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0395发布日期:2019-01-18 22:5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厂中,很多的食品在出厂前都需要对其进行包装加工,由于某些食品的保质期较短,所以需要对其包裹一层保鲜膜,从而方便增加食品的运输时间,所以一种保鲜膜的覆盖装置将为企业和厂家的生产和销售起到关键性因素,同样,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饮食越来越丰富,容易导致出现大量的剩菜剩饭的问题,为了节约人们通常将剩菜放入冰箱中存放,但是为了防止串味,因此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包裹保鲜膜。

食品保鲜装置大都是将保鲜膜存放在一个纸盒子里,然后在纸盒子的边缘设置有刀片,然后直接将保鲜膜拽出需要多少就通过刀片直接截断使用,但是现有的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不方便拆卸打开对内部进行维修检查,且没有对保鲜膜的预热和杀菌效果,减少保鲜膜对食品所带来的细菌;只能安装放置固定长度尺寸的保鲜膜,只能对固定大小的食品进行包装,且不方便快速切换使用;没有设置托轴和出料轴,导致保鲜膜在内部容易缠绕卡死;自动化程度低,没有自动夹膜、出膜和切割装置,且对食品的包膜不够全面封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拆卸打开对内部进行维修检查,且没有对保鲜膜的预热和杀菌效果,减少保鲜膜对食品所带来的细菌;只能安装放置固定长度尺寸的保鲜膜,只能对固定大小的食品进行包装,且不方便快速切换使用;没有设置托轴和出料轴,导致保鲜膜在内部容易缠绕卡死;自动化程度低,没有自动夹膜、出膜和切割装置,且对食品的包膜不够全面封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上端左侧和下端右侧均设置有封板,且第一盒体的内部上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灭菌灯,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左端设置有第一外齿盘,且第一盒体的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外齿盘,并且第二外齿盘位于第一外齿盘的右端下方,所述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的内部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齿轮盘,且第一齿轮盘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后端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外齿盘的一端内部螺纹连接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等间距预留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挡盘,且第二连接杆的前端活动连接设置有第二挡盘,并且第二连接杆的后端活动连接在第一盒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之间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内部均镶嵌连接设置有烘干片,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第一盒体的内部底端,所述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的右端均设置有托辊,且托辊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在第一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出料轴,且第一盒体的右表面内部活动连接设置有切刀片,所述出料轴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活动连接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右端内部,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盒体的一端焊接连接有金属板,且金属板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设置有夹具,所述第二盒体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右端表面,且第二盒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垫块,所述第二盒体的上表面内侧镶嵌连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第二盒体的右端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封板在第一盒体上为转动结构,且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的长度尺寸均小于封板的长度尺寸,并且2组封板的中轴线分别与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盘关于第一齿轮盘的中心等角度设置有3组,且第二齿轮盘与第一外齿盘以及第一齿轮盘的连接方式均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连接杆在第一盒体上为转动结构,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挡盘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第二挡盘在第二连接杆上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烘干片关于固定块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且烘干片呈圆弧型结构,并且2组烘干片分别与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的外表面均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内部,且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关于支撑杆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切刀片在第一盒体的右端内部为滑动结构,且切刀片的下端呈锯齿状结构,出料轴在第一盒体的右端内部上方设置有2组,且每组出料轴对称设置有2个。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在第一盒体的内部为伸缩结构,且金属板和活动杆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夹具在金属板的内部为滑动结构,且夹具关于金属板对称设置有2组。

优选的,所述垫块在第二盒体的上方为升降结构,且垫块和伸缩杆均对称设置在活动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倾斜设置在第二盒体的右端上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方便拆卸打开对内部进行维修检查,且有对保鲜膜的预热和杀菌效果,减少保鲜膜对食品所带来的细菌,能安装放置不同长度尺寸的保鲜膜,且能够快速切换使用,设置了托轴和出料轴,避免保鲜膜在内部缠绕卡死,自动化程度高,有自动夹膜、出膜和切割装置,且对食品的包膜比较全面封闭;

1、通过设置有灭菌灯、固定块和烘干片,通过灭菌灯的作用方便对保鲜膜进行杀菌消毒,再通过固定块上的2组烘干片对保鲜膜进行微热,防止保鲜膜将细菌带入食品的内部,且提高其热覆性;

2、通过设置有外齿盘和齿轮盘,通过第一齿轮盘和外齿盘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3组第二齿轮盘在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的内部转动切换位置,从而方便使用不同尺寸的保鲜膜,且第一外齿盘和第二外齿盘上的保鲜膜分别包装与食品的上下端面,方便增加密封性;

3、通过设置有固定螺栓、凹槽和挡盘,通过固定螺栓的作用方便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分离,从而方便更换保鲜膜,再通过第一挡盘和第二挡盘的作用方便对保鲜膜进行限位,且通过凹槽的作用方便使第一挡盘和第二挡盘卡紧,避免保鲜膜在第二连接杆上发生移动,导致膜体缠绕;

4、通过设置有托辊和出料轴,通过2组托辊的作用方便对保鲜膜起到托撑作用,再通过出料轴的作用方便限定保鲜膜的出料位置;

5、通过设置有切刀片、活动杆、和夹具,方便通过夹具的作用对保鲜膜的一端进行夹紧固定,再通过活动杆的伸缩作用带动保鲜膜覆盖在食品的表面,且再通过切刀片方便自动对其完成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外齿盘、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外齿盘、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盒体;2、封板;3、灭菌灯;4、第一外齿盘;5、第二外齿盘;6、第一齿轮盘;7、第二齿轮盘;8、第一连接杆;9、固定螺栓;10、第二连接杆;11、凹槽;12、第一挡盘;13、第二挡盘;14、固定块;15、烘干片;16、支撑杆;17、托辊;18、出料轴;19、切刀片;20、活动杆;21、金属板;22、夹具;23、第二盒体;24、液压缸;25、伸缩杆;26、垫块;27、压力传感器;2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包装用保鲜膜引导覆盖装置,包括第一盒体1、封板2、灭菌灯3、第一外齿盘4、第二外齿盘5、第一齿轮盘6、第二齿轮盘7、第一连接杆8、固定螺栓9、第二连接杆10、凹槽11、第一挡盘12、第二挡盘13、固定块14、烘干片15、支撑杆16、托辊17、出料轴18、切刀片19、活动杆20、金属板21、夹具22、第二盒体23、液压缸24、伸缩杆25、垫块26、压力传感器27和控制面板28,第一盒体1的上端左侧和下端右侧均设置有封板2,且第一盒体1的内部上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灭菌灯3,第一盒体1的内部左端设置有第一外齿盘4,且第一盒体1的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外齿盘5,并且第二外齿盘5位于第一外齿盘4的右端下方,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的内部中心均设置有第一齿轮盘6,且第一齿轮盘6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第二齿轮盘7,第二齿轮盘7的后端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且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外齿盘4的一端内部螺纹连接设置有固定螺栓9,第一连接杆8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且第二连接杆10的外表面等间距预留设置有凹槽11,第二连接杆10的后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挡盘12,且第二连接杆10的前端活动连接设置有第二挡盘13,并且第二连接杆10的后端活动连接在第一盒体1的内表面,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之间设置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的左右两侧内部均镶嵌连接设置有烘干片15,固定块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且支撑杆16固定安装在第一盒体1的内部底端,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的右端均设置有托辊17,且托辊17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在第一盒体1的内壁上,第一盒体1的内部右端上侧固定安装有出料轴18,且第一盒体1的右表面内部活动连接设置有切刀片19,出料轴18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20,且活动杆20活动连接设置在第一盒体1的右端内部,活动杆20远离第一盒体1的一端焊接连接有金属板21,且金属板21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设置有夹具22,第二盒体23固定连接设置在第一盒体1的右端表面,且第二盒体23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24,液压缸24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25,且伸缩杆2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垫块26,第二盒体23的上表面内侧镶嵌连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7,且第二盒体23的右端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8。

如图1中封板2在第一盒体1上为转动结构,且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的长度尺寸均小于封板2的长度尺寸,并且2组封板2的中轴线分别与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方便打开对装置内部的保鲜膜进行更换,如图4中第二齿轮盘7关于第一齿轮盘6的中心等角度设置有3组,且第二齿轮盘7与第一外齿盘4以及第一齿轮盘6的连接方式均为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齿轮盘6和外齿盘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3组第二齿轮盘7在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的内部转动切换位置,从而方便使用不同尺寸的保鲜膜。

如图3中第二连接杆10通过固定螺栓9与第一连接杆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0在第一盒体1上为转动结构,第二连接杆10与第一挡盘12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第二挡盘13在第二连接杆10上为拆卸结构,通过第一挡盘12和第二挡盘13的作用方便对保鲜膜进行限位,且通过凹槽11的作用方便使第一挡盘12和第二挡盘13卡紧,避免保鲜膜在第二连接杆10上发生移动,导致膜体缠绕,如图1中烘干片15关于固定块1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且烘干片15呈圆弧型结构,并且2组烘干片15分别与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的外表面均相契合,通过固定块14上的2组烘干片15对保鲜膜进行微热,防止保鲜膜将细菌带入食品的内部,且提高其热覆性。

如图1中支撑杆16倾斜设置在第一盒体1的内部,且第一外齿盘4和第二外齿盘5关于支撑杆16对称设置,方便支撑2组烘干片15,如图1中切刀片19在第一盒体1的右端内部为滑动结构,且切刀片19的下端呈锯齿状结构,出料轴18在第一盒体1的右端内部上方设置有2组,且每组出料轴18对称设置有2个,通过2组托辊17的作用方便对保鲜膜起到托撑作用,再通过出料轴18的作用方便限定保鲜膜的出料位置。

如图5中活动杆20在第一盒体1的内部为伸缩结构,且金属板21和活动杆20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夹具22在金属板21的内部为滑动结构,且夹具22关于金属板21对称设置有2组,方便通过夹具22的作用对保鲜膜的一端进行夹紧固定,再通过活动杆20的伸缩作用带动保鲜膜覆盖在食品的表面,且再通过切刀片19方便自动对其完成切割,如图1中垫块26在第二盒体23的上方为升降结构,且垫块26和伸缩杆25均对称设置在活动杆20的外侧,增加将食品升高,从而方便对食品的上下两面进行包裹,从而增加密封性。

如图1中压力传感器27与控制面板28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28倾斜设置在第二盒体23的右端上侧,增加装置的自动化。

工作原理:首先将2组封板2转动打开,然后通过旋转固定螺栓9,分别将3组第二连接杆10从而第一连接杆8上拆卸下来,然后转动第二连接杆10一定的角度方便将3组第二挡盘13卸下,再将3组不同长度尺寸的保鲜膜纸筒套在第二连接杆10的外表面,然后将第二挡盘13对应卡紧在凹槽11中,通过第一挡盘12和第二挡盘13的作用将保鲜膜进行限位固定,接着将第二连接杆10通过固定螺栓9与第一连接杆8螺纹连接,再将第一外齿盘4内侧需要使用的保鲜膜的一端穿过其较近的一组托辊17,再穿过上方的2组出料轴18之间,并穿出第一盒体1的右端面,同理将第二外齿盘5内侧的需要使用的保鲜膜穿过另一组托辊17和下方的2组出料轴18之间,然后2组夹具22在金属板21的内部滑动相互靠近将两组保鲜膜的一端夹紧,接着将食品放置在垫块26上,一开始垫块26与第二盒体23保持同一水平面,所以当食品放置到垫块26上时型号为cyyz11的压力传感器27会感应到食品的压力,再通过中央处理装置将信号发给液压缸24,通过液压缸24控制2组伸缩杆25伸缩,并通过垫块26带动食品上移,使食品移动到2组活动杆20之间,接着通过2组活动杆20的伸缩作用,将带动2组保鲜膜向右侧移动,分别使其覆盖到食品的上下两面,然后通过切刀片19的滑动作用完成对2组保鲜膜的切割,从而使2组保鲜膜包裹在食品的外表面,在包装过程中,将灭菌灯3和烘干片15打开,通过3组灭菌灯3的作用对保鲜膜进行杀菌,通过烘干片15的作用对其进行微热处理,若需要包装更大或者更小尺寸的食品时,可以将型号为y90s-2的电机接通电源,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盘6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盘6和第一外齿盘4的共同作用使得3组第二齿轮盘7在内侧转动切换位置,从而使用不同第二连接杆10外表面的不同尺寸的保鲜膜,方便包装不同尺寸的食品,这就是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