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6121发布日期:2019-03-08 23:4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容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市场上所提供的容器的盖子大多为一种,均为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进行处理,使用后密闭性会有所下降,使整体容器的防漏性降低,缩短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长时间的放置,易导致水质变差,滋生细菌、病毒,水质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同时,现有的容器盖通常采用旋转打开结构,如果开始状态下不设置密封部件或拉环结构,则会影响到盖子的密封性及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盖子进行改进,使得盖子的结构更为完善,在不增加大量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保证盖子的密封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增加内部液体的保质期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拉出盖子内部的拉环及密封结构,可用于不同容器的容器口密封上,防漏系数较大;同时,采用压扁式结构设计,避免因旋开造成密闭性下降,影响水质的保质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由容器口和盖子组成,盖子与容器口通过卡位连接,容器口上设有卡位ⅰ,所述的盖子包括卡位ⅱ、薄位ⅰ、薄位ⅱ、内塞、拉环、顶面、出水口、弹片,盖子下部为中空结构,盖子下部尺寸与容器口尺寸相匹配,盖子下部设有与卡位ⅰ尺寸相匹配的卡位ⅱ,所述的顶面与弹片连接为环形,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环形结构上表面为顶面,顶面下方设有内塞,盖子内设有与内塞尺寸相匹配的塞槽,塞子与塞槽左右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薄位ⅰ、薄位ⅱ,内塞底部左端与薄位ⅰ连接,薄位ⅱ与设置在内塞右侧的拉环连接,所述的出水口为顶面与弹片连接为环形内部的中空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弹片的弧面中部为可折叠部,折叠后需在力的作用下才可恢复原状。

进一步,所述的盖子中部下表面与容器口内圆周尺寸相匹配,并由容器口上平面向下延伸50-100mm。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由容器口和盖子组成,盖子与容器口通过卡位连接,容器口上设有卡位ⅰ,所述的盖子包括卡位ⅱ、薄位ⅰ、薄位ⅱ、内塞、拉环、顶面、出水口、弹片、扳柱,盖子下部为中空结构,盖子下部尺寸与容器口尺寸相匹配,盖子下部设有与卡位ⅰ尺寸相匹配的卡位ⅱ,所述的顶面与弹片连接为环形,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环形结构上表面为顶面,顶面下方设有内塞,盖子内设有与内塞尺寸相匹配的塞槽,塞子与塞槽左右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薄位ⅰ、薄位ⅱ,内塞底部左端与薄位ⅰ连接,薄位ⅱ与设置在内塞右侧的拉环连接,盖子的顶面处设置有扳柱,所述的出水口为顶面与弹片连接为环形内部的中空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弹片的弧面中部为可折叠部,折叠后需在力的作用下才可恢复原状。

进一步,所述的盖子中部下表面与容器口内圆周尺寸相匹配,并由容器口上平面向下延伸50-100mm。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方案,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由容器口和盖子组成,盖子与容器口通过卡位连接,容器口上设有卡位ⅰ,所述的盖子包括卡位ⅱ、薄位ⅰ、薄位ⅱ、内塞、拉环、顶面、出水口、弹片、压环,盖子下部为中空结构,盖子下部尺寸与容器口尺寸相匹配,盖子下部设有与卡位ⅰ尺寸相匹配的卡位ⅱ,所述的顶面与弹片连接为环形,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环形结构上表面为顶面,顶面下方设有内塞,盖子内设有与内塞尺寸相匹配的塞槽,塞子与塞槽左右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薄位ⅰ、薄位ⅱ,内塞底部左端与薄位ⅰ连接,薄位ⅱ与设置在内塞右侧的拉环连接,盖子的顶面处设置有压环,所述的出水口为顶面与弹片连接为环形内部的中空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弹片的弧面中部为可折叠部,折叠后需在力的作用下才可恢复原状。

进一步,所述的盖子中部下表面与容器口内圆周尺寸相匹配,并由容器口上平面向下延伸50-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整体采用压扁式结构设计,在初始状态下,盖子与容器口通过卡位连接,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强,防漏系数较大,使用时,通过拉断拉环,拉环从薄位ⅱ处断开,实现出水,在需要密封时,将顶面下压,弹片的可折叠部产生变形,内塞向下运动,形成密状态,容器口即可实现的密封,本发明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及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无拉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弹片折叠部折叠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盖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容器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容器盖与大桶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口、2-盖子、3-卡位ⅰ、4-卡位ⅱ、5-薄位ⅰ、6-薄位ⅱ、7-内塞、8-拉环、9-顶面、10-出水口、11-弹片、12-可折叠部、13-扳柱、14-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14示,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由容器口1和盖子2组成,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连接,容器口1上设有卡位ⅰ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2整体采用压扁式结构设计。

所述的盖子2包括卡位ⅱ4、薄位ⅰ5、薄位ⅱ6、内塞7、拉环8、顶面9、出水口10、弹片11,盖子2下部为中空结构,盖子2下部尺寸与容器口1尺寸相匹配,盖子2下部设有与卡位ⅰ3尺寸相匹配的卡位ⅱ4,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ⅰ3与卡位ⅱ4配合连接,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强,防漏系数较大,所述的顶面9与弹片11连接为环形,弹片11的弧面中部为可折叠部12,折叠后需在力的作用下才可恢复原状,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环形结构上表面为顶面9,顶面9下方设有内塞7,盖子2内设有与内塞7尺寸相匹配的塞槽,塞子与塞槽左右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薄位ⅰ5、薄位ⅱ6,内塞7底部左端与薄位ⅰ5连接,在需要密封时,将顶面9下压,弹片11的可折叠部12产生变形,内塞7向下运动,形成密状态,容器口1即可实现的密封,薄位ⅱ6与设置在内塞7右侧的拉环8连接,使用时,通过拉断拉环8,拉环8从薄位ⅱ6处断开,实现出水。

所述的出水口10为顶面9与弹片11连接为环形内部的中空孔结构,所述的盖子2中部下表面与容器口1内圆周尺寸相匹配,并由容器口1上平面向下延伸50-100mm,延伸式密封结构,加强整体盖子2的密封性能,盖子2上表面左侧设有便于提取的提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取。

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及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在使用本发明时,结构初始状态下,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连接,拉动拉环8,此时拉环8会从薄位ⅱ6处断开,倒放容器口1,容器中的液体就可以从盖子2的出水口10流出,停止使用时,将顶面9往下按,弹片11可折叠处变形,内塞7在塞槽内向下运动,内塞7下侧与薄位ⅰ5断开,此时内塞7处形成密封的状态,不能出水,形成密封状态。

实施例2

如图1-14示,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由容器口1和盖子2组成,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连接,容器口1上设有卡位ⅰ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2整体采用压扁式结构设计。

所述的盖子2包括卡位ⅱ4、薄位ⅰ5、薄位ⅱ6、内塞7、拉环8、顶面9、出水口10、弹片11、扳柱13,盖子2下部为中空结构,盖子2下部尺寸与容器口1尺寸相匹配,盖子2下部设有与卡位ⅰ3尺寸相匹配的卡位ⅱ4,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ⅰ3与卡位ⅱ4配合连接,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强,防漏系数较大,所述的顶面9与弹片11连接为环形,弹片11的弧面中部为可折叠部12,折叠后需在力的作用下才可恢复原状,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环形结构上表面为顶面9,盖子2的顶面9处设置有扳柱13,顶面9下方设有内塞7,盖子2内设有与内塞7尺寸相匹配的塞槽,塞子与塞槽左右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薄位ⅰ5、薄位ⅱ6,内塞7底部左端与薄位ⅰ5连接,在需要密封时,按压扳柱13,将顶面9下压,弹片11的可折叠部12产生变形,内塞7向下运动,形成密状态,容器口1即可实现的密封,薄位ⅱ6与设置在内塞7右侧的拉环8连接,使用时,通过拉断拉环8,拉环8从薄位ⅱ6处断开,实现出水。

所述的出水口10为顶面9与弹片11连接为环形内部的中空孔结构,所述的盖子2中部下表面与容器口1内圆周尺寸相匹配,并由容器口1上平面向下延伸50-100mm,延伸式密封结构,加强整体盖子2的密封性能,盖子2上表面左侧设有便于提取的提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取。

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及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在使用本发明时,结构初始状态下,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连接,拉动拉环8,此时拉环8会从薄位ⅱ6处断开,倒放容器口1,容器中的液体就可以从盖子2的出水口10流出,停止使用时,将扳柱13往下按,弹片11可折叠处变形,内塞7在塞槽内向下运动,内塞7下侧与薄位ⅰ5断开,此时内塞7处形成密封的状态,不能出水,形成密封状态。

实施例3

如图1-14示,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由容器口1和盖子2组成,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连接,容器口1上设有卡位ⅰ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2整体采用压扁式结构设计。

所述的盖子2包括卡位ⅱ4、薄位ⅰ5、薄位ⅱ6、内塞7、拉环8、顶面9、出水口10、弹片11、压环14,盖子2下部为中空结构,盖子2下部尺寸与容器口1尺寸相匹配,盖子2下部设有与卡位ⅰ3尺寸相匹配的卡位ⅱ4,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ⅰ3与卡位ⅱ4配合连接,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强,防漏系数较大,所述的顶面9与弹片11连接为环形,弹片11的弧面中部为可折叠部12,折叠后需在力的作用下才可恢复原状,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环形结构上表面为顶面9,盖子2的顶面9处设置有压环14,顶面9下方设有内塞7,盖子2内设有与内塞7尺寸相匹配的塞槽,塞子与塞槽左右连接的部位分别为薄位ⅰ5、薄位ⅱ6,内塞7底部左端与薄位ⅰ5连接,在需要密封时,按压扳柱13,将顶面9下压,弹片11的可折叠部12产生变形,内塞7向下运动,形成密状态,容器口1即可实现的密封,薄位ⅱ6与设置在内塞7右侧的拉环8连接,使用时,通过拉断拉环8,拉环8从薄位ⅱ6处断开,实现出水。

所述的出水口10为顶面9与弹片11连接为环形内部的中空孔结构,所述的盖子2中部下表面与容器口1内圆周尺寸相匹配,并由容器口1上平面向下延伸50-100mm,延伸式密封结构,加强整体盖子2的密封性能,盖子2上表面左侧设有便于提取的提手,方便使用者进行拿取。

所述的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及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在使用本发明时,结构初始状态下,盖子2与容器口1通过卡位连接,拉动拉环8,此时拉环8会从薄位ⅱ6处断开,倒放容器口1,容器中的液体就可以从盖子2的出水口10流出,停止使用时,将压环14往下按,弹片11可折叠处变形,内塞7在塞槽内向下运动,内塞7下侧与薄位ⅰ5断开,此时内塞7处形成密封的状态,不能出水,形成密封状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密封性压扁式创优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整体采用压扁式结构设计,在初始状态下,盖子与容器口通过卡位连接,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强,防漏系数较大,使用时,通过拉断拉环,拉环从薄位ⅱ处断开,实现出水,在需要密封时,将顶面下压,弹片的可折叠部产生变形,内塞向下运动,形成密状态,容器口即可实现的密封,本发明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容器内液体的保质期及使用的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