受到垃圾的遮挡,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随后,红外接收器将填满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相应将该信号传递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电信号后,通知清理人员对该扇形桶体1进行清理。

具体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对投料口31对应的扇形桶体1进行监测,若用户选择的扇形桶体1内填满垃圾时,该扇形桶体1转至投料口31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监测到填满状态,则通过控制器7在触摸显示屏35上显示已填满,无法投放该类垃圾;此时,未被填满垃圾的扇形桶体1仍然能够正常使用。

具体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为多组,多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对同一个扇形桶体1内的垃圾填充量进行监测,且各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监测扇形桶体1内的不同位置,当多个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向控制器7发送填满信号时,说明该扇形桶体1内的垃圾已经填满;若只有其中的几个红外接收器向控制器7发送填满信号,则可能存在该扇形桶体1内的个别垃圾异形(如长度较长),造成对个别红外接收器造成遮挡,此时控制器7不会像后台服务器发送清理电信号,从而提高红外监测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每个扇形桶体1的底部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对应的扇形桶体1内垃圾的填装量,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7电连接。当用户向对应的扇形桶体1内投放垃圾后,该扇形桶体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垃圾投放量,将该重量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该扇形桶体1收集的垃圾种类,并结合该重量信号,向用户的客户端反馈相应的积分,用户后期可以凭借累积的积分到相关部门进行兑换等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3上还可以设有多个指示灯39,多个指示灯39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每个指示灯39对应指示不同的工作状态,如第一驱动装置4的工作状态、第二驱动装置6的工作状态、扇形桶体1内的填充状态等,用户可以根据指示灯39的指示识别分类垃圾箱各部件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壳体3的内部固接有扇形的分隔罩8,分隔罩8的弧形侧壁为开口设置,且该开口与投料口31相对应;分隔罩8的底部也为开口设置,且该开口与分隔罩8下方的扇形桶体1相对应。分隔罩8起到隔挡作用,分隔罩8能够将投料口31与投料口31下方的扇形桶体1的开口连通起来,经投料口31投入的垃圾在分隔罩8的阻拦作用下只能落入投料口31下方的扇形桶体1内部,从而减少垃圾经投料口31落入别的扇形桶体1内部,而起不到分类收集作用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该分类垃圾箱的使用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对投料口31进行封堵,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使用手机登设备在壳体3上的扫码口34扫码,触摸显示屏35上显示垃圾种类,用户在触摸显示屏35上手触选择自己所要投放垃圾的种类,控制器7接收到触摸显示屏35的电信号后,一方面控制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底板2并带动扇形桶体1转动,将与垃圾对应的扇形桶体1转至投料口31的下方后,关闭第一驱动装置4;另一方面,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转动不再封堵投料口31,直至投料门5与第一传感器36抵触,控制器7关闭第二驱动装置6;用户将垃圾经投料口31投入,随后手动或控制器7自动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投料门5回复原位(具体的,可以在投料门5开启30s后自动关闭投料门5),直至投料门5与第一传感器36抵触,关闭第二驱动装置6。

扇形桶体1底部的压力传感器将垃圾投放量发送给控制器7,控制器7根据垃圾种类和重量向用户的客户端反馈相应积分;分隔罩8底部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实时监测扇形桶体1内的垃圾填充量,当垃圾填满时,红外接收器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将该电信号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通知清理人员对该扇形桶体1进行清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