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3829发布日期:2020-05-08 17:3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冷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



背景技术:

冷藏集装箱可以用于运送对温度有要求的货物。温度控制一般采用机械制冷的方式,以能够将所运输的货物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对于一般的非呼吸性的货物,一般只需要温度调节,对风量要求并不高,冷风的循环只要可以抵消壁板漏热即可。但对于存在呼吸热的货物来说(如水果等),风循环除了提供抵消壁板的冷量外,还需将货物产生的热量由制冷机组换出,这样对贯穿货物间的风循环速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当风机低速运转时,冷机自身的风机可能无法满足货物间的通风量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了一种冷藏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藏集装箱,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风道;

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制冷机组包括:

压缩冷凝机组,所述压缩冷凝机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至所述压缩冷凝机组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侧,

其中,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辅助风机,所述蒸发器和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均连通所述风道。

根据本发明的冷藏集装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有辅助风机,蒸发器和辅助风机均连通风道,能够增加箱体内的风循环量,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货物间的风循环次数,更为有效的保持箱体内货物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方,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所述蒸发器。

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内顶板,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内顶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包括风机和所述换热器,以及连接所述风机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一腔室,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所述第一腔室。

可选地,所述蒸发器还包括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连接所述压缩冷凝机组和所述风机,所述第三腔室连接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回风口。

可选地,所述风道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内顶板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两侧,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所述风道。

可选地,所述辅助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的两侧,所述辅助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所述风道。

可选地,所述箱体包括位于一端的端门,所述制冷机组设置在所述端门的上方。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冷藏集装箱的端视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线a-a所截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沿图1中的线b-b所截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冷藏集装箱110/210/310:箱体

111/211/311:风道112:内顶板

113:端门114:顶角件

115:底角件116:支撑件

117:开口118:挡板

119:端板120:制冷机组

121:压缩冷凝机组122/222/322:蒸发器

123/223/323:风机124:换热器

125:第一腔室126:第二腔室

127:第三腔室130/230/330:辅助风机

231:第四腔室331:第五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藏集装箱100,其主要包括箱体110和制冷机组120。制冷机组120设置在箱体110上并位于箱体110的一端。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冷藏集装箱1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10大致构造为长方体结构。箱体110包括位于一端的端门113和位于端门113上方的端板119,制冷机组120设置在端门113的上方,且延伸穿过端板119。箱体110还可以包括四个顶角件114和四个底角件115。四个顶角件114位于箱体110的顶部的四个角部位置处,四个底角件115位于箱体110的底部的四个角部位置处。四个顶角件114和四个底角件115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制冷机组120位于四个顶角件114围绕形成的长方形区域的内侧,由此不会增加箱体110的整体外形尺寸。

箱体110包括内顶板112。内顶板112位于箱体110的顶部内侧。如图3所示,箱体110的内侧可以设置有风道111。风道111可以沿箱体1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内顶板112的下方。风道111的一端连接至制冷机组120并且能够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箱体的另一端,以用于输送从制冷机组120排出的低温气体。

如图5所示,风道111的横截面构造为半椭圆形。风道111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可以通过紧固件(例如铆钉)固定在内顶板112上。例如,风道111可以由帆布制成。

如图6所示,在一个变型实施方式中,风道111的横截面可以构造为长方形。风道111可以由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此外,在风道111和内顶板112之间可以通过多个支撑件116固定并支撑风道111。

如图4所示,制冷机组120主要包括压缩冷凝机组121和蒸发器122。压缩冷凝机组121设置在箱体110的外侧,蒸发器122连接至压缩冷凝机组121且设置在箱体110的内侧。压缩冷凝机组121可以为蒸发器122提供制冷剂。具体地,在端板119上可以设置有开口117。蒸发器122从箱体110外侧延伸穿过开口117进入到箱体110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22的出风口连通风道111。具体地,蒸发器122可以包括风机123、换热器124、第一腔室125、第二腔室126和第三腔室127。第二腔室126连接压缩冷凝机组121和风机123。第一腔室125连接风机123和换热器124,第三腔室127连接换热器124和风道111。需要说明的时,此处的“蒸发器122的出风口”具体地指第三腔室127的出口。压缩冷凝机组121提供的制冷剂可以通过管道运输到换热器124中,使得流经换热器124的气体能够与制冷剂进行换热。

第二腔室126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回风口(未示出)。更具体地,回风口可以设置在风机123与端板119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回风口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回风口可以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处。此外,第一腔室125、第二腔室126和第三腔室127可以通过管路与外界连通,以实现换新风功能。

风机123的进风口(未示出)连通第二腔室126,风机123的出风口(未示出)连通第一腔室12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风机123为现有的已知设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风机123的结构,风机123的进风口和风口并未示出。

当制冷机组120工作时,在风机123和换热器124的作用下,在第二腔室126中形成负压区,在第一腔室125中形成正压高温区,在第三腔室127中形成正压低温区。具体地,风机123运转后,第二腔室126中的气体通过风机123的进风口进入风机123中,并经风机123的出风口进入到第一腔室125中,之后进入到换热器124中并在换热器124中换热降温后再进入到第三腔室127中,然后进入到风道111中,通过风道111将冷气输送到箱体的内部,以向设置在箱体110中的货物提供冷气,箱体110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回风口进入到第二腔室126中,由此箱体110内部的气体形成一个内循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箱体110内的风循环量,箱体110内还设置有辅助风机130,辅助风机130的出风口连通风道111。具体地,辅助风机130设置在蒸发器122的上方,辅助风机130的出风口(未示出)连接至蒸发器122。更具体地,辅助风机130可以设置在蒸发器122和内顶板112之间。可以理解,辅助风机130的进风口(未示出)可以连通至箱体110的内部空间,使得箱体110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辅助风机130的进风口(未示出)进入到辅助风机130中。

具体地,辅助风机130的出风口可以连接至第一腔室125,以此可以增大进入到换热器124中气体的流量,以增大箱体110内部的风循环量。在蒸发器122和内顶板1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挡板118,挡板118位于辅助风机130的远离端板119的一侧且与辅助风机130间隔开,以在辅助风机130的出风口和第一腔室125之间形成封闭,使得从辅助风机130的出风口排出的高压气体能够全部进入到第一腔室125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体110内可以设置有多个辅助风机130。多个辅助风机130的出风口可以均连接第一腔室125。

第二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100。除了辅助风机230的设置位置之外,根据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2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100大致相同的结构,其中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为了简洁起见,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风机223设置在蒸发器222的两侧,辅助风机223的出风口连接至风道211。具体地,图7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箱体210内设置有四个辅助风机230,蒸发器222的每一侧各设置两个辅助风机230。在两个辅助风机230和风道211之间连接有第四腔室231,两个辅助风机230的出风口均分别连通第四腔室231,第四腔室231连通风道211,使得两个辅助风机230的出风口连接至风道211。风机223运转后形成的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到风道211中,辅助风机230运转后形成有高压气体经由第四腔室231进入到风道211中,从而达到了增大箱体210内的风循环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辅助风机230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300。除了辅助风机330的设置位置之外,根据在本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30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100大致相同的结构,其中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为了简洁起见,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风机330设置在风道311的两侧,辅助风机330的出风口连接至风道311。具体地,图8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箱体310内设置有四个辅助风机330,风道311的每一侧各设置两个辅助风机330。在两个辅助风机330和风道311之间连接有第五腔室331,两个辅助风机330的出风口均分别连通第五腔室331,第五腔室331连通风道311,使得两个辅助风机330的出风口连接至风道311。

根据本发明的冷藏集装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有辅助风机,蒸发器和辅助风机均连通风道,能够增加箱体内的风循环量,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货物间的风循环次数,更为有效的保持箱体内货物的温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