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5703发布日期:2019-03-08 23:4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横封切机构的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高度可调的包装机。



背景技术:

包装机是用来对物品进行包装的自动化设备,它通常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送膜机构、物料输送机构、中封机构、横封切机构。

包装机的横封切机构,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高度无法改变,导致难以适应不同的产品。此外,由于其摆动机构通常采用两条相互平行的竖直设置的轨道,驱动机构通过一个或两个上述摆动机构带动横封切机构运动,因此,这种结构的摆动机构,由于两条轨道并不稳定,容易发生晃动,因此容易对横封切机构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横封、切断的质量难以保证。

中封机构通常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各部件配合较差,难以调节的问题。这就导致生产者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封机构进行调节,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机,这种包装机横封切机构的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高度可调。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装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送膜机构、物料输送机构、中封机构、横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封切机构包括支架、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机构、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支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上均设有上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下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上横封切单元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下横封切单元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轮,两个第一导轮分别位于两个上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内,两个第二导轮分别位于两个下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内,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机构带动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运动;所述支架两侧均设有垂直延伸的支撑板滑动槽,两块支撑板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板滑动槽内,并且两块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支架底部设有支撑板高度调节机构,支撑板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调节转轴、至少一个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螺杆、螺母、两个伞齿轮,调节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螺母固定在连接板上,螺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两个伞齿轮分别安装在螺杆底端和调节转轴上并且两个伞齿轮相互啮合。驱动装置带动调节转轴转动,通过两个伞齿轮将转动转换成螺母沿着螺杆升降的运动,从而调节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高度。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让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运动更加平稳,采用的方案如下:

较优的方案,两块支撑板上均设有辅助定位机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垂直移动轨道和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移动轨道,两条水平移动轨道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并且水平移动轨道沿水平方向延伸,两条水平移动轨道上分别设有水平滑块,两个水平滑块分别连接垂直移动轨道,垂直移动轨道上设有两个垂直滑块,两个垂直滑块分别与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连接。这种辅助定位机构由一条垂直移动轨道、两个垂直滑块、两条水平移动轨道、两个水平滑块相互配合,很好地限定了上横封切单元一端、下横封切单元一端的位置,因此两个辅助定位机构同步工作,就能够使得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运动得非常稳定,而辅助定位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不容易出问题,并且制造、维修比较容易。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让中封机构调节更方便快捷,采用的方案如下:

所述中封机构包括压料单元、冷封单元、热封单元、两块中封盖板,两块中封盖板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压料单元位于两块中封盖板上方,冷封单元、热封单元位于两块中封盖板下方;所述热封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架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热封辊传动机构、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机架上,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分别垂直设置,第一热封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二热封辊安装在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上,热封辊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组、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二传动大齿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横向转轴,第二横向转轴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并且第二横向转轴通过第二传动齿轮组带动第一热封辊转动,第一传动大齿轮与第一热封辊对应并同轴固定,第二传动大齿轮和第二热封辊对应并同轴固定,第一传动大齿轮、第二传动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的间距,来实现让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接触和分离的目的,从而在停机的时候分开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避免烫伤薄膜。

较优的方案,所述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气缸、顶杆、支撑座、轴承座、垂直转轴、调节杆、至少一个弹性回位单元,轴承座上安装有轴承,气缸后端铰接第二支撑架,气缸的活塞轴连接顶杆前端,顶杆后端连接支撑座下部,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座上部、轴承座,轴承座下部铰接第二支撑架,弹性回位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轴承座上部和第二支撑架,垂直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的轴承中,第二传动大齿轮、第二热封辊分别安装在垂直转轴上。当需要分开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时(停机的时候),气缸的活塞轴向前推动顶杆,此时气缸会转动,顶杆后端向后压迫支撑座,让支撑座转动,带动调节杆向前运动,从而迫使轴承座跟着调节杆向前运动,让第二热封辊远离第一热封辊,达到分开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的目的。要工作的时候,气缸停止工作,轴承座在弹性回位单元的作用下向后回到原位,第一热封辊、第二热封辊恢复接触。

本申请更进一步的目的是在停机时快速自动锁定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避免薄膜松弛,采用的方案如下:

所述送膜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至少一根导辊和至少两根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所述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设有与之对应的自动锁定装置,所述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一侧安装有刹车环,所述自动锁定装置包括自动控制单元和摩擦锁定件、摩擦锁定件安装杆、第一弹簧,摩擦锁定件安装杆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上,摩擦锁定件安装在摩擦锁定件安装杆顶端,摩擦锁定件安装杆底端设有受控段,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板和摩擦锁定件安装杆,并且第一弹簧拉动摩擦锁定件安装杆迫使摩擦锁定件初始状态紧贴刹车环将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锁定,自动控制单元安装在支撑板上,并且自动控制单元的动作端抵住摩擦锁定件安装杆的受控段。自动控制单元通过对摩擦锁定件安装杆的受控段进行操作,来控制摩擦锁定件安装杆转动,使得摩擦锁定件紧贴刹车环使得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锁定(初始状态),或者摩擦锁定件远离刹车环使得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能够转动(工作状态)。

较优的方案,所述摩擦锁定件为摩擦勾,摩擦勾中部铰接摩擦锁定件安装杆,摩擦勾底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摩擦锁定件安装杆。第二弹簧的作用是在初始状态让摩擦勾能够更好地紧贴刹车环,增大摩擦力。

更优的方案,所述摩擦勾的工作面呈月牙状。这样能够较好地保持与刹车环的圆周面接触,保证两者之间足够的摩擦力。

较优的方案,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包括放膜张紧轴、控制摆臂、张紧滚筒、张紧滚筒安装轴、两根张紧滚筒摆臂,张紧滚筒安装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上,张紧滚筒、控制摆臂、两根张紧滚筒摆臂后端分别安装在张紧滚筒安装轴上,两根张紧滚筒摆臂分别位于张紧滚筒安装轴两侧,放膜张紧轴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根张紧滚筒摆臂前端,自动控制单元的动作端为控制摆臂顶端。当工作时,经过张紧滚筒安装轴的薄膜处于拉伸状态,使得张紧滚筒安装轴相对张紧滚筒安装轴转动,则控制摆臂跟着转动,控制摆臂顶端压迫摩擦锁定件安装杆的受控段,让摩擦锁定件安装杆转动,使得摩擦锁定件远离刹车环使得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能够转动(工作状态)。

较优的方案,所述送膜机构还包括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调节机构,所述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调节单元,驱动单元、调节单元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调节单元包括调节板、调节螺钉,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可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板上,调节螺钉一端连接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调节螺钉另一端与调节板螺纹连接,驱动单元与调节板连接。驱动单元通过控制调节板沿着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的轴向运动,从而调节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的位置,使其能够适应需要,让位于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上的膜卷的中心位于合适的位置。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支撑板高度调节机构,因此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高度可调;由于驱动机构和辅助定位机构的结构设计巧妙,因此驱动单元能够精确地带动第一导轮、第二导轮运动,而辅助定位机构使得上横封切单元、下横封切单元运动得非常稳定;由于对中封机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压料单元、冷封单元、热封单元调节更加方便快捷,结构设计更合理,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更好;由于自动锁定装置在不受到薄膜拉力作用时摩擦锁定件紧贴刹车环,因此能够在停机时快速自动锁定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避免薄膜松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横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一块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除去第一导轮驱动件、第二导轮驱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冷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冷封单元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第二冷封辊所在位置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热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热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俯视图;

图15是图13中两个自动锁定装置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5中位于左侧的自动锁定装置的放大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6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包装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送膜机构2、物料输送机构3、中封机构4、横封切机构5。

所述横封切机构5,包括支架501、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机构502、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支架501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支架501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板505,两块支撑板505上均设有上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501、下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502,上横封切单元503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导轮506,下横封切单元504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导轮507,两个第一导轮506分别位于两个上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501内,两个第二导轮507分别位于两个下横封切单元运动限制槽502内,驱动机构502带动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运动。

所述支架501两侧均设有垂直延伸的支撑板滑动槽50101,两块支撑板505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板滑动槽50101内,并且两块支撑板505底部通过连接板511连接,支架501底部设有支撑板高度调节机构511,支撑板高度调节机构511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调节转轴51101、2个调节单元51102。调节单元51102包括螺杆511021、螺母511022、两个伞齿轮511023,调节转轴51101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螺母511022固定在连接板11上,螺杆51102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501上,两个伞齿轮511023分别安装在螺杆511021底端和调节转轴51101上并且两个伞齿轮511023相互啮合。驱动装置带动调节转轴51101转动,通过两个伞齿轮511023将转动转换成螺母511022沿着螺杆511021升降的运动,从而调节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高度。

两块支撑板505上均设有辅助定位机构508,辅助定位机构508包括垂直移动轨道50801和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移动轨道50802,两条水平移动轨道50802分别安装在支撑板505上并且水平移动轨道50802沿水平方向延伸,两条水平移动轨道50802上分别设有水平滑块50803,两个水平滑块50803分别连接垂直移动轨道50801,垂直移动轨道50801上设有两个垂直滑块50804,两个垂直滑块50804分别与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连接。

这种辅助定位机构508由一条垂直移动轨道50801、两个垂直滑块50804、两条水平移动轨道50802、两个水平滑块50803相互配合,很好地限定了上横封切单元503一端、下横封切单元504一端的位置,因此两个辅助定位机构508同步工作,就能够使得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运动得非常稳定,而辅助定位机构508的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不容易出问题,并且制造、维修比较容易。

所述驱动机构502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转轴50201、两个驱动单元50202,转轴5020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块支撑板505上,两个驱动单元50202分别设在两块支撑板505上,各驱动单元50202均包括驱动轮502021、被动轮502022、传动皮带502023、第一导轮驱动件、第二导轮驱动件、第一同步齿轮502024、第二同步齿轮502025,驱动轮502021安装在转轴50201一端,被动轮502022、第二同步齿轮502025、第二导轮驱动件三者同轴固定,传动皮带502023套在驱动轮502021、被动轮502022上,第一同步齿轮502024、第一导轮驱动件两者同轴固定,第一同步齿轮502024、第二同步齿轮502025啮合。

第一导轮驱动件为第一驱动盘502026,第一驱动盘502026开有第一驱动槽5020261,第一驱动槽5020261内设有第一定位座5020262,所述第一导轮506具有第一定位轴509,第一定位轴509安装在第一定位座5020262上,所述第一导轮506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定位轴509上。

第二导轮驱动件为第二驱动盘502027,第二驱动盘502027开有第二驱动槽5020271,第二驱动槽5020271内设有第二定位座5020272,所述第二导轮507具有第二定位轴510,第二定位轴510安装在第二定位座5020272上,所述第二导轮507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定位轴510上。

所述驱动单元50202还包括压带轮502028,所述压带轮502028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505上,所述压带轮502028从内向外压住传动皮带502023。

所述上横封切单元503包括上横梁50301和上横封切刀模50302,所述上横梁50301两端均与对应的垂直滑块50804、对应的第一导轮驱动件连接,上横封切刀模50302安装在上横梁50301底面上。

所述下横封切单元504包括下横梁50401和下横封切刀模50402,所述下横梁50401两端均与对应的垂直滑块50804、对应的第二导轮驱动件连接,下横封切刀模50402安装在下横梁50401底面上。

下面介绍一下工作过程:

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转轴50201被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为电机齿轮组)带动着转动,两个驱动单元50202则带动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运动,而两个辅助定位机构508同步工作,就能够使得上横封切单元503、下横封切单元504运动得非常稳定。

所述冷封单元42包括第一支撑架421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21上的冷封辊传动机构422、冷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23、第一冷封辊424、第二冷封辊425,第一支撑架421安装在机架1上,冷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23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21上,第一冷封辊424、第二冷封辊425分别垂直设置,一个冷封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21上,另一个冷封辊安装在冷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23上,冷封辊传动机构422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组4221(本实施例中采用伞齿轮组)、第一同步大齿轮4222、第二同步大齿轮4223、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横向转轴4224,第一横向转轴4224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21上,并且第一横向转轴4224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组4221带动第一冷封辊424转动,第一同步大齿轮4222与第一冷封辊424对应并同轴固定,第二同步大齿轮4223和第二冷封辊425对应并同轴固定,第一同步大齿轮4222、第二同步大齿轮4223相互啮合。所述冷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23通过调节第一冷封辊424、第二冷封辊425的间距,来实现让第一冷封辊424、第二冷封辊425接触和分离的目的,从而在停机的时候分开第一冷封辊424、第二冷封辊425,避免伤害薄膜。

所述冷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23包括离合凸轮4231、可滑动转轴4232、凸台4233、把手4234、控制摆臂4235、控制转轴4236、可转动座4237,所述控制转轴4236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21顶部,可转动座4237与控制摆臂4235中部分别固定在控制转轴4236上,所述可滑动转轴4232可滑动地安装在控制摆臂4235底端并且可滑动转轴4232沿水平方向延伸,离合凸轮4231安装在可滑动转轴4232后部,把手4234安装在可滑动转轴4232前部,凸台4233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21上并且凸台4233与离合凸轮4231相对设置,第二冷封辊425、第二同步大齿轮4223同轴固定在可转动座4237上。通过旋转把手4234,可以让离合凸轮4231转动,使其带动可滑动转轴4232相对凸台4233沿着可滑动转轴4232的轴向移动,从而让控制摆臂4235转动,使得控制转轴4236带动可转动座4237转动。当可滑动转轴4232向后移动,则控制摆臂42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控制转轴4236带动可转动座423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第二冷封辊425远离第一冷封辊424。当可滑动转轴4232向前移动,则控制摆臂423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控制转轴4236带动可转动座4237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第二冷封辊425朝向第一冷封辊424运动,直到第二冷封辊425与第一冷封辊424接触为止。

所述热封单元43包括第二支撑架431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31上的热封辊传动机构432、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33、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第二支撑架431安装在机架1上,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33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31上,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分别垂直设置,第一热封辊434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31上,第二热封辊435安装在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33上,热封辊传动机构432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组4321、第一传动大齿轮4322、第二传动大齿轮4323、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横向转轴4324,第二横向转轴4324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31上,并且第二横向转轴4324通过第二传动齿轮组4321带动第一热封辊434转动,第一传动大齿轮4322与第一热封辊434对应并同轴固定,第二传动大齿轮4323和第二热封辊435对应并同轴固定,第一传动大齿轮4322、第二传动大齿轮4323相互啮合。所述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33通过调节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的间距,来实现让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接触和分离的目的,从而在停机的时候分开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避免烫伤薄膜。

所述热封辊间距调节机构433包括气缸4331、顶杆4332、支撑座4333、轴承座4334、垂直转轴4335、调节杆4336、两个弹性回位单元4337,轴承座4334上安装有轴承,气缸4331后端铰接第二支撑架431,气缸4331的活塞轴连接顶杆4332前端,顶杆4332后端连接支撑座4333下部,调节杆4336一端连接轴承座4334,调节杆4336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架431连接支撑座4333上部,轴承座4334下部铰接第二支撑架431,弹性回位单元4337的两端分别连接轴承座4334上部和第二支撑架431,垂直转轴4335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4334的轴承中,第二传动大齿轮4323、第二热封辊435分别安装在垂直转轴4335上。当需要分开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时(停机的时候),气缸4331的活塞轴向前推动顶杆4332,此时气缸4331会转动,顶杆4332后端向后压迫支撑座4333,让支撑座4333转动,带动调节杆4336向前运动,从而迫使轴承座4334跟着调节杆4336向前运动,让第二热封辊435远离第一热封辊434,达到分开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的目的。要工作的时候,气缸4331停止工作,轴承座4334在弹性回位单元4337的作用下向后回到原位,第一热封辊434、第二热封辊435恢复接触。

两个弹性回位单元4337分别位于轴承座4334两侧。这样的设计,使得轴承座4334受力更均匀。本实施例中,弹性回位单元4337为弹簧。

所述顶杆4332呈“7”形。

所述热封辊传动机构432还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被动轮4325,所述被动轮4325安装在第二横向转轴4324上。驱动装置通过被动轮4325带动第二横向转轴4324转动。

所述压料单元41包括支撑板411、压料机构412、支撑板调节装置413和压料机构调节装置414,所述支撑板411铰接机架1,所述支撑板调节装置413安装在支撑板411上,支撑板调节装置413底端抵住一块中封盖板44顶面,支撑板411设有垫板415,压料机构412与支撑板411铰接,所述压料机构调节装置414安装在压料机构412上,压料机构调节装置414底端抵住垫板。

所述支撑板调节装置413包括第一手轮4131、第一螺杆4132、第一螺母4133,第一螺母4133安装在支撑板411上,第一螺杆4132垂直设置并从上往下穿过第一螺母4133抵住一块中封盖板44顶面,第一手轮4131安装在第一螺杆4132顶端。通过旋转第一手轮4131,就能让第一螺杆4132上的第一螺母4133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支撑板411升降。

所述压料机构调节装置414包括第二手轮4141、第二螺杆4142、第二螺母4143,第二螺母4143安装在压料机构412上,第二螺杆4142垂直设置并从上往下穿过第二螺母4143抵住垫板415,第二手轮4141安装在第二螺杆4142顶端。通过旋转第二手轮4141,就能让第二螺杆4142上的第二螺母4143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压料机构412该部分升降。

所述送膜机构2包括支撑板201和安装在支撑板201上的几根导辊202和两根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两个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均设有与之对应的自动锁定装置204,所述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一侧安装有刹车环205,所述自动锁定装置204包括自动控制单元20401和摩擦锁定件、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第一弹簧20404,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201上,摩擦锁定件安装在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顶端,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底端设有受控段204031,第一弹簧20404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板201和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并且第一弹簧20404拉动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迫使摩擦锁定件初始状态紧贴刹车环205将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锁定,自动控制单元20401安装在支撑板201上,并且自动控制单元20401的动作端抵住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的受控段204031。

自动控制单元20401通过对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的受控段204031进行操作,来控制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转动,使得摩擦锁定件紧贴刹车环205使得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锁定(初始状态),或者摩擦锁定件远离刹车环205使得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能够转动(工作状态)。

所述摩擦锁定件为摩擦勾20402,摩擦勾20402中部铰接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摩擦勾20402底端通过第二弹簧20405连接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第二弹簧20405的作用是在初始状态让摩擦勾20402能够更好地紧贴刹车环205,增大摩擦力。

所述摩擦勾20402的工作面呈月牙状。这样能够较好地保持与刹车环205的圆周面接触,保证两者之间足够的摩擦力。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20401包括放膜张紧轴204011、控制摆臂204012、张紧滚筒204013、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两根张紧滚筒摆臂204015,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201上,张紧滚筒204013、控制摆臂204012、两根张紧滚筒摆臂204015后端分别安装在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上,两根张紧滚筒摆臂204015分别位于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两侧,放膜张紧轴204011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根张紧滚筒摆臂204015前端,自动控制单元20401的动作端为控制摆臂204012顶端。当工作时,经过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的薄膜处于拉伸状态,使得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相对张紧滚筒安装轴204014转动,则控制摆臂204012跟着转动,控制摆臂204012顶端压迫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的受控段204031,让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转动,使得摩擦锁定件远离刹车环205使得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能够转动(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摆臂204012顶端安装有滚轮204016。这样便于控制摆臂204012顶端与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的受控段204031接触,避免两者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因为频繁接触而过度磨损,过快损坏。

所述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的受控段204031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并且该直角梯形的斜边朝向控制摆臂204012顶端。这样便于避免控制摆臂204012顶端摆动角度过大,导致控制摆臂204012顶端与摩擦锁定件安装杆20403的受控段204031接触时压力过大而损坏。

所述送膜机构2还包括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调节机构206,所述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调节机构206包括驱动单元20601和调节单元20602,驱动单元20601、调节单元20602分别安装在支撑板201上,调节单元20602包括调节板206021、调节螺钉206022,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可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板201上,调节螺钉206022一端连接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调节螺钉206022另一端与调节板206021螺纹连接,驱动单元20601与调节板206021连接。驱动单元20601通过控制调节板206021沿着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的轴向运动,从而调节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的位置,使其能够适应需要,让位于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上的膜卷的中心位于合适的位置。

所述驱动单元20601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轮206011、链条206012和两个调节装置206013,调节装置206013包括被动齿轮2060131、螺杆2060132,被动齿轮206013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201上,螺杆2060132与被动齿轮2060131同轴固定,螺杆2060132与调节板206021螺纹连接,驱动轮206011通过链条206012连接被动齿轮2060131。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轮206011转动,驱动轮206011通过链条206012带动调节装置206013的被动齿轮2060131转动,使得螺杆2060132跟着转动,让调节板206021沿着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的轴向运动,从而调节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203的位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