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5865发布日期:2018-11-27 23:3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袋装弹簧床垫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加工模式中,弹簧床垫一般在加工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压缩、折叠和收卷,最后利用运输工具将其运输到各个门店或是客户手中。但是,在现有的压缩、折叠和收卷方法中,几乎没有机械设备可将上述操作全部一次性完成,更多的还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尤其是在对已经被压缩后的弹簧床垫进行再次包膜卷压的步骤中,需先在弹簧床垫下面铺一层底膜,由于底膜面积大于弹簧床垫表面积用于包覆在弹簧床垫两边,该步骤进行时,机器对床垫进行卷压,同时人手需保持底膜不能脱离弹簧床垫,还需时刻对底膜进行规整,以防弹簧卷曲后使底膜局部堆积影响卷压质量,因此,卷压过程耗时长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旨在解决现有对弹簧床垫进行的收卷机械设备功能弱且不能独立完成对弹簧床垫卷压过程中包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包括挤压机构、抽真空机构、第一热封机构、传送平台机构、包膜机构、第一机械手机构和卷压机构,该抽真空机构和该第一热封机构均设置在该挤压机构上,该第一机械手机构、该包膜机构和该卷压机构均设置在该传送平台机构上;该包膜机构包括放膜装置、包膜装置和热压装置,该包膜机构对弹簧床垫的边部及一表面进行包膜作业;

该传送平台机构包括第二机架,该第二机架上依次排列设置有传动辊组件和操作台,该第二机架表面设置有一矩形安装台,该放膜装置靠近设置在该传送平台机构一端,该包膜装置安装在该第二机架上且设置在该传动辊组件两侧并沿该传动辊组件输送方向进行延伸,该热压装置连接在该第二机架上且分别靠近设置在该矩形安装台的四角处;

该包膜装置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该第一气缸和该第二气缸均固定在该第二机架上,该第一压板和该第二压板镜像设置在该矩形安装台两侧;该第一气缸的气缸轴一端与该第一压板连接,该第二气缸的气缸轴一端与该第二压板连接;该第一压板包括第一长边部和第一短边部,该第一长边部一端与和该第一短边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压板包括第二长边部和第二短边部,该第二长边部一端与该第二短边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压板和该第二压板均为“L”型。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第一长边部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第二机架上,该第二长边部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第二机架上。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矩形安装台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座,该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贯穿该第二安装座,该第一凹槽两侧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处连接有第一转轴;该第三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贯穿该第三安装座,该第二凹槽两侧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处连接有第二转轴。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第一长边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该第一长边部通过该第一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和该第三通孔后连接在第二安装座上;该第二长边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该第二长边部通过该第二转轴穿过该第二通孔和该第四通孔后连接在第三安装座上。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放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滚筒和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连接在该第二机架上,该滚筒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第一支架上。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操作台表面平整且覆盖有金属材料,该操作台设置在该传动辊组件与该放膜装置之间。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第二机架上还设置有切割组件和夹具组件,该切割组件设置在操作台与该传动辊组件之间,该切割组件的切割方向与该传动辊组件的输送方向垂直。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夹具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夹具,该第一滑轨设置在该第二机架侧边且沿该传动辊组件的输送方向延伸,该第一滑轨为闭环连接状,该第一夹具滑动连接在该第一滑轨上。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第一夹具包括至少两个排列设置在该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底座,该第一滑块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动力机构,该第一滑块底座上安装有第一下夹板、第一上夹板和第一夹板气缸,该第一夹板气缸的气缸轴一端与第一上夹板连接,该气缸轴向上运动顶起第一上夹板一端,该第一上夹板另一端下压至第一下夹板用以实现夹持作用,该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该第一滑块底座在该第一滑轨上运动。

所述的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其中,该矩形安装台两端沿传送辊组件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可按生产线式的模式完成对一弹簧床垫完成压扁、抽真空、分拣、包膜和传送卷压的步骤,直至弹簧床垫被卷压制成圆柱形状。其中,利用双压板压膜、四点热压的方式将底膜快速地包覆至弹簧床垫上并防脱落。本发明提高收卷弹簧床垫的效率,同时又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包膜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热压装置结构分布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热压组件结构简图。

图5是本发明中切割组件件结构简图。

图6是本发明中卷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气涨管固定圈结构简图。

图8是本发明中辊轴立体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中锁紧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辊轴与旋转连接座组合工作原理剖视结构图。

图中标号:1、挤压机构;2、抽真空机构;3、第一热封机构;4、传送平台机构;5、包膜机构;6、第一机械手机构;7、卷压机构;1a、第一机架;11、第一工作台;12、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11、下压板;121、上压板;100、弹簧床垫;31a、第一上热封气缸;31b、第一下热封气缸;31c、第一上热封条;31d、第一下热封条;4a、第二机架;41、传动辊组件;42、操作台;41a、矩形安装台;411a、传动辊;411b、传动带;200、底膜;5a、放膜装置;5b、包膜装置;5c、热压装置;51a、滚筒;52a、第一支架;51b、第一压板;52b、第二压板;53b、第一气缸;54b、第二气缸;511b、第一长边部;512b、第一短边部;521b、第二长边部;522b、第二短边部;4c、第二安装座;4d、第三安装座;41c、第一转轴;41d、第二转轴;51c、第一热压组件;52c、第二热压组件;53c、第三热压组件;54c、第二压板;55c、传送组件;511c、第四安装座;512c、第二上热封气缸;513c、第二下热封气缸;514c、第二上热封条;515c、第二下热封条;551c、第一导轨;552c、第二导轨;553c、第一直线导轨滑块; 4e、切割组件;4f、夹具组件;41f、第一滑轨;42f、第一夹具;421f、第一滑块底座;41e、第二滑轨;42e、第二滑块底座;421e、第二刀具气缸;4211e、刀片;4111a、第一行程开关;4112a、第二行程开关;61、真空吸盘组件;71、外壳;72、辊轴;73、辊轴电机;74、挤压组件;71a、进料口;71b、出料口;721、弧形凸部;741、压辊;742、气涨管;711、第一气涨管固定圈;712、第二气涨管固定圈;7112、第五通孔;722、第一螺纹连接座;723、第二螺纹连接座;7223、螺纹连接孔;724、连接轴;43、锁紧装置;431、第三连接座;432、第四连接座;433、锁紧块;4321、旋转连接座;724、第一卡槽;4321a、第二卡槽;4321b、第一限位凸部;4331、限位凹槽;432a、第二限位凸部;4332、第三垂直转轴;4333、第四水平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弹簧床垫卷压机,包括挤压机构1、抽真空机构2、第一热封机构3、传送平台机构4、包膜机构5、第一机械手机构6和卷压机构7。其中,该抽真空机构2和该第一热封机构3均设置在该挤压机构1上,该第一机械手机构6、该包膜机构5和该卷压机构7均设置在该传送平台机构4上,该挤压机构1将弹簧床垫100压扁,该抽真空机构2对该挤压机构1上被压扁的弹簧床垫100进行抽真空作业(因弹簧床垫100有外包装膜,该抽真空机构2伸入外包装膜内进行抽真空作业),再利用第一热封机构3对弹簧床垫100的外包装膜进行密封,该第一机械手机构6将抽真空作业完成后的弹簧床垫100移位至该传送平台机构4上,使该包膜机构5对弹簧床垫100的边部及一表面进行包膜,包膜完成后由该传送平台机构4将弹簧床垫100传送至该卷压机构7中,该卷压机构7将弹簧床垫100卷压收缩成圆柱形。当然,实际应用中,各机构均由一控制器(图中未画出)控制运行。

具体地,该挤压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a,该第一机架1a上设置有第一工作台11和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该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设置在该第一工作台11上方,该第一工作台11表面设置有下压板111,该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上传动连接有上压板121,该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带动该上压板121朝靠近该下压板111的方向移动。该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带动该上压板121朝靠近该下压板111的方向移动后,上压板121与下压板111相互贴紧,以对下压板111表面上放置的弹簧床垫100进行挤压。该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即液压缸结构,上压板121连接在该第一液压传动机构12的活塞轴(图中未标出)上。为保证上压板121与下压板111对弹簧床垫100表面挤压完全,不留缝隙,应使弹簧床垫100在上压板121表面和下压板111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均投射在上压板121表面和下压板111表面内。该抽真空机构2设置在该第一机架1a上,该抽真空机构2与弹簧床垫100的外包装膜由一吸气管相(图中未画出)连通,具体的,该抽真空机构2即为一真空机(该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该吸气管连接在真空机的吸气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热封机构3包括第一上热封气缸31a、第一下热封气缸31b、第一上热封条31c和第一下热封条31d,第一上热封气缸31a和第一下热封气缸31b的缸体均通过螺栓螺母(图中未画出)分别固定在上压板121和下压板111上,第一上热封气缸31a的活塞杆(图中未标出)竖直向下,第一上热封条31c通过螺栓螺母(图中未画出)固定在第一上热封气缸31a的活塞杆上,第一下热封气缸31b的活塞杆(图中未标出)竖直向上,第一下热封条31d通过螺栓螺母(图中未画出)固定在第一下热封气缸31b的活塞杆上,且第一上热封条31c和第一下热封条31d对应设置;第一上热封条31c和第一下热封条31d内部均设有第一电热丝(图中未画出)。

当第一上热封气缸31a的活塞杆(图中未标出)向下伸出,第一上热封条31c向下移动,第一下热封气缸31b的活塞杆向上伸出,第一下热封条31d向上移动,直至第一上热封条31c和第一下热封条31d接触,在电热丝通电的情况下,就能够将外包装膜的袋口封闭住;当第一上热封气缸31a的活塞杆向上收缩,第一上热封条31c向上移动,第一下热封气缸31b的活塞杆向下收缩,第一下热封条31d向下移动,第一上热封条31c和第一下热封条31d复位。

该传送平台机构4包括第二机架4a,该第二机架4a上依次排列设置有传动辊组件41和操作台42,该第二机架4a表面设置有一矩形安装台41a,当然,该矩形安装台41a的横截面积为矩形,该传动辊组件41设置该矩形安装台41a上,该操作台42表面平整且覆盖有金属材料。该传动辊组件41包括设置在该第二机架4a上的第一传动电机(图中未画出)、多个连接在该矩形安装台41a上的第一安装座(图中未画出)和排列设置并安装在该第一安装座上的多个传动辊411a,多个传动辊411a上连接有一传送带411b,多个传动辊411a的同一侧端部刚性连接有一传动轴(图中未画出),该传动轴与该第一传动电机传动连接以用于带动多个传动辊411a同步转动。当然,该传动辊411a也可由滚筒结构代替,但均连接一条传送带411b。

请参阅图1,包膜机构5包括放膜装置5a、包膜装置5b和热压装置5c,该放膜装置5a包括至少一个滚筒51a和第一支架52a,该第一支架52a连接在该第二机架4a上,该滚筒51a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第一支架52a上。该放膜装置5a靠近设置在该传送平台机构4一端,该包膜装置5b安装在该第二机架4a上且设置在该传动辊组件41两侧并沿该传动辊组件41输送方向进行延伸。该热压装置5c连接在该第二机架4a上,该热压装置5c分别靠近设置在该矩形安装台41a的四角处。本机构在实际使用时,第一机械手机构6将受压后的弹簧床垫100放置在传送带411b上,而该传送带411b表面需预先铺一层底膜200(塑料包装膜)用于使弹簧床垫100被传送带411b送至卷压机构7进行卷压操作时包覆弹簧床垫100,因此将卷绕成圆柱状的多层底膜200套装在该滚筒51a上,使滚筒51a旋转放膜。值得注意的是,本结构中,弹簧床垫100和传送带411b在底膜200上的垂直投影均包含在底膜200上,即,需要使铺在传送带411b表面的底膜200表面积大于传送带411b的表面积和弹簧床垫100的表面积。弹簧床垫100放置在传送带411b上后,包膜装置5b使底膜200对弹簧床垫100两侧边进行包覆,具体的,是使底膜200两侧边向上翻转后包覆在弹簧床垫100两侧边部及部分表面,且多余的处于悬空状态的底膜200侧边与位于弹簧床垫100下方未与弹簧床垫100表面重合的亦处于悬空状态的底膜200呈重叠状态。此时,热压装置5c对靠近弹簧床垫100四角处的双层底膜200的进行热压,热压点为靠近弹簧床垫100四角处的四点,从而使两层底膜200连接,以用于使底膜200包覆至弹簧床垫100上固定防底膜200脱落。操作台42设置在传动辊组件41与放膜装置5a之间且三者之间留有间隙方便使用者拆卸安装和观察工作情况。

请参阅图2,具体的,包膜装置5b包括第一压板51b、第二压板52b、第一气缸53b和第二气缸54b,该第一气缸53b和该第二气缸54b均固定在该第二机架4a上,该第一压板51b和该第二压板52b镜像设置在传送平台机构4两侧,具体的是设置在第二机架4a上该矩形安装台41a两侧且靠近传送带411b。该第一气缸53b的气缸轴(图中未画出)一端与该第一压板51b连接,该第二气缸54b的气缸轴(图中未画出)一端与该第二压板52b连接。该第一压板51b包括第一长边部511b和第一短边部512b,该第一长边部511b一端与和该第一短边部512b的一端连接,该第二压板52b包括第二长边部521b和第二短边部522b,该第二长边部521b一端与该第二短边部522b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压板51b和该第二压板52b均为“L”型。该第一长边部511b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矩形安装台41a上,该第二长边部521b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矩形安装台41a上。以该第一压板51b为例,该第一压板51b受连接的第一气缸53b的气缸轴施力被顶起后,第一长边部511b和第一短边部512b及其两者连接的直角处将底膜200一侧边进行承托并翻转起后压至弹簧床垫100边部,第二压板52b与第一压板51b结构相同,工作方法也相同,本文不再赘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矩形安装台41a上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安装座4c和第三安装座4d,该第二安装座4c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图中未画出),该第一凹槽贯穿该第二安装座,该第一凹槽两侧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标出),该第一通孔处连接有第一转轴41c;该第三安装座4d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图中未画出),该第二凹槽贯穿该第三安装座4d,该第二凹槽两侧设有第二通孔(图中未标出),该第二通孔处连接有第二转轴41d。该第一长边部511b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图中未标出),该第一长边部511b通过该第一转轴41c穿过该第一通孔和该第三通孔后连接在第二安装座上4c;该第二长边部521b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该第二长边部521b通过该第二转轴41d穿过该第二通孔和该第四通孔后连接在第三安装座4d上。

请参阅图3和图4,该热压装置5c包括第一热压组件51c、第二热压组件52c、第三热压组件53c、第四热压组件54c和传送组件55c,该传送组件55c设置在该第二机架4a上,该传送组件55c设置在该传动辊组件41下方。该第一热压组件51c、该第二热压组件52c、该第三热压组件53c和该第四热压组件54c均包括一第四安装座511c、第二上热封气缸512c、第二下热封气缸513c、第二上热封条514c和第二下热封条515c,该第四安装座511c上设置有一上定位座(图中未标出)和下定位座(图中未标出),该第二上热封气缸512c固定在该上定位座上,该第二下热封气缸513c固定在该下定位座上,第二上热封气缸512c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第二上热封条514c固定在第二上热封气缸512c的活塞杆上,第二下热封气缸513c的活塞杆竖直向上,第二下热封条515c固定在第二下热封气缸513c的活塞杆上,且第二上热封条514c和第二下热封条515c对应设置;第二上热封条514c和第二下热封条515c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热丝(图中未画出)。上述热封条均由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相应活塞杆上。

请参阅图3,该传送组件55c包括第一导轨551c、第二导轨552c和四个第一直线导轨滑块553c,该第一导轨551c和第二导轨552c分别设置在该第二机架4a上且分别沿该第二机架4a上两对角线设置,该第一直线导轨滑块553c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导轨551c两端和该第二导轨552c两端,该第四安装座511c连接在该第一直线导轨滑块553c上。四个该第一直线导轨滑块553c与控制器电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其在第一导轨551c和第二导轨552c上运动距离和方向。本结构设置的目的在于,弹簧床垫100为矩形,在上述包膜装置5b的作用下,热压装置5c只需对靠近弹簧床垫100的四个直角边上的两层底膜200进行热压连接以对弹簧床垫100进行包覆,因此,设置多个第一直线导轨滑块553c在呈“X”字型设置的两导轨上运动,带动上述四个热压组件对前文提到的双层底膜200进行热压连接。将上述四个热压组件设置在靠近矩形安装台41a四角处且运动轨迹设置成沿矩形安装台41a对角线运动,可节省第二机架4a两侧的安装空间,更主要的,与将四个热压组件设置在第二机架4a两侧并使其沿垂直于矩形安装台41a的方向运动相比,沿对角线运动可使热压点更靠近弹簧床垫100,进一步增加了与底膜200接触完全的成功率和对热压后底膜200对弹簧床垫100包覆的结构稳定性,因此增加了该热压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该第二机架4a上还设置有切割组件4e和夹具组件4f,该切割组件4e设置在操作台42与该传动辊组件41之间,该切割组件4e的切割方向与该传动辊组件41的输送方向垂直。该夹具组件4f包括第一滑轨41f和第一夹具42f,该第一滑轨41f设置在该第二机架4a侧边且沿传动辊组件41的输送方向延伸,该第一滑轨41f为闭环连接状,该第一夹具42f滑动连接在该第一滑轨41f上。该第一夹具42f包括至少两个排列设置在该第一滑轨41f上的第一滑块底座421f,该第一滑块底座421f内部设置有第一动力机构(图中未画出),该第一滑块底座421f上安装有第一下夹板(图中未画出)、第一上夹板(图中未画出)和第一夹板气缸(图中未画出),该第一夹板气缸的气缸轴一端与第一上夹板连接,该气缸轴向上运动顶起第一上夹板一端,该第一上夹板另一端下压至第一下夹板用以实现夹持作用,该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该第一滑块底座421f在该第一滑轨41f上运动。

请参阅图5,该切割组件4e包括第二滑轨41e和第二滑块底座42e,该第二滑块底座42e内部设置有第二动力机构(图中未画出),该第二滑块底座42e上安装有第二刀具气缸421e,该第二刀具气缸421e的气缸轴一端连接有刀片4211e。该气缸轴向上运动。

请参阅图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矩形安装台41a两端沿传送辊组件41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4111a和第二行程开关4112a。夹具组件4f上其中一个第一滑块底座421f上的两夹板对放膜装置5a旋转放出的底膜200进行夹持并拉拽底膜200使底膜200完全覆盖在传送带411b表面时,该第一滑块底座421f会触碰位于矩形安装台41a一端的第一行程开关4111a,控制器控制该第一滑块底座421f上的两夹板松开对底膜200的夹持,同时使位于矩形安装台41a另一端的第一滑块底座421f上的两夹板对底膜200进行夹持。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二刀具气缸421e的第二气缸54b轴向上运动将刀片4211e带动至底膜200所在平面,再控制第二滑块底座42e沿第二滑轨41e做直线运动,直至使刀片4211e完全切割底膜200后停止运动。再控制先触碰第一行程开关4111a后的第一滑块底座421f在闭环的第一滑轨41f上朝其初始位置运动,待其再触碰第二行程开关4112a时,该第一滑块底座421f停止运动,控制器控制前述的位于矩形安装台41a另一端的第一滑块底座421f运动从而拉拽底膜200,如此循环上述操作。上述结构及其工作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始终使一个第一滑块底座421f上的两夹板对底膜200保持夹持状态,从而不需要用人工将被切割后的底膜200再次放置至夹板上。

实际应用中,上述各动力机构即为传动电机。另一方面,由于夹具组件4f是用来夹持塑料材质的容易形变的底膜200,因此,可在第二机架4a两侧对称设置夹具组件4f,分别夹持在底膜200两边并将底膜200拉拽至传送辊组件表面处。操作台42设置在传动辊组件41与放膜装置5a之间且三者之间留有间隙方便使用者拆卸安装和观察工作情况,更重要的,使夹具组件4f拉拽底膜200经过操作台42后,底膜200与具有金属表面的操作台42摩擦不会产生静电,以防止静电发生在弹簧床垫100表面后与其他各机器设备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可起到保护机器设备和防止人工误操作的作用。

该第一机械手机构6连接在该第二机架4a上并在该第二机架4a上做往复直线运动。该第一机械手机构6包括第三滑轨(图中未画出)、第一龙门架(图中未标出)和真空吸盘组件61,其中第三滑轨连接第一机架1a和第二机架4a,该第一龙门架滑动连接在该第三滑轨(图中未标出)上以用于使第一机械手机构6将弹簧床垫从挤压机构1处移送至传送平台机构上4,该真空吸盘组件61设置在该第一龙门架上。该真空吸盘组件61包括气泵(图中未标出)和真空吸盘(图中未标出),该真空吸盘与该气泵通过气管(图中未标出)连接。真空吸盘结构为常用技术手段,本文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该卷压机构7包括外壳71、辊轴72、辊轴电机73和挤压组件74,该辊轴72设置在该外壳71内,该辊轴72两端分别贯穿于该外壳71两侧,该辊轴电机73设置在该外壳71外并与该辊轴72一端传动连接,该挤压组件74均匀径向分布在该外壳71内壁上,该挤压组件74设置在该外壳71内且该挤压组件74的挤压力方向指向该辊轴72的轴线。该外壳71上设置有进料口71a,该进料口71a朝向该传动辊组件41,该外壳71一侧设置有出料口71b用于取出卷压完成的弹簧床垫100。该辊轴72表面沿径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弧形凸部721。

该挤压组件74包括多条压辊741、多个小型液压缸(图中未画出)和气涨管组件,该压辊741与该小型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该小型液压缸的活塞杆用于带动该压辊741朝向靠近该辊轴72轴线的方向运动。靠近该进料口71a处的该外壳71内壁上设置一该压辊741。该小型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该外壳71上。该气涨管组件包括多个气涨管742和外接充气电子阀(图中未画出),每个该气涨管742设置在相邻两条压辊741之间。

请参阅图7,具体的,该外壳71为管状结构,该进料口71a开设在该外壳71外壁上,该出料口71b即为管状结构的一端开口处,该辊轴72设置在该管状结构的中轴线上。该外壳71两端口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气涨管固定圈711和第二气涨管固定圈712,该辊轴72两端分别穿过该第一气涨管固定圈711和该第二气涨管固定圈712,该第一气涨管固定圈711和该第二气涨管固定圈712表面径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五通孔7112,该气涨管742两端分别套设连接在该第五通孔7112内,该第一气涨管固定圈711和该第二气涨管固定圈712上设置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与该外接充气电子阀通过气管(图中未画出)相连用于为该气涨管742充放气。具体的,该密封装置可为两个设置在外壳两端口内孔中的带有密封充气室的端盖(图中未画出,该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多个气涨管两端密封连接在该端盖上且与密封充气室连通,充气电子阀的气管通过气孔与密封充气室连接。

请参阅图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辊轴72两端套接有第一螺纹连接座722和第二螺纹连接座723,该第一螺纹连接座722的边沿和该第二螺纹连接座723的边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凸部(图中未标出),每个该连接凸部上均设置有螺纹连接孔7223。该辊轴72表面径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弧形凹槽(图中未标出),该弧形凹槽在该辊轴72表面沿辊轴72轴线进行延伸,该弧形凹槽内嵌设有连接轴724以使该辊轴72表面形成弧形凸部721,该连接轴724表面光滑。该连接轴724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螺纹连接座722和该第二螺纹连接座723螺纹连接。本结构中的辊轴72与挤压组件74配合,使传动辊组件41传送至外壳71中的弹簧床垫100逐渐被卷压成圆柱状,其中,使用液压缸结构连接压辊741可改变压辊741对弹簧床垫100的挤压力从而使弹簧床垫100的卷压结构更紧凑,压辊741起到在卷压过程中保持弹簧床垫100可被持续输送的作用,亦起到对其进行挤压使弹簧床垫100卷压结构更紧凑的作用,气涨管742均匀分布,且统一由电子阀控制充放气,从而使其对弹簧床垫100的挤压力均匀,挤压过程更平稳,产品外形更紧凑美观。在此工作过程中,将靠近该进料口71a处的外壳71内壁上设置一压辊741,不仅起到传送弹簧床垫100的作用,该处位置的压辊741应始终保持在原位,防止在弹簧床垫100传送过程中,弹簧床垫100部分表面被顶起,继续传送弹簧床垫100,会使弹簧床垫100部分表面在卷压过程中被折弯而不是逐渐地被卷起。若在靠近该进料口71a处设置一气涨管742,根据以上技术问题,则该处的气涨管742则不被允许工作,浪费资源。本结构中,在辊轴72表面设置有弧形凸部721是为了在卷压过程中,防止辊轴72与弹簧床垫100发生相对滑动,若发生相对滑动会严重影响卷压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使辊轴72与弹簧床垫100在挤压的同时两者接触更牢靠。且使用弧形凸部721而不使用棱柱的目的在于,弧形凸部721在卷压过程中不会破坏弹簧床垫100表面或是破坏底膜200,而棱柱存在的结构尖角会损坏底膜200和在弹簧床垫100表面制造压痕,损坏弹簧床垫100表面布料层。

请参阅图9和图10,该传送平台机构4一侧设置有锁紧装置43,该锁紧装置43与该辊轴72另一端连接。该锁紧装置43包括第三连接座431、第四连接座432和锁紧块433,该第三连接座431连接在该第二机架4a一侧,该第四连接座432活动连接在该第三连接座431上,该锁紧块433活动连接在该第三连接座431上用于锁紧该第四连接座432。具体的,该第三连接座431上设置有第一水平轴孔(图中未画出)和第一垂直轴孔(图中未画出),该第四连接座432上设置有第二垂直轴孔(图中未画出),该锁紧块433上设置有第二水平轴孔(图中未画出),该第一垂直轴孔与该第二垂直轴孔通过一第三垂直转轴4332相连接以使该第四连接座432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该第一水平轴孔与该第二水平轴孔通过一第四水平转轴4333相连接以使该锁紧块433向上运动以远离该第四连接座432。该辊轴72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槽724,该第四连接座432一侧设置有旋转连接座4321,该旋转连接座4321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4321a,该第二卡槽4321a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部4321b,该辊轴72一端套设在该第二卡槽4321a中,该第一限位凸部4321b卡接在该第一卡槽724中。该锁紧块433上设置有限位凹槽4331,该限位凹槽4331贯穿于该锁紧块433,该第四连接座43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部432a,该第二限位凸部432a卡设在该限位凹槽4331中用于使该锁紧块433将该第四连接座432锁住。该锁紧块433向上运动时,该第二限位凸部432a与该限位凹槽4331分离使该第四连接座432被解锁。此时,沿水平方向摆转该第四连接座432,使旋转连接座4321与该辊轴72脱离连接,可从出料口71b将辊轴72上卷压完成的弹簧床垫100取出,操作方便快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