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虾无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0391发布日期:2019-04-05 23: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虾无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鱼虾无损输送装置,属于鱼虾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捕捞业或者渔业输送中,对鱼虾类的捕捞后需要进行快速输送,以此保证鱼虾的新鲜,在转运过程中,多采用人工利用渔网进行捕捞的形式,即使有少量采用机器捕捞的情况,但犹豫鱼虾是活的,会存在跳动、游动的情况,在捕捞的过程中难免会对鱼虾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鱼虾的外观及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损伤、无挤压、高效率输送的鱼虾无损输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虾无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输送分拨装置和收集池,输送管为弯管,弯管下部为竖管且伸入鱼塘内,上部为横向输出管,横向输出管输出端连接输送分拨装置,输送分拨装置输出端下部一侧设有收集池;所述竖管和横向输出管为水力输送管,水力输送管包括多个同轴安装的螺旋送水环,螺旋送水环外部套装水管,所述螺旋送水环内设有环形的螺旋导流腔,螺旋导流腔一侧连通水管。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鱼虾捕捞转运的结构形式,采用“无搅拌叶”的概念,将内部不带任何搅拌叶或搅拌槽的螺旋送水环引入物料输送的结构中来,利用螺旋送水环形成螺旋的水向,并利用多个螺旋送水环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形成螺旋推进的形式,在不需要螺旋浆叶的情况下,能够对鱼虾形成一股吸力,且由于输送管内并不存在导向及搅拌等部件,所以在对鱼虾进行抽取时,并不会对鱼虾产生接触性的损伤,实现鱼虾等海产品的高质量的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鱼虾的外部形态,不会对鱼虾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鱼虾的新鲜和活力。

所述的输送分拨装置为呈阶梯状逐步增高的输送分拨装置,输送分拨装置包括呈之字形设置的架体及在架体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的输送辊,架体上部为水平设置的出口,出口处下方对应收集池,上下两组输送辊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上固定连接多组竖置的拨板。

通过拨板带动鱼虾随皮带一起移动,鱼虾在跳动中落入不同的拨板之间,并跟随皮带一起上下移动。

所述的输送分拨装置的下方设有水流回收装置,输送分拨装置的下部通过支架固定在水流回收装置的回收池内,水流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回收池下部一侧的回流管,回流管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鱼塘的上部。

所述的输送分拨装置为呈阶梯状逐步增高的输送分拨装置,输送分拨装置包括呈之字形设置的架体及在架体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的输送辊,架体上部为水平设置的出口,出口处下方对应收集池,上下两组输送辊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设有两组,两组皮带分别设置在上下输送辊的两侧部之间,两侧皮带之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固定连接多组竖置的拨板,过滤网上设有过滤孔。

鱼虾在移动在随皮带移动过程中,在过滤网的作用下,重量不足的鱼虾就会通过过滤网下落至其下方的回收池内,从回收池内的回流管流回鱼塘。在捕捞过程中,由于鱼和虾的个头存在较大差异,不能采用统一规格的过滤网,需更换过滤网的目数。

所述的多个螺旋送水环的流动水向相同,螺旋导流腔内设有螺旋导流装置。

所述的螺旋送水环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上开有入水口,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所述的螺旋导流装置多条同弧度连接在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导流板。

所述的输送分拨装置输出端与收集池之间设有皮带秤。

所述的水管为套装在多个螺旋送水环的双层直管,双层直管两头封堵,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送水腔,送水腔连通所述螺旋送水环。

所述的多个螺旋送水环的直径逐步递增,多个螺旋送水环的外部套装阶梯状设置的管体,阶梯状设置的管体为双层管,双层管之间形成送水腔,送水腔连通所述螺旋送水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鱼虾捕捞转运的结构形式,采用“无搅拌叶”的概念,将内部不带任何搅拌叶或搅拌槽的螺旋送水环引入物料输送的结构中来,利用螺旋送水环形成螺旋的水向,并利用多个螺旋送水环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形成螺旋推进的形式,在不需要螺旋浆叶的情况下,能够对鱼虾形成一股吸力,且由于输送管内并不存在导向及搅拌等部件,所以在对鱼虾进行抽取时,并不会对鱼虾产生接触性的损伤,实现鱼虾等海产品的高质量的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鱼虾的外部形态,不会对鱼虾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鱼虾的新鲜和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鱼虾无损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旋送水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旋送水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示意图。

其中,1、外壳体2、内壳体3、送水腔4、螺旋送水环401、外管体402、内管体403、螺旋导流腔5、入水口6、导流板7、鱼塘8、输送管801、竖管802、连接弯管803、横向输出管804、送水口9、输送分拨装置901、拨板902、输送辊903、架体10、收集池11、回收池12、支架13、皮带秤14、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4:一种鱼虾无损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8、输送分拨装置和收集池10,输送管8为弯管,弯管下部为竖管801且伸入鱼塘7内,上部为横向输出管803,横向输出管803输出端连接输送分拨装置9,输送分拨装置9输送分拨装置9输出端下部一侧设有收集池10;所述竖管801和横向输出管803为水力输送管,水力输送管包括多个同轴安装的螺旋送水环4,螺旋送水环4外部套装水管,所述螺旋送水环4内设有环形的螺旋导流腔403,螺旋导流腔403一侧连通水管。

输送分拨装置9输送分拨装置9为呈阶梯状逐步增高的输送分拨装置9,输送分拨装置9包括呈之字形设置的架体903及在架体903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的输送辊902,架体903上部为水平设置的出口,出口处下方对应收集池10,上下两组输送辊902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上固定连接多组竖置的拨板901。

输送分拨装置9的下方设有水流回收装置,输送分拨装置9的下部通过支架12固定在水流回收装置的回收池11内,水流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回收池11下部一侧的回流管14,回流管14出口端设置在所述鱼塘7的上部。输送分拨装置9输送分拨装置9为呈阶梯状逐步增高的输送分拨装置9,输送分拨装置9包括呈之字形设置的架体903及在架体903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的输送辊902,架体903上部为水平设置的出口,出口处下方对应收集池10,上下两组输送辊902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设有两组,两组皮带分别设置在上下输送辊902的两侧部之间,两侧皮带之间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固定连接多组竖置的拨板901,过滤网上设有过滤孔。

鱼虾在移动在随皮带移动过程中,在过滤网的作用下,重量不足的鱼虾就会通过过滤网下落至其下方的回收池内,从回收池内的回流管流回鱼塘。在捕捞过程中,由于鱼和虾的个头存在较大差异,不能采用统一规格的过滤网,需更换过滤网的目数。

多个螺旋送水环4的流动水向相同,螺旋导流腔403内设有螺旋导流装置。螺旋送水环4包括外管体401和内管体402,外管体401上开有入水口5,外管体401和内管体402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403,螺旋导流装置多条同弧度连接在外管体401和内管体402之间导流板6。入水口5倾斜设置。外管体401一侧设有切向设置的送水口804,送水口804通过管路连接水泵。

水管为套装在多个螺旋送水环4的双层直管,双层直管两头封堵,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形成送水腔3,送水腔3连通螺旋送水环4。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鱼虾捕捞转运的结构形式,采用“无搅拌叶”的概念,将内部不带任何搅拌叶或搅拌槽的螺旋送水环引入物料输送的结构中来,利用螺旋送水环4形成螺旋的水向,并利用多个螺旋送水环4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形成螺旋推进的形式,在不需要螺旋浆叶的情况下,能够对鱼虾形成一股吸力,且由于输送管内并不存在导向及搅拌等部件,所以在对鱼虾进行抽取时,并不会对鱼虾产生接触性的损伤,实现鱼虾等海产品的高质量的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鱼虾的外部形态,不会对鱼虾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鱼虾的新鲜和活力。

此外,输送分拨装置9输出端与收集池10之间设有皮带秤13,即在上部设置的输送辊902靠近收集池10的一侧设置皮带秤13,鱼虾在皮带秤13上经过称量后再进入收集池10,即可掌握鱼虾的捕捞数量。

实施例2

多个螺旋送水环4的直径逐步递增。多个螺旋送水环4的外部套装阶梯状设置的管体,阶梯状设置的管体为双层管,双层管之间形成送水腔3,送水腔3连通螺旋送水环4。螺旋送水环4的入水端或出水端口处设有过滤网。其他设置与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