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汽车线束压接用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3389发布日期:2018-11-16 23: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汽车线束压接用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是线束端子压接过程中,线束是通过多个导向机构输送至压接机位置的,目前的导向机构多为固定式,不易调节压紧力,影响了线束的顺利输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132727u公开了一种输送成品钢绞线束带压紧装置的双动力推送机,所述双动力推送机包括:基座;在基座上有结构相同镜像对称的第一可移动框架和第二可移动框架,第一可移动框架利用丝杠副驱动移动,第二可移动框架利用气缸推动移动;在第一可移动框架和第二可移动框架上分别有履带传动机构,履带传动机构均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在链条外侧面上有多个履带卡爪;多个履带卡爪从两侧包裹挤压成品钢绞线束实现夹持移动输送。该装置替代牵引输送,节省牵引接头,降低成本;气缸推动第二可移动框架使履带卡爪压紧成品钢绞线束,避免传输中摩擦力不足的缺陷,能输送不同规格成品钢绞线束,适应性强;双电机输送效率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157128u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分隔导向装置,包括基座、多个导向管、多个连接板和多个滑块,基座是长方形板体,基座的正面沿长度方向开有燕尾槽,多个滑块并排插装在燕尾槽内,每个导向管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板与相对应的一个滑块连接,且每个导向管的轴线均与基座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

虽然上述装置能够导向功能,但是前者是应用于钢绞线,且其结构并不适用于光滑的线束,后者只能导向,不能调节压紧力,且没有设置相应的辅助导向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汽车线束压接用导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改进型汽车线束压接用导向装置,包括机壳、导向组件、驱动组件和辅助导向机构,所述机壳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机壳的上端安装有顶盖,所述导向组件有两个且分别为导向组件一和导向组件二,导向组件一和导向组件二的结构组成相同,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机壳内并驱动导向组件一上下运动,所述辅助导向机构安装于导向组件的两侧;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辊套、横轴以及封盖,所述所述导向辊套套接在横轴内并通过位于横轴外端的封盖定位,导向辊套的里端通过固定于横轴上的定位台阶定位,导向组件一中的横轴垂直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套接在下套筒内,导向柱的上端套接在上套筒内,导向组件二中的横轴垂直连接有固定块,上套筒通过横板连接在机壳的内壁上,下套筒通过固定座连接于底板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拨轮、从动齿轮、蜗杆、涡轮、连杆以及活塞,拨轮为齿轮状并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蜗杆上,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的一侧铰接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铰接,活塞滑动连接在上套筒内;

所述辅助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座、滑槽、滑块和立柱组,所述滑槽设于导向座的顶部,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内的定位螺钉与滑槽定位,所述立柱组垂直安装于滑块上,立柱组由两根立柱组成。

优选的,所述拨轮与设于顶盖底面的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壳的侧壁上,所述涡轮的两端连接有轴杆并通过轴杆转动连接在机壳上。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外侧也为敞开式,并通过螺钉安装有侧板。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套的侧面设有若干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共有3个,且环形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3个环形槽的尺寸从外至内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封盖具体是通过螺钉与横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蜗杆接触的摩擦角。

优选的,所述立柱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立柱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设置两个导向组件,实现了汽车线束在输送过程中的正确导向,且利用驱动组件,实现了导向组件一的上下位置调节,用以调整导向组件与线束的压紧力;

本发明中的驱动组件,设计巧妙,利用多个齿轮件、蜗杆和连杆,单手轻松转动拨轮,即可实现压紧力的调节;且本发明中的涡轮蜗杆可以实现自锁功能,即调节好压紧力后,蜗杆不会发生反向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蜗轮与连杆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套筒以及下套筒部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导向组件的截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铰接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壳,2-开口,3-顶盖,4-导向组件,41-导线滚套,42-横轴,43-封盖,44-导向组件一,45-导向组件二,5-导向柱,6-下套筒,7-上套筒,8-固定块,9-驱动组件,91-拨轮,92-从动齿轮,93-蜗杆,94-涡轮,95-连杆,96-活塞,97-铰接座,98-轴杆,10-横板,11-侧板,12-环形槽,13-底板,14-固定座,15-辅助导向机构,151-导向座,152-滑槽,153-滑块,154-立柱组,155-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改进型汽车线束压接用导向装置,包括机壳1、导向组件4、驱动组件9和辅助导向机构15,所述机壳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2,机壳1的上端安装有顶盖3,所述导向组件4有两个且分别为导向组件一44和导向组件二45,导向组件一44和导向组件二45的结构组成相同,所述驱动组件9设于机壳1内并驱动导向组件一44上下运动,所述辅助导向机构15安装于导向组件的两侧;

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导向辊套41、横轴42以及封盖43,所述所述导向辊套41套接在横轴42内并通过位于横轴42外端的封盖43定位,导向辊套41的里端通过固定于横轴42上的定位台阶定位,导向组件一44中的横轴42垂直连接有导向柱5,导向柱5的下端套接在下套筒6内,导向柱5的上端套接在上套筒7内,导向组件二45中的横轴42垂直连接有固定块8,上套筒7通过横板10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下套筒6通过固定座14连接于底板13上;

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拨轮91、从动齿轮92、蜗杆93、蜗轮94、连杆95以及活塞96,拨轮91为齿轮状并与从动齿轮92啮合,从动齿轮92固定连接在蜗杆93上,蜗杆93与蜗轮94啮合,蜗轮94的一侧铰接连杆95,连杆95的另一端与活塞96铰接,活塞96滑动连接在上套筒7内;

所述辅助导向机构15包括导向座151、滑槽152、滑块153和立柱组154,所述滑槽152设于导向座151的顶部,滑块153滑动连接于滑槽152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153内的定位螺钉155与滑槽152定位,所述立柱组154垂直安装于滑块153上,立柱组154由两根立柱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轮91与设于顶盖3底面的铰接座97转动连接,所述蜗杆9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侧壁上,所述蜗轮94的两端连接有轴杆98并通过轴杆98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的外侧也为敞开式,并通过螺钉安装有侧板11。如此设计,有利于驱动组件9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辊套41的侧面设有若干环形槽12,所述环形槽12共有3个,且环形槽1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3个环形槽12的尺寸从外至内依次增大。设置多个环形槽12的目的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线束的直径大小,使用不同的环形槽12来引导。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改进型汽车线束压接用导向装置,包括机壳1、导向组件4、驱动组件9和辅助导向机构15,所述机壳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2,机壳1的上端安装有顶盖3,所述导向组件4有两个且分别为导向组件一44和导向组件二45,导向组件一44和导向组件二45的结构组成相同,所述驱动组件9设于机壳1内并驱动导向组件一44上下运动,所述辅助导向机构15安装于导向组件的两侧;

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导向辊套41、横轴42以及封盖43,所述所述导向辊套41套接在横轴42内并通过位于横轴42外端的封盖43定位,导向辊套41的里端通过固定于横轴42上的定位台阶定位,导向组件一44中的横轴42垂直连接有导向柱5,导向柱5的下端套接在下套筒6内,导向柱5的上端套接在上套筒7内,导向组件二45中的横轴42垂直连接有固定块8,上套筒7通过横板10连接在机壳1的内壁上,下套筒6通过固定座14连接于底板13上;

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拨轮91、从动齿轮92、蜗杆93、蜗轮94、连杆95以及活塞96,拨轮91为齿轮状并与从动齿轮92啮合,从动齿轮92固定连接在蜗杆93上,蜗杆93与蜗轮94啮合,蜗轮94的一侧铰接连杆95,连杆95的另一端与活塞96铰接,活塞96滑动连接在上套筒7内;

所述辅助导向机构15包括导向座151、滑槽152、滑块153和立柱组154,所述滑槽152设于导向座151的顶部,滑块153滑动连接于滑槽152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于滑块153内的定位螺钉155与滑槽152定位,所述立柱组154垂直安装于滑块153上,立柱组154由两根立柱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轮91与设于顶盖3底面的铰接座97转动连接,所述蜗杆9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侧壁上,所述蜗轮94的两端连接有轴杆98并通过轴杆98转动连接在机壳1上,所述机壳1的外侧也为敞开式,并通过螺钉安装有侧板11。如此设计,有利于驱动组件9的装配,所述导向辊套41的侧面设有若干环形槽12,所述环形槽12共有3个,且环形槽1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3个环形槽12的尺寸从外至内依次增大。设置多个环形槽12的目的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线束的直径大小,使用不同的环形槽12来引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43具体是通过螺钉与横轴42连接。也是为了方便驱动组件9的装配,所述蜗杆93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94、蜗杆93接触的摩擦角。此种设计,可以使得蜗轮94蜗杆93实现自锁,即蜗杆93旋转移动角度后,蜗轮94不能驱动蜗杆93旋转,只能蜗杆93驱动蜗轮94旋转,从而获得一个稳定的压紧力,所述立柱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立柱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首先将线束穿过立柱组155,接着再穿过导向组件4和另外一个立柱组155,并使其放置在环形槽12内,接着拨动拨轮91,拨轮91旋转并带动从动齿轮92旋转,从动齿轮92驱动蜗杆93旋转,蜗杆93再驱动蜗轮94旋转,借助于连杆95和活塞96,驱动上套管下行或上行,从而调节导向组件一44与导向组件二45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压紧力。辅助导向机构15可以对线束进行预导向,避免线束从环形槽12内跑出。同时,借助于滑块153、滑槽152以及定位螺钉155,可以实现滑块153的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位置的环形槽12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