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白茯苓晒干后收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364发布日期:2019-03-27 12:4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白茯苓晒干后收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材收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白茯苓晒干后收取装置。



背景技术: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的干燥菌核,又称玉灵,茯灵,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状如甘薯,外皮棕褐色,内部白色或粉色,通常于7-9月采挖,切成丁状后处理干燥,称为茯苓或云苓,具有健脾利水、消饮定悸、宁心安神的功效。采用烘干的方式由于白茯苓的水分散失快,烘干温度高,造成白茯苓的有效成分散失严重,且易造成白茯苓干裂的问题,而晒干的方式保留了白茯苓大部分的有效成分。

但是现有技术中,大量的白茯苓晒干后通过人工收取茯苓效率太低,常常因收取工时太久而导致茯苓因日晒时间过久而导致药效损失,但是大型的收取机器来收取,浪费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白茯苓晒干后收取装置,既加快了茯苓的收取速度,又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环保的白茯苓晒干后收取装置,包括小车,所述小车包括车厢和车轮,所述车厢的前端转动设置有收集铲,所述收集铲刚性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车厢的前侧壁上,所述收集铲为前端低、后端高的倾斜板,所述收集铲的前端为水平板,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于收集铲的后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车厢内,且其端部固定设置有圆弧形导杆,所述车厢上设有供第一连杆摆动的第二开口,所述圆弧形导杆的外圆与第一连杆垂直,所述圆弧形导杆上设有半圆形导轨,所述车轮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车厢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设置于车厢内,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设置有摆杆,所述摆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滚子,所述滚子滑动设置于圆弧形导杆的导轨内,所述摆杆的长度与圆弧形导杆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转轴到圆弧形导杆圆心的距离与第一转轴到第三转轴轴心的距离相等,所述的车厢的前端还设有收集筐,所述收集筐设置于第一转轴的下方,所述车厢内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车厢内,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五链轮和三个扇叶,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六链轮,所述第六链轮与第五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所述扇叶设置于车厢前侧壁的内侧,且车厢前侧壁在扇叶前侧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设置于车厢内,所述第三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三链轮同轴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于第四转轴上,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链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齿轮的直径为第一齿轮直径的三倍,且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组成不完全链轮机构,第四齿轮为不完全链轮,所述第四齿轮上的齿数与第一齿轮的齿数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的前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收集筐上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设置于挂钩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的后端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的前方设置有分料块,所述分料块为竖直设置的三棱锥块体,且分料块的尖端向前,所述分料块固定设置于车厢的前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铲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向上突出的挡板。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人工推动小车,利用小车行走时车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作为动力,带动收集铲收集地面上晒干的茯苓块,且通过该动力带动收集铲转动后将收集的茯苓块倒入收集筐内,完成对茯苓的收取,且无需进行其他操作,一直推动小车即可完成收集到收集铲中、倒入收集框两个工作的循环,既加快了茯苓的收取速度,又不使用其他能源,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

2、本发明通过小车行走时车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作为动力,通过第六链轮、第二链条、第五链轮的传动,带动设置于第五转轴上的扇叶转动,使其向前扇风,风力穿过第一开口后向前吹动,茯苓在倒入收集框的过程中通过该风的吹力将掺杂的灰土等较轻的杂质吹除,保证了茯苓的干净卫生。

3、本发明通过摆杆的自由端在圆弧形导杆内滑动,当摆杆的自由端滑动的轨迹与圆弧形导杆的导轨圆弧形轮廓重合时,则第一连杆不动,从而实现了收集铲长期停靠在下方处于收集状态进行收集,而在非重合状态下时,摆杆的转动驱动圆弧形导杆摆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第一连杆的摆动,实现了收集铲摆动完成茯苓块的倾倒动作。

4、本发明通过第三链轮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的设计,使车轮在转动多圈之后收集铲才完成一个倾倒动作,使收集铲处于收集状态的时间更长,收取更多的茯苓块后再进行倾倒。

5、本发明通过第四齿轮的直径为第一齿轮直径的三倍,第四齿轮的为不完全链轮,所述第四齿轮上的齿数与第一齿轮的齿数相同,即第四齿轮没有齿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收集铲停止在下方处于收集状态,而当第四齿轮的齿转动到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才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收集铲完成一个倾倒工作,从而增大了收集铲处于收集状态与倾倒状态的时间比例,使其长时间处于收集状态,从而优化了收集效果。

6、本发明通过车厢的前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收集筐上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设置于挂钩上,通过挂扣挂于挂钩上的方式完成收集筐的安装,便于拆卸收集筐,将收集筐中的茯苓块做下一步处理。

7、本发明通过在车轮的前方设置有分料块,所述分料块为竖直设置的三棱锥块体,且分料块的尖端向前,所述分料块固定设置于车厢的前侧壁上,通过分料块将车轮前方的茯苓块向两侧驱逐,避免车轮碾压茯苓块对茯苓造成损伤。

8、所述收集铲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向上突出的挡板,通过挡板避免了茯苓块在收集铲的左右两侧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状态下车厢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倾倒茯苓状态下时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第四齿轮的结构平面图;

图7为收集筐与车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小车1,车厢11,车轮12,第二转轴13,把手14,收集铲2,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一转轴23,圆弧形导杆24,第一齿轮25,第三转轴251,摆杆26,挡板27,第二链轮28,收集筐3,挂钩31,挂扣32,第三链轮41,第四转轴42,第一链条43,第四齿轮44,第五转轴51,第五链轮52,扇叶53,第六链轮54,第二链条55,第一开口56,分料块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至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一种节能环保的白茯苓晒干后收取装置,包括小车1,所述小车1包括车厢11和车轮12,所述车厢11的前端转动设置有收集铲2,所述收集铲2刚性连接有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2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23上,所述第一转轴2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车厢11的前侧壁上,车厢的前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板,第一转轴23转动设置在该支板上,所述收集铲2为前端低、后端高的倾斜板,所述收集铲2的前端为水平板,当收集铲2转动到最低端时收集铲的前端与地面平齐或距离地面5mm以内,所述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的一端设置于收集铲2的后端,所述第一连杆21的另一端延伸至车厢11内,且其端部固定设置有圆弧形导杆24,所述车厢11上设有供第一连杆22摆动的第二开口,所述圆弧形导杆24的外圆与第一连杆21垂直,即第一连杆指向圆弧形导杆的圆心,且第一连杆设置在圆弧形导杆的一端,所述圆弧形导杆24上设有半圆形导轨,所述车轮12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13上,所述第二转轴1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车厢11上,所述第二转轴1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链轮28,所述第二链轮28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齿轮25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5通过第三转轴251转动设置于车厢11内,车厢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板,第三转轴251转动设置在该支板上,所述第一齿轮25同轴设置有摆杆26,所述摆杆26的自由端设置有滚子,所述滚子滑动设置于圆弧形导杆24的导轨内,所述摆杆26的长度与圆弧形导杆24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转轴23到圆弧形导杆24圆心的距离与第一转轴23到第三转轴251轴心的距离相等,本发明通过摆杆的自由端在圆弧形导杆内滑动,当摆杆的自由端滑动的轨迹与圆弧形导杆的导轨圆弧形轮廓重合时,则第一连杆不动,从而实现了收集铲长期停靠在下方处于收集状态进行收集,而在非重合状态下时,摆杆的转动驱动圆弧形导杆摆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第一连杆的摆动,实现了收集铲摆动完成茯苓块的倾倒动作。所述的车厢11的前端还设有收集筐3,所述收集筐3设置于第一转轴23的下方,本发明通过人工推动小车,利用小车行走时车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作为动力,带动收集铲收集地面上晒干的茯苓块,且通过该动力带动收集铲转动后将收集的茯苓块倒入收集筐内,完成对茯苓的收取,且无需进行其他操作,一直推动小车即可完成收集到收集铲中、倒入收集框两个工作的循环,既加快了茯苓的收取速度,又不使用其他能源,具有节能减排的优点。所述车厢11内设置有第五转轴51,所述第五转轴51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车厢11内,车厢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板,第五转轴51转动设置在该支板上,所述第五转轴51上固定设置有第五链轮52和三个扇叶53,所述第二转轴13上设置有第六链轮54,所述第六链轮54与第五链轮52通过第二链条55连接,所述扇叶53设置于车厢11前侧壁的内侧,且车厢前侧壁在扇叶53前侧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开口56。本发明通过小车行走时车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作为动力,通过第六链轮、第二链条、第五链轮的传动,带动设置于第五转轴上的扇叶转动,使其向前扇风,风力穿过第一开口后向前吹动,茯苓在倒入收集框的过程中通过该风的吹力将掺杂的灰土等较轻的杂质吹除,保证了茯苓的干净卫生。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三链轮41,所述第三链轮41通过第四转轴42转动设置于车厢11内,车厢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支板,第四转轴4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该支板上,所述第三链轮41与第二链轮28通过第一链条43连接,所述第三链轮41同轴设置有第四齿轮44,所述第四齿轮44设置于第四转轴42上,所述第四齿轮44与第一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三链轮41的直径大于第二链轮28的直径。本发明通过第三链轮直径大于第二链轮的直径的设计,使车轮在转动多圈之后收集铲才完成一个倾倒动作,使收集铲处于收集状态的时间更长,收取更多的茯苓块后再进行倾倒。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齿轮44的直径为第一齿轮25直径的三倍,且第四齿轮44与第一齿轮25组成不完全链轮机构,第四齿轮44为不完全链轮,所述第四齿轮44上的齿数与第一齿轮25的齿数相同,即第四齿轮没有齿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收集铲停止在下方处于收集状态,而当第四齿轮的齿转动到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才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收集铲完成一个倾倒工作,从而增大了收集铲处于收集状态与倾倒状态的时间比例,在收集铲向上摆动将茯苓块倒入收集框的过程中,小车依然在继续前行,因此此段时间内无法多地面的茯苓块进行收取,因此通过增大收集铲处于收集状态与倾倒状态的时间比例,使其长时间处于收集状态,从而优化了收集效果,而剩余的少量的茯苓再由人工方式收集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11的前端设置有挂钩31,所述收集筐3上设置有挂扣32,所述挂扣32设置于挂钩31上,通过挂扣挂于挂钩上的方式完成收集筐的安装,便于拆卸收集筐,将收集筐中的茯苓块做下一步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车厢11的后端设置有把手14,通过手握把手推动小车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12的前方设置有分料块6,所述分料块6为竖直设置的三棱锥块体,且分料块6的尖端向前,所述分料块6固定设置于车厢11的前侧壁上,所述分料块6的底面距地面5mm设置,本发明通过分料块将车轮前方的茯苓块向两侧驱逐,避免车轮碾压茯苓块对茯苓造成损伤。

所述收集铲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向上突出的挡板,通过挡板避免了茯苓块在收集铲的左右两侧滑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