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产品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3544发布日期:2019-04-09 19:5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产品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产品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是一种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竹荪包含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由于竹荪味道鲜美,口感独特,竹荪的消费市场逐年增大,为提高竹荪的保存时间,一般需要将竹荪制成干制品,现有技术中,在实施对竹荪干制品加工时,首先将采收的竹荪的菌托及菌帽分离,菌托几乎无食用价值,一般直接丢弃,而菌帽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对于保证竹荪的完整性比较关键,然而菌帽表面的孢子粘附性较强,在实际加工时,比较困难,一般将菌帽单独摘下后放置在温水中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在实施对竹荪晾干之前,还需要将菌帽一一套设在菌柄的端部,而后将套设好的竹荪导入烘干房内进行烘干操作,上述加工的方式效率较为低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产品加工系统,能够提高对竹荪的加工效率,确保竹荪干制品的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荪加工系统,包括竹荪排料装置,所述竹荪排料装置用于实施对竹荪的等距间隔排布;

竹荪取料装置,所述竹荪取料装置用于承接竹荪排料装置的竹荪并转运至清洗装置进行清洗;

转运装置,所述竹荪取料装置等距间隔布置在转运装置上,转运装置驱动竹荪取料装置位于清洗装置内及竹荪排料装置上移动;

竹荪卸料装置,所述竹荪卸料装置设置在清洗装置的出料口位置处,且用于将竹荪取料装置上的清洗后的竹荪卸载下来;

竹荪穿杆装置,所述竹荪穿杆装置用于将竹荪卸料装置卸载下来的竹荪穿置起来并转运至烘干装置内。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竹荪卸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竹荪接料装置,所述竹荪接料装置用于承接竹荪卸料装置卸下的竹荪,所述竹荪穿杆装置设置在竹荪接料装置的旁侧。

所述竹荪穿杆装置包括钉杆供料机构及钉杆夹紧机构,所述钉杆供料机构用于将钉杆等距排布,所述钉杆夹紧机构用于将钉杆供料机构夹紧,所述竹荪穿杆装置将竹荪穿在钉杆夹紧机构上的钉杆上。

所述竹荪穿杆装置的出料口与钉杆卸料装置的进料口衔接,所述钉杆卸料装置用于将钉杆供料机构上的钉杆卸载下来并转运至烘干装置内。

所述清洗装置上设置有竹荪转动机构,所述竹荪转动机构驱动竹荪取料装置上的竹荪转动。

所述竹荪穿杆装置的旁侧还设置有垫套套设装置,所述垫套套设装置将垫套逐个套设在钉杆供料机构的钉杆上。

所述竹荪排料装置包括多个等距间隔布置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管口竖直向上且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与竹荪取料装置靠近或远离。

所述排料管的管腔内设置有定芯机构,所述定芯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排料管两侧的扶持块,所述扶持块设置在排料管管壁上的开口内,两扶持块呈现如下两种状态:

其一为: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与竹荪取料装置靠近时,两扶持块的相对端伸入开口且相向靠近;

其二为: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与竹荪取料装置远离时,两扶持块的相对端远离开口且远离。

所述两扶持块均固定在扶持架上,所述排料管的下端管壁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扶持架滑动设置在滑板上且滑动方向水平,所述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两扶持架之间设置有两组滑动杆,所述两组滑动杆长度方向水平且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扶持架上。

所述两扶持架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球头,所述限位球头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条板,两限位条板竖直布置,两限位条板相对侧距离上端小、下端大布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撑板下板面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布置。

所述竹荪取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运装置上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垂直于转运装置的转运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保持架位于排料管上方,所述保持架与排料管布置位置及数量对应,所述保持架由多个弹性夹片构成,所述多个弹性夹片的上端固定为一体,所述多个弹性夹片的下端向下延伸且围合成夹持竹荪的腔室,所述保持架的多个弹性夹片的上端连接点中心设置有固定插针,所述固定插针竖直。

所述弹性夹片包括第一、第二夹片段,所述第一、第二夹片段均为弧形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夹片段的上端固连为一体,所述第二夹片段的下端远离固定插针延伸,所述第一夹片段与第二夹片段的连接位置构成夹持竹荪的夹持点,所述第二夹片段的下端围合的圆管直径大于排料管的上端管径。

所述竹荪卸料装置包括套设在固定插针上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板面水平且上板面竖直延伸有卸料撑杆,所述卸料撑杆穿过弹性夹片向上延伸,所述卸料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杆上,所述支撑滑杆竖直布置且一端与弹性夹片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滑杆上套设有卸料弹簧,所述卸料弹簧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板及弹性夹片抵靠。

所述保持架上方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内圈及外圈,所述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所述保持架上设置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与支撑环的外圈固定,所述支撑环的内圈套设在卸料撑杆及支撑滑杆外,所述支撑环的内圈设置有固定架板,所述保持架之间通过固定架板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环的外圈沿径向延伸有拨料杆,所述拨料杆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拨料杆沿着支撑环的外圈周向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

所述固定架板滑动设置有触发滑杆,所述触发滑杆竖直布置且上端设置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滑杆的下端设置成“t”形,所述触发板与固定板的上板面靠近,所述触发滑杆上套设有触发弹簧,所述触发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触发板及固定板抵靠。

所述转运装置包括两组平行间隔布置的输送链,所述固定架板上延伸有固定杆与输送链固连,所述竹荪取料装置位于竹荪排料装置的上方位置处时,所述保持架的多个弹性夹片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下,所述竹荪取料装置位于清洗装置上时,所述保持架的多个弹性夹片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上,所述保持架的下半段伸入清洗装置的液面下方位置。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槽,所述清洗水槽内导入有温水,所述清洗水槽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将清洗水槽分割成第一、第二、第三单元槽,所述第二单元槽的槽壁及槽底均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

所述竹荪取料装置位于清洗装置的第一、第二单元槽内时,所述保持架的下半段位于清洗装置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三单元槽的槽口上方设置有多排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的喷水口水平及竖直向下布置,所述清洗喷头的喷水口指向保持架。

所述竹荪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单元槽内的多排限位板,所述多排限位板平行间隔布置,相邻限位板之间构成保持架通过的通道,所述多排限位板的下板面均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沿着限位板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布置。

所述多排限位板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条,所述导料条位于通道的前端设置成“八”字形结构。

所述清洗装置的出料口位置处的多个弹性夹片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下,所述输送链位于清洗水槽的上方延伸,所述清洗装置的上方还设置有舒展水喷头,所述舒展水喷头的喷射方向竖直向下且指向保持架的上端。

所述竹荪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清洗装置出料端输送链下方的第一、第二接料围栏,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之间构成相对或远离配合,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设置的位置及数量与保持架对应,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设置在提升机构上,提升机构驱动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与保持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与保持架靠近时,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之间远离,且连动竹荪卸料装置动作将保持架内的竹荪卸载至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围合的腔室内,所述第一接料围栏及第二接料围栏与保持架远离时,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之间靠近,驱动机构驱动竹荪接料装置与竹荪穿杆装置的钉杆靠近,且将第一接料围栏与第二接料围栏围合腔室内的竹荪穿置在钉杆上。

所述第二接料围栏上设置有通口,所述第一接料围栏内设置有接料斜面,所述第二接料围栏上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与推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送气缸的活塞杆水平且缸体固定在第一支架板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架板下板面连接的提升气缸,所述提升气缸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提升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支架板上,所述第二支架板滑动设置在第三支架板且滑动方向与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所述第三支架板上设置有水平转移气缸,所述水平转移气缸的活塞杆与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所述水平转移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架板上。

所述竹荪卸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竹荪接料装置上方的第一卸料杆,所述第一卸料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卸料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卸料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卸料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卸料杆的中段转动式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二卸料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卸料杆的铰接轴及第三卸料杆的铰接轴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第二条形孔内,所述第一卸料杆及第三卸料杆竖直且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滑套内,所述第一卸料杆的下端与竹荪接料装置的第一接料围栏抵靠或分离,所述第三卸料杆的下端与触发板的上板面抵靠或分离。

所述垫套套设装置设置在竹荪穿杆装置的钉杆前端及竹荪接料装置的水平移动路径上,所述垫套套设装置包括导送履带,所述导送履带上设置有卡置垫套的弧形卡槽,所述弧形卡槽沿着导送履带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导送履带进料侧与垫套振动盘的出料口衔接。

所述垫套振动盘的出料口导出的垫套的管芯方向与弧形卡槽的槽长方向平行,所述垫套振动盘出料口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与复位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复位杆的上端滑动设置在垫套振动盘的出料口位置处,所述复位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端分别与垫套振动盘的出料口及挡板上端抵靠,所述挡板的一端悬伸设置有触发球,所述导送履带的上带面设置有驱动楔块,所述弧形卡槽设置在驱动楔块的斜面低端位置,所述触发球与驱动楔块抵靠或分离,所述垫套振动盘的出料口设置有赶料毛刷。

所述垫套套设装置还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架板前端两侧的悬臂,所述悬臂的悬伸端等距间隔布置有推料头,所述推料头布置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接料围栏对应,所述悬臂的下板面设置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与第二支架板前端两侧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复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悬臂的下板面及第二支架板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推料头与弧形卡槽一端靠近或远离。

所述悬臂的上板面转动式设置有挤压轮,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上设置有限位斜板,所述限位斜板的下板面与挤压轮上轮缘抵靠,所述导送履带两端封闭端转动式设置在支撑板架上,支撑板架的下板面竖直向下延伸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滑动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支撑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撑板架及架体抵靠,所述支撑板架上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一接料围栏上延伸设置有挤压斜板,所述挤压斜板的下板面与滚珠抵靠或分离。

所述竹荪穿杆装置的钉杆供料机构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上大下小布置,所述料斗的下方设置有条形出口,所述料斗的条形出口下方设置有循环链,所述循环链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托块,所述托块上设置有卡置钉杆的卡料槽,所述钉杆夹紧机构设置在托块上且用于夹紧钉杆伸出卡料槽两端槽口的杆身。

所述钉杆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托块两侧的夹紧轴杆,所述夹紧轴杆的杆端转动式设置有夹臂,所述夹紧轴杆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夹臂及托块连接,所述料斗的条形出口下方设置有触发杆,所述夹臂的端部与触发杆抵靠或分离。

所述条形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与托块的上板面抵靠。

所述条形出口的一端下方设置有托料板,所述钉杆杆身中段位于托料板上。

所述钉杆卸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循环链出料口下方的托料板,所述托料板位于托块两侧布置,所述夹臂的端部与托料板的板端抵靠或分离,所述托料板的一端向下延伸,所述托料板的旁侧设置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与托料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接料板用于承接钉杆的另一端杆身,所述托料板及接料板的外侧均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分别与托料板及接料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挡料板分别与托料板及接料板间隙布置且构成钉杆通过的通道。

所述挡料板分别与托料板及接料板构成的通道下方均设置有接料履带,所述接料履带上设置有用于卡置钉杆两端的凹槽,所述接料履带上设置有触发楔块,所述触发楔块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挡料板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铰接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凹槽的槽长方向平行,所述挡板的一端向下延伸且与触发楔块抵靠或分离,所述挡板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斜面,所述挡板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挡板的铰接轴旁侧还设置有档杆。

所述接料履带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接料滑板,所述接料滑板倾斜布置且低端设置有提升履带,所述提升履带的竖直布置且沿着履带循环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接料槽板,所述提升履带的出口与烘干框的进料口衔接。

所述烘干框包括两侧框体,所述两侧框体由多个托料斜板构成,两侧框体的托料斜板用于托撑钉杆的两端杆身,所述多个托料斜板竖直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托料斜板的高端与提升履带出口位置的接料槽板靠近,所述托料斜板的低端设置有挡料机构。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托料斜板的低端位置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竖直布置,所述支板的旁侧设置有支撑竖板,所述支板与支撑竖板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支板的下板面设置有齿条,所述支撑竖板上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在转动轴杆上,所述转动轴杆转动式设置在支撑竖板上,所述转动轴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所述转动轴杆上设置有棘轮,所述支撑竖板上转动式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

所述托料斜板的高端竖直延伸有导料竖板,所述导料竖板整体为“l”形,所述导料竖板的下端折板与托料斜板的上板面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导料竖板的下端折板与托料斜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钉杆两端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钉杆的直径。

所述两侧框体固定在移动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将采收回来的竹荪利用竹荪排料装置进行等间距排布,使得竹荪的菌帽竖直向上,利用竹荪取料装置将竹荪排料装置上的竹荪取下并且导送至清洗装置内逐个进行清洗,清洗后的竹荪从清洗装置导出,并且利用竹荪卸料装置实施对清洗后竹荪的卸料,利用竹荪穿杆装置将卸载下来的竹荪穿设在钉杆上,并且沿着钉杆排布,穿设有竹荪的钉杆导送至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即可获得品相完好的竹荪干制品,该加工系统可有效提高对竹荪的加工效率,并且确保竹荪干制品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农产品加工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清洗装置的主视图;

图3和图4是系统中竹荪排料装置、竹荪取料装置、清洗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果示意图;

图5和图6是系统中竹荪排料装置、竹荪取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果示意图;

图7是系统中竹荪排料装置、竹荪取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左视图;

图9和图10是系统中转运装置及竹荪取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竹荪取料装置中的保持架及竹荪卸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竹荪取料装置中的保持架及竹荪卸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14和图15是竹荪接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6至图19是竹荪接料装置、竹荪穿杆装置及垫套套设装置的四种状态示意图;

图20是竹荪接料装置、竹荪卸料装置及竹荪取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1是竹荪穿杆装置及钉杆卸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2是竹荪穿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竹荪穿杆装置中的钉杆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垫套套设装置的主视图;

图25和图26是系统中竹荪穿杆装置、钉杆卸料装置及烘干框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7是竹荪穿杆装置、钉杆卸料装置及烘干框的主视图;

图28是竹荪穿杆装置及钉杆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和图30是烘干框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0,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下面详尽说明该农产品加工系统的具体特征:

竹荪加工系统,包括竹荪排料装置10,所述竹荪排料装置10用于实施对竹荪的等距间隔排布;

竹荪取料装置20,所述竹荪取料装置20用于承接竹荪排料装置10的竹荪并转运至清洗装置30进行清洗;

转运装置40,所述竹荪取料装置20等距间隔布置在转运装置40上,转运装置40驱动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清洗装置30内及竹荪排料装置10上移动;

竹荪卸料装置50,所述竹荪卸料装置50设置在清洗装置30的出料口位置处,且用于将竹荪取料装置20上的清洗后的竹荪卸载下来;

竹荪穿杆装置60,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用于将竹荪卸料装置50卸载下来的竹荪穿置起来并转运至烘干装置内;

结合图1所示,上述的竹荪取料装置20沿着转运装置40等距间隔设置,并且当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至竹荪排料装置10上时,待清洗的竹荪整齐排布在竹荪排料装置10内,竹荪取料装置20实施对竹荪排料装置10内等距排布竹荪的取料,使得竹荪能够均匀沿着竹荪取料装置20上等距排布,并且导送至清洗装置30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竹荪从清洗装置30上导出,并且利用竹荪卸料装置50将竹荪取料装置20上的竹荪卸载下来,并且利用竹荪穿杆装置60将竹荪穿套在钉杆上,将排布有竹荪的钉杆导送至烘干装置内烘干,烘干后竹荪从钉杆上卸载下来,进行包装,该加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对竹荪的加工效率,并且确保竹荪的加工品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实现对卸载下来竹荪的承接,所述竹荪卸料装置50的下方设置有竹荪接料装置80,所述竹荪接料装置80用于承接竹荪卸料装置50卸下的竹荪,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设置在竹荪接料装置80的旁侧;

竹荪接料装置80实施对清洗后的竹荪承接后,并且将清洗后的竹荪与竹荪穿杆装置60靠近,从而将清洗后的竹荪穿套在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16至图20所示,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包括钉杆供料机构61及钉杆夹紧机构62,所述钉杆供料机构61用于将钉杆等距排布,所述钉杆夹紧机构62用于将钉杆供料机构61夹紧,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将竹荪穿在钉杆夹紧机构62上的钉杆上;

上述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供料机构61将钉杆导出,并且位于钉杆夹紧机构62上夹紧,竹荪接料装置80将清洗后的竹荪承接并且与钉杆夹紧机构62的钉杆一端靠近,从而将竹荪穿套在钉杆上,使得竹荪沿着钉杆上排布起来,并且将穿套有竹荪的钉杆导送至烘干装置内,从而实现对竹荪的烘干。

进一步地,结合图25和图26所示,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的出料口与钉杆卸料装置9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钉杆卸料装置90用于将钉杆供料机构61上的钉杆卸载下来并转运至烘干装置内;

穿套好竹荪的钉杆位于竹荪穿杆装置60上导送,当导送至出料口位置时,钉杆卸料装置90可实施对带有竹荪的钉杆的卸载,并且转运至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

为提高对竹荪帽体的孢子的清洗效率,所述清洗装置30上设置有竹荪转动机构,所述竹荪转动机构驱动竹荪取料装置20上的竹荪转动;

结合图1所示,竹荪取料装置20在转运装置40上转送,并且沿着清洗装置30内移动,清洗装置30内导入60~80℃的温水,利用竹荪转动机构驱动竹荪取料装置20上的竹荪转动,从而使得竹荪取料装置20上的竹荪不同方位与清洗装置30内的清洗水流前端接触,进而能够提高对竹荪菌帽表面孢子清洗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竹荪一个方位作为迎水面造成清洗效率较低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的旁侧还设置有垫套套设装置100,所述垫套套设装置100将垫套逐个套设在钉杆供料机构61的钉杆上;

在实施对竹荪晾晒时,由于竹荪穿套在钉杆上的方式导致竹荪位于钉杆上相互紧挨在一起,为避免竹荪之间相互紧挨导致的烘干效率低以及烘干后的竹荪的形状变形严重的问题,利用垫套套设装置100将垫套挨个套设在钉杆上,亦即,钉杆上的竹荪与竹荪之间均套设一个垫套,从而能够有效使得垫套与垫套之间形成有效的间隙,不仅避免相互挨着的竹荪的裙边变形或者相互粘结在一起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对竹荪的烘干效率,确保竹荪烘干后的品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结合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竹荪排料装置10包括多个等距间隔布置的排料管11,所述排料管11管口竖直向上且设置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11与竹荪取料装置20靠近或远离;

由于本发明的竹荪形态并非标准,因此很难用自动化的供料机械进行导料,竹荪整齐排布在排料管11可选用人工方式进行,利用人工方式将竹荪的直接放置在排料管11内,使得竹荪的菌帽朝上,进而实现对竹荪的人工布料,人工布料的过程中,可将竹荪尾端的菌托去除,也可不用去除,也行利用清洗装置30将菌托清洗下来,定期对清洗装置30内遗留的菌托导出;

上述的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11竖直移动,从而驱动排料管11与竹荪取料装置20靠近,进而实现对竹荪的取料,使得位于排料管11内的竹荪排布在竹荪取料装置20上;

上述的转运装置40的动作为间歇式动作,利用转运装置40的间隙时间,人工方式将竹荪插置在排料管11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管11的管腔内设置有定芯机构,所述定芯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排料管11两侧的扶持块12,所述扶持块12设置在排料管11管壁上的开口16内,两扶持块12呈现如下两种状态:

其一为: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11与竹荪取料装置20靠近时,两扶持块12的相对端伸入开口16且相向靠近;

其二为: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11与竹荪取料装置20远离时,两扶持块12的相对端远离开口16且远离;

为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竹荪加工需求,需要将排料管11的直径尽量的做大,并且使得排料管11长度尽量的短一些,以确保竹荪能够顺利的导入排料管11内的同时,使得竹荪端部的菌帽显露在排料管11的管口处,上述的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11与竹荪取料装置20靠近的过程中,上述的两扶持块12的相对端伸入开口16且相向靠近,从而使得卡置在两扶持块12之间的竹荪处在整个排料管11中心位置,进而能够确保竹荪取料装置能够顺利的找准竹荪的中心位置,进而方便实现对竹荪位置的确定,以确保能够实现对竹荪的取料。

进一步地,所述两扶持块12均固定在扶持架13上,所述排料管11的下端管壁固定在支撑板14上,所述支撑板14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扶持架13滑动设置在滑板141上且滑动方向水平,所述滑板141固定在支撑板14上,两扶持架13之间设置有两组滑动杆131,所述两组滑动杆131长度方向水平且套设有限位弹簧132,所述限位弹簧13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扶持架13上;

上述的升降机构驱动支撑板1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扶持架13沿着滑板141上滑动,并且滑动方向水平,压缩限位弹簧132,从而实现两扶持块12之间靠近;当升降机构复位后,支撑板1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扶持架13沿着滑板141向下滑动,并且在限位弹簧132的弹性复位下,两扶持架13沿着滑板141反向滑动,从而使得两扶持块12远离,不影响对竹荪取料装置20对竹荪的正常取料。

具体地,所述两扶持架13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球头133,所述限位球头133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条板134,两限位条板134竖直布置,两限位条板134相对侧距离上端小、下端大布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支撑板14下板面连接的第一气缸15,所述第一气缸15的活塞杆竖直布置;

上述的第一气缸15启动,从而连动支撑板14向上移动,并且使得两扶持架13的限位球头133与两限位条板134抵靠,当支撑板14移动至两限位条板134上端小间距位置时,两扶持架13压缩限位弹簧132,从而使得两扶持块12靠近,以实现对竹荪的定芯,确保竹荪的菌帽顶端的中心位置,第一气缸15复位,支撑板14下降,在限位弹簧132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两扶持块12远离,从而避免竹荪取料装置20对排料管11内竹荪正常取料的影响。

结合图5至图10所示,下面详尽说明竹荪取料装置20的结构:

所述竹荪取料装置20包括设置在转运装置40上的保持架22,所述保持架22垂直于转运装置40的转运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保持架22位于排料管11上方,所述保持架22与排料管11布置位置及数量对应,所述保持架22由多个弹性夹片221构成,所述多个弹性夹片221的上端固定为一体,所述多个弹性夹片221的下端向下延伸且围合成夹持竹荪的腔室,所述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的上端连接点中心设置有固定插针222,所述固定插针222竖直;

由于竹荪的菌帽如若直接进行清洗,菌帽与菌杆顶端很容易脱落,这样就无法保证竹荪的完整性,仍然需要在烘干操作之前,将菌帽一一套设在菌杆的顶端,从而严重影响对竹荪的加工效率,而本发明中利用保持架22,保持架22中心的固定插针222沿着竹荪菌帽中心插值在菌杆内,从而实现对菌帽与菌杆的固定,避免在实施对菌帽清洗时,出现的菌帽与菌杆分离的问题;

保持架22由多个弹性夹片221构成,并且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成笼状结构,不仅可实现对竹荪的支撑,而且还可确保水流顺利的进入保持架22内,以实施对竹荪菌帽的清洗,确保对竹荪菌帽表面孢子的清洗效果;

与上述的竹荪排料装置10的定芯机构配合,从而能够快速准确找准竹荪菌帽的顶部中心位置,以方便固定插针222从竹荪菌帽顶部中心插入竹荪的菌杆内,以实现对竹荪的菌帽与菌杆的固定。

优选地,结合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弹性夹片221包括第一、第二夹片段2211、2212,所述第一、第二夹片段2211、2212均为弧形薄片状结构,所述第一夹片段2211的上端固连为一体,所述第二夹片段2212的下端远离固定插针222延伸,所述第一夹片段2211与第二夹片段2212的连接位置构成夹持竹荪的夹持点,所述第二夹片段2212的下端围合的圆管直径大于排料管11的上端管径;

当第一气缸15启动,驱动排料管11向上移动与保持架22靠近时,所述第二夹片段2212的下端围合的圆管直径大于排料管11的上端管径,从而使得排料管11与第二夹片段2212的下端抵靠时,第二夹片段2212连接点弹性变形并且张开,从而确保竹荪的上端的菌帽导入上述的第一夹片段2211围合的上腔室内,而且固定插针222由菌帽的顶部中心插入竹荪内,从而实现对菌帽与菌杆的固定;

当第一气缸15复位,驱动排料管11下移与保持架22远离时,定芯装置的两块扶持块12远离,避免两个扶持块12对竹荪接触导致竹荪从固定插针222上脱落的问题;

并且排料管11下移与保持架22远离时,第一夹片段2211与第二夹片段2212的连接位置构成夹持竹荪的夹持点,第一夹片段2211与第二夹片段2212的连接点设置成内凹的夹持点,从而实现对竹荪菌杆的夹持,以避免竹荪在转运的过程中从固定插针222上脱落,而且方便实施对排料管11内的竹荪取料操作。

进一步地,结合图11至图13以及图20所示,所述竹荪卸料装置50包括套设在固定插针222上的卸料板51,所述卸料板51的板面水平且上板面竖直延伸有卸料撑杆52,所述卸料撑杆52穿过弹性夹片221向上延伸,所述卸料撑杆5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53,所述固定板53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杆54上,所述支撑滑杆54竖直布置且一端与弹性夹片221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滑杆54上套设有卸料弹簧55,所述卸料弹簧55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板53及弹性夹片221抵靠;

当竹荪转移至清洗装置30内进行清洗后,需要将清洗后的竹荪从保持架22上卸载下来,利用套设在固定插针222上的卸料板51,从而可使得卸料板51沿着固定插针222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将竹荪从固定插针222上卸载下来;

卸料板51设置成圆板状结构,并且卸料板51的边缘与第一夹片段2211与第二夹片段2212的连接位置抵靠,从而使得第一夹片段2211与第二夹片段2212张开,从而方便竹荪的卸料;

上述的卸料弹簧55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板53及弹性夹片221抵靠,从而使得卸料板51在正常状态下处在与第一夹片段2211连接位置处,进而避免卸料板51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对竹荪取料的干扰。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保持架22上方设置有支撑环56,所述支撑环56包括内圈及外圈,所述内圈与外圈转动连接,所述保持架22上设置有延伸支架220,所述延伸支架220与支撑环56的外圈固定,所述支撑环56的内圈套设在卸料撑杆52及支撑滑杆54外,所述支撑环56的内圈设置有固定架板57,所述保持架22之间通过固定架板57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环56的外圈沿径向延伸有拨料杆561,所述拨料杆561的长度方向水平,所述拨料杆561沿着支撑环56的外圈周向方向等距间隔设置多个;

为实现对保持架22的转动,以确保位于清洗装置30内的保持架22能够翻转,从而实现对保持架22内的竹荪的翻转,使得竹荪的菌帽不同位置处在迎水面上,以确保对竹荪菌帽的清洗效果;

上述的保持架22与支撑环56的外圈固定,并且相邻保持架22之间通过固定架板57固定为一体,从而实现竹荪取料装置20的一体连接,并且方便与转运装置40进行连接;

上述的竹荪取料装置20在转运装置40的转运作用下转运至清洗装置30内,并且与清洗装置30内的竹荪转动机构与拨料杆561配合,从而实现对保持架22的转动,以使得保持架22内的竹荪沿着清洗装置30移动的过程中处在转动的状态,以确保对竹荪菌帽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当竹荪取料装置20沿着清洗装置30移动过后,由清洗装置30的出料端导出,为实现对保持架22内竹荪的卸料,结合图13及图20所示,所述固定架板57滑动设置有触发滑杆571,所述触发滑杆571竖直布置且上端设置有触发板572,所述触发滑杆571的下端设置成“t”形,所述触发板572与固定板53的上板面靠近,所述触发滑杆571上套设有触发弹簧573,所述触发弹簧573的上下端分别与触发板572及固定板53抵靠;

上述的竹荪卸料装置50在后文中作详尽的说明,此处暂且不表。

优选地,所述转运装置40包括两组平行间隔布置的输送链41,所述固定架板57上延伸有固定杆与输送链41固连,所述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竹荪排料装置10的上方位置处时,所述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下,所述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清洗装置30上时,所述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上,所述保持架22的下半段伸入清洗装置30的液面下方位置;

上述的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竹荪排料装置10的上方位置处时,所述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下,从而方便实现对竹荪的取料;

上述的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清洗装置30上时,所述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上,可使得保持架22的下半段深入清洗装置30的液面下方,不仅避免竹荪的菌杆及裙边过多的伸入清洗装置30的液面下方造成将裙边及菌杆表面粘附黑色的孢子粘液,而且还可避免竹荪位于清洗装置30内清洗时,导致的竹荪从固定插针222及保持架22围合的腔室内脱落的问题;

上述的输送链41实现转动的原因是输送链上设置有转向辊,从而使得调整输送链的输送方向及输送链上的竹荪取料装置20的方位,以确保方便对竹荪排料装置10上方位置的竹荪的取料,以及实现对竹荪菌帽的清洗。

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下面详尽介绍清洗装置30的结构特征:

所述清洗装置30包括清洗水槽31,所述清洗水槽31内导入有温水,所述清洗水槽31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隔板33,所述两个隔板33将清洗水槽31分割成第一、第二、第三单元槽311、312、313,所述第二单元槽312的槽壁及槽底均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36;

上述的输送链41托送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清洗装置30的清洗水槽31内移动时,实际上分成三个阶段,当输送链41将取料装置20转运至第一单元槽311内时,第一单元槽311内的热水首先实施对菌帽的浸泡,使得菌帽表面的孢子在温水作用下首先与菌帽的初步脱离;此时的菌帽表面网格状凹槽内的孢子粘附性较强,还未完全脱落,此处完成对竹荪菌帽表面的第一步清洗操作;

当输送链41将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至第二单元槽312内时,从第一单元槽311导出的竹荪菌帽表面还残存的孢子在超声波发生器36的震荡下,能够实现与菌帽表面网格凹槽的脱落,确保对竹荪的清洗效果,此处完成对竹荪的第二步清洗操作;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竹荪取料装置20位于清洗装置30的第一、第二单元槽311、312内时,所述保持架22的下半段位于清洗装置30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三单元槽313的槽口上方设置有多排清洗喷头34,所述清洗喷头34的喷水口水平及竖直向下布置,所述清洗喷头34的喷水口指向保持架22;

当输送链41将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至第三单元槽313内时,此时的保持架22可以高于第三单元槽313内的液面利用清洗喷头34实施对竹荪菌杆、裙边及菌帽的再次冲洗,将菌杆、裙边及菌帽表面粘附的孢子冲洗干净,确保整个竹荪表面的清洁;

上述实施对竹荪菌帽的清洁分为三个步骤,不仅可确保对菌帽的清洗效果,而且还可避免清洗装置内的清洗水的污染变黑导致的菌帽表面粘附的墨绿色孢子粘液从菌帽上无法彻底清除的问题。

为实施对处在第二单元槽312内竹荪的清洗效果,结合图2所示,所述竹荪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单元槽312内的多排限位板3121,所述多排限位板3121平行间隔布置,相邻限位板3121之间构成保持架22通过的通道,所述多排限位板3121的下板面均设置有拨杆3122,所述拨杆3122沿着限位板312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布置;

竹荪取料装置20在输送链41的导送作用下,使得保持架22沿着多排限位板3121构成保持架22通过的通道内移动,并且保持架22上的拨料杆561移动至第二单元槽312内时与限位板3121下板面的拨杆3122抵靠,从而实现对保持架22的转动,进而实现对竹荪的转动,以使得竹荪能够实现与震荡水流的接触,确保菌帽的表面与不同震荡方向水流的接触,确保对竹荪菌帽表面的清洗效果。

为确保保持架22能够顺利进入限位板3121构成的通道内,所述多排限位板3121的前端设置有导料条3123,所述导料条3123位于通道的前端设置成“八”字形结构。

更为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30的出料口位置处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下,所述清洗装置30的上方还设置有舒展水喷头35,所述舒展水喷头35的喷射方向竖直向下且指向保持架22的上端。

结合图1所示,当竹荪位于保持架22内清洗完毕后,所述输送链41位于清洗水槽31的上方延伸,也就是将输送链41反向换向,使得输送链41沿着清洗装置30的长度方向反向移动,并且使得保持架22围合容纳竹荪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下,从而使得输送链41内的竹荪的菌帽朝上,启动清洗装置上杭纺的舒展水喷头35向保持架22正上方竖直向下喷水,从而使得竹荪的裙边处在展平的状态,确保后期竹荪干制品的造型的自然姿态。

为实现对清洗后的竹荪的接料,结合图14至图19所示,所述竹荪接料装置80包括设置在清洗装置30出料端输送链41下方的第一、第二接料围栏81、82,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之间构成相对或远离配合,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设置的位置及数量与保持架22对应,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设置在提升机构上,提升机构驱动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与保持架2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与保持架22靠近时,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之间远离,且连动竹荪卸料装置50动作将保持架22内的竹荪卸载至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围合的腔室内,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及第二接料围栏82与保持架22远离时,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之间靠近,驱动机构驱动竹荪接料装置80与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靠近,且将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围合腔室内的竹荪穿置在钉杆上;

竹荪清洗干净后,并且当提升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与保持架22靠近时,利用竹荪卸料装置50将竹荪从保持架22中卸载下来,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之间远离,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形成的接料口处在最大的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对卸载下来竹荪的承接,确保竹荪能够落入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构成的容纳竹荪的腔室内,当实现对竹荪承接后,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承接有竹荪的竹荪接料装置80与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靠近,从而一一将竹荪穿置在钉杆上,并且使得竹荪沿着钉杆挨个排布,方便进行晾干操作。

优选地,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以及图16至图19所示,所述第二接料围栏82上设置有通口821,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内设置有接料斜面811,所述第二接料围栏82上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架板822,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与推送气缸81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送气缸812的活塞杆水平且缸体固定在第一支架板822上,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与第一支架板822下板面连接的提升气缸823,所述提升气缸823活塞杆竖直向上,所述提升气缸823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支架板83上,所述第二支架板83滑动设置在第三支架板84且滑动方向与推送气缸812的活塞杆平行,所述第三支架板84上设置有水平转移气缸85,所述水平转移气缸85的活塞杆与推送气缸812的活塞杆平行,所述水平转移气缸85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架板83上;

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构成的容纳竹荪的腔室实施对竹荪的承接后,并且竹荪倾斜躺在接料斜面811上,提升气缸823复位,并且启动水平转移气缸85,连动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上的竹荪水平移动至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位置处,并且启动推送气缸812,使得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二接料围栏82靠近,从而将躺在接料斜面811上的竹荪穿套在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上,循环往复直至将钉杆上穿满竹荪,以提高对竹荪的挂设效率;

下面结合前文介绍的竹荪卸料装置50,结合图图20所示,对竹荪卸料装置50的具体动作过程作如下表述:

所述竹荪卸料装置50包括设置在竹荪接料装置80上方的第一卸料杆581,所述第一卸料杆581的另一端与第二卸料杆58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卸料杆582的另一端与第三卸料杆58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卸料杆582的中段转动式设置在支撑座583上,所述第二卸料杆58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条形孔5821、5822,所述第一卸料杆581的铰接轴及第三卸料杆583的铰接轴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第二条形孔5821、5822内,所述第一卸料杆581及第三卸料杆583竖直且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滑套584内,所述第一卸料杆581的下端与竹荪接料装置80的第一接料围栏81抵靠或分离,所述第三卸料杆583的下端与触发板572的上板面抵靠或分离;

当提升气缸823启动,实施对竹荪接料装置80的驱动时,竹荪接料装置80的第一接料围栏81与第一卸料杆581的下端抵靠,从而连动第二卸料杆582绕支撑座583转动,并且使得第三卸料杆583在支撑滑套584的限位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从而与触发板572的上板面抵靠,触发板57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压缩触发弹簧573,并且连动触发板572与固定板53抵靠,从而使得卸料板51沿着固定插针222的长度方向竖直向下移动,以实现对竹荪的卸料,将卸载下来的竹荪卸载至第一接料围栏81的接料斜面811上,实现对卸载下来的竹荪的接料;

为避免上述的第三卸料杆583垂吊状对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的干涉,所述第一卸料杆581上可设置配重块,使得第三卸料杆583的下端在自然状态下处在高位的状态,从而避免第三卸料杆583的下端与触发板572接触导致对竹荪接料装置20移动时产生的干涉;

当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至竹荪接料装置80正上方位置处时,输送链41停止,以使得的完成对竹荪卸料及穿杆的操作后,输送链41继续运行,利用此时系统间断停止的时间,实现对新竹荪的人工布料。

结合图24所示,为进一步提高竹荪的烘干效率,确保竹荪的外形完整性,所述垫套套设装置100设置在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前端及竹荪接料装置80的水平移动路径上,所述垫套套设装置100包括导送履带101,所述导送履带101上设置有卡置垫套的弧形卡槽1011,所述弧形卡槽1011沿着导送履带10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导送履带101进料侧与垫套振动盘102的出料口衔接;

垫套为短管状结构,可有效将相邻竹荪隔出来有效的烘干间距,将垫套投放至振动盘102内,振动盘102实施对垫套姿态的调整,并且使得垫套由振动盘102的出料口导出时,垫套的管芯水平且与弧形卡槽1011的槽长方向平行,当导送履带101位于振动盘102出料口下方转送时,垫套能够一一卡置在弧形卡槽1011内,从而实现对垫套的单个导送,并且导送至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前端位置处,将逐个套设在各自的钉杆上,从而使得竹荪在穿杆时,相邻之间的竹荪之间能够存在一个垫套,能够有效将竹荪隔开。

具体地,结合图24中的放大图,所述垫套振动盘102的出料口导出的垫套的管芯方向与弧形卡槽1011的槽长方向平行,所述垫套振动盘102出料口设置有挡板1021,所述挡板1021上端与复位杆1023的下端连接,所述复位杆1023的上端滑动设置在垫套振动盘102的出料口位置处,所述复位杆1023上套设有弹簧1024,所述弹簧1024上下端分别与垫套振动盘102的出料口及挡板1021上端抵靠,所述挡板1021的一端悬伸设置有触发球1025,所述导送履带101的上带面设置有驱动楔块1012,所述弧形卡槽1011设置在驱动楔块1012的斜面低端位置,所述触发球1025与驱动楔块1012抵靠或分离,所述垫套振动盘102的出料口设置有赶料毛刷1022;

在正常状态下,挡板1021位于垫套振动盘102的出料口中间位置,从而避免垫套从出料口随意导出,导送履带101位于出料口下方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楔块1012与触发球1025抵靠,驱动楔块1012的斜面使得挡板1021压缩弹簧102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垫套从振动盘1021的出口位置导出,并且导出至驱动楔块1012上,从而将垫套赶至弧形卡槽1011的槽腔内,从而实现对垫套的定位,避免垫套位于弧形卡槽1011内随意移位;

并且由于挡板1021在驱动楔块1012的驱动力作用下,垫套从振动盘102的出料口有时会存在出料数量过多的问题,因此上述的导送履带101与振动盘102出料口位置距离不宜过大,应当在赶料毛刷1022能够一次将掉落过多的垫套赶至相邻的导料履带101的弧形卡槽1011内,从而实现对垫套的单个排料。

具体地,所述垫套套设装置100还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架板83前端两侧的悬臂103,所述悬臂103的悬伸端等距间隔布置有推料头104,所述推料头104布置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接料围栏81对应,所述悬臂103的下板面设置有复位杆1031,所述复位杆1031与第二支架板83前端两侧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复位杆103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032,所述复位弹簧1032的上下端分别与悬臂103的下板面及第二支架板83的上板面抵靠,所述推料头104与弧形卡槽1011一端靠近或远离;

上述结构能够确保将导送履带101上的垫套一一穿套在各自的钉杆上,并且不影响后续的竹荪穿杆操作,上述的推送气缸812启动的过程中,驱动悬臂103及悬臂03上的推料头104同步移动,并且与导送履带101上的弧形卡槽1011的一端槽口靠近,从而将垫套穿套在弧形卡槽1011另一端槽口位置处悬伸的钉杆上;

上述的导送履带101设置的宽度不宜过宽,以确保将垫套能够穿套在钉杆上,并且导送履带101与钉杆的悬伸端的距离不宜过大,以确保推料头104沿着弧形卡槽1011长度方向推送垫套移动的过程中,将垫套能够穿套在钉杆的杆端位置,从而实现对垫套的穿设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103的上板面转动式设置有挤压轮1033,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上设置有限位斜板813,所述限位斜板813的下板面与挤压轮1033上轮缘抵靠,所述导送履带101两端封闭端转动式设置在支撑板架105上,支撑板架105的下板面竖直向下延伸有支撑滑杆1051,所述支撑滑杆1051滑动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支撑滑杆1051上套设有支撑弹簧1052,所述支撑弹簧1052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撑板架105及架体抵靠,所述支撑板架105上设置有滚珠1053,所述第一接料围栏81上延伸设置有挤压斜板814,所述挤压斜板814的下板面与滚珠1053抵靠或分离;

结合图16至图19所示,当垫套套设在钉杆上后,为避免对竹荪穿套的干涉,需要将推料头104及导送履带101与第一接料围栏81的水平移动产生避让,从而使得竹荪的移动路径上没有障碍;当推料头104将垫套推送至钉杆上后,水平转移气缸85复位,使得推料头104远离导送履带101,上述的推送气缸812启动,从而将第一接料围栏81及第二接料围栏82内的竹荪向钉杆方向移动,限位斜板813首先与挤压轮1033抵靠,从而使得悬臂103及推料头104压缩复位弹簧1032,从而使得悬臂103及推料头104降低形成对竹荪穿杆的避让;

推送气缸812的活塞杆继续伸长,第一接料围栏81的挤压斜板814与滚珠1053抵靠,从而压缩支撑弹簧1052,使得导送履带101下降,避免导送履带101对竹荪穿杆造成的干涉;

推送气缸812复位后,支撑弹簧1052弹性复位,使得导送履带101上升至高位,并且实现对垫套的接料及排布,以及实现对新的竹荪的接料,循环往复,直至钉杆上挂满竹荪。

结合图21至图23所示,下面详细说明竹荪穿杆装置60的结构特征:

所述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供料机构61包括料斗611,所述料斗611上大下小布置,所述料斗611的下方设置有条形出口6111,所述料斗611的条形出口6111下方设置有循环链63,所述循环链63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托块64,所述托块64上设置有卡置钉杆的卡料槽641,所述钉杆夹紧机构62设置在托块64上且用于夹紧钉杆伸出卡料槽641两端槽口的杆身;

将钉杆长度按照长度方向码放至料斗611内,钉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条形出口611导出至循环链63的托块64上,并且直至卡置在卡料槽641内,利用钉杆夹紧机构62将凸伸出卡料槽641两端槽口的钉杆杆身的夹紧,从而能够实现对钉杆的固定,避免钉杆掉落;

该夹紧机构实现对钉杆一端的夹紧,从而尽可能的穿套更多的竹荪。

具体地,结合图23所示,所述钉杆夹紧机构62包括设置在托块64两侧的夹紧轴杆621,所述夹紧轴杆621的杆端转动式设置有夹臂622,所述夹紧轴杆621上套设有扭簧623,所述扭簧623的两端分别与夹臂622及托块64连接,所述料斗611的条形出口6111下方设置有触发杆6112,所述夹臂622的端部与触发杆6112抵靠或分离;

循环链63转动的过程中,位于料斗611的条形出口6111下方移动,从条形出口6111下方导出的钉杆卡置在卡料槽641内,并且当托块64移动至料斗611下端位置时,所述夹臂622的端部与触发杆6112抵靠,从而使得夹臂622与卡料槽641远离,以确保钉杆能够准确卡入卡料槽641内,从而实现对钉杆的排布,当循环链63继续转动的过程中,当夹臂622的端部与触发杆6112分离后,扭簧623弹性复位,从而实现对钉杆一端的夹紧,避免钉杆上的竹荪及垫套重量过重导致钉杆掉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出口6111的下方设置有刷毛6114,所述刷毛6114与托块64的上板面抵靠;

当循环链63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刷毛6114与托块64的上板面抵靠,从而使得从条形出口6111掉落下来的钉杆在刷毛6114的阻挡下,赶至下一个托块64的卡料槽641内,从而实现对钉杆的排布;

上述的托块64与条形出口6111的间距不宜过大,略大于钉杆的直径即可,并且卡料槽641的截面为半圆形,条形出口6111的间距略大于钉杆的直径,方便卸料的同时,确保单根钉杆的出料,从而能够实现对钉杆卡置的同时,避免刷毛6114的阻挡力下,将钉杆从卡料槽641内刷出。

上述的循环链63的转动是间断式的,循环链63将钉杆排布在卡料槽641内,并且排布在导送履带101上的弧形卡槽1011的正前方位置,此时的循环链63停止,上述的垫套套设装置100及竹荪接料装置80动作,从而将竹荪及垫套挨个套设在钉杆上,直至钉杆上套慢竹荪;

上述的竹荪位于钉杆上套设数量根据钉杆的长度计算,可在竹荪接料装置80上设置计数器,计数器可用来控制竹荪接料装置80的动作,当达到设定数值后,系统的前期工位停止,启动循环链63,将穿套好竹荪的钉杆卸载下来,并且将新的钉杆排布在循环链63上,系统的前期工位继续工作,循环往复,循环链63的移动时间本身较短,因此几乎对系统的间断式运行效率不造成影响。

为实现对料斗611的条形出口6111导出的单根钉杆的托撑,所述条形出口6111的一端下方设置有托料板6113,所述钉杆杆身中段位于托料板6113上。

结合图26至图27所示,下面详细阐述挂满竹荪的钉杆是如何卸料的:

所述钉杆卸料装置90包括设置在循环链63出料口下方的托料板91,所述托料板91位于托块64两侧布置,所述夹臂622的端部与托料板91的板端抵靠或分离,所述托料板91的一端向下延伸,所述托料板91的旁侧设置有接料板92,所述接料板92与托料板91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接料板92用于承接钉杆的另一端杆身,所述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的外侧均设置有挡料板93,所述挡料板93分别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挡料板93分别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间隙布置且构成钉杆通过的通道;

上述的循环链63输送过程中,夹臂622的端部与托料板91的板端抵靠,从而使得夹臂622打开,并且穿满竹荪的钉杆一端从托料板91滑落至挡料板93与托料板91构成的间隙内,钉杆的另一端滑落至挡料板93与接料板92构成的通道内,从而实现对挂满竹荪的钉杆的初步卸料;

结合图21所示,为实现对挂满竹荪的钉杆的整齐排料,提高竹荪的烘干效率,所述挡料板93分别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构成的通道下方均设置有接料履带94,所述接料履带94上设置有用于卡置钉杆两端的凹槽941,所述接料履带94上设置有触发楔块95,所述触发楔块95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挡料板93的下端设置有开口931,所述开口931内铰接设置有挡板932,所述挡板932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凹槽941的槽长方向平行,所述挡板932的一端向下延伸且与触发楔块95抵靠或分离,所述挡板932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斜面9321,所述挡板932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挡板932的铰接轴旁侧还设置有档杆933;

上述的钉杆滑落至挡料板93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构成的通道内后,接料履带94启动,从而使得触发楔块95触发挡板932绕铰接轴转动,从而使得挡料板93的上端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之间形成钉杆通过的通道,使得钉杆卸载至接料履带94的凹槽941内,并且通过接料履带94导出至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

上述的挡板932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斜面9321,所述挡板932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从而使得钉杆能够搭设在导料斜面9321上,并且在扭簧的弹性力下,不会触发挡板932绕铰接轴转动,因此可实现对钉杆的停料作业,只可利用触发楔块95实现对挡板932的驱动,实现对钉杆的卸料。

当接料履带94接料后需要导送至烘干装置内,对此,所述接料履带94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接料滑板96,所述接料滑板96倾斜布置且低端设置有提升履带97,所述提升履带97的竖直布置且沿着履带循环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接料槽板971,所述提升履带97的出口与烘干框110的进料口衔接;

接料履带94的动作可与上述的循环链63同步,因此可实现对钉杆的导送,当挂满竹荪的钉杆位于接料履带94上导送时,并且由接料履带94的出料端掉落至提升履带97上的接料槽板971内,从而实现对钉杆的提升并且挨个排布在烘干框110内,待烘干框110内摆满竹荪后,将烘干框110推送至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烘干装置为较大的烘干箱体,从而可提高对竹荪的烘干效率。

结合图25和图26所示,为实现对挂满竹荪的钉杆排布,所述烘干框110包括两侧框体111,所述两侧框体111由多个托料斜板1111构成,两侧框体111的托料斜板1111用于托撑钉杆的两端杆身,所述多个托料斜板1111竖直方向等距间隔布置,所述托料斜板1111的高端与提升履带97出口位置的接料槽板971靠近,所述托料斜板1111的低端设置有挡料机构;

提升履带97出口导出的钉杆从托料斜板1111的高端导入,从而使得钉杆由托料斜板1111的高端滑落至低端,直至托料斜板1111上摆满钉杆。

优选地,结合图29和图30所示,所述挡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托料斜板1111的低端位置的挡板112,所述挡板112固定在支板113上,所述支板113竖直布置,所述支板113的旁侧设置有支撑竖板114,所述支板113与支撑竖板114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支板113的下板面设置有齿条1131,所述支撑竖板114上有驱动齿轮1141,所述驱动齿轮1141与齿条1131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141固定在转动轴杆1142上,所述转动轴杆1142转动式设置在支撑竖板114上,所述转动轴杆1142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1143,所述转动轴杆1142上设置有棘轮1144,所述支撑竖板114上转动式设置有棘爪1145,所述棘爪1145与棘轮1144配合;

当托料斜板1111上摆满挂满竹荪的钉杆后,将烘干框110推送至烘干装置内,从而实现对竹荪的烘干操作,当竹荪烘干后,通过转动调节手轮1143,使得挡板112的上端低于托料斜板1111的低端上板面,从而方便实现对烘干后钉杆的卸料,当钉杆卸料完毕后,通过转动调节手轮1143,使得挡板112的上端高于托料斜板1111的低端上板面,将棘爪1145与棘轮1144配合,从而实现对挡板112的固定,并且将烘干框110推送至提升履带97出口位置,以实现对烘干框110的循环使用,可在提升履带97出口位置设置定位块,实现对烘干框110的定位,确保提升履带97出口导出的钉杆能够准确的落入托料斜板1111的高端位置,从而实现对钉杆的排料。

具体地,为确保钉杆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的托料斜板111的排布,所述托料斜板1111的高端竖直延伸有导料竖板1112,所述导料竖板1112整体为“l”形,所述导料竖板1112的下端折板与托料斜板1111的上板面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导料竖板1112的下端折板与托料斜板1111之间的间隙构成钉杆两端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之间的间距略大于钉杆的直径;

当高端位置的托料斜板1111的钉杆摆满后,钉杆由导料竖板1112滑料,并且从导料竖板1112的下端折板与托料斜板1111之间的间隙进入下一层的托料斜板1111上,直至整个烘干框110内摆满钉杆。

为方便实现对烘干框10的移动,所述两侧框体111固定在移动底座115上。

下面结合上述的竹荪加工系统,对竹荪的加工方法作一下说明:

所述竹荪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采收回来的竹荪装在物料框内,并且将竹荪的底部菌托去除,将去除菌托的竹荪分别导送至竹荪排料装置10的排料管11内,使得竹荪的菌帽竖直朝上;

第二步,启动竹荪排料装置10的升降机构,驱动排料管11与竹荪取料装置20的保持架22靠近,并且使得竹荪取料装置20的保持架22内的固定插针222穿置在排料管11内,并且连动定芯机构,使得竹荪的菌帽与菌杆的中心处在排料管11的中心位置;

第三步,启动转运装置40,将装载有竹荪的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至清洗装置30内,当竹荪取料装置20转运至清洗装置30内时,使得装载有竹荪的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腔室开口竖直向上,并且保持架22的下半段伸入清洗装置30的液面下方,启动清洗装置30,实施对竹荪的菌帽表面的清洗;

第四步,启动竹荪转动机构,使得导入清洗装置30的第二单元槽312的转动,实施对竹荪菌帽的清洗;

第五步,将装载有竹荪的竹荪取料装置20沿着转运装置40的输送链41继续输送至清洗装置30的上方,并且使得保持架22的多个弹性夹片221围合的强势开口向下,启动舒展水喷头35向保持架22竖直向下喷水;

第六步,将清洗后的竹荪取料装置20转送至竹荪接料装置80的上方,启动竹荪接料装置80上的提升气缸823,使得第一、第二接料围栏81、82与竹荪取料装置20的保持架22靠近,并且连动竹荪卸料装置50将保持架22内的竹荪卸载至第一、第二接料围栏81、82围合的腔室内;

第七步,启动竹荪穿杆装置60的钉杆供料机构61,使得钉杆排布在竹荪穿杆装置60的托块64上,启动钉杆夹紧机构62,将钉杆一端固定夹紧;

第八步,启动垫套套设装置100,使得垫套排布在导送履带101的弧形卡槽1011内,并且使得导送履带101的垫套位于托块64上的钉杆前端;

第九步,启动竹荪接料装置80的水平转移气缸85,将第一、第二接料围栏81、82推送至垫套套设装置100位置处,使得垫套套设装置100的推料头104将导送履带101上的垫套套设在钉杆上;

第十步,水平转移气缸85复位,启动推送气缸812,将第一接料围栏81内的竹荪穿套在钉杆上,重复步骤第六步至第十步,直至将钉杆供料机构61导出的多根钉杆挂满竹荪;

第十一步,启动竹荪穿杆装置60的循环链63,将循环链63上挂满竹荪的钉杆转移至循环链63的出料口,启动钉杆卸料装置90,将挂满竹荪的钉杆两端导送至挡料板93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的通道内;

第十二步,启动接料履带94,使得挡料板93与托料板91及接料板92构成通道内的钉杆导送至接料履带94的凹槽941内,并且转运至提升履带97的接料槽971内;

第十三步,启动提升履带97,将挂满竹荪的钉杆导送至烘干框110内,直至将烘干框110内摆满挂满珠算的钉杆;

第十四步,将烘干框110推送至烘干装置内,启动烘干装置将烘干框110内的竹荪烘干;

第十五步,将烘干框110内的钉杆卸载下来,并且使得竹荪与垫套分离,将烘干的竹荪单独进行包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