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5970发布日期:2019-04-29 15: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型材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型材套袋生产线。



背景技术:

铝型材在制造完成后,为了防止表面受到划伤或防止沾染灰尘,通常会在对铝型材套上一层塑料袋进行包装。套袋工作通常由人工完成,由于铝型材较长,需要操作者先逐一抬起铝型材的一端,再由另一操作者完成套袋动作。对于批量铝型材,需要操作者逐一完成套袋,现有的套袋方式浪费人力,且铝型材抬起后存在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人力消耗的套袋生产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套袋生产线,包括套袋机、将物料输送至套袋机的第一输送装置、将物料输送远离套袋机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套袋机包括撑袋装置、将物料运送至撑袋装置的送料装置、将物料运送远离撑袋装置的卸料装置,送料装置设置在撑袋装置的前方,卸料装置设置在撑袋装置的后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有出风口的鼓风装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撑袋装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送料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机架、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推进机构、至少两个对中机构,所有对中机构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机架上设有若干个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辊轴,所有辊轴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前后方向,所有辊轴均与第一机架转轴连接;推进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推进机架、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缸,第一伸缩缸的一端与推进机架固定连接;对中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左转臂、右转臂、第二伸缩缸,底板上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左轴、右轴,左轴与左转臂的前端转轴连接,右轴与右转臂的前端转轴连接;左转臂与右转臂之间设有竖直的对称面,对称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左转臂与右转臂分别位于对称面的两侧,左转臂与右转臂基于对称面镜像设置;左转臂和右转臂的前端均设有齿轮,左转臂的前端和右转臂的前端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左转臂的后端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转辊,右转臂的后端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的右转辊;第二伸缩缸的一端与底板转轴连接,第二伸缩缸的另一端与左转臂转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送料装置还包括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移动架、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底座、第三伸缩缸,推进机构、第一移动架、第一底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底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第一移动架上设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一移动架转轴连接,第一转轮与第一导轨转动连接;第三伸缩缸的一端与第一底座转轴连接,第三伸缩缸的一端与第一移动架转轴连接;第一底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推进机构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推进机构的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升降板,第一升降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滚动面,第一滚动面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一面和第三面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面前侧高而后侧低;第一滚动面与第一转轮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套袋机还包括送袋装置,送袋装置包括送袋机构、切袋机构;送袋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送袋导轨,送袋导轨设置在撑袋装置的后方;送袋机构还包括在送袋导轨上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体,驱动体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开合的第一夹持部;切袋机构设置在送袋机构的旁侧,切袋机构包括切袋机架,切袋机架上设有切割部,切割部包括切割刃、使切割刃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件;切袋机架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开合的第二夹持部、沿竖直方向开合的第三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切割刃、第三夹持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夹持部包括在竖直方向开合的上延伸板、下延伸板,上延伸板、下延伸板均沿后方延伸;第三夹持部包括在竖直方向开合的上夹板、下夹板,上夹板的前方设有上缺口,下夹板的前方设有下缺口;上延伸板伸入到上缺口内,下延伸板深入到下缺口内。

一种撑袋装置,撑袋装置包括框架、第一横杆、左上夹、左下夹、右上夹、右下夹;框架的左侧设有左上升机构,左上升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竖螺杆、与左竖螺杆螺接的第一左滑动块、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竖板、第二左滑动块、沿横向设置的左横板;左竖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竖导轨,第二左滑动块与竖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左滑动块上设有沿横向的滑槽,左横板与滑槽滑动连接,左横板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螺纹段,左竖板与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左上夹与第二左滑动块固定连接,左下夹与左竖板固定连接,右上夹、右下夹均与框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竖螺杆、第一左滑动块、左竖板、第二左滑动块、左横板之间的连接称为联动连接;框架的右侧还设有右上升机构,右上升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右竖螺杆、与右竖螺杆螺接的第一右滑动块、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右竖板、第二右滑动块、沿横向设置的右横板,右竖螺杆、第一右滑动块、右竖板、第二右滑动块、右横板之间联动连接;第一横杆上还设有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右竖板与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左竖螺杆和右竖螺杆互相远离,左竖螺杆与右竖螺杆传动连接;左竖板和右竖板互相靠近,右上夹与第二右滑动块固定连接,右下夹与右竖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横连接杆,横连接杆与框架转轴连接,横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轴线沿横向设置的锥齿轮;左竖螺杆、右竖螺杆的上端均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锥齿轮;左竖螺杆的上端通过锥齿轮与横连接杆的左端螺纹连接,右竖螺杆的上端通过锥齿轮与横连接杆的右端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机架、第一移动架、第一底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底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第一机架与第三导轨滑动连接;第一机架的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滚动面,第二滚动面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第四面和第六面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五面前侧低而后侧高;第一输送装置将物料运送至送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所有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同一水平面称为第一输送平面;送料装置上设有送料平面,所述送料平面与所有辊轴的面相切;第五面与第一转轮转动连接,第一输送平面与送料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架、第一移动架、第一底座称为升降机构,卸料装置设有所述升降机构;第二输送装置将物料输送远离卸料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所有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同一水平面称为第二输送平面;卸料装置上设有卸料平面,所述卸料平面与所有辊轴的面相切;第五面与第一转轮转动连接,第二输送平面与卸料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输送装置、送料装置、卸料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实现了批量铝型材的输送及套袋动作中铝型材的运动,减少了搬运、抬起批量铝型材的人力损耗,撑袋装置配合实现将铝型材套入袋中,减少了套袋动作的人力损耗,从而提高了批量铝型材的套袋效率。本发明用于批量铝型材套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套袋生产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送料装置、套袋机、卸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送料装置的对中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送料装置的推进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送料装置的升降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送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切袋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撑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9,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套袋生产线,包括套袋机3、将物料输送至套袋机3的第一输送装置1、将物料输送远离套袋机3的第二输送装置2;所述套袋机3包括撑袋装置33、将物料运送至撑袋装置33的送料装置31、将物料运送远离撑袋装置33的卸料装置32,送料装置31设置在撑袋装置33的前方,卸料装置32设置在撑袋装置33的后方。在工作时,第一输送装置1逐一将铝型材输送到套袋机3上,在套袋机3上完成套袋后,再由第二输送装置2将铝型材输送远离套袋机3;在套袋机3上,撑袋装置33将袋口撑开,送料装置31将铝型材输送到袋中,卸料装置32承载将套好袋的铝型材并将套好袋的铝型材从撑袋装置33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2。第一输送装置1、送料装置31、卸料装置32、第二输送装置2实现了批量铝型材的输送及套袋动作中铝型材的运动,减少了搬运、抬起批量铝型材的人力损耗,撑袋装置33配合实现将铝型材套入袋中,减少了套袋动作的人力损耗,从而提高了批量铝型材的套袋效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有出风口的鼓风装置,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撑袋装置33处。在套袋动作过程中,包装袋由于重力作用变瘪,则铝型材容易刮蹭到包装袋的侧壁而将包装袋扯破。鼓风装置可以采用鼓风机,也可以采用设有气管的压缩空气源。使用压缩空气源时,将气管口设置在撑袋装置33处,即包装袋的入口处,则包装袋受到气体作用而鼓起,减少了铝型材对包装袋的刮蹭,提高了铝型材套袋的顺畅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送料装置31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机架311、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推进机构312、至少两个对中机构313,所有对中机构313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机架311上设有若干个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辊轴,所有辊轴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前后方向,所有辊轴均与第一机架311转轴连接;推进机构312包括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推进机架3121、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伸缩缸3122,第一伸缩缸3122的一端与推进机架3121固定连接;对中机构313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3131、左转臂3132、右转臂3133、第二伸缩缸3134,底板3131上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左轴3135、右轴3136,左轴3135与左转臂3132的前端转轴连接,右轴3136与右转臂3133的前端转轴连接;左转臂3132与右转臂3133之间设有竖直的对称面,对称面沿前后方向延伸;左转臂3132与右转臂3133分别位于对称面的两侧,左转臂3132与右转臂3133基于对称面镜像设置;左转臂3132和右转臂3133的前端均设有齿轮,左转臂3132的前端和右转臂3133的前端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左转臂3132的后端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转辊3137,右转臂3133的后端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的右转辊3138;第二伸缩缸3134的一端与底板3131转轴连接,第二伸缩缸3134的另一端与左转臂3132转轴连接。第一机架311上设有辊轴,则铝型材可在辊轴上移动前进。为了进一步节省人力,可设置驱动装置对辊轴进行驱动,代替人力来推动铝型材前进。由于撑袋装置33设置在送料装置31的后方,则铝型材在离开送料装置31后,还剩下一小段需要推进到包装袋中。第一伸缩缸3122的一端固定在推进机架3121上,则另一端可将铝型材推进到包装袋中。第一伸缩缸3122可采用气动式、液压式、电机驱动式伸缩缸。另外由于包装袋较长而包装袋的袋口较小,铝型材在进入包装袋前需要将铝型材的轴线调整至与包装袋的轴线共线,否则偏斜的铝型材会刮蹭铝型材的侧壁而降包装袋扯破。当铝型材放入到左转辊3137、右转辊3138之间后,第二伸缩缸3134收缩,从而带动左转臂3132向内侧转动,同时左转臂3132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右转臂3133向内侧转动,直至左转辊3137、右转辊3138夹住铝型材;通过至少两个对中机构313方位,将铝型材的轴向方向固定住,进而实现铝型材的轴线与包装袋的轴线共线。对中机构313提高了套袋动作的准确性,保证了套袋的工作质量,提高了套袋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送料装置31还包括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移动架314、整体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底座315、第三伸缩缸316,推进机构312、第一移动架314、第一底座31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底座315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3151,第一移动架314上设有第一转轮3141,第一转轮3141与第一移动架314转轴连接,第一转轮3141与第一导轨3151转动连接;第三伸缩缸316的一端与第一底座315转轴连接,第三伸缩缸316的一端与第一移动架314转轴连接;第一底座315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3152,推进机构312与第二导轨3152滑动连接;推进机构312的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升降板3123,第一升降板3123的底部设有第一滚动面,第一滚动面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一面3124、第二面3125、第三面3126,第一面3124和第三面3126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面3125前侧高而后侧低;第一滚动面与第一转轮3141转动连接。为了提高送料装置31的紧凑性,可将推进机构312设置在铝型材的下方。在工作时,第一转轮3141先与第一面3124转动连接;在铝型材进入包装袋、离开送料装置31后,第三伸缩缸316使第一移动架314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轮3141逐步移动到第三面3126上,从而完成推进机构312的上升。推进机构312上升后,推进机构312上的第一伸缩缸3122再将铝型材完全推入到包装到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套袋机3还包括送袋装置,送袋装置包括送袋机构34、切袋机构35;送袋机构34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送袋导轨341,送袋导轨341设置在撑袋装置33的后方;送袋机构34还包括在送袋导轨341上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体342,驱动体34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开合的第一夹持部343;切袋机构35设置在送袋机构34的旁侧,切袋机构35包括切袋机架351,切袋机架351上设有切割部352,切割部352包括切割刃3521、使切割刃352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件3522;切袋机架351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开合的第二夹持部353、沿竖直方向开合的第三夹持部354,第二夹持部353、切割刃3521、第三夹持部354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第一夹持部343包括在竖直方向开合的上延伸板3431、下延伸板3432,上延伸板3431、下延伸板3432均沿后方延伸;第三夹持部354包括在竖直方向开合的上夹板3541、下夹板3542,上夹板3541的前方设有上缺口3543,下夹板3542的前方设有下缺口3544;上延伸板3431伸入到上缺口3543内,下延伸板3432深入到下缺口3544内。包装袋通常是成卷包装,使用时还需要将成卷的包装袋切割成独立的包装袋再拿去包装铝型材。送袋装置在工作时,往复运动的驱动体342先运动至第三夹持部354处,上延伸板3431、下延伸板3432夹住包装袋,驱动体342再将包装袋往前牵引;包装袋牵引到位置后,第二夹持部353、第三夹持部354将包装袋夹住,驱动件3522驱动切割刃3521向上割断包装袋。送袋装置减少了操作者拿取包装袋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套袋的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撑袋装置33包括框架3310、第一横杆3321、左上夹3331、左下夹3332、右上夹3333、右下夹3334;框架3310的左侧设有左上升机构,左上升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竖螺杆3341、与左竖螺杆3341螺接的第一左滑动块3342、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左竖板3343、第二左滑动块3344、沿横向设置的左横板3345;左竖板3343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竖导轨,第二左滑动块3344与竖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左滑动块3342上设有沿横向的滑槽,左横板3345与滑槽滑动连接,左横板3345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第一横杆3321上设有第一螺纹段,左竖板3343与第一螺纹段螺纹连接;左上夹3331与第二左滑动块3344固定连接,左下夹3332与左竖板3343固定连接,右上夹3333、右下夹3334均与框架3310连接。左上夹3331、左下夹3332、右上夹3333、右下夹3334用于将包装袋撑开,在需要横向撑开包装袋时,转动第一横杆3321,从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带动左竖板3343横向移动,第二左滑动块3344也随之横向移动,从而左上夹3331和左下夹3332能够横向移动而远离右上夹3333和右下夹3334,此时由于左横板3345与第一左滑动块3342通过沿横向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则第一左滑动块3342不会干涉左竖板3343的横向移动;实现包装袋的横向撑开;在需要在竖直方向撑开包装袋时,转动左竖螺杆3341,从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带动第一左滑动块3342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左滑动块3342再通过左横板3345带动第二左滑动块3344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左上夹3331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而远离左下夹3332,从而实现包装袋沿竖直方向撑开。由于左上夹3331和左下夹3332能够同时沿横向移动、左上夹3331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则撑袋装置能够用于撑开不同开口大小的包装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竖螺杆3341、第一左滑动块3342、左竖板3343、第二左滑动块3344、左横板3345之间的连接称为联动连接;框架3310的右侧还设有右上升机构,右上升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右竖螺杆3351、与右竖螺杆3351螺接的第一右滑动块3352、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右竖板3353、第二右滑动块3354、沿横向设置的右横板3355,右竖螺杆3351、第一右滑动块3352、右竖板3353、第二右滑动块3354、右横板3355之间联动连接;第一横杆3321上还设有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右竖板3353与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左竖螺杆3341和右竖螺杆3351互相远离,左竖螺杆3341与右竖螺杆3351传动连接;左竖板3343和右竖板3353互相靠近,右上夹3333与第二右滑动块3354固定连接,右下夹3334与右竖板3353固定连接。在进行套袋的时候,最好能使铝型材对准包装袋的中部。左竖螺杆3341和右竖螺杆3351互相远离、左竖板3343和右竖板3353互相靠近,则左上夹3331、左下夹3332、右上夹3333、右下夹3334中间没有其他零部件遮挡,便于铝型材进入。撑袋装置在横向撑开包装袋时,转动第一横杆3321,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带动左竖板3343和右竖板3353横向移动且移动方向相反,从而第二左滑动块3344和第二右滑动块3354也随之横向移动且移动方向相反,从而左上夹3331和左下夹3332、右上夹3333和右下夹3334能够横向移动而相互远离,从而包装袋在横向撑开时中心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在需要在竖直方向撑开包装袋时,转动左竖螺杆3341,此时与左竖螺杆3341传动连接的右竖螺杆3351也随之转动,从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带动第一左滑动块3342、第一右滑动块3352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左滑动块3342、第一右滑动块3352再分别通过左横板3345、右横板3355带动第二左滑动块3344、第二右滑动块3354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左上夹3331、右上夹3333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而远离左下夹3332、右下夹3334,从而包装袋在沿竖直方向撑开时中心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撑袋装置33还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横连接杆3361,横连接杆3361与框架3310转轴连接,横连接杆3361的两端均设有轴线沿横向设置的锥齿轮;左竖螺杆3341、右竖螺杆3351的上端均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锥齿轮;左竖螺杆3341的上端通过锥齿轮与横连接杆3361的左端螺纹连接,右竖螺杆3351的上端通过锥齿轮与横连接杆3361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工作时,横连接杆3361通过锥齿轮实现左竖螺杆3341、右竖螺杆3351的传动连接,且连接可靠不易打滑,保证了撑袋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机架311、第一移动架314、第一底座31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底座315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3153,第一机架311与第三导轨3153滑动连接;第一机架311的底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升降板3111,第二升降板3111的底部设有第二滚动面,第二滚动面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四面3112、第五面3113、第六面3114,第四面3112和第六面3114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五面3113前侧低而后侧高;第一输送装置1将物料运送至送料装置31,第一输送装置1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所有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同一水平面称为第一输送平面;送料装置31上设有送料平面,所述送料平面与所有辊轴的面相切;第五面3113与第一转轮3141转动连接,第一输送平面与送料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转轮3141与第二滚动面的转动配合,实现第一机架311的升降。由于第五面3113与第一转轮3141转动连接时,第一输送平面与送料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则在第六面3114与第一转轮3141转动连接时,第一输送平面高于送料平面,第一输送装置1可将铝型材输送到送料装置31的上方;在第四面3112与第一转轮3141转动连接时,第一输送平面低于送料平面,铝型材从第一输送装置1转移到送料装置31上。第一输送装置1与送料装置31实现了铝型材便捷地将转运,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机架311、第一移动架314、第一底座315称为升降机构,卸料装置32设有所述升降机构;第二输送装置2将物料输送远离卸料装置32,第二输送装置2包括若干个传送带,所有传送带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同一水平面称为第二输送平面;卸料装置32上设有卸料平面,所述卸料平面与所有辊轴的面相切;第五面3113与第一转轮3141转动连接,第二输送平面与卸料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卸料装置32通过升降机构实现卸料平面的升降,实现卸料平面分别低于、高于第二输送平面,从而铝型材从卸料装置32转移到第二输送装置2上。卸料装置32与第二输送装置2实现了铝型材便捷地转运,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