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7754发布日期:2018-10-30 15:44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秸秆打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



背景技术:

秸秆是农作物中的可食用部分被收割走之后的剩余部分,可以作为燃料或牲畜饲料。由于大量秸秆堆积在一起时成蓬松状态,造成运输和存储效率低下,因此,人们通常对其进行压缩处理。

当前使用的秸秆压缩机是使用三维压缩装置从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方向先后对秸秆进行压缩直至压缩成块状或先压缩成长条再切割成块状,然后在压缩机出料口处靠人工使用绳索、丝网或包装袋对出料的秸秆压缩块进行捆扎或套袋。实践中发现,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1、人工操作,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出料口装袋处一个工人根本忙不过来,工作效率低;

2、由于秸秆在从田间地头收集过程中以及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大量尘土,以及在压缩前可能还会经历的粉碎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秸秆碎屑,以及对压缩后的秸秆条进行切割也会再次产生秸秆碎屑,所有这些尘土和碎屑都会从压缩机出料口涌出,造成出料口处存在大量粉尘,严重影响操作者的呼吸系统的健康。

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其包括:

导轨1,其沿前后方向延伸;

门架2,其横跨导轨1且垂直于导轨1设置;

拖动架3,其可沿导轨1在前后方向做往复运动;

上下夹紧装置4和左右夹紧装置5,其设置在所述门架2上;

切割机6,其设于所述门架2的出料侧;

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其设于所述门架2的进料侧。

其中,所述上下夹紧装置和左右夹紧装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夹紧装置,例如双侧对夹板式、单侧夹板配合砧板式、双侧夹棍式等等。

优选地,所述上下夹紧装置4包括:

套在旋转轴41上的曲线模板42,该曲线模板42整体呈旋转对称形状,且其上开设有成旋转对称形式设置的第一滑槽421和第二滑槽422,这两条滑槽的形状都为渐开线型;

上夹紧杆44,其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二滑槽422中;

下夹紧杆45,其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滑槽421中。

优选地,所述上下夹紧装置4还包括:

联动杆43,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拖动架3,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曲线模板42,其结构设置以能将所述拖动架3的平动转化为所述曲线模板42的转动为准。使用联动杆的好处式可以将拖动架的平动与曲线模板的转动进行联动,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联动杆的长度和弧度来调节上下夹紧杆在秸秆前后运动过程中的夹紧时机。

优选地,所述门架2上具有上下方向开设的滑动空间,上夹紧杆44和下夹紧杆45被限定在该滑动空间内做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左右夹紧装置5包括:

彼此平行设置的主动齿条51和从动齿条52,以及位于二者之间并与二者都啮合的传动齿轮53;

与所述主动齿条51同向联动的右夹紧杆54和与所述从动齿条52同向联动的左夹紧杆55。

工作过程中,可以由液压杆推动右夹紧杆并由此推动所述主动齿条向左运动,并通过传动齿轮的传动作用,带动从动齿条向右运动并进而带动左夹紧杆向右运动,由此实现左右夹紧。当然,液压杆也可以直接作用于主动齿条并靠主动齿条带动右夹紧杆运动。

本发明的关键发明点之一在于在门架之前设置的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其在上下左右方向呈预张开状态,便于经压缩的秸秆块装入其中,而在前后方向呈压缩状态且在前后方向上两端敞开。其中所述压缩状态可以呈套袖状、手风琴风箱状,只要其处于空间紧凑状态且可以逐步舒展开即可。在上下左右方向呈预张开状态是为了便于向其中装入秸秆以实现套袋动作。优选地,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是长筒状编织袋,例如长径比大于50,,优选长径比大于100,更优选长径比大于200,甚至更优选长径比大于500。使用长筒状编织袋的好处是可以长时间实现连续套袋动作。

优选地,切割机6上具有动态推杆61和切割片轮62。该切割机被接近开关和液压阀组所控制,不需要切割时,其退出所述导轨范围之外,当需要切割时,其伸入导轨范围之内,将压缩后的套袋切割下来形成独立的包装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秸秆进行自动套袋打包的方法,其使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经过压缩的秸秆块沿前后方向装入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并将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在前后方向上逐步拖开,装填了秸秆块的套筒式编织袋7在通过所述门架2后由所述拖动架3拖动前进,并使得秸秆块后缘离开所述门架一定距离,由此形成一段没有被秸秆块填充的空袋部分,然后所述上下夹紧装置4和左右夹紧装置5分别启动工作将所述空袋部分夹紧,然后由所述切割机6在夹紧处将套筒式编织袋7切断,由此完成对秸秆块的自动套袋,之后拖动架3返回原位以进行下一轮重复操作。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联动杆43将所述拖动架3的往复式平动转化为所述曲线模板42的往复式转动,所述曲线模板42的往复式转动带动所述上夹紧杆44和下夹紧杆45往复式上下运动,以实现上下方向上的周期性的夹紧和松开;同时所述主动齿条51在外力推动下左右往复运动,经所述传动齿轮53带动所述从动齿条52做往复运动,由此使得所述右夹紧杆54和左夹紧杆55往复式左右运动,以实现左右方向上的周期性的夹紧和松开;所述切割机6定期在夹紧处将所述套筒式编织袋7切下来。

其中所述套筒式编织袋的尺寸可以根据待包装的秸秆块的尺寸来设计,通常其在上下左右方向的尺寸要略大于相同方向上的秸秆块的尺寸。

其中压缩后的秸秆块在离开秸秆压缩机出料口后立刻进入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刚开始由于秸秆块的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略小于相同方向上的套筒式编织袋的尺寸,故秸秆块并不能拖动处于压缩态的套筒式编织袋随之前进。但由于压缩后的秸秆块有自发膨胀的趋势,在入袋一段时间后会自发膨胀而在上下和/或左右方向上将包装袋撑紧,则秸秆块沿导轨向前运动过程中也会带动套筒式包装袋向前运动,由此逐步将处于压缩状态的套筒式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舒展开。

本发明中,将秸秆物料的前进方向称为前向,与前向相反的方向称为后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彼此正交的方向被称为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据此定义,当所述打包机的导轨平置于地面时,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符合人们通常的方位感知和表述习惯,虽然本发明全文中以此符合人们感知和表述习惯的方向来进行表述,但必须声明,本发明的打包机不见得非得平置于地面上,其也可以处于其他方向设置,例如倾斜设置,但不影响其内部零部件彼此之前的结构布局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置于秸秆压缩机出料口处并置于本发明的打包机的上下左右夹紧装置之前,采用先套袋后夹紧再切割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的连续套袋功能,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秸秆压缩机出料口被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包装袋所围住,大大抑制了秸秆碎屑和尘土的四处扩散,工作现场粉尘污染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下夹紧装置和左右夹紧装置尚未启动。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下左右夹紧已经完成。

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导轨;2-门架;3-拖动架;4-上下夹紧装置;41-旋转轴;42-曲线模板;43-联动杆;44-上夹紧杆;45-下夹紧杆;421-第一滑槽;422-第二滑槽;5-左右夹紧装置;51-主动齿条;52-从动齿条;53-传动齿轮;54-右夹紧杆;55-左夹紧杆;6-切割机;61-动态推杆;62-切割片轮;7-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

箭头方向:秸秆块前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设备结构不再赘述,现在详细介绍一下本发明设备的工作过程:

已知某型号的秸秆压缩机出料口处以每分钟3块的速度持续输出尺寸约为750mm(长)×450mm(宽)×350mm(高)的秸秆块。将本发明的具有自动套袋功能的秸秆打包机的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的预张开口对准该秸秆压缩机的出料口,其中套筒式编织袋的宽度和高度可以略大于上述秸秆块的宽度和高度,以便于秸秆块装入。所述套筒式编织袋的长度方向可以为200m或更长,以便长时间实现连续套袋动作。其中压缩后的秸秆块在离开秸秆压缩机出料口后立刻进入所述预张开的套筒式编织袋7,刚开始由于秸秆块的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略小于相同方向上的套筒式编织袋的尺寸,故秸秆块并不能拖动处于压缩态的套筒式编织袋随之前进。但由于压缩后的秸秆块有自发膨胀的趋势,在入袋3秒后就会自发膨胀而在上下和/或左右方向上将包装袋撑紧,则秸秆块沿导轨1向前运动过程中也会带动套筒式包装袋向前运动,由此逐步将处于压缩状态的套筒式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舒展开。装填了秸秆块的套筒袋在经过所述门架2后就可以用拖动架3向前拖动,由于所述拖动架3与所述曲线模板42靠所述联动杆43连接,因此在拖动过程中所述上下夹紧杆就逐步靠近,通过预先的尺寸和速度匹配设计,使得在所述拖动架3将秸秆块拖动至秸秆块后缘离开所述门架2形成空袋部分之时或之后(例如秸秆块后缘距离门架0-250mm时),上下夹紧杆开始接触到所述空袋部分并对其进行夹紧,然后左右夹紧杆也开始工作,待所述包装袋在上下左右方向上都被夹紧后,所述切割机6伸过来在空袋部分处进行切割,由此实现该秸秆块的自动套袋。然后所述拖动架3返回至所述门架处开始拖动下一个秸秆块,随着由此开始对下一个秸秆块进行自动套袋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