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2030发布日期:2019-02-01 19:12阅读:6376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维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起重机在冶金行业的使用是相对普遍的,而桥式起重机又占起重机的大多数。在起重机运行过程中,起重机跑偏、行走轮啃轨、啃轮现象是起重机运行中较为常见且难以彻底根除的问题之一。起重机跑偏、啃轨现象的分析原因有很多,其中起重机行走轮与起重机本体的垂直度或四个行走轮的平行度,是起重机跑偏、啃轨的原因之一。

根据《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0183.1-2010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等国家标准的规定,起重机行走轮安装参数具有一定的公差范围。但在起重机实际运行中,由于起重机梁基础沉降不均匀、起重机轨道变形、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箱梁弹性和塑性变形等情况,造成车轮的出厂参数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变化、超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起重机包括若干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偏心调整机构,所述偏心调整机构包括偏心套和设在在所述偏心套中的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偏心套外还设有紧固件;其特征在于,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起重机的行走轮出现啃轨或啃轮现象时,测量起重机轨道的技术参数,将测得的技术参数与标准参数比较,如测得的技术参数在标准参数的公差范围内,进行以下调整步骤;

s2、顶起一侧端梁,测量并调整第一主动轮轮面与另外一侧第二主动轮轮面间的平行度至预设范围内,然后测量并调整第一主动轮与起重机车体的垂直度至预设范围内;

s3、以第一主动轮为基准,调整第一被动轮的偏心套,使第一被动轮轮侧面与第一主动轮轮侧面的平面度在预设范围内;

s4、将顶起的端梁放下,然后顶起另一侧的端梁,以第二主动轮为基准,调整第二被动轮的偏心套,使第二被动轮轮侧面与主动轮轮侧面的平面度在预设范围内;

s5、将端梁放下后,测量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轮缘跨度差,测量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的轮缘跨度差。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技术参数包括轨道直线度、轨道跨距、轨道顶部标高差。

优选地,在步骤s2进行前,使起重机慢慢行车,走到一个啃轨相对最轻的位置,即两个主动轮中心与轨道中心重合。

优选地,在步骤s2中,顶起啃轨严重一侧的端梁。

优选地,在步骤s4中,在端梁顶起后,先测量并调整第二主动轮与起重机车体的垂直度至预设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操作方便,通过调整偏心套,成功解决成品跨起重机啃轨问题。本发明从起重机行走轮工作原理,并结合国家标准要求,对带偏心套的起重机行走轮调整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偏心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走轮调整的原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行走轮

2转轴

3偏心调整机构

31偏心套

32轴承

3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起重机的行走轮出现偏斜偏差时,行走轮的踏面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在水平方向存在夹角,推动行走轮转动的推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轨道的力和垂直于轨道的力,垂直于轨道的力会导致车体发生横向滑动,行走轮的轮缘与轨道侧面接触,产生水平侧向推力,引起轮缘与轨道的摩擦及磨损现象,这就是行走轮啃轨现象。通常是起重机往一个方向行驶时,行走轮轮缘啃轨道一侧,当反向行驶时,同一个行走轮又啃轨道另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起重机包括若干个行走轮1,所述行走轮1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通常设置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在本发明中两个主动轮分别为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两个从动轮分别为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行走轮1安装在转轴2上,所述转轴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偏心调整机构3,所述偏心调整机构3包括偏心套31和设在在所述偏心套31中的轴承32,所述轴承32安装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偏心套31外还设有紧固件33,所述紧固件33为哈夫连接形式,通过螺栓两两个分部件对接,从而可靠地固定住所述偏心套31;

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起重机的行走轮1出现啃轨或啃轮现象时,测量起重机轨道的技术参数,将测得的技术参数与标准参数比较,如测得的技术参数在标准参数的公差范围内,进行以下行走轮调整步骤;技术参数包括轨道直线度、轨道跨距、轨道顶部标高差等。

s2、使起重机慢慢行车,走到一个啃轨相对最轻的位置,即两个主动轮中心与轨道中心重合的位置。判断两侧轨道,哪一侧啃轨严重,顶起啃轨严重一侧的端梁,第一主动轮被抬起,使用钢盘尺,配合弹簧秤等工具,测量并调整第一主动轮轮面与另外一侧第二主动轮轮面间的平行度至预设范围内,使第一主动轮轮面平行于第二主动轮轮面;然后测量并调整第一主动轮与起重机车体的垂直度至预设范围内,使第一主动轮的轮面与车体相垂直。

s3、以第一主动轮为基准,调整第一被动轮的偏心套31,使第一被动轮轮侧面与第一主动轮轮侧面的平面度在预设范围内,即第一被动轮轮侧面与同侧第一主动轮轮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s4、将顶起的端梁放下,然后顶起另一侧的端梁,以第二主动轮为基准,测量并调整第二主动轮与起重机车体的垂直度至预设范围内,使第二主动轮的轮面与车体相垂直。然后调整第二被动轮的偏心套31,使第二被动轮轮侧面与主动轮轮侧面的平面度在预设范围内,即第二被动轮轮侧面与同侧第二主动轮轮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s5、将端梁放下后,测量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轮缘跨度差,测量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的轮缘跨度差,确保行走轮已调整至预设位置。

本发明通过偏心套的调整,修正各行走轮的间距、平行度、角度等方面的超差,以图2中位于上部的单个车轮偏心套调整阐述调整原理,以某企业起重机为例:单个偏心套最大偏心量为中心偏移2mm,对于单个起重机行走轮来讲,通过两侧偏心套的调整,最大可以获得行走轮中心4mm的偏心量,即图2中的l1处。通过距离放大到行走轮轮面上,就可以获得最大8mm的中心偏移,即图2中的l2处。

以图2为例阐述单侧起重机行走轮的调整原理,图2中上方的行走轮为从动轮,下方的行走轮为主动轮,单个偏心套最大偏心量为中心偏移2mm,对于单个起重机从动轮来讲,通过两侧偏心套的调整,最大可以获得从动轮中心4mm的偏心量,即图2中的l1处。通过距离放大到从动轮轮面上,就可以获得最大8mm的中心偏移,即图2中的l2处。通过距离放大到主动轮轮面上,就可以获得最大191mm的最大偏移量,即最大纠偏量,即图2中的l3处可见通过偏心套的调整完全可以实现对行走轮水平偏差的调整

通过调整方法可以实现对行走轮和车体的垂直度、行走轮水平偏差等相关技术指标的调整。对于起重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弹性、塑性变形影响起重机正常运行的情况可通过偏心套技术进行补偿矫正。同样的调整方法可以扩展到地面的轨道小车、轨道运输机构等相关机构。

本发明在烟宝、宝钢等钢厂起重机走行轮检修施工调整中得到了多次应用。在对于因行走轮与车体垂直度超差的问题造成啃轨现象,通过该施工方法的应用,设备问题均得到了解决,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