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体贮藏柜和袋体供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3848发布日期:2019-05-28 21:2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袋体贮藏柜和袋体供给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储存多个袋体的袋体贮藏柜和使用这样的袋体贮藏柜的袋体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袋包装机、袋嘴安装机等袋处理装置中,连续地使用多个袋体来进行各种处理。因此,为了不使袋处理装置的处理中断,需要持续地且在适当的时刻对袋处理装置供给空袋。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袋包装机包括能够存放多个空袋的多个贮藏柜(即贮存库)。这些贮藏柜并列地配置,在储存于某一贮藏柜中的所有空袋被使用之后,使全部的贮藏柜横向移动,使储存于接下来的贮藏柜的空袋供装袋包装机使用。在使用专利文献1的该装袋包装机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能够一次将多个空袋补充到多个贮藏柜中,因此能够减少每单位时间内的空袋的补充次数。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一种将袋束(日文:袋束)一捆一捆地堆叠在托盘上的装置。另外,专利文献3公开一种将收容有包装用袋的袋盒相对于包装装置选择性地自动设置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91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172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968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具有贮存库的袋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储存于贮存库的空袋的数量有限,因此作业人员需要在持续监视贮存库中的空袋的储存状态的同时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刻补充空袋。实际上,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需要在袋处理装置运行的期间内始终注意贮存库中的空袋的储存状态,同时适时地向贮存库补充空袋。因此,空袋的补充作业对于作业人员而言负担非常大。

特别是,在高速地进行袋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情况下,空袋也被高速地消耗,因此使作业人员对于空袋的补充作业的负担进一步增大。另外,在作业人员的空袋的补充速度慢于袋处理装置的处理速度(即空袋的消耗速度)的情况下,空袋的补充作业成为瓶颈,从而成为提高袋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上的障碍。

通过如专利文献1的装置那样预先在多个贮存库中储存空袋,从而能够增加空袋的存放量,能够减少每单位时间内的空袋的补充次数。然而,在该情况下,作业人员需要一边移动位置一边向各贮存库补充空袋,因此,能够储存的空袋的数量越增加(即贮存库的大小、贮存库的数量越大),补充作业对于作业人员的负担越大。

此外,袋处理装置不一定要具备贮存库。在不具备贮存库的袋处理装置中,需要与空袋的消耗相连动地向袋处理装置适时供给新的空袋。对这样的袋处理装置供给空袋的操作,与对上述贮存库补充空袋的操作同样地,也大多由人工来进行。在通过人工对不具备贮存库的袋处理装置供给空袋的情况下,作业人员的负担也非常大。特别是,在因作业人员的不注意等而未在适当的时刻将空袋供给至袋处理装置的情况下,袋处理装置中的处理会中断,从而处理效率降低。

另外,例如,在制袋厂商所制造的多个空袋被收容于瓦楞纸箱并被运送过来的情况下,在自瓦楞纸箱取出空袋时,担心瓦楞纸箱的纸片、瓦楞纸箱内的灰尘等异物飞扬。因而,还要求防止空袋的供给部位被取出空袋时飞扬的异物污染。另外,从卫生方面来讲,有时不期望作业人员等人员频繁地出入贮存库的设置部位、对袋处理装置供给空袋的袋体供给装置的设置部位,或不期望在这些部位存在人员。特别是,在食品、卫生用品等被收纳于空袋的情况下,有时还要求在高度净化的清洁室等环境下供给空袋,这样的清洁环境会由于人员的出入、存在而被污染,因此不优选。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由条带捆扎了的袋束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收容在托盘上,在袋束堆叠在托盘上的状态下切断条带。之后,利用一对平行夹具把持被上推装置上推后的袋组的下部,并自托盘取出袋组。这样,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为了自托盘取出袋组,需要切断条带、上推袋组、以及向袋组的下部插入平行夹具这样一系列的工序,从而花费劳力和时间,且要将由条带捆扎了的袋束作为处理对象。另外,特别是,为了切断条带,将条带卡合构件插入条带与袋束上表面之间并使条带自袋束上表面上升,但担心此时袋束上表面会被条带卡合构件划伤。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装置中,通过将销插入在袋上形成的销孔而将包装用袋以层叠状态收容于袋盒。这样,需要预先在利用专利文献3的装置进行处理的袋上的预定位置形成销孔,从而能够应用的袋的种类被限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作业人员对于袋体的补充作业或供给作业的负担的同时提高生产率的装置和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袋体的供给部位的污染的装置和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对袋体供给装置供给袋体的位置不存在人员的情况下供给袋体的装置和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自收容部位简单地取出由多个袋体的集合构成的袋束的装置和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防止袋体的损伤的同时取出袋束的装置和方法。另外,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袋体的装置和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袋体贮藏柜,其用于保持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的多个袋体,其中,该袋体贮藏柜包括:主体部,其设为能够移动;多个袋体收容部,该多个袋体收容部被主体部支承;以及保持构件,其设于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并支承包含两个以上的袋体的袋束,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在主体部被主体部支承为能够在收容位置与自配置于收容位置的袋体收容部突出的拉出位置之间移动。

也可以是,保持构件将袋束支承为立起姿势。

也可以是,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分别具有口部,保持构件以使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的口部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方式支承袋束。

也可以是,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分别具有口部,保持构件以使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的口部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支承袋束。

也可以是,保持构件在使袋束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下支承袋束。

也可以是,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具有移动用保持部,并通过对移动用保持部施加力,从而使对应的袋体收容部在收容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

也可以是,主体部具有脚轮。

也可以是,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具有多个保持构件。

也可以是,袋体供给装置设置在供给室的内侧,主体部能够在供给室的内侧与外侧之间移动,多个袋体收容部在供给室的外侧补充袋体。

也可以是,供给室的内侧和外侧被隔壁分隔开。

也可以是,保持构件自外侧支承袋束,保持构件在使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中的配置于最靠表面侧的袋体和配置于最靠背面侧的袋体各自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一个面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下支承袋束。

也可以是,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的表面和背面朝向相同的方向,保持构件在使两个以上的袋体的表面和背面的法线方向朝向与重力的作用方向即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状态下支承袋束。

也可以是,袋束载置在保持构件上,保持构件接触于袋束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各自的多个边部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边部的至少一部分。

也可以是,主体部将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袋体收容部支承为彼此在铅垂方向上排列的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袋体供给方法,其包含:向袋体贮藏柜补充多个袋体的工序;以及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其中,袋体贮藏柜具有:主体部,其设为能够移动;多个袋体收容部,该多个袋体收容部被主体部支承;以及保持构件,其设于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并支承包含两个以上的袋体的袋束,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在主体部被主体部支承为能够在收容位置与自配置于收容位置的袋体收容部突出的拉出位置之间移动,被补充至袋体贮藏柜的多个袋体在多个袋体收容部的各袋体收容部中以袋束的形态被保持构件支承,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的多个袋体中的各袋体是自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取出的袋束所包含的袋体。

也可以是,多个袋体收容部中的各袋体收容部具有多个保持构件。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在减轻作业人员对于袋体的补充作业或供给作业的负担的同时提高生产率。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防止袋体的供给部位的污染。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在对袋体供给装置供给袋体的部位不存在人员的情况下供给袋体。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自收容部位简单地取出由多个袋体的集合构成的袋束。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在防止袋体的损伤的同时取出袋束。另外,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袋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袋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接收位置向袋体贮藏柜补充多个袋体的作业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将储存多个袋束的袋体贮藏柜设置于取出位置的作业的图。

图4是表示将多个袋体贮藏柜设置于取出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袋体移送部(推杆)、寄存部、贮存库、第1袋体拾取部以及送出部的结构例的放大图。

图6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应用例的袋体供给系统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应用例的袋体供给系统的图。

图12是表示第3应用例的袋体供给系统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向袋体供给装置供给多个袋体的工序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袋体收容部和保持构件的概略图。

图16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袋体收容部和保持构件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和手推车锁定装置的侧视图,示出非锁定状态。

图18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和手推车锁定装置的侧视图,示出锁定状态。

图19是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和手推车锁定装置的俯视图,示出非锁定状态。

图20是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和手推车锁定装置的俯视图,示出锁定状态。

图21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的侧视图,示出袋体贮藏柜的内侧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图示的要素之中,包含因需要在附图之间严格地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而未示出的要素,但若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则能够适当理解那样的要素,另外,能够理解各要素能具有各种变形。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对用于对贮存库供给由制袋厂商制造的空袋的空袋组供给系统(袋体供给系统)进行说明,在该贮存库预先储存向包装机(袋体处理装置)供给的多个空袋(袋体)。具体而言,以下,对能够将多个空袋堆叠的空袋组收容手推车(袋体贮藏柜)和利用该空袋组收容手推车的空袋组供给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袋体b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1所示的袋体b的主体部ba具有长方形的俯视形状,袋体b的表面和背面分别由被主体部ba的多个边缘部包围的区域的面构成。在袋体b的多个边缘部中的1个(参照图1的附图标记“bc1”)边缘部形成有口部bb。口部bb是形成有将袋体b的内部和外部相连通的通孔的部位或预计形成该通孔的部位。因此,在向后述的袋体贮藏柜、袋体供给装置以及袋体处理装置补充袋体b的阶段中,既可以是袋体b的内部和外部经由口部bb连通的状态,也可以是袋体b的内部和外部未经由口部bb连通的状态。口部bb的形态未被限定,口部bb既可以仅仅形成为通孔,也可以供袋嘴等器具安装。

能够应用以下说明的装置和方法的袋体b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袋体b的形态。例如,图1所示的袋体b包含一对短边缘部和一对长边缘部,但也可以是所有边缘部的长度彼此相等。另外,图1所示的口部bb形成于短边缘部,但也可以形成于长边缘部,即,能够形成于任意的边缘部。另外,袋体b的俯视形状既可以是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形状,也可以是袋体b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描绘成曲线。

接下来,说明袋体供给系统10的一个例子和使用有该袋体供给系统10的袋体供给方法的一个例子,该袋体供给系统10包括:袋体贮藏柜11(移动单元),其补充有多个上述袋体b;以及袋体供给装置12,其自袋体贮藏柜11被供给多个袋体b。

图2是用于说明在接收位置p2处向袋体贮藏柜11补充多个袋体b的作业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将储存多个袋束b1的袋体贮藏柜11设置于取出位置p1的作业的图。图4是表示将多个袋体贮藏柜11设置于取出位置p1的状态的图。图5是将袋体移送部36(推杆p)、寄存部33、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以及送出部37的结构放大表示的图。

(袋体供给系统)

袋体供给系统10包括袋体贮藏柜11和袋体供给装置12。袋体贮藏柜11保持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的多个袋体b。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袋体贮藏柜11作为使袋体收容部21向用于向袋体收容部21供给袋束b1的袋束补给位置(即接收位置p2)和用于自袋体收容部21取出袋束b1的袋束供给位置(即取出位置p1)移动的移动单元发挥作用。袋体供给装置12设置于供给室r的内侧,自配置于袋束供给位置(取出位置p1)的袋体贮藏柜11向该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此外,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袋体供给装置12朝向用于进行使用了袋体b的处理的包装机等袋体处理装置(省略图示)依次送出袋体b。

(袋体贮藏柜)

袋体贮藏柜11具有以能够在供给室r的内侧(取出位置p1)与外侧(接收位置p2)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的主体部20,主体部20支承多个袋体收容部(拉出部)21。各袋体收容部21具有支承袋束b1的1个或多个保持构件22(图示的袋体收容部21具有多个保持构件22)。作为典型的情况,供给室r的内侧(取出位置p1)和外侧(接收位置p2)被未图示的隔壁分隔开,供给室r的内侧是能够形成封闭空间的构造。但是,供给室r的内侧也可以不是完全封闭的空间,也可以是供给室r的内侧与外侧相连通。另外,若取出位置p1(供给室r的内侧)和接收位置p2(供给室r的外侧)充分地分开,则供给室r的内侧(取出位置p1)和外侧(接收位置p2)也可以不被隔壁分隔。因而,取出位置p1和接收位置p2也可以设置在彼此分开至能够实质上忽视接收位置p2处的作业(例如袋体b的补充作业)对取出位置p1造成影响(例如灰尘等异物的分散)的距离的位置。

主体部20在底部(下端面)具有多个脚轮23(车轮)。通过使该脚轮23在地面上滚动,能够使袋体贮藏柜11整体在供给室r的内侧(取出位置p1)与外侧(接收位置p2)之间自如地移动。此外,用于使主体部20(即袋体贮藏柜11)移动的驱动源未被限定,既可以将机械作为驱动源,也可以将作业人员w的人力作为驱动源。

袋体收容部21设有多个,多个袋体收容部21分别在供给室r的外侧补充袋体b。各袋体收容部21在主体部20处被主体部20支承为能够在收容位置pa与自配置于收容位置pa的袋体收容部21突出的拉出位置pb之间移动。图示的各袋体收容部21设置为相对于主体部20在收容位置pa与拉出位置pb之间沿水平方向滑动自如。在袋体贮藏柜11中,多个袋体收容部21以沿铅垂方向(即层叠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配置于收容位置pa的多个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相互重叠的位置,另外,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多个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相互重叠的位置。通过如上所述将多个袋体收容部21配置为沿铅垂方向排列,能够使袋体贮藏柜11在水平方向上紧凑地构成。另外,通过使各袋体收容部21构成为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能够根据需要使各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向拉出位置pb移动,并使袋束b1(袋体b)的载置部位(特别是各保持构件22)暴露。由此,能够顺畅地向各袋体收容部21补充多个袋体b(袋束b1)和自各袋体收容部21取出多个袋体b(袋束b1)。

各保持构件22是用于自外侧支承袋束b1的构件。袋束b1包含两个以上的袋体b(通常包含几个~几十个左右的袋体b),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表面和背面彼此面向相同的方向,通过将这些袋体b相互重叠地一体配置,从而构成袋束b1。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保持构件22在使所述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表面和背面的朝向(即法线方向)朝着与重力的作用方向即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状态下支承袋束b1。即,袋束b1(即两个以上的袋体b)被保持构件22支承为沿水平方向以外的方向延伸。特别是,各保持构件22以未贯穿那样的袋束b1而接触于袋束b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状态自外侧支承袋束b1。通过如上所述自外侧支承袋束b1,无论各袋体b有无通孔,均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袋体b(袋束b1)。例如,还能够使用共同的保持构件22来适当地支承尺寸和形状不同的多种袋体b(袋束b1)。图示的各保持构件22将对应的袋体b支承为立起姿势。在此所说的立起姿势是,袋束b1所包含的各袋体b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姿势,且是各袋体b的表面和背面朝着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姿势。因而,各袋体b相对于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这两个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姿势在广义上也包含于在此所说的立起姿势中。另外,图示的袋体贮藏柜11的各保持构件22以使对应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口部bb面向铅垂方向上方的方式支承所对应的袋束b1。

但是,利用各保持构件22对袋体b进行支承的支承姿势未被限定,各保持构件22也可以将袋体b支承为水平姿势。在此所说的水平姿势是袋束b1所包含的各袋体b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姿势,且是各袋体b的表面和背面朝着大致铅垂方向的姿势。另外,由各保持构件22支承的袋束b1所包含的各袋体b的口部bb所朝着的方向也未被限定。

各保持构件22在使对应的袋束b1的一部分(特别是表面和背面各自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下自表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个面侧支承对应的袋束b1。即,各保持构件22在使对应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中的配置于最靠表面侧的袋体b和配置于最靠背面侧的袋体b各自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一个面(即表面和背面中的,位于与相邻的袋体b所配置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且朝向外侧的面)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下支承袋束b1。图示的各保持构件22包含沿铅垂方向竖立设置的4个棒状构件,并利用两个棒状构件来夹持袋束b1的一个端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且利用其他两个棒状构件来夹持另一个端部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由此支承袋束b1。这样,通过在使袋束b1的一部分暴露的状态下利用各保持构件22支承袋束b1,从而在自袋体贮藏柜11取出袋束b1时容易把持袋束b1。

此外,图示的各保持构件22由相互分开地配置的多个销构成,但各保持构件22的结构不受限定。例如,既可以通过使1个或两个以上的板状构件竖立设置来构成各保持构件22,也可以利用能够收容袋束b1的箱状构件来构成各保持构件22。在如图示那样使用销作为各保持构件22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以立起姿势的袋束b1的上部不被销保持的方式,各袋体收容部21利用在铅垂方向上比袋束b1短的销来构成各保持构件22。另外,在使用板状构件、箱状构件作为各保持构件22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各袋体收容部21利用在铅垂方向上比袋束b1短的板状构件、箱状构件来构成各保持构件22。另外,也可以是,在构成各保持构件22的板状构件、箱状构件上形成缺口,使对应的袋束b1的一部分经由该缺口暴露。

各袋体收容部21具有移动用保持部24,通过对移动用保持部24施加力,从而使对应的袋体收容部21在收容位置pa与拉出位置pb之间移动。图示的移动用保持部24具有所谓的拉手的形态,但移动用保持部24的形态未被限定,移动用保持部24能够具有适合于移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取出部31的袋体保持部41)保持(例如卡合)的任意的形态(例如凸部、凹部和/或孔部等)。

在袋体贮藏柜11使多个袋体收容部21自袋束补给位置(接收位置p2)向袋束供给位置(取出位置p1)移动的情况下,使多个袋体收容部2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袋体收容部21以相互沿铅垂方向排列的状态移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袋体贮藏柜11设有多个(优选为3个以上)。特别优选的是,能够将向袋体供给装置12分配的袋体贮藏柜11配置于取出位置p1并将其他袋体贮藏柜11配置于接收位置p2。在该情况下,在取出位置p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袋体b的期间内,能够在接收位置p2向袋体贮藏柜11补充袋体b。在图示的袋体供给系统10中,能够向1个袋体供给装置12分配两个袋体贮藏柜11,但既可以向1个袋体供给装置12分配3个以上的袋体贮藏柜11,也可以向1个袋体供给装置12仅分配1个袋体贮藏柜11。

(袋体供给装置)

图3和图4等所示的袋体供给装置12设于供给室r内,且依次自多个袋体贮藏柜11的各袋体贮藏柜11向该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即,自配置于取出位置p1的多个袋体贮藏柜11中的某一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当在该袋体贮藏柜11中的袋体b用尽时,自另一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袋体供给装置12具有取出部31、配置调整部32、寄存部33、袋体移送部36、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以及送出部37。

(取出部)

取出部31在供给室r内设置于袋体贮藏柜11所配置的取出位置p1的附近,该取出部31自袋体贮藏柜11取出袋束b1,并将该袋束b1运送至寄存部3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取出部31还作为对移动用保持部24施加力而使所对应的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向拉出位置pb移动的移动装置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出部31还作为移动装置发挥功能,但也可以设有相对于取出部31独立的移动装置。

图示的取出部31构成为机械手,其具有能够保持和释放袋束b1的袋体保持部41和使袋体保持部41三维地移动的三维移动部42。

图示的袋体保持部41安装于三维移动部42的顶端部,由设为能够以气缸(省略图示)为驱动源进行开闭的一对夹持构件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袋体保持部41不仅能够夹持和释放袋束b1,还能够保持各袋体收容部21的移动用保持部24。此外,在图示的袋体保持部41中,用于保持袋束b1的一对夹持构件和用于保持移动用保持部24的卡合部彼此独立地设置。

图示的三维移动部42构成为使袋体保持部41三维地移动的臂部。图示的三维移动部42由多关节机器人构成,但三维移动部42的具体结构未被限定,也可以由例如并联连杆机器人等其他装置构成。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取出部31将自袋体贮藏柜11取出的袋束b1传递至配置调整部32并自配置调整部32接收配置位置被配置调整部32调整后的袋束b1,之后将自配置调整部32接收到的袋束b1运送至寄存部33。

(配置调整部(定位单元))

配置调整部32对自取出部31接收到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相互间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

图示的配置调整部32具有用于载置袋束b1的配置调整载置部44和用于对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位置进行调整的位置调整构件45。配置调整载置部44将载置着的袋束b1支承为水平姿势。配置调整载置部44的形状不受限定,为了防止与取出部31(特别是,袋体保持部41)之间发生干扰,图示的配置调整载置部44的一部分被去除。位置调整构件45设为能够以气缸(省略图示)为驱动源进行移动。具体而言,位置调整构件45包含一对侧壁构件,该位置调整构件45构成为能够在矫正位置与分开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矫正位置处,该位置调整构件45自两侧抵接于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从而来调整该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配置位置,在分开位置处,该位置调整构件45与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分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袋束b1被自袋体贮藏柜11(即袋体收容部21)经由配置调整部32运送至寄存部33,但也可以不设置配置调整部32,而将袋束b1自袋体贮藏柜11直接运送至寄存部33。

(寄存部)

寄存部33具有:移送载置部47,利用取出部31将袋束b1载置于该移送载置部47;以及移送引导部48,其对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进行引导。

移送载置部47是能够将经由取出部31供给的袋束b1支承为水平姿势的支承构件。移送引导部48由用于对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的两侧缘部进行引导的一对板状构件构成,并朝向设于下游侧的贮存库34内引导袋束b1。特别是,图示的移送引导部48接触于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多个边缘部中的未设有口部bb的边缘部,来引导袋束b1。此外,移送载置部47和移送引导部48具有不与袋体移送部36(例如进行进退移动的推杆p)干扰的构造。

(袋体移送部)

袋体移送部36自寄存部33移送袋束b1并将该袋束b1收容于贮存库34。即,袋体移送部36将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沿着移送引导部48移送并将该袋束b1收容于贮存库34。

图示的袋体移送部36以与寄存部33相邻的方式配置,具有将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朝向贮存库34推出的推杆p。该推杆p设为能够以气缸(省略图示)为驱动源而在退避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配置于退避位置的推杆p与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分开。并且,通过使推杆p自退避位置朝向推出位置移动,从而将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朝向贮存库34推压。

袋体供给装置12具有在利用取出部31将袋束b1向寄存部33运送时不使取出部31和袋体移送部36(推杆p)等其他装置相互干扰的结构。图示的寄存部33设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沿铅垂方向升降,且能够配置于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在该上升位置,该寄存部33自取出部31接收袋束b1并将该袋束b1载置在移送载置部47上,在该下降位置,利用袋体移送部36(推杆p)将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朝向贮存库34推出。

此外,袋体供给装置12能够采用防止取出部31与袋体移送部36(推杆p)等之间的预期以外的干扰的其他任意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利用取出部31将袋束b1向寄存部33运送时,推杆p(袋体移送部36)配置于退避位置,该退避位置是设有能够将取出部31(特别是袋体保持部41)配置于与寄存部33相邻的位置的空间那样的位置。

(贮存库)

贮存库34以与寄存部33相邻的方式配置,并以使收容的袋束b1能够升降的方式保持袋束b1。图示的贮存库34具有:贮存库载置部50,其将利用袋体移送部36(即推杆p)自寄存部33输送过来的袋束b1支承为水平姿势;一对贮存库引导部51,其以使贮存库载置部50上的袋束b1的两侧缘部上升自如的方式引导袋束b1;以及贮存库止动件部52,其限制袋体移送部36(推杆p)使袋束b1的移动。贮存库载置部50设为能够以伺服马达(省略图示)为驱动源进行升降,其能够使收容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中的位于最上面的袋体b的铅垂方向位置始终大致相同。因而,根据自贮存库34取出袋体b的情况,贮存库载置部50相对应地逐渐上升。另外,在向贮存库34供给新的袋束b1的情况下,贮存库载置部50下降,而在贮存库34中形成用于配置新的袋束b1的空间。

此外,贮存库34只要能够形成与至少1个袋束b1相对应的大小的空间即可,也可以是,能够形成与多个袋束b1相对应的大小的空间。通过使贮存库34形成与多个袋束b1相对应的大小的空间,能够长时间不中断地连续进行经由第1袋体拾取部35将袋体b自贮存库34向后一级输送的处理。因而,还能够是,在利用第1袋体拾取部35将贮存库34内的多个袋体b向后一级输送的期间内,也完成将新的袋束b1自袋体贮藏柜11运送至寄存部33的操作,从而能够高效地输送袋束b1(袋体b)。此外,图2~图5所示的贮存库34形成能够收容3个袋束b1的空间。

(第1袋体拾取部和送出部)

第1袋体拾取部35将收容于贮存库34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一袋一袋地取出,具体而言,将配置于袋束b1的最上方位置的袋体b一个个地取出。第1袋体拾取部35能够由例如吸盘等构成。在图2~图5所示的袋体供给装置12中,由第1袋体拾取部35取出的袋体b被传递至送出部37,并由送出部37向后一级输送。

此外,也可以不设置送出部37,可以是第1袋体拾取部35直接将袋体b传递至后一级的装置等,还可以借助送出部37以外的装置等将袋体b自第1袋体拾取部35向后一级输送。

由上述袋体移送部36(推杆p)、寄存部33、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以及送出部37构成的套件既可以仅设有1套,也可以设有多套。图3~图5所示的袋体供给装置12具有4套该套件,袋体移送部36(推杆p)、寄存部33、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以及送出部37各自设有4个。

(袋体供给方法)

接下来,说明使用上述袋体供给系统10进行的袋体供给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袋体供给方法包含向袋体贮藏柜11补充多个袋体b的工序和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特别是,在图示的袋体供给系统10中,在供给室r的外侧向袋体贮藏柜11补充多个袋体b,在供给室r的内侧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

被补充至袋体贮藏柜11后的多个袋体b在多个袋体收容部21的各袋体收容部21中以袋束b1的形态被多个保持构件22支承并储存起来。并且,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的多个袋体b分别是自多个保持构件22中的各保持构件22取出的袋束b1所包含的袋体b。

以下,说明袋体供给方法所包含的各工序。

(袋体组供给工序)

向袋体贮藏柜11补充多个袋体b的工序包括:在主体部20使多个袋体收容部21依次自收容位置pa移动至拉出位置pb的工序;向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袋体收容部21供给多个袋体b并使该多个袋体b以袋束b1的形态支承于多个保持构件22中的各保持构件22的工序;以及在对应的多个保持构件22中的各保持构件22支承着袋束b1的状态下使袋体收容部21自拉出位置pb移动至收容位置pa的工序(参照图2)。

具体而言,以如下方式向袋体贮藏柜11补充多个袋体b。

第1工序:将预定数量(例如1个~3个中的任意数量)的袋体贮藏柜11配置为在供给室r的外侧的预定的接收位置p2处停止。此时,各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收容位置pa,且是未收纳有袋体b的空的状态。

第2工序:使作为供给新的袋体b的对象的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移动至拉出位置pb。此时,作为对象的袋体收容部21的移动既可以通过作业人员w进行,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机械进行。

第3工序:向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袋体收容部21补充多个袋体b,利用各保持构件22将该多个袋体b以袋束b1的形态支承为立起姿势。此时,多个袋体b的补充既可以通过作业人员w进行,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机械进行。在由作业人员w补充多个袋体b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是,作业人员w自大量收容袋体b的瓦楞纸箱25取出任意数量的袋体b并将该袋体b以袋束b1的形态适当地收容于各袋体收容部21。

第4工序:使补充有预定数量的袋束b1后的袋体收容部21自拉出位置pb移动至收容位置pa。此时,作为对象的袋体收容部21的移动既可以通过作业人员w进行,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机械进行。

针对袋体贮藏柜11所具有的全部袋体收容部21进行上述第1工序~第4工序,在全部的袋体收容部21中收容有多个袋束b1。如此,向1个袋体贮藏柜11补充多个袋体b。

此外,在需要进行多个袋体b的补充的袋体贮藏柜11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针对每个袋体贮藏柜11进行上述一系列的工序。

(袋体贮藏柜移动工序)

使多个袋体b的补充完成后的袋体贮藏柜11在地面上自预定的接收位置p2移动,并使其在供给室r的内侧的预定的取出位置p1停止(参照图2和图3)。此时,袋体贮藏柜11的移动既可以通过作业人员w进行,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机械进行。

接下来,说明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图6~图9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的图。

(拉出部拉出工序)

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中包含移动装置对移动用保持部24施加力而使所对应的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移动至拉出位置pb的工序(参照图6)。在图示的装置中,使作为移动装置发挥作用的取出部31的袋体保持部41保持(卡合)于移动用保持部24,利用三维移动部42使袋体保持部41移动而对移动用保持部24施加力,从而使所对应的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移动至拉出位置pb。

对应的袋体收容部21移动至拉出位置pb之后,解除袋体保持部41对移动用保持部24的保持,袋体保持部41与移动用保持部24分开。

(袋体组取出工序)

取出部31利用袋体保持部41夹持在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袋体收容部21中收纳的袋束b1,并保持该袋束b1(参照图7)。在利用袋体保持部41保持着袋束b1的状态下,三维移动部42使袋体保持部41移动。如此,自袋体贮藏柜11(即袋体收容部21)取出袋束b1。

(袋体组定位工序)

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中包含:取出部31将自袋体贮藏柜11取出了的袋束b1传递至配置调整部32的工序(参照图8);配置调整部32对袋束b1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的工序;以及取出部31自配置调整部32接收配置位置被配置调整部32调整后的袋束b1并将该袋束b1运送至寄存部33的工序(参照图9)。

即,由袋体保持部41保持着的袋束b1以水平姿势配置在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袋束b1自袋体保持部41释放并载置在配置调整载置部44。此时,位置调整构件45配置于与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分开的分开位置,向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载置袋束b1的载置动作不会受到位置调整构件45的妨碍。

然后,通过使位置调整构件45自分开位置移动至矫正位置,从而使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两侧缘部的位置对齐。位置调整构件45的自该分开位置向矫正位置的移动既可以仅进行一次,也可以重复进行多次。

然后,在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进行了位置调整之后,位置调整构件45配置于分开位置,利用取出部31的袋体保持部41再次保持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的袋束b1。此外,在配置调整部32进行袋束b1的位置调整的期间内,袋体保持部41可以配置于相同的位置,也可以保持在为了将袋束b1载置在配置调整载置部44上而释放袋束b1时所处的位置。然后,在利用袋体保持部41保持袋束b1的同时利用三维移动部42使袋体保持部41自配置调整部32朝向寄存部33移动。袋束b1以水平姿势配置在寄存部33的移送载置部47上,并自袋体保持部41释放而载置于移送载置部47。

此时,寄存部33上升,并在上升位置自取出部31(即袋体保持部41)接收袋束b1。在袋束b1载置于移送载置部47之后,寄存部33连同该袋束b1一起下降,直至寄存部33配置于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成为与推杆p大致相同的铅垂方向位置的下降位置。这期间,袋体移送部36(即推杆p)配置于待机位置,不妨碍袋束b1向移送载置部47上移动。

此外,也可以是,在未设有配置调整部32的情况下,袋束b1被取出部31自袋体贮藏柜11(袋体收容部21)直接运送至寄存部33(移送载置部47)。

然后,在将袋束b1自取出部31传递至寄存部33之后,取出部31为了取出被储存于袋体贮藏柜11的其他袋束b1而进行移动。然后,以其他袋束b1为对象进行上述袋体组取出工序和袋体组定位工序,将该其他袋束b1运送至寄存部33。

(袋体组推出工序)

载置于移送载置部47的袋束b1被袋体移送部36沿水平方向朝向下游的贮存库34送出。具体而言,通过使推杆p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从而将处于该移动路径上的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向贮存库34推出。此时,贮存库载置部50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与移送载置部47相同的位置或配置于比移送载置部47低的位置,从而自移送载置部47上推出的袋束b1被顺畅地载置在贮存库载置部50上。特别是,在贮存库载置部50上已经载置有其他袋束b1的情况下,对贮存库载置部50的铅垂方向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该其他袋束b1的最上表面配置于与移送载置部47相同的位置或配置于比移送载置部47低的位置。

然后,在袋束b1载置于贮存库34之后,推杆p自推出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并在待机位置待机。

(袋体供给工序)

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中包含第1袋体拾取部35将被配置于在贮存库34中收容的袋束b1的最上方位置的袋体b取出的工序。

图示的第1袋体拾取部35具有吸盘部,由贮存库34支承着的袋束b1中的处于最上方位置的袋体b被该吸盘部吸附并被向上方取出。第1袋体拾取部35的吸盘部的吸附动作和吸附释放动作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

此外,与利用第1袋体拾取部35取出袋体b的操作相对应,贮存库载置部50相应地上升。由此,能够将配置在被贮存库34支承的袋束b1的最上方位置的袋体b的铅垂方向位置保持大致恒定。因而,第1袋体拾取部35能够将袋体b保持在大致恒定位置并自贮存库34取出该袋体b,因此,能够简化第1袋体拾取部35的动作并提高袋体b的保持精度。

第1袋体拾取部35将自贮存库34取出的袋体b传递至送出部37,送出部37朝向后一级的装置输送该袋体b。此外,送出部37的具体结构不受限定。在图示的送出部37中,挂设于两个驱动辊的两组环形带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在铅垂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第1袋体拾取部35向送出部37的这些环形带之间供给来自贮存库34的袋体b。通过在袋体b被夹在送出部37的环形带之间的状态下利用驱动辊使这些环形带行进,从而将该袋体b朝向下游输送。

(备注)

此外,比贮存库34靠后一级的结构和工序并未限定,而能够想到各种式样的结构和工序。对于比贮存库34靠后一级的结构和工序的典型例子,在后面作为应用例进行叙述。

另外,在进行上述袋体组推出工序之后的工序(包含袋体组推出工序和袋体供给工序的工序)的同时进行上述袋体组取出工序~袋体组定位工序,能够在将某一个袋束b1自寄存部33朝向下游侧输送的期间内将其他袋束b1自袋体贮藏柜11向寄存部33运送。

另外,在上述袋体组取出工序中,在自某一个袋体收容部21取出全部袋束b1之后,利用取出部31(即移动装置)使该袋体收容部21自拉出位置pb移动至收容位置pa。然后,针对收容有袋束b1的其他袋体收容部21进行上述拉出部拉出工序和袋体组取出工序。于是,针对袋体贮藏柜11的全部袋体收容部21均进行上述拉出部拉出工序和袋体组取出工序。并且,在针对1个袋体贮藏柜11的全部袋体收容部21进行拉出部拉出工序和袋体组取出工序之后,针对其他袋体贮藏柜11进行拉出部拉出工序和袋体组取出工序。此外,使全部的袋束b1被取出而空了的袋体贮藏柜11自供给室r的内侧的取出位置p1移动至供给室r的外侧的接收位置p2,在接收位置p2进行上述袋体组供给工序而补充新的多个袋体b。此时,空了的袋体贮藏柜11的移动既可以通过作业人员w进行,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机械进行。

此外,取出部31也可以以预先确定的顺序取出储存于袋体贮藏柜11(特别是各袋体收容部21)的多个袋束b1。另外,取出部31也可以根据能够对袋体贮藏柜11(即各袋体收容部21)中的各袋束b1的位置和/或各袋束b1的有无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包含例如光学传感器和拍摄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取出各袋束b1。

另外,袋体供给装置12也可以具备能够对各袋体收容部21相对于主体部20的位置、配置调整部32中有无袋束b1、寄存部33中有无袋束b1、袋体移送部36的状态(例如推杆p的位置)和/或贮存库34中有无袋束b1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另外,袋体供给装置12也可以具有控制部(省略图示),该控制部根据自各种传感器等输送过来的检测结果的信息来对取出部31、配置调整部32、寄存部33、袋体移送部36、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以及送出部37中的至少一者以上的动作进行控制。

如以上说明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袋体贮藏柜11、袋体供给装置12以及袋体供给系统10,能够在防止供给室r被污染的同时还谋求节省劳力化和作业的效率化。即,通过使用能够移动的袋体贮藏柜11在供给室的外侧补充新的袋体b,能够防止供给室r的污染。另外,通过使用多个袋体贮藏柜11,能够在自一个袋体贮藏柜11取出袋体b的期间内向其他袋体贮藏柜11补充新的袋体b,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袋体供给系统10和袋体供给方法,能够自袋体收容部21简单地取出由多个袋体b的集合构成的袋束b1。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袋体供给系统10和袋体供给方法,能够在袋束b1的取出作业时减少袋体b的损伤,另外,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袋体。

另外,通过使用袋体贮藏柜11,能够在人不处于取出部31等机械的可动范围内的情况下供给袋体b,因此能够确保高度的安全性。

另外,通过在1个袋体贮藏柜11中设置多个袋体收容部21,能够存放大量的袋体b。因此,能够抑制使需要补充新的袋体b的袋体贮藏柜11向接收位置p2移动的频率,从而能够显著减轻作业人员w的负担。

另外,由于能利用配置调整部32对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配置位置进行矫正,因此,在袋体贮藏柜11中,即使袋束b1(即袋体b)的位置有些不均匀也没有问题。因而,也可以使由各保持构件22限定的空间大于袋束b1的尺寸。在该情况下,能够对各袋体收容部21和各保持构件22顺畅地进行袋束b1的补充作业,另外,即使各袋体b和各袋束b1的尺寸变更,也能够使用相同的保持构件22和袋体收容部21。

接下来,说明上述袋体贮藏柜11的应用例(特别是,比贮存库34靠下游侧的典型的结构例)。此外,在表示以下的应用例的各附图中,对于与上述袋体供给系统10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第1应用例)

图10是表示第1应用例的袋体供给系统10的图。

本应用例的袋体供给装置12具有:袋体输送部61,其接收经由第1袋体拾取部35输送过来的袋体b并将该袋体b朝向下游输送;输送止动件62,其对通过袋体输送部61输送的袋体b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及第2袋体拾取部63,其取出位置被输送止动件62限制的袋体b,并将该袋体b向袋体处理装置100供给。

利用第1袋体拾取部35自贮存库34取出的袋体b,经由送出部37被传递至具有环状的传送带的袋体输送部61。袋体输送部61利用传送带将来自第1袋体拾取部35的袋体b一个一个地朝向下游输送。

被袋体输送部61朝向下游输送的袋体b在传送带的顶端部的附近被输送止动件62定位。利用第2袋体拾取部63取出被输送止动件62定位后的袋体b,并将该袋体b向设于后一级的未图示的袋体处理装置100(例如袋体输送机、装袋包装机、或者袋嘴密封机等)供给。

此外,由袋体输送部61、输送止动件62以及第2袋体拾取部63构成的套件设置为与由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以及送出部37构成的套件相同的套件数量。在图示的袋体供给装置12中,由袋体输送部61、输送止动件62以及第2袋体拾取部63构成的套件设有4套。

(第2应用例)

图11是表示第2应用例的袋体供给系统10的图。

本应用例的第1袋体拾取部35将自贮存库34取出的袋体b直接供给至袋体处理装置100。即,在本应用例的袋体供给装置12中未设有送出部37,利用第1袋体拾取部35将储存于贮存库34的袋体b直接传递至未图示的袋体处理装置100。

此外,在图示的袋体供给装置12中,由袋体移送部36(推杆p)、寄存部33、贮存库34以及第1袋体拾取部35构成的套件仅设有1套。

(第3应用例)

图12是表示第3应用例的袋体供给系统10的图。

本应用例的袋体供给装置12具备暂时保持部66、袋体输送部61、袋体拾起部67、放出部68、输送止动件62以及第2袋体拾取部63,但未设置送出部37。

暂时保持部66接收自第1袋体拾取部35传递来的袋体b并支承该袋体b。图示的暂时保持部66具备对袋体b进行吸附保持的吸盘部,从而固定地支承袋体b。此外,暂时保持部66既可以使固定力作用于袋体b地将该袋体b的位置固定并支承该袋体b,也可以不使固定力作用于袋体b而仅载置袋体b。暂时保持部66设为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且在接收位置与传递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接收位置是在不与贮存库34干扰的位置处自第1袋体拾取部35接收袋体b的位置,传递位置是在不与袋体输送部61上的袋体b干扰的位置处将袋体b传递至袋体输送部61的位置。

袋体输送部61具备连续行进的环状的传送带,其将经由暂时保持部66输送过来的袋体b朝向下游输送。本应用例的袋体输送部61将多个袋体b以相互叠合的状态朝向下游输送,基本上,下游侧的袋体b配置在比上游侧的袋体b靠上侧的重叠位置。

在暂时保持部66将新的袋体b向袋体输送部61供给之际,袋体拾起部67将袋体输送部61上的最末尾(即最上游侧)的袋体b的后侧位置(即上游侧位置)拾起。由此,自暂时保持部66供给的新的袋体b被插入由袋体拾起部67拾起的袋体b的下侧,并在袋体输送部61上配置于最末尾。此外,自暂时保持部66传递至袋体输送部61的袋体b随着袋体输送部61的传送带的行进被向下游侧输送而使该袋体b的后侧部分(即上游侧部分)配置于袋体拾起部67的正下方。

输送止动件62对由袋体输送部61输送的多个袋体b中的最前面(即最下游侧)的袋体b的位置进行限制。此外,在袋体输送部61上相互重叠地配置的多个袋体b中的配置于最上侧的袋体b通常成为最前面的袋体b,但随着袋体输送部61的传送带的行进,有时其他袋体b配置于比被配置于最上侧的袋体b靠下游侧的位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出部68也能将配置于最上侧的袋体b向下游侧送出并使其抵接于输送止动件62。

放出部68在袋体输送部61的上方配置于能与被配置在袋体输送部61上的最上侧的袋体b相抵接的位置。图示的放出部68具备环状的传送带。配置在袋体输送部61上的最上侧的袋体b被夹持在袋体输送部61的传送带与放出部68的传送带之间,利用放出部68的传送带将被配置于该最上侧的袋体b朝向下游侧送出并使其抵接于输送止动件62。因而,优选的是,放出部68的传送带由能够对袋体b作用较大的摩擦力的构件构成。通过如此设置放出部68,能够将配置于袋体输送部61上的最上侧的袋体b可靠地送出至输送止动件62的位置。

然后,配置于袋体输送部61上的最上侧的袋体b在被输送止动件62定位了的位置处被第2袋体拾取部63取出并向后一级的袋体处理装置100供给。

此外,在本应用例中,由寄存部33、袋体移送部36(推杆p)、贮存库34、第1袋体拾取部35、暂时保持部66、袋体拾起部67、袋体输送部61、放出部68、输送止动件62以及第2袋体拾取部63构成的套件设有两套。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例如,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各要素施加各种变形。

(第1变形例)

图13和图14是用于说明自袋体贮藏柜11向袋体供给装置12供给多个袋体b的工序的第1变形例的图。在本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袋体供给系统10相同或类似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同样地,在袋体贮藏柜11的各袋体收容部21中,各袋束b1也被各保持构件22支承为立起状态。但是,各保持构件22以使所对应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口部bb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支承所对应的袋束b1。即,利用对应的保持构件22以包含形成有口部bb的边缘部bc1的一对短边缘部朝向水平方向并分别沿铅垂方向延伸、并且未形成有口部bb的一对长边缘部朝向铅垂方向并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支承袋束b1。

本变形例的各保持构件22具有在中间部分被截断的箱状形态。即,各保持构件22具有一对端部保持部。各端部保持部具有与袋束b1的端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自三面包围袋束b1的端部。由此,各袋束b1的两端部由各保持构件22的一对端部保持部支承,各袋束b1被保持为立起状态。

在本变形例的袋体供给装置12中未设有配置调整部32,而将袋束b1自袋体贮藏柜11(即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袋体收容部21)直接运送至寄存部33。

寄存部33设为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设为能够配置于能接收自取出部31(即袋体保持部41)传递来的袋束b1的供给位置pc和向贮存库34传递袋束b1的放出位置pd。供给位置pc是在自取出部31向寄存部33传递袋束b1之际取出部31(特别是袋体保持部41)和袋体移送部36(例如推杆p)不相互干扰这样的位置。取出部31对配置于供给位置pc的寄存部33顺畅地运送袋束b1,能够将该袋束b1载置于移送载置部47上的适当的位置。放出位置pd是与贮存库34相邻的位置,且是在推杆p的移动路径上配置有移送载置部47上的袋束b1这样的位置。推杆p将在配置于放出位置pd的寄存部33中收容的袋束b1朝向贮存库34推压,能够将该袋束b1顺畅地收容于贮存库34。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寄存部33的移送引导部48接触于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的多个边缘部中的至少设有口部bb的边缘部bc1并引导袋束b1。即,取出部31以使袋束b1的设有口部bb的边缘部bc1和与该边缘部相对的边缘部这两个边缘部与寄存部33的移送引导部48相对的方式将袋束b1载置在移送载置部47上。然后,推杆p推压袋束b1的与设有口部bb的边缘部相邻的一个边缘部而将袋束b1收容于贮存库34。

如上所述,在本变形例中,在袋体贮藏柜11(即袋体收容部21)中,各袋束b1以口部bb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立起。因此,各袋束b1所包含的多个袋体b彼此在被收容于袋体贮藏柜11的阶段中在重力的影响下处于在宽度方向上对齐的状态。因此,即使未设有上述实施方式的配置调整部32(参照图3等),也能够将袋束b1以多个袋体b在宽度方向相互对位的状态配置于寄存部33。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推杆p沿宽度方向推压袋束b1。因而,例如,也可以是,推杆p在自寄存部33朝向贮存库34推压袋束b1之际将该袋束b1按压于贮存库34的侧壁部。在该情况下,利用贮存库34的侧壁部和推杆p来夹持袋束b1,能够在贮存库34中调整该袋束b1所包含的多个袋体b的宽度方向位置。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比贮存库34靠后一级的结构未被限定,例如能够具有与上述各应用例同样的结构。

(第2变形例)

图15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袋体收容部21和保持构件22的概略图。为了容易理解,简化地示出了图15所示的袋体收容部21和保持构件22。因而,例如,在图15中省略了移动用保持部24的图示。另外,设于袋体收容部21上的保持构件22的数量、具体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5所示的数量、形状。

在图15中,附图标记“ds”表示水平方向中的袋体收容部21的滑动方向,特别表示自袋体贮藏柜11的收容位置pa朝向拉出位置pb去的方向。另外,附图标记“dp”表示水平方向中的与附图标记“ds”垂直的方向,表示各袋体收容部21的宽度方向。

在本变形例中,各保持构件22具有大致l字形状的剖面,袋束b1载置在保持构件22上。各保持构件22接触于所对应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各自的边部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边部的至少一部分。

图15所示的保持构件22在使构成袋束b1的多个袋体b在袋体收容部21的滑动方向(参照“ds”)上相互重叠的状态下支承袋束b1。另外,图15所示的保持构件22以与袋束b1(即各袋体b)的上边部st、下边部sb、左边部sl以及右边部sr中的在铅垂方向下方彼此相邻的下边部sb和右边部sr相接触的状态支承袋束b1。另外,图15所示的保持构件22在使袋束b1(即各袋体b)的下边部sb相对于水平方向(特别是附图标记“dp”所示的方向)倾斜的状态下支承袋束b1。因此,保持构件22接触于袋束b1中的包含由左边部sl和右边部sr中的一者(在图15中为右边部sr)与下边部sb形成的角部的附近部位的范围。

采用本变形例,能够在各袋束b1支承于保持构件22的状态下使各袋束b1中的与上边部st相邻的部位和与左边部sl相邻的部位这两个部位完全暴露。因此,取出部31(参照图3等)不仅能够保持各袋束b1中的与上边部st相邻的部位,还能够保持各袋束b1中的与左边部sl相邻的部位,从而能够增大袋束b1的取出方式的自由度。

另外,袋束b1(即各袋体b)以载置在所对应的保持构件22上的状态被载置为能够沿着该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滑动自如,由此,袋束b1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以在所对应的保持构件22上被精度良好地对位了的状态配置。特别是,在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或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具有平面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促进基于重力的影响引起的袋束b1的如上所述的滑动移动。此外,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优选具有与袋束b1(即各袋体b)的接触部位的边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很多情况下为平面形状,但不一定要与袋束b1的接触部位的边部的形状相一致。

此外,在图15中,构成袋束b1的多个袋体b在袋体收容部21的滑动方向(参照“ds”)上重叠,但构成袋束b1的多个袋体b也可以在其他方向上重叠,例如,也可以在附图标记“dp”所示的方向、其他水平方向上重叠。另外,在图15中,构成袋束b1的多个袋体b的各自的表面和背面的方向(即法线方向)朝向大致水平方向,但所述表面和背面也可以朝向其他方向。例如,构成袋束b1的多个袋体b的各自的表面和背面的方向也可以为水平以外的方向(但是为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以外的方向)。

(第3变形例)

图16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袋体收容部21和保持构件22的概略图。与图15同样地,图16简化地示出袋体收容部21和保持构件22,例如省略了移动用保持部24的图示。另外,在图16中,附图标记“ds”表示水平方向中的袋体收容部21的滑动方向(特别是,自袋体贮藏柜11的收容位置pa朝向拉出位置pb去的方向),附图标记“dp”表示水平方向中的与附图标记“ds”垂直的方向(特别是各袋体收容部21的宽度方向)。

本变形例的各保持构件22以与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中的配置于最靠表面侧的袋体b和配置于最靠背面侧的袋体b中的至少配置于铅垂方向下方的袋体b的表面或背面相接触的方式支承袋束b1。另外,各保持构件22以在自袋体收容部21的收容位置pa朝向拉出位置pb去的方向ds上使与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袋束b1的上端部配置于同下端部分开的位置的方式支承袋束b1。

图16所示的各保持构件22以与所对应的袋束b1所包含的两个以上的袋体b中的配置于最靠表面侧的袋体b和配置于最靠背面侧的袋体b这两者相接触的方式支承袋束b1。

各保持构件22具有大致l字形状的剖面,袋束b1载置在保持构件22上。图16所示的保持构件22在使构成袋束b1的多个袋体b在相对于附图标记“dp”所示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下支承袋束b1。另外,图16所示的保持构件22以与袋束b1(即各袋体b)的边部中的下边部sb相接触的状态支承袋束b1。此外,图16所示的保持构件22包含第1保持构件22a和自第1保持构件22a朝向铅垂方向上方延伸的第2保持构件22b。第1保持构件22a是固定在袋体收容部21上的基础部分,其自下方支承所载置的袋束b1。第2保持构件22b对载置在保持构件22上的袋束b1中的铅垂方向上方部分进行支承。但是,第2保持构件22b未与载置在保持构件22上的袋束b1的最上部(即上边部st的附近范围)相接触,而使该最上部暴露。

采用本变形例,能够在各袋束b1支承于保持构件22的状态下使各袋束b1中的与上边部st相邻的部位完全暴露。于是,取出部31能在保持着保持构件22所支承的袋束b1中的暴露部分的同时自袋体收容部21取出袋束b1。因此,取出部31能够简单且可靠地保持各袋束b1中的与上边部st相邻的部位。

另外,袋束b1(即各袋体b)以载置在所对应的保持构件22上的状态被载置为能够沿着该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滑动自如,由此,袋束b1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以在对应的保持构件22上被精度良好地对位了的状态配置。特别是,在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或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具有平面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促进那样的基于重力的影响引起的袋束b1的滑动移动。此外,保持构件22的支承面优选具有与袋束b1(即各袋体b)的接触部位(在本变形例中为表面或背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在很多的情况下为平面形状,但不一定与袋束b1的接触部位的形状相一致。

此外,在图16中,各袋束b1在所对应的保持构件22上以在自袋体收容部21的收容位置pa朝向拉出位置pb去的方向ds上突出的方式配置,但各袋束b1也可以配置为在其他方向上突出。

(第4变形例)

图17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11和手推车锁定装置150的侧视图,示出非锁定状态。图18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11和手推车锁定装置150的侧视图,示出锁定状态。图19是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11和手推车锁定装置150的俯视图,示出非锁定状态。图20是第4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11和手推车锁定装置150的俯视图,示出锁定状态。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在图17~图19中,有时透视地图示内部结构的一部分,另外,可能存在被省略了图示的要素。

配置于取出位置p1(参照图3)的袋体贮藏柜11优选精度良好地配置于预定位置且固定于该预定位置,以便能够利用取出部31顺畅且可靠地取出袋束b1。配置于取出位置p1的袋体贮藏柜11自预定位置偏移的容许偏移量还因取出部31的能力不同而变化,实际上大多为小于1cm的程度(更优选为5mm左右)。因而,袋体贮藏柜11优选固定于取出位置p1(预定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利用手推车锁定装置150托起袋体贮藏柜11,并将袋体贮藏柜11整体固定于预定位置。

图示的袋体贮藏柜11具有用于载置主体部20的手推车架112、自手推车架112向上方延伸且由作业人员w操作的手柄110以及设于手推车架112的顶端的手推车侧止动件111。

手推车锁定装置150具有设于前侧的第1杆151、设于后侧的第2杆152、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第1杆151的顶端部的第1轴承153、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第2杆152的顶端部的第2轴承154、将第1杆151和第2杆1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锁定架160、安装于锁定架160的锁定装置侧止动件155、以及在地面g上支承锁定架160的腿部161。

如图19和图20所示,袋体贮藏柜11的手推车架112经由手柄110被作业人员w推压而移动,并被在手推车锁定装置150的锁定架160安装的侧引导件162引导而在图20所示的卡定位置处停止。在该卡定位置处,固定于锁定架160且向上方延伸的限制销175卡合于在主体部20的底壁形成的引导卡合槽113。另外,当袋体贮藏柜11配置于卡定位置时,手推车侧止动件111和锁定装置侧止动件155相抵接。由此,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x方向和y方向(即水平方向)上袋体贮藏柜11相对于手推车锁定装置150受到限制。

另外,当袋体贮藏柜11配置于卡定位置时,借助气缸保持部159安装于锁定架160的气缸156被驱动,气缸轴157伸长,第3杆170被向x方向(图19和图20的左方)推压而以驱动旋转轴171为中心进行旋转。随着第3杆170的旋转,气缸156以气缸旋转轴158为中心进行旋转。此外,气缸旋转轴158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气缸轴157。由此,固定于第3杆170的驱动旋转轴171进行轴旋转。因而,使固定于驱动旋转轴171的第4杆172和第1杆151以驱动旋转轴171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第4杆172和第1杆151的顶端部上升。由此,第1轴承153如图18所示那样托起手推车架112。此时,手推车侧止动件111被第1轴承153和锁定装置侧止动件155夹持,从而袋体贮藏柜11在x方向(图18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手推车锁定装置150固定。另外,通过在水平方向(y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部位)设置“手推车侧止动件111被第1轴承153和锁定装置侧止动件155夹持的构造”,从而手推车侧止动件111在水平方向(y方向)上相对于手推车锁定装置150固定。

如上所述,当第4杆172以驱动旋转轴171为中心进行轴旋转而沿x方向(图19和图20的左方)移动时,旋转自如地连结于驱动旋转轴171的连结轴173也向相同方向移动,旋转自如地连结于连结轴173的第5杆174也向相同方向移动且以从动旋转轴177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使固定于从动旋转轴177的第2杆152以从动旋转轴177为中心进行轴旋转,从而第2轴承154上升。由此,第2轴承154如图18所示那样托起手推车架112。

如上所述,采用本变形例,通过将袋体贮藏柜11配置于卡定位置(参照图20)并使气缸156工作,能够利用引导卡合槽113与限制销175之间的卡合、第1轴承153和第2轴承154对袋体贮藏柜11的托起(特别是脚轮23被自地面g托起)、以及第1轴承153和锁定装置侧止动件155对手推车侧止动件111的夹持,来将袋体贮藏柜11相对于手推车锁定装置150精度良好且可靠地固定于预定位置。

另外,通过如本变形例那样将各种杆和旋转轴组合,能够利用单个驱动部(即气缸156)来驱动前侧机构(即第1杆151和第1轴承153)和后侧机构(即第2杆152和第2轴承154)这两者。

(第5变形例)

图21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11的侧视图,示出袋体贮藏柜11的内侧的结构。

使袋体收容部21相对于主体部20滑动的机构不受限定,但期望的是能够在收容位置pa和拉出位置pb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优选为收容位置pa和拉出位置pb这两个位置)处将袋体收容部21相对于主体部20锁定的机构。在本变形例中,说明这样的袋体收容部21的锁定机构的一个例子。

在图21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在铅垂方向上排列有3个袋体收容部21a、21b、21c的袋体贮藏柜11。图21所示的最上层的袋体收容部21a在收容位置pa被解除锁定而处于能够自收容位置pa向拉出位置pb移动的状态。中层的袋体收容部21b处于在拉出位置pb被锁定的状态。最下层的袋体收容部21c处于在收容位置pa被锁定的状态。

各袋体收容部21具有设于两侧的移动板215。在主体部20安装有伸缩型的滑轨250,移动板215安装于滑轨250。图示的滑轨250具有安装于主体部20的第1滑轨250a、相对于第1滑轨250a滑动自如地设于第1滑轨250a的内侧的第2滑轨250b以及相对于第2滑轨250b滑动自如地设于第2滑轨250b的内侧的第3滑轨250c。移动板215安装于第3滑轨250c。在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收容位置pa的情况下,第1滑轨250a~第3滑轨250c相互重叠,滑轨250成为收缩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情况下,第1滑轨250a~第3滑轨250c配置于在滑动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滑轨250成为伸长的状态。

此外,安装于主体部20的止动件222接触于配置在收容位置pa的袋体收容部21,从而防止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进一步移动(向图21的左侧移动)。另外,在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情况下,安装于主体部20的止动件264接触于移动板215,从而防止袋体收容部21自拉出位置pb进一步移动(向图21的右侧移动)。

收容部手柄210设为能够以手柄旋转轴211为中心进行旋转,手柄旋转轴211的两端部分别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移动板215。在手柄旋转轴211上安装有手柄杆212,手柄杆212根据手柄旋转轴211的轴旋转而相应地旋转。

在各移动板215上设有支承块214和支承块216,沿袋体收容部21的滑动方向延伸的锁定移动轴213被支承块214和支承块216支承为沿滑动方向移动自如。锁定移动轴213的一个端部抵接于手柄杆212,另一个端部抵接于锁定杆220。

锁定杆220借助拉伸弹簧217安装于移动板215,在锁定杆220上作用有拉伸弹簧217的弹性力。另外,锁定杆220借助锁定旋转轴221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移动板215,并以锁定旋转轴221为中心进行旋转。在锁定杆220上形成有第1锁定槽224和第2锁定槽226。

袋体贮藏柜11具备第1止动件轴231、第2止动件轴233、第3止动件轴235以及第4止动件轴237。第1止动件轴231安装于移动板215,第2止动件轴233安装于主体部20,第3止动件轴235安装于移动板215,第4止动件轴237安装于主体部20。第1止动件轴231和第4止动件轴237是为了将袋体收容部21锁定而设置的,第2止动件轴233和第3止动件轴235是为了限制锁定杆220的姿势(即倾斜)而设置的。

通过在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收容位置pa的状态下使第4止动件轴237卡合于第2锁定槽226,从而袋体收容部21在收容位置pa被锁定(参照图21的“袋体收容部21c”)。另一方面,通过在袋体收容部21配置于拉出位置pb的状态下使第1止动件轴231卡合于第1锁定槽224,从而袋体收容部21在拉出位置pb被锁定(参照图21的“袋体收容部21b”)。在袋体收容部21处于被锁定了的状态的情况下,手柄杆212无法经由收容部手柄210倾斜,基本上不倾斜,拉伸弹簧217相对地收缩,锁定杆220成为第1姿势。另一方面,通过经由收容部手柄210使手柄杆212倾斜,从而锁定移动轴213被手柄杆212推压,锁定移动轴213推压锁定杆220,拉伸弹簧217相对地伸长,锁定杆220成为第2姿势。如此,作业人员w通过操作收容部手柄210,能够使锁定杆220以锁定旋转轴221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处于第1姿势和第2姿势,从而能够进行各袋体收容部21的滑动锁定和其锁定的解除。

此外,锁定杆220具有将第1止动件轴231引导至第1锁定槽224的第1倾斜面261和将第4止动件轴237引导至第2锁定槽226的第2倾斜面262。在使袋体收容部21自收容位置pa向拉出位置pb移动的情况下,第1止动件轴231接触于处于第1姿势的锁定杆220的第1倾斜面261。之后,第1止动件轴231在第1倾斜面261上滑动并使锁定杆220以锁定旋转轴221为中心逐渐地旋转,最终,第1止动件轴231在拉出位置pb卡合于第1锁定槽224。同样地,在使袋体收容部21自拉出位置pb向收容位置pa移动的情况下,第4止动件轴237接触于处于第1姿势的锁定杆220的第2倾斜面262。之后,第4止动件轴237在第2倾斜面262上滑动并使锁定杆220以锁定旋转轴221为中心逐渐地旋转,最终,第4止动件轴237在收容位置pa卡合于第2锁定槽226。

这样,采用本变形例的袋体贮藏柜11,能够将各袋体收容部21设为可相对于主体部20滑动,且能够将各袋体收容部21设为可在收容位置pa和拉出位置pb处锁定。

(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各要素的具体数量不受限定。特别是,寄存部33、设于比寄存部33靠下游侧的要素可以分别仅设有1个,也可以分别设有多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在各袋体贮藏柜11中设有多个袋体收容部21,另外,在各袋体收容部21设有多个保持构件22,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各袋体贮藏柜11中,可以仅设有1个袋体收容部21,在各袋体收容部21中,也可以仅设有1个保持构件2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包含除上述的结构要素和/或方法以外的结构要素和/或方法在内的形态。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不包含上述的结构要素和/或方法中的一部分的要素的形态。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如下形态,即,该形态包含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含有的一部分的结构要素和/或方法和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含有的一部分的结构要素和/或方法。因而,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除上述以外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包含的结构要素和/或方法彼此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这样组合的形态。另外,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也不限定于上述的效果,也可以发挥与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对应的特有的效果。这样,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主旨的范围内,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以及附图所记载的各要素进行各种各样的追加、变更以及局部的删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