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包装套和抽真空的外包装的医疗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7802发布日期:2019-02-22 21:4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带有包装套和抽真空的外包装的医疗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对象是一种带有在其内腔中存在相对大气压降低的气压的外包装的、用于保存无菌的医疗物品的医疗包装套,带有如下目的,即,外包装尽可能密封地且无褶皱地围绕包装套紧贴。



背景技术:

de102009013947a1指出了一种用于包装物件的包装,带有被成形成多边形套的、由收缩薄膜围绕的包装套。然而在收缩薄膜的热收缩的情形中,在收缩薄膜与多边形套的端面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可能形成非期望的褶皱,在其折弯的情形中外包装可能裂开。

ep1870340a1、us6547094b1和wo200238360a1指出了一种中空吹塑的容器形式的包装套,其下端面被平展。该展平来自于塑料软管为了容器封闭的密封。未设置有外包装的布置。

作为现有技术此外已知圆柱形的包装套,其一般而言由两个可彼此插入的套部件构成,其在内腔中容纳任意物品。这样的物品可例如是钻头、铣刀、无菌的医疗仪器或任意其它应被最佳地保护以防冲击和敲击的工具。

如下是已知的,即,如此地构造这样的、一般而言两件式的包装套,即,其大约圆柱形地构造且相应地在相反方向上指向的两个包装套的端部呈盘状地构造。由此得出如下,即,属于现有技术的包装套在端面平整且呈盘状。呈盘状的、端面封盖的端部垂直于包装套的纵向中轴线。

其相应地是一种已知的包装套的钝角的前端部,然而其在引入到外包装中的情形中带来严重的缺点,该外包装在包装套的引入之后于是设有真空。

当这样的包装套在至少部分排出包装空气的情形下被封入在外包装中时,在外包装中在钝端的端面处以非期望的方式形成降低包装的寿命和密封性的褶皱。

如下被证实,即,外包装中的非期望的起皱导致软管薄膜或片薄膜的薄膜材料在褶皱区域中的脆化,当上述部件被弯曲时,由此通过起皱构成在薄膜中的额定破裂点,其在持续很久的利用的情形中导致外包装的开裂且因此导致被容纳在外包装中的包装套的保护和无菌性的废除。

本发明优选设置且适合用于医疗手术器械、工具和植入物的无菌包装。此处存在对于密封质量的特别的前提条件,因为在外包装的在包装端部处的区域中的气穴(也被称作“突出部”)须以高的可靠性被避免。在包装非无菌的食品或日常的其它物品的情形中,与之相反这样的起皱不起作用。

在手术器械和对于手术而言必要的物品例如螺钉、夹板、人工髋关节或膝关节或其它植入物和工具的无菌包装的情形中然而如下被确定,即,在包装的端面处的非期望的起皱在较长存储时间的情形中导致外包装的具有非期望的褶皱的密封区域的脆化。

此外如下是常见的,即,将如此制成的包装存储在另一外包装、例如纸箱中,其中,然而外包装的端面的经密封的突出部为了更好的包装被弯折。

该弯折导致外包装在突出部的区域中的损伤,当在该处存在非期望的褶皱时,这在用于医疗物品的包装的情形中无论如何须被避免。

在此如下可被考虑,即,根据本发明的这样的外包装和包装物品至少须可耐用7或8年的时间段,而不存在发生包装端部的开裂或非期望的拆开。先前所提及的起皱然而导致材料的脆化,且因此这样已知的包装的寿命受限制。

de10301449a1的对象指出了一种用于医疗物品的经密封的外包装,不带有包装套的使用且带有根据本发明待避免的经密封的、呈现显著的起皱的端部区域的示出。

us20120124943a1和us4603538a1指出了一种用于医疗物品的包装,其由外部的经密封的包装袋构成,在其内腔中布置有经密封的第二包装袋,在其中医疗物品被引入。然而其缺少可较少弯曲的、机械稳定的用于保存医疗物品和同样地内袋通过外袋的无空气包围的包装套。通过两个包装袋构成的充气的空间应被避免。这样的包装不适合用于边缘尖锐的物品的包装。经包装的物品同样不被位置确保地紧固在这样的包装中。

us20080116106a1指出了一种由塑料构成的、深冲的、单侧向上打开的用于容纳包装组形式的医疗物品的包装外壳,其开口以覆盖薄膜环绕地被密封。因此,对于每个医疗物品而言存在的单个包装套未被指出,其被可密封的外包装封闭。在打开覆盖薄膜的情形中,所有经包装的物品不再是无菌的。如下是已知的,即,这样的包装在真空下被包含在无菌的外包装袋中,由此实现双重的无菌性。然而该布置的缺点是,由边缘尖锐的塑料外壳构成的内部包装在运输的情形中倾向于撞击穿过外包装袋,由此失去在外袋中的无菌性。其存在另外的缺点,即,在安放呈软管状的在真空的情形下被封闭且被密封的外袋的情形中形成在包装端部的区域中的非期望的起皱,因为有棱的包装外壳的轮廓不被匹配于经密封的突出部。

ep2108381a1以相同的方式指出了一种由塑料构成的经深冲的包装外壳,其被两个彼此具有相互间隔的覆盖薄膜盖住,在其间隙中容纳有第一医疗物品,其中,第二物品被插入在包装外壳中。两个覆盖薄膜环绕地被密封到包装外壳的支撑边缘上。用于各个在该处被无菌地包装且被位置固定地保护以防破裂的物品的单个的包装套由此不可被取出。这样的包装因此仅适合用于包装较软的、不具有棱边的医疗物品(例如软管)。边缘尖锐的且/或较重的手术工具、植入物和工具然而不可以该方式被无菌地包装。



技术实现要素:

出于该原因,本发明设定如下目的,即,显著提高与可密封的外包装形状配合地被包装的包装套的寿命且避免在经密封的端面的区域中的起皱。

尤其地,经无菌包装的物品的寿命在形状配合地被经密封的外包装包围的包装套中应被显著提高。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如此地改进一种带有抽真空的外包装的包装套,即,在外包装中提供真空的情形中尽可能避免在包装套的端面处的起皱。

为了实现所提出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技术理论。

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设置有一种用于将医疗物品无菌地保存在至少由两个部件构成的、可气密封闭的、无菌的包装套中的医疗包装,带有至少部分形状配合地围住包装套的、密封的、呈薄膜状的外包装,其中,在外包装中存在相对大气压降低的负压,

1.其中,包装套(1;28,29)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个被平展地构造,

2.其中,外包装(4)的长度长于包装套的长度且伸出包装套(1,28,29)的端面区域且在该处形成突出部(10),

3.其中,至少在包装套(1,28,29)的端面区域中布置有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5,15),

4.其中,包装套(1;28,29)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优选然而两个端面构造成呈流线形的轮廓,其由包装套的较大的周缘出发过渡到较窄的且在厚度上降低的经密封的突出部中,

5.其中,由包装套到外包装中的端面过渡大致无褶皱。

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包装套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优选然而两个端面被平展地构造,且由在直径上较大的包装套无褶皱地过渡到外包装的平整的密封的突出部中。

如下是有利的特征,即,此时包装套的端面呈流线形地被展平地构造,尤其呈鸟嘴形或尖锥形地构造且由此全面形状配合地包围新型的包装套的外包装使得包装套的无褶皱的端面密封成为可能。

因此,包装套的在直径上增大的端面到在密封的突出部的区域中的外包装的形状配合地联接到其处的较窄的且在厚度上降低的区域中的近似持续的过渡被实现,因为包装套的平整地延伸的端面被匹配于外包装的平整地构造的、经密封的突出部。

由于该协调的相互匹配,在外包装的经密封的突出部中的较小的边缘尖锐的褶皱和扭曲被避免。更多地存在较大的、彼此流入的在包装套到外袋侧的突出部中的过渡区域中的过渡半径,这通过包装套的端面的在轴向上延伸的、锥状地在厚度上降低的、呈流线形的轮廓来实现。

作为由流动液体的流体力学构成的类似例子可提到如下,即,由包装套的端面到外袋薄膜的在端面联接的经密封的突出部中的过渡应“呈流线形“地设计。出于该原因,包装套的端面构成呈流线形的轮廓,其被外包装无褶皱且形状配合地围住。

因此,外包装的至少在一个端面上、优选然而在两个端面上布置的密封区域协调地、持续地且流动地且无褶皱地围住包装套的经展平的端面区域。

其优选近似平整地构造,因为可密封的外包装形状配合地、无接缝地且无褶皱地安放到包装套的端面处,从而可有利地实现外包装在真空中的无褶皱的密封,由此气穴和非期望的起皱被避免。

这意味着如下,即,由包装套的近似呈圆柱形的或与此接近的在其余纵向区域中占主导的横截面出发,相应的套部件的两个相对而置的端面此时不再呈圆柱形地构造,而是被展平。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展平部大约呈鸟嘴形地构造。如下被优选,当外包装在包装套的该端面区域中通过呈a形或呈v形的密封被封闭时。

在这样的包装套的第一种实施形式中其是单侧或两侧的呈鸟嘴形的端部,其在其宽度上大约与否则(近似)呈圆柱形的包装套的直径相符,其中,呈鸟嘴形的端部在被转动以90°的视图中同样尖形收缩,以便于因此构成扁平端部,其此时在外包装中抽真空的情形中不再导致在该区域中的外包装的起皱,因为其协调流动地联接到在端面区域中的外包装的密封的平整的突出部处。

根据本发明因此作如下设置,即,其余圆柱形的或近似圆柱形的包装套的彼此相反布置的端面此时构造成扁平端部,该包装套优选由两个彼此可插接或可拧紧的套部件构成。

作为两个大约类似的套部件的替代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在一个端面处通过可插接或可拧紧的塞子来封闭的唯一的套部件被使用。

同样地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套部件在两侧敞开地设计且敞开端面中的每个通过可插接或可拧紧的栓塞被封闭。

同样地在该情况中,然后端面塞子的造型被匹配于到外包装的经密封的或熔合的突出部中的、期望的协调的且持续的过渡。这意味着如下,即,塞子平整地且/或呈鸟嘴形地构造,以便于因此确保到外包装中的无褶皱的过渡。

包装套优选由透明的塑料材料构成,其具有如下这样的弯曲刚度,即,其中一个包装件为了封闭包装可被抗弯地推到另一包装件上。弯曲刚度同样应如此地高,即,被包含在包装中的物品在包装下落的情形中被保护以防破裂且包装自身不被损坏。

“外包装”的概念,本发明同样被理解为一层或多层包装薄膜形式的复合薄膜,由其进行灵活的包装。各个薄膜层通常被挤塑或被层压或者被制成薄板。这些包装主要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使用。

该复合薄膜的构造由各个对于相应的使用情况而言被详细说明的层构成。通过无溶剂或同样地含溶剂的粘合剂层压实现各个单薄膜至复合物的构造。同样地挤塑层压或同样地挤压涂层(虽然现在罕见)仍然得到使用。

载体薄膜是被用于薄膜的压制的薄膜层。复合薄膜可装备有额外的壁障层,当载体薄膜未业已具有足够的自壁障时。额外的壁障层然后可被引入到密封薄膜中。通常为此使用evoh(嵌入在pe中)。

载体薄膜同样可装备有较小的、中间的和较高的壁障。在2层复合物的情形中提及duplex复合薄膜,而在3层的情形中提及triplex复合薄膜。层压的复合薄膜在热成形的情形中被用作上薄膜而很少被用作下薄膜。同样地作为用于所谓的tray-sealer(经密封的托盘或外壳)的外壳密封薄膜使用复合薄膜。用于软管袋机器的复合薄膜水平地且垂直地已自许多年来满足其使用目的,更确切地说作为软管袋薄膜。

复合薄膜按照载体具有不同特性。薄膜可由如下构成:

多元酯

玻璃纸

作为壁障层(不透明的层)的铝

作为黄油包裹薄膜的内侧的疏水的纸

pa

pe

pp

petg

本发明同样涉及金属的薄膜,其例如以如下方式在多元酯的基础上形成,即,在真空中载体薄膜被蒸涂以非常薄的层(最纯的)铝。该过程基于物理的气相分离。由此,薄膜获得金属光泽。其可对着其它薄膜被层压。该处理同样也因为视觉效果进行。另一方面,金属变体方案提供了防止光线和氧气的保护。

“外包装”的概念,本发明同样被理解为吹塑薄膜。其被理解为由热塑性塑料构成的薄膜,其借助于吹塑薄膜设施来制成。

在吹塑薄膜的情形中,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撕裂强度是非常类似的。其存在仅由一个层(所谓的单吹塑薄膜)构成,且存在由多层(所谓的共挤吹塑薄膜)制成的薄膜。在共挤吹塑薄膜的情形中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将不同材料的正面的特性结合在一个薄膜中。因此例如存在由5个不同层构成的火腿包装:

1.外部:可印刷的层、大多数聚丙烯或聚乙烯

2.在外部与中间之间:由乙烯醇或乙烯酯构成的增附剂

3.中间:由聚酰胺构成的阻挡层,用于香味的“阻隔”

4.在中间与内部之间:增附剂

5.内部:带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的作为杀菌屏障的食品安全层,以便于可将薄膜与包装的下部熔合,大多数由聚乙烯构成。

“扁平端部”的概念被理解为所有特征在于如下的几何形状,即,其宽度小于其高度且其可能由圆柱形的套部件的净宽出发在纵向上看在远端变尖地延伸。其可相对纵向中轴线对称地或非对称地构造。

此外,本发明不被限制于包装套的圆柱形的套部件,而是其同样可设置有套部件的其它横截面,例如正方形横截面、椭圆形横截面或多边形轮廓(例如六边形轮廓)或诸如此类。

在彼此待插接或待拧紧的套部件的这些横截面形状的情形中同样作如下设置,即,套部件的彼此相反布置的端面此时构造成扁平端部且被如此地集成在呈薄膜状的外包装的真空中,即,在该端面的区域中外包装的起皱被避免。

因此以较大的可靠性实现了气穴在外包装的内腔中的避免且此外实现了起皱的避免,从而使得外包装在包装套的这些端面区域中同样完全无褶皱。

因此,带有被气密地封入在其中的包装套的这样的外包装的寿命被显著提高,因为在弯曲试验的情形中或在弯折的情形中外包装的此时密封地彼此贴靠的前端部不再存在褶皱且因此同样不再存在在这样的褶皱的区域中的破裂危险。

本发明不被限制于带有两个可彼此插入或可彼此拧入的套部件的两件式的包装套。同样可存在多于两个的套部件,且同样地可作如下设置,即,存在唯一的套部件,其以类似套部件的盖板或封盖来封闭,该盖板或封盖根据本发明来构造。

在此,这样的封盖可以是可拧紧或可插上的。在包装无菌的手术器械和其它无菌物品的情形中如下证实是特别有利的,当两个套部件在其插拔连接或螺旋连接的区域中此时气密地构造且进而构成第一无菌屏障时。

第二无菌屏障通过抽真空的外包装构成,其优选构造成软管薄膜,其在其端面处相应地通过熔合接缝被封闭。

在选择软管包装或软管薄膜的情形中如下被优选,当软管薄膜的经熔合的端部在两个端面处同样可被再次剥开时,这意味着如下,即,软管薄膜优选在其内侧处设有涂层,以便于在安上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情形中用于如下,即,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同样可被再次打开,而软管薄膜不被撕裂或以其它形式被损坏。

以该方式,通过截面线在外包装的前端部区域中的安放可被用于如下,即,构造成两个可彼此分开的、呈面状的薄膜端部,且当这些薄膜端部被彼此拉开时,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被分开,而薄膜端部不撕开或撕裂。

在密封接缝与熔合接缝之间的区别是,密封接缝可以可热熔的粘合剂或仅一种部分的薄膜复合物在经密封的薄膜之间被建立,而熔合接缝意味着在薄膜的两种材料之间的材料配合的连接,其中,两种材料彼此流入且建立联结。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此外作如下设置,即,在外包装的可撕开的端部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大约锐角地构造,这也就是说其不横向地在外包装的宽度上定向,而是其大约以字母a或v的形状构造,这就是说,第一撕开运动在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中间尖部处实现,这可以相对较小的撕开力实现,因为该撕开力仅须如此地大,以便于打开呈a形或呈v形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尖部。如果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尖部被打开,包装套的扁平的端部业已可以手被拉出,而整个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无须被打开。只有当更大的分离力被使用时,呈a形或v形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在侧面联接在尖部处的侧边同样可被分开且在外包装中的取出口被完全开启,从而使得包装套可被容易地取出。

在此如下被优选,当外包装的呈a形或v形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两个锥状的侧边在突出部的区域中延伸直到包装套的侧面上时,因为在该情况中(在完全分开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的情形中)实现了用于取出的包装套的特别好的可接近性。

包装套的内腔的无菌性优选通过以伽马射线的处理来实现。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不仅包装套而且其外包装无菌地构造,这由此来实现,即,完全完成的包装优选被照射以伽马射线。然而,用于建立无菌性的化学试剂同样已知且同样地此处被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对象不仅由各个专利权利要求的对象得出,而且由各个专利权利要求彼此的组合得出。

所有在附件、包括摘要中所公开的内容和特征、尤其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构造可作为对于本发明而言重要的被要求保护,只要其单独地或组合地相对现有技术是新的。“重要”或“根据本发明”或“对于本发明而言重要”的概念的使用是主观的且不意味着如下,即,如此命名的特征须强制地是一个或多个专利权利要求的组成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本发明借助示出仅一种实施途径的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在此,由附图和其说明得出本发明的另外的对于本发明而言重要的特征和优点。

其中:

图1:显示了带有非期望的起皱的带有根据现有技术的抽真空的外包装的包装套,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经匹配的软管薄膜中的包装,

图3:右下图示是穿过根据图2(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横截面,所有另外的轮廓形状涉及容器1或产品2的可能的轮廓。

图4:显示了在端面区域中在内部的包装套与外包装之间的联接区域的放大图示,

图5:显示了根据图4的被转动以90°的图示(作为现有技术),

图6:显示了带有非期望的起皱的图示的带有在该处被引入的包装套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外包装,

图7:以顶视图形式显示了带有抽真空的外包装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套的顶视图,

图8:显示了带有包装的总图示的根据图7的顶视图,

图9:显示了包装套的图示,其中,上面的部分以顶视图形式而下面的部分以侧视图形式被示出,

图10:显示了在经改善的弯曲特性的情形中带有另外细节的图示的图8的放大图示,

图11:显示了在剥开两个薄膜端部的情形中如图10的图示,其中,用于经改善的取出的指压辅助被示出,

图12:显示了相比图11的包装的被转动以90°的位置,

图13:以顶视图(上排)和以截面形式(下排)显示了包装套的扁平端部的图示,

图14:显示了带有用于改善的剥开的截面线的安放的软管薄膜的图示,

图15:显示了在剥开薄膜端部的情形中带有抽真空的外包装的包装套的一个实施例,

图16:显示了在从外包装中压开的情形中根据图15的包装套的渐进的拆包装,

图17:显示了相比图16的被转动以90°的图示,

图18:显示了在对称的实施方案中的扁平端部的侧视图,

图19:显示了根据图18的被转动以90度的实施方案的顶视图,

图20:显示了在三种不同实施形式中的非对称的扁平端部的侧视图,

图21:显示了在仅一种实施形式中的根据图20的被转动以90度的图示的顶视图,

图22:显示了包装套的呈流线形的过渡轮廓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被封入在抽真空的外包装中的包装套的现有技术。

图1显示了圆柱形的容器1,其然而根据图3同样可具有任意的横截面,例如圆形横截面、正方形横截面或多边形横截面,如其以附图标记3,3a和3b示出的那样。

图1以截面形式同样显示了如何在外包装4处提供真空的情形中以非期望的方式尤其在容器1的端面处形成褶皱7和气穴40,其待避免,因为其在长期使用、存放或运输的情形中构成外包装的额定开裂处。因此,第一无菌屏障可能被穿透。

在根据图1的现有技术的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外包装4通过上部和下部的熔合接缝5被气密地封闭。

如下以虚线形式被示出,即,相应地同样还有熔合接缝33可布置在纵侧,从而使得根据现有技术且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外包装4不仅须构造成软管薄膜,而且其同样可由两个彼此平行的幅面构成,该幅面相应地在纵侧通过示出的熔合接缝5,33相连接。

在容器1的内腔中布置有任意的产品2,其(根据一般说明)例如可构造成刀具或构造成其它按件的物品(例如同样构造成包装套)。

如下是重要的,即,容器1的端面3根据现有技术是平坦且平整的,这意味着,其不在远端方向上逐渐变细,而是例如构造成圆柱形的圆盘或类似物。

在从外包装的内腔中空气排出的情形中,该外包装应尽可能形状配合地且无褶皱地紧贴到布置在内腔中的包装套处。

因此其在外包装4的区域中构成非期望的过渡区域6,在其中,在从外包装的内腔中空气排出的情形中构成在褶皱7的区域中的气穴40。

通过外包装的薄膜层在空气排出的情形中的粘结,以非期望的方式构成在端面区域3中的褶皱7。这些褶皱构成刚性的、脆的薄膜区域,其然后在端面端部的弯折的情形中导致在过渡区域6中的开裂,从而使得外包装的密封性失效。这在图4和5中相应地以侧视图形式被示出,在其处可辩认出如下,即,除了非期望的气穴之外尤其构造有非期望的褶皱7,其在反复弯折的情形中导致外包装的裂开。

图6显示了带有进一步细节的图示的与图2相同的部分。其可例如作如下设置,即,容器1连续地构造且例如通过盖板36被封闭,且其可在另一设计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容器1由两个彼此相连接的套部件28,29构成,这借助之后的发明描述还将作进一步说明。

图7此时显示了带有抽真空的外包装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套的上端部,在其处可辩认出如下,即,容器1此时由两个套部件28,29构成,其在密封封盖4的区域中经由插接或螺旋区域32被密封地彼此连接。

如下未被示出,即,密封封盖4在插接或螺旋区域32的区域中还可装备有另外的密封措施,例如可在该处布置有o形圈密封件。同样可存在粘结或气密的插接或螺旋连接。同样地,在该密封封盖区域中同样可使用被密封地粘上的标签和诸如此类。

如下是重要的,即,在容器1的内腔中、也就是说在套部件28,29的内腔中无菌环境被维持,因为密封封盖34防止细菌到套部件28,29的内腔中的侵入。

显然如下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是可能的,即,套部件28,29非镜像对称地相同地构造,而是其中一个套部件29可非常长地构造而另一套部件28可在轴向缩短的实施方案中仅呈盖板状地构造成螺旋或插接封盖。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端部80的一种特殊布置,该扁平端部构成套部件28的端面。

其可作如下设置,即,套部件28,29的两个端面构造成扁平端部8,9,且其可在另一设计方案中同样仅作如下设置,即,仅套部件28或29的端面可构造成扁平端部8或9。

为了更简单的描述,仅在套部件28处的唯一的扁平端部8作为根据本发明地被描述,其中,优选地(然而不仅仅)假设如下,即,另一套部件29同样可装备有这样的扁平端部9。

在根据图7和8的实施例中指出了一种特别的呈a形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其由总共两个以锐角彼此延伸的侧边15a,15b构成,这些侧边在中间的尖部15c趋集于一点。这些侧边构成锐角15d,因为软管薄膜首先为了剥开在所画出的截面线27处在端面被切开,以便于因此可获得两个彼此可分开的薄膜片17,18。如下是重要的,即,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同样延伸直至软管薄膜的侧棱边,以便于因此在两个相对而置的端部20处实现密封的闭合。

在两个薄膜片17,18在箭头方向19(参见图11)上分开的情形中,因此两个薄膜片17,18可被彼此分离。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的a形状具有两个薄膜片17,18在所标明的箭头方向19(参见图11)上的容易的且受控制的可分离性的优点,因为分离力首先以较弱的形式作用到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的尖部15c上且然后以撕开运动的较强的进度延续到两个彼此以某一角度布置的侧边15a,15b中。

以附图标记30总地示出如下,即,根据本发明的外包装4构造成软管薄膜30。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然而同样可作如下设置,即,作为软管薄膜的替代使用彼此平行的薄膜片17,18,其在纵侧通过各一个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33(参见图1)直地或弯曲地彼此相连接。

如已在摘要部分中所实施的那样,两个套部件28,29在插接或螺旋区域32中连接且在该处构成密封封盖34,其用于如下,即,容器1的内腔相对大气且相对外包装的内腔和软管薄膜30被完全气密地封闭。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作如下说明,即,在两个套部件28,29的中间区域中存在收缩部31,其用于布置在内腔中的、大约圆柱形的物品(例如铣刀、钻头或手术器械)的更好的位置固定。

如下根据本发明是重要的,即,在顶视图中此时两个套部件28,29的一个或两个端面构造成扁平端部8,9。

在图9中显示了两个在空间上彼此转动的图示,这也就是说图9的上部以侧视图形式显示了扁平端部8,而图9中的图示的下部以被转动以90°的视图形式显示了相同的套部件,在其处可辩认出如下,即,扁平端部8,9纵向对称地变尖且在尖部侧具有较小的半径35。

因此,扁平端部的厚度37明显相对地薄于容器1的直径且大约为在其余区域中的容器1的直径的1/10。

在例如20mm的容器直径1的情形中,然后相应的扁平端部8,9的厚度37仅还为例如2mm。

通过优选的中空吹塑工艺,在扁平端部中得出(工艺引起地)增大的壁厚,其构成用于被放置在该处的尖的刀具的穿透屏障。

扁平端部的轴向长度可任意来选择。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扁平端部例如具有50mm的纵向延伸。优选地,长度与容器1的双倍直径相符地来选择。

同样地可作如下设置,即,扁平端部8,9的长度41大约与容器1的直径相符;然而其同样可选择直径的两倍或三倍作为长度41。

在根据图8的实施例中,软管薄膜30的下端部同样被示出为不同于上部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5。

因此,在根据图7和8的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取出容器1的上部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而下部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5一般而言不被打开。

图10和11显示如下,即,由于没有起皱或起皱的避免外包装的薄膜区域在弯曲处12的区域中的弯折同样不导致在该区域中的外包装的开裂,因为在该处不再存在褶皱。

同样地在朝向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的方向上构成的过渡区域6中不再存在褶皱。

图11显示了根据图10的镜像对称构造的包装套的取出过程,在其处可辩认出如下,即,上部的扁平端部8正好如同下部的扁平端部9那样构造且因此可进行特别容易的取出过程。

于是当朝向下部的扁平端部9以手指22的压力在箭头方向21上被按压时,下部的扁平端部9在外包装中在箭头方向24上被向上移动且上部的扁平端部8然后可被取出,只要两个薄膜片17,18在箭头方向19上以手的手指被彼此拉开,从而同样地上部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被分开。

图12显示了一个变换的实施例,在其处可辩认出如下,即,上部的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15a同样可构造成横向封盖,其中,然后同样得出彼此可分离的薄膜片17,18。

如下同样在图12中被示出,即,由于大地倒圆的扁平端部9b此时允许在下部的软管端部区域23中得出较小的褶皱14,其然而不妨碍。

如下无论如何是重要的,即,至少在软管薄膜30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在上部的扁平端部8的区域中且/或在下部的扁平端部9的区域中避免起皱。

在软管薄膜30的上侧和在下侧的起皱避免然而不再是强制必要的。

图13显示了扁平端部的不同的实施形式,其中,上排示出了扁平端部8,9的不同实施方案的侧视图,而下排示出了这些扁平端部8,9的附属的正视图。

如下还被相应地说明,即,扁平端部相应地构造成尖部38,39,从而在下部图示中相应地同样示出了在不同实施形式中朝向尖部38,39的顶视图。

在图13中的第一列中,因此示出了相对变尖地延伸的尖部38a,38b,且扁平端部大约呈正方形地构造且因此延伸到尖部38a,38b中。在图3的第二列中示出如下,即,扁平端部8b,9b大约呈鸟嘴形地倒圆地延伸且在顶视图中还构造有相对容器1的直径减小的尖部38b,39b。

在图13中,在第三列中示出了扁平端部8c,9c的相对锐角的设计方案,且附属的尖部38c和39c恰对称地延伸,然而由椭圆形的横截面出发。

在图13中的右列中,尖部38d,39d还进一步变尖锐且此外延伸到大约椭圆形的横截面。这样的横截面形状在试验中证实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图14显示了在图11中被示出的剥开过程,在其处可辩认出如下,即,沿着截面线27薄膜软管可被分开。

图15和16显示了带有如其在图11中已经说明的那样的形式的被联接在其中的产品2的容器1的取出过程,其中,在图15中示出了顶视图而在图16中示出了侧视图。

图17显示了几乎完全结束的取出位置,从而此时在被剥下的薄膜片17,18的情形中上部的扁平端部8可被取出。

图18和19与先前的实施例一致以侧视图和顶视图形式显示了扁平端部8,9的镜像对称的构造,而图20和21显示了非对称构造的扁平端部的三种不同实施形式。

在图20中示出了非对称的扁平端部8d,其相对纵向中轴线偏心地构造且该扁平端部8d相应地同样可占据造型8d’或造型8d”。

图21作为原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套的形式的由(气体或液体状的)流线43绕流的物体如何构造过渡轮廓42。如下可被辨认出,即,过渡轮廓42在包装套的端面处大约与流线43相符。这意味着,以流线形式存在由在中间区域中的包装套的较大横截面到包装套的经展平的端面中的持续的且协调的过渡。

附图标记列表

1容器

2产品

3端面

4外包装

5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在底部处)

6过渡区域

7褶皱

8扁平端部a,b,c,d

9扁平端部a,b,c,d

10突出部

11熔合接缝

12折弯部位

13联接区域

14褶皱

15密封接缝或熔合接缝(尖部)

15a侧边

15b侧边

15c尖部

15d角度

16弧形接缝

17薄膜片

18薄膜片

19箭头方向

20(15的)端部

21箭头方向

22手指

23软管端部

24箭头方向

25截面线

26手指面

27截面线

28套部件

29套部件

30软管薄膜

31收缩部

32插拔或螺旋区域

33熔合接缝(现有技术)

34密封封盖

35半径

36盖板

37厚度

38尖部a,b,c,d

39尖部a,b,c,d

40气穴

41长度

42过渡轮廓(呈流线形)

43流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