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外召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3671发布日期:2018-12-19 05:48阅读:2293来源:国知局
电梯外召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梯外召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的垂直运输系统,使其成为了高层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梯的使用,减轻了人们上下楼的体力消耗,缩短了上下楼所消耗的时间。但传统的召梯方式需要人到达厅门处,按下外召板的上、下召梯按钮实现召梯。当遇到乘梯高峰期时,用传统方式进行召梯,往往会造成乘客的候梯时间较长,造成时间浪费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乘客的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梯外召系统,利用大楼监控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识别进入大楼人员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智能召梯,缩短候梯时间,提高电梯服务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外召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梯外召系统,包括大楼监控系统、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以及电梯主控装置;所述大楼监控系统和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分别与所述数据中心连接,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与所述电梯主控装置通讯连接;所述大楼监控系统包括大楼内所有监控装置,用于采集进入大楼人员的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存储于所述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用于存储所述大楼监控系统采集的视频数据以及进入大楼人员被识别的信息;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新采集的视频数据中的人员信息并与所述数据中心之前存储的人员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常驻人员以及在习惯时间段时,将召梯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梯主控装置,所述电梯主控装置用于接收召梯控制指令并控制电梯到达常驻人员习惯时间段内的相应楼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原始数据库和单元信息库,所述原始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大楼监控系统采集的视频数据,所述单元信息库用于存储进入大楼人员被识别的信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元信息库存储的人员被识别的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身高信息、习惯动作信息以及不同时间段乘坐电梯的对应楼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元信息库用于定期删除超过预设时间未再次进入大楼的人员信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信息识别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对比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数据中心存储的视频数据中的人员信息;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分析进入大楼的人员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出现频率以及习惯时间段;所述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是否为常驻人员以及所述常驻人员进入大楼的时间是否为习惯时间段;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对比模块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常驻人员以及在习惯时间段时,将召梯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电梯主控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将在预设时间段内每天出现频率最高的小时区间设为习惯时间段;所述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将在预设时间段内出现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的进入大楼人员,判断为常驻人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非常驻人员时,判断是否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则为所述人员在所述单元信息库内建立人员信息,如果非第一次进入大楼则将所述人员的最新信息存入所述单元信息库中对应人员名录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主控装置包括无线终端模块,所述无线终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的召梯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梯外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大楼监控系统采集进入大楼内的人员视频数据,并存储于数据中心;

s2、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识别进入大楼人员的视频数据获取人员信息,并与数据中心的单元信息库中存储的人员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常驻人员以及在习惯时间段时,将召梯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梯主控装置;

s3、电梯主控装置接收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发送的召梯控制指令,并控制电梯到达常驻人员习惯时间段内的相应楼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步骤s3之前,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非常驻人员时,判断是否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则为所述人员在所述单元信息库内建立人员信息,如果非第一次进入大楼则将所述人员的最新信息存入所述单元信息库中的对应人员名录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利用大楼监控系统所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的分析,建立大楼常驻人员的单元信息库,当检测到常驻人员在习惯时间段进入大楼时,可为其提前召梯,缩短候梯时间,提高电梯的服务质量。

2、本发明对进入大楼的人员进行智能管理,无需人为录入信息,且对大楼监控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利用,既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也可以使采集到的大数据得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外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梯外召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梯外召系统,包括大楼监控系统、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以及电梯主控装置。大楼监控系统和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分别与数据中心连接。电梯主控装置内设有无线终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通讯连接。

大楼监控系统包括大楼内所有监控装置,用于采集进入大楼人员的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存储于数据中心的原始数据库内。

数据中心包括原始数据库和单元信息库。原始数据库用于存储大楼监控系统采集的视频数据,单元信息库用于存储进入大楼人员被识别的信息。进入大楼的人员会被监控装置拍下视频数据,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将识别视频数据,提取人员信息。被识别的信息包括人脸信息、身高信息、习惯动作信息以及不同时间段乘坐电梯的对应楼层。单元信息库会定期删除超过预设时间未再次进入大楼的人员信息,比如预设时间为30天,单元信息库会删除超过30天未再次进入大楼的人员信息。

如图2所示,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包括信息识别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对比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数据中心原始数据库存储的视频数据中的人员信息,识别后的人员信息存储于单元信息库,以人员名录的形式存储。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分析进入大楼的人员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出现频率以及习惯时间段。将在预设时间段内每天出现频率最高的小时区间设为习惯时间段。比如预设时间段为30天,在30天内进入大楼人员每天出现频率最高的小时区间为早上8:00-9:00,则将早上8:00-9:00设为习惯时间段。

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是否为常驻人员以及常驻人员进入大楼的时间是否为习惯时间段。信息对比模块将在预设时间段内出现频率高于预设频率的进入大楼人员,判断为常驻人员。例如,预设时间为30天,预设频率为15天,那么进入大楼人员在30天内的出现频率高于15天则认为是常驻人员。信息对比模块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非常驻人员时,判断是否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则为该人员在单元信息库内建立人员信息,如果非第一次进入大楼则将该人员的最新信息存入单元信息库中对应人员名录下。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信息对比模块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常驻人员以及在习惯时间段时,将召梯控制指令传输给电梯主控装置。

电梯主控装置用于接收召梯控制指令并控制电梯到达常驻人员习惯时间段内的相应楼层。电梯主控装置包括无线终端模块,无线终端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接收人工智能识别系统的召梯控制指令。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梯外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大楼监控系统采集进入大楼内的人员视频数据,并存储于数据中心的原始数据库;

s2、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识别进入大楼人员的视频数据获取人员信息,并与数据中心的单元信息库中存储的人员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为常驻人员以及在习惯时间段时,将召梯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电梯主控装置;

s3、电梯主控装置接收所述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发送的召梯控制指令,并控制电梯到达常驻人员习惯时间段内的相应楼层。

在步骤s3之前,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判断进入大楼的人员非常驻人员时,判断是否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大楼则为该人员在单元信息库内建立人员信息,如果非第一次进入大楼则将该人员的最新信息存入单元信息库中的对应人员名录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