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维护作业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0227发布日期:2019-03-19 23:2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维护作业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维护作业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了各种辅助作业者进行电梯的维护检查的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用了在进行电梯维护检查的作业者所携带的维护终端中搭载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功能,取得作业者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取得的位置,对维护检查对象的电梯的作业开始以及作业结束进行登记的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根据作业者的位置信息,登记维护检查对象的电梯的作业开始、作业结束。即,通过检测出作业者所携带的维护终端的位置是维护检查对象的电梯的附近,作业者能够进行相应电梯的维护作业的开始和结束的登记,并登记当天的作业时间表的进行状况。

然而,关于gps等定位功能,虽然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得定位精度持续提高,但是有时定位的位置与实际的位置以几米为单位产生偏移。另外,由于在建筑物内无法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因此难以通过gps来对建筑物内的准确位置进行定位。

因此,当在建筑物内设置多台电梯时,即使通过作业者所携带的维护终端能够根据定位位置判断位于哪个建筑物内,也难以准确地判断正在对建筑物内的哪台电梯进行维护作业。

因此,即使在使用定位功能时,在为设置了多台电梯的建筑物的情况下,需要作业者通过手动作业来对维护终端输入针对哪个单机的电梯进行了作业。如果这样通过手动作业来进行输入,则存在作业者错误地将其他单机的电梯登记为已检查的错误登记的可能性。

另外,当仅通过定位位置在电梯的维护终端进行作业的开始、作业结束的登记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系统侧难以判断在检查等作业中是否按照预先决定的检查时间表所指示的那样对需要的位置正确地进行了检查。例如,在需要检查在轿厢的上方搭载的设备时,系统侧难以判断作业者是否真的爬上轿厢进行了必要的检查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13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维护作业管理方法,使得作业者能够确实地判定并登记在作为对象的单机中进行了检查等的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结构。

本发明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单元,如果列举其中的一个例子,是一种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其具备:移动终端,其由作业者持有并能够与电梯侧通信;以及服务器,其存储电梯的检查作业的时间表以及识别信息,对移动终端发送进行维护作业的电梯的识别信息,并且接收移动终端取得的信息,根据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信息来管理电梯的维护作业实绩。

然后,移动终端比较从服务器发送的时间表中所表示的识别信息与从进行了通信的电梯发送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作为该比较的结果,当识别信息一致时,向作业者指示维护对象的电梯的特定位置的操作模式,在该指示之后从电梯传送的操作响应基于操作模式时,向服务器发送维护对象的电梯的作业实绩。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在时间表中表示的识别信息与从电梯取得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能够确认维护对象的电梯。并且,作业员在相应的电梯进行移动终端指示的操作模式的操作,因此能够确认作业员确实在该电梯中进行了作业,并能够报告正确的作业实绩。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以及效果会变得更清楚。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个系统的例子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轿厢内的运转面板的按钮配置例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作业实绩的登记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以下,称为“本例”)。

[1.整个系统的结构]

图1表示本例的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例子。

本例的系统具备服务器1与移动终端20。服务器1被设置在对电梯的维护作业进行管理的公司等中。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当描述为维护作业时,包含由作业员执行的各种各样的作业(是否存在异常的检查作业、进行调整或部件更换等的作业等)。

移动终端20是进行电梯的维护作业的作业员持有的终端,能够经由广域网10与服务器1进行信息的收发。广域网10是以因特网、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等为代表的广域通信网络,控制各种数据的交换。另外,移动终端20还能够与进行维护作业的电梯40侧进行通信。

服务器1具备收发部2、控制部3、存储部4以及作业时间表发送部5。此外,服务器1被设置在与进行维护作业的电梯40不同的建筑物内。

控制部3控制整个服务器1的动作,例如被构成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通过使用os(operationsystem:操作系统)执行程序来进行动作。

存储部4具有保存数据的存储区域,存储作业时间表4a、固有id4b以及作业实绩4c。

作业时间表4a是包含电梯的维护作业内容、巡查时间表的电梯的维护检查作业计划。具体而言,在作业时间表4a中保存针对哪个电梯何时进行怎样的维护作业(检查作业)的时间表。关于该作业时间表4a,例如通常由作业管理者等在上个月之前进行计划,通过未图示的其他的作业时间表的登记系统来生成。将通过该作业时间表的登记系统生成的作业时间表存储在存储部4的作业时间表4a的区域中。

在存储部4的固有id4b的区域中存储id信息,该id信息是用于识别在作业时间表4a中计划的电梯的识别信息。该id信息是对服务器1管理的全部的电梯赋予的固有的信息。

在存储部4的作业实绩4c的区域中,存储表示在作业时间表4a中计划的检查作业的实施状况的作业实绩信息。通过来自移动终端20的数据通信来取得该作业实绩信息。

当存在来自作业员所持有的移动终端20的请求时,作业时间表发送部5将存储部4中存储的作业时间表4a发送至移动终端20。

作业员所持有的移动终端20例如由平板计算机装置构成。该移动终端20具备收发部21、控制部22、存储部23、操作显示部24、作业时间表取得部25、操作模式生成部26、操作指令部27、电梯状态取得部28、比较判定部29以及作业实绩发送部30。

收发部21具有2个数据通信部。第1个数据通信部与广域网10连接,与服务器1收发各种数据。第2个数据通信部通过未图示的通信电缆等与电梯40侧连接,收发各种数据。控制部22控制整个移动终端20的动作,例如由cpu构成,通过执行预定的os来进行动作。

存储部23是保存数据的存储区域,具有存储作业时间表23a、固有id(时间表指示id)23b、固有id(接收id)23c、运转状态23d、作业实绩23e的区域。

作业时间表23a以及固有id(时间表指示id)23b与服务器1的存储部4中存储的作业时间表4a以及固有id4b为相同的内容,通过作业时间表取得部25的指令从服务器1取得。此外,移动终端20在从服务器1取得作业时间表23a时,根据使用该移动终端20的作业员的识别信息,取得相应的作业员的作业时间表。

从电梯40侧取得固有id(接收id)23c。

运转状态23d与后述的电梯40的存储部43中存储的运转状态43b相同,通过电梯状态取得部28的指令来进行取得。

作业实绩23e是表示针对作业时间表23a的检查作业的实施状况的作业实绩信息,通过作业者进行的操作显示部24的操作来进行登记。

操作显示部24是用于对作业者显示检查作业的内容或者输入作业实绩的显示器。作业时间表取得部25经由收发部21以及广域网10,对服务器1指令发送在存储部4中存储的作业时间表4a以及固有id4b。另外,作业时间表取得部25将取得的作业时间表4a以及固有id4b存储在存储部23。

操作模式生成部26随机并且一个一个地按顺序选择并生成任意数量的预先决定的多个按钮(或者开关)。操作指令部27在操作显示部24中显示通过操作模式生成部26生成的模式,并对作业者指示操作。电梯状态取得部28经由收发部21,从后述的电梯40的存储部43取得运转状态43b。

比较判定部29将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固有id(时间表指示id)23b与固有id(接收id)23c进行比较,判定两者是否一致。另外,比较判定部29将操作模式生成部26生成的模式与存储部23中存储的电梯的运转状态23d进行比较,判定是否按照生成的模式按下了电梯的按钮(或者操作了开关)。作业实绩发送部30经由收发部21以及广域网10向服务器1发送在存储部23中登记的作业实绩23e。通过作业者对操作显示部24进行输入来进行向该服务器1的发送。

电梯40被设置在预定的建筑物内,具备收发部41、控制部42、存储部43、运转面板44、运转状态捕捉部45。

收发部41经由通信电缆等与移动终端20连接,进行数据的收发。控制部42控制电梯40的动作,例如由cpu构成,通过执行预定的os来进行动作。存储部43具有用于存储固有id43a与运转状态43b的区域。固有id43a是识别电梯40的id信息,是对该电梯40赋予的固有id。运转状态43b是运转状态捕捉部45所存储的电梯40的运转状态。

如后述的图2所示,运转面板44具有轿厢内运转面板44-1以及轿厢顶运转面板44-2。在轿厢内运转面板44-1中配置呼叫登记按钮、开闭按钮等。

运转状态捕捉部45按时间顺序捕捉电梯的各设备(按钮、开关、电动机等)的动作状态,并存储至存储部43。

[2.电梯的结构例]

图2表示电梯40的结构例。

电梯40被设置在建筑物内的井道101中。在井道101上部配置机械室102。在井道101中配置一端与主绳131连接的轿厢120。主绳131的另一端连接配重133,通过设置在机械室102中的曳引机132进行的曳引,使得轿厢120行驶。另外,在轿厢120上连接限速绳151,在机械室102中设置旋绕该限速绳151的限速器152。

此外,在机械室102中设置机械室开关140,以便能够进行限速器152的开/关等操作。将该机械室开关140的操作状况发送至运转状态捕捉部45(图1)。

在井道101下部的底坑103中,配置缓冲器104、浮动开关105、底坑开关106以及地震计107。缓冲器104用于对万一轿厢120下落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在底坑103浸水时浮动开关105进行动作。作业者在底坑103内操作底坑开关106。该底坑开关106例如用于阻止轿厢120的行驶,来确保在底坑103作业的安全性。地震计107检测地震的发生。

将浮动开关105、底坑开关106与地震计107的运行状况也发送至运转状态捕捉部45。

在轿厢120的内部121配置轿厢内运转面板44-1。

图3表示轿厢内运转面板44-1的一个例子。该图3中所示的轿厢内运转面板44-1是在3层楼的建筑物中设置的电梯40的例子,具备打开按钮44a、关闭按钮44b,[1]呼叫登记按钮44c、[2]呼叫登记按钮44d、[3]呼叫登记按钮44e。[1]~[3]呼叫登记按钮44c~44e用于登记向各个数字表示的楼层的平层。

各个按钮44a~44e通常由上下轿厢120的乘客按下,用于使轿厢进行上升运转、下降运转,在本例的情况下,还用于作业者进行由移动终端20的操作显示部24指示的操作。

另外,在轿厢120的上表面122配置轿厢顶运转面板44-2。在轿厢顶运转面板44-2中配置用于指示轿厢120的行驶、停止的按钮。轿厢顶运转面板44-2用于在维护检查等作业时作业者爬上轿厢120的上表面122来进行操作。

[3.作业实绩的登记动作的例子]

图4是表示通过本例的电梯维护作业管理系统进行的作业实绩的登记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图4的流程图中,步骤sa1~sa2是服务器1进行的处理,步骤sb1~sb15是移动终端20进行的处理,步骤sc1~sc5是电梯40进行的处理。

首先,作业者通过操作移动终端20的操作显示部24,开始进行作业时间表的取得处理(步骤sb1)。在作业者开始检查电梯之前,预先进行该操作。移动终端20的控制部22经由收发部21与广域网10,向服务器1的收发部2发送作业时间表取得指令。接收到该指令的服务器1开始发送有关使用了发出指令的移动终端20的作业员的作业时间表以及该作业时间表所表示的电梯的固有id(步骤sa1)。即在通过收发部2接收到指令之后,作业时间表发送部5经由收发部2以及广域网10向移动终端20的收发部21发送在存储部4中存储的作业时间表4a和固有id4b。

移动终端20在存储部23的作业时间表23a以及固有id23b的区域中存储相应的接收数据(步骤sb2)。

接下来,在作业者开始检查电梯之前,通过未图示的通信电缆等来将移动终端20与电梯40连接,并且将电梯40的动作模式切换为维护模式(步骤sc1)。

然后,移动终端20的控制部22经由收发部21,针对电梯40的收发部41开始进行读出固有id的处理(步骤sb3)。接收到指令的电梯40经由收发部41向移动终端20的收发部21发送在存储部43中存储的固有id43a(步骤sc2)。

移动终端20将接收到的固有id存储在存储部23的固有id23c的区域(步骤sb4)。接下来,比较判定部29将存储部23的固有id23b的区域中存储的id与固有id23c的区域中存储的id进行比较(步骤sb5),判定两者是否一致(步骤sb6)。当在该步骤sb6的判定中两者不一致时(步骤sb6为否),不允许进行作业实绩的登记(步骤sb13)。然后,在操作显示部24中显示错误的消息来提示作业者,然后结束处理。

另外,当在步骤sb6的判定中两者一致(步骤sb6为是)时,操作模式生成部26随机地并且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任意选择并生成预先决定的多个按钮。此外,在这里描述为多个按钮,但是如在后述的变形例中所说明的那样,可以包含在电梯40(及其周边设备)中设置的按钮以外的开关、各种传感器的操作。

接下来,操作指令部27将操作模式生成部26生成的模式显示在操作显示部24中,对作业者指示操作。例如,在操作显示部24中显示“请按照以下顺序操作电梯的轿厢内运转面板。”(步骤sb7)。接下来,作业者确认该指示,操作电梯40的轿厢内运转面板44-1。

当在操作显示部24中具有步骤sb7中的按下指示时,作业者按照[1]呼叫登记按钮44c、[3]呼叫登记按钮44e、[2]呼叫登记按钮44d、关闭按钮44b的顺序来进行操作。此时,电梯40的运转状态捕捉部45始终按时间序列来捕捉电梯40的各设备的动作状态,还捕捉作业者进行的按钮的操作,并存储在存储部43的运转状态43b(步骤sc3)。

作业者当完成了上述的轿厢内运转面板44-1的操作时,通过移动终端20的操作显示部24进行操作完成的操作(步骤sb8是)。移动终端20在没有操作完成的操作时(在步骤sb8为否),进行待机直到有完成的操作为止。

当在移动终端20的操作显示部24具有操作完成的操作时,电梯状态取得部28经由收发部21,对电梯40的收发部41指令发送运转状态43b(步骤sb9)。接收到该指令的电梯40的控制部42经由收发部41向移动终端20的收发部21发送在存储部43中存储的运转状态43b(步骤sc4)。接收到该信息的移动终端20将接收信息存储在存储部23的运转状态23d的区域(步骤sb10)。然后,比较判定部29将操作模式生成部26生成的操作模式与运转状态23d进行比较,判定两者是否一致(步骤sb11)。

当在该步骤sb11的判定中两者不一致(步骤sb11为否)时,移动终端20不允许登记作业实绩(步骤sb13)。然后,在操作显示部24中显示错误的消息来提示作业者,然后结束处理。

另外,当在步骤sb11的判定中两者一致(步骤sb11为是)时,允许登记作业实绩,能够在操作显示部24中进行作业实绩登记(步骤sb12)。之后,作业者通过操作显示部24进行作业实绩的登记作业,并将登记的作业实绩23e存储在存储部23。

然后,移动终端20判断是否通过操作显示部24进行了作业实绩的登记完成的操作(步骤sb14)。在这里,当判断为没有作业实绩的登记完成的操作时(步骤sb14为否),移动终端20进行待机直到具有相应的作业实绩的登记完成的操作为止。另外,当作业者进行了相应的作业实绩的登记完成的操作时(在步骤sb14是),作业实绩发送部30经由收发部21与广域网10向服务器1的收发部2发送在存储部23中存储的作业实绩23e(步骤sb15),并结束处理。接收到该作业实绩的服务器1的控制部3进行向存储部4登记作业实绩4c的数据存储处理,并结束处理(步骤sa2)。

另外,在电梯40中进行解除在步骤sc1中设定的维护模式,并返回到正常的动作模式的处理(步骤sc5)。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例子,在维护检查等作业时,在确认了要执行作业的电梯的id之后,使作业者执行在移动终端20内生成的操作模式的操作,并确认该操作,因此能够切实防止将进行作业的单机弄错的情况。即,即使在配置了多个单机的电梯,且只需要对其中一台进行作业时,也能够根据作业者的操作模式来确认进行了该单机的电梯的检查作业的情况,能够防止作业员错误地检查其他的单机的电梯。另外,针对管理作业实绩的一侧,也能够仅登记实际进行了检查等作业的电梯的信息,能够防止错误的登记。

[4.变形例]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操作模式生成部26生成的操作模式,设为轿厢内运转面板44-1的按钮操作的模式,但是也可以设为将电梯40具有的其他的按钮、开关以及传感器进行了组合的操作模式。

例如,当作业时间表所示的作业需要检查轿厢120的上表面122的设备时,可以设为对于在轿厢顶运转面板44-2配置的按钮进行操作的模式。

另外,当作业时间表所示的作业需要检查在机械室102中配置的设备时,可以设为对于在机械室102中配置的机械室开关140进行操作的操作模式。作为机械室开关140,例如是将限速器152关闭的开关。

另外,当作业时间表所示的作业需要在底坑103内部的检查时,可以设为对底坑开关106进行操作的操作模式。作为此时的操作模式所示的1个操作,例如可以组合手动拨动浮动开关105的操作、手动拨动地震计107的操作等使得与传感器联动的开关动作的操作。

另外,还可以设为在电梯40中设置的其他的按钮、开关的操作模式。例如,能够用于在电梯40中设置的安全靴、轿厢门开关等各种设备、或者与电梯40相匹配铺设的由维护公司设置的监视装置的各种开关等、与电梯40有关的所有设备的按钮、开关。

如这些操作模式那样,根据作业内容,设为将进行该作业的位置附近的按钮、开关进行了组合的操作模式,能够切实确认作业员进入该位置进行了作业,并能够登记更加适当的作业实绩。

此外,作为操作模式生成部26生成的操作模式,例如,针对轿厢内运转面板44-1那样的能够比较简单地操作的位置,优选组合多个按钮的操作。然而,针对轿厢120的上表面122、底坑103等只在检查作业时进入的位置,能够确认作业者到达该位置即可,因此可以是指示任意一个按钮(或者开关)的操作的操作模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移动终端20通过经由服务器1与广域网10的通信,取得作业时间表和固有id,并登记作业实绩。与此相对,例如,移动终端20可以在去往当日的作业之前,预先通过电缆等直接与相当于服务器1的中心侧的设备进行连接来取得作业时间表和固有id,在1天的作业结束后返回到中心时,通过电缆等直接与中心侧的设备连接来登记作业实绩。

反之,在服务器1与移动终端20始终能够经由广域网10进行通信时,可以设为服务器1侧具备操作模式生成部26,移动终端20显示由服务器1指示的操作模式。此时,关于比较判定部29中的判定,也可以在服务器1侧进行,移动终端20从服务器1取得判定结果。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针对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添加、删除、替换其他的结构。

另外,上述各结构、功能、处理部、处理方法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例如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进行设计,以硬件来实现。另外,上述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解析并执行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以软件来实现。用于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能够放置在存储器、硬盘、ssd(solidstatedrive:固态驱动器)等存储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中。

另外,控制线、信息线认为是在进行说明时需要的内容,但是产品上并不一定表示出全部的控制线、信息线。可以认为实际上几乎全部的结构相互连接。

符号说明

1…服务器、2…收发部、3…控制部、4…存储部、4a…作业时间表、4b…固有id、4c…作业实绩、5…作业时间表发送部、10…广域网、20…移动终端、21…收发部、22…控制部、23…存储部、23a…作业时间表、23b…固有id(时间表指示id)、23c…固有id(接收id)、23d…运转状态、23e…作业实绩、24…操作显示部、25…作业时间表取得部、26…操作模式生成部、27…操作指令部、28…电梯状态取得部、29…比较判定部、30…作业实绩发送部、40…电梯、41…收发部、42…控制部、43…存储部、43a…固有id、43b…运转状态、44…运转面板、44-1…轿厢内运转面板、44-2…轿厢顶运转面板、45…运转状态捕捉部、101…井道、102…机械室、103…底坑、104…缓冲器、105…浮动开关、106…底坑开关、107…地震计、120…轿厢、121…轿厢内部、122…轿厢上表面、131…主绳、132…曳引机、133…配重、140…机械室开关、151…限速绳、152…限速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