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垫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0025发布日期:2019-06-28 23:5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乳垫的包装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多个乳垫在内的包装体。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包含被包装片包装起来的多个乳垫在内的包装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装体,其具有彼此交叉的横向、纵向以及厚度方向,包含被包装片包装起来的多个乳垫。包装体能够沿着纵向展开,在包装状态下,沿着垫弯折线对折的多个乳垫配置为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93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乳垫的包装体中,包装片的纵向上的两端部分朝向中央部分弯折,在两端部分和中央部分之间分别夹设有乳垫。在从该包装体取出乳垫时,需要将包覆乳垫的包装片的两端部分以对开的方式朝向纵向上的彼此不同的方向展开,因此在取出一个乳垫之后,在要取出另一个乳垫时,需要将展开的把持部位更换为相反侧,因此耗费工夫。

另外,在以一个步骤将包装体展开而使多个乳垫沿着纵向排列的状态下,多个乳垫的整体被包装片的两端部分包覆起来,因此穿戴者无法直接视觉辨识出乳垫。因此,穿戴者无法以该状态取出乳垫,需要将两端部分展开的操作(两个步骤)而耗费工夫,另外,无法瞬间设想出用于取出乳垫的接下来的操作。乳垫的更换有可能使穿戴者感到烦躁而成为日常的压力的原因之一。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乳垫的包装体,在以一个步骤将包装体展开的状态下,能够直接视觉辨识出多个乳垫的局部,能够迅速地进行取出操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体,其具有第1方向、与该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并且包含包装片和被所述包装片包装起来的多个乳垫。

本发明的乳垫的包装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乳垫具有借助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垫弯折线弯折的第1乳垫和第2乳垫,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具有沿着所述垫弯折线延伸的近位缘部和由折叠的部分的外周缘部彼此叠合而成的远位缘部,在将包装片展开而所述第1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至少局部暴露在外部时,所述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至少局部暴露在外部。

本发明的乳垫的包装体具有下述的优选的技术方案。

(1)在包装状态下,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在所述第1方向上,所述第1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和所述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彼此不同,

在展开状态下,在所述第1方向上,所述第1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和所述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相同。

(2)在包装状态下,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地配置,在展开状态下,在所述第1方向上,所述第1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和所述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相同。

(3)在包装状态下,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在所述第1方向上排列地配置,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1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和所述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朝向彼此不同。

(4)所述包装片具有配置有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的内表面和位于该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并且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对的第1端缘和第2端缘、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缘和第2侧缘以及与所述内表面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且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包覆部,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具有借助所述垫弯折线彼此折叠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抵接于所述包装片的与所述包覆部相对的所述内表面,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朝向所述第1端缘侧,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近位缘部和所述远位缘部的局部被所述包覆部包覆起来。

(5)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外周缘部伸出至比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外周缘部靠所述第1端缘侧的位置。

(6)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具有: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透液性的内表面片;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不透液性的外表面片;介于所述内表面片和所述外表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以及由所述内表面片和所述外表面片的自所述吸收体的外周伸出的部分形成的外周翼。

(7)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外周缘部的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体的在所述第1区域的端缘靠所述第1端缘侧的位置。

(8)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外周缘部的端缘位于比所述吸收体的在所述第1区域的端缘靠所述第2端缘侧的位置。

(9)所述吸收体被着色为与所述外周翼不同的颜色。

(10)所述第1区域的外形尺寸比所述第2区域的外形尺寸大。

(11)所述包装片在所述第1乳垫和所述第2乳垫之间还具有沿着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分离部件。

(12)所述包装片还具有彼此叠合的第1片和第2片,在所述第1片的所述内表面配置有所述第1乳垫,在所述第2片的所述内表面配置有所述第2乳垫,所述第1片和所述第2片的彼此相对的面彼此借助接合部能够分离地接合在一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将包装片展开而第1乳垫的远位缘部的至少局部暴露在外部时,第2乳垫的所述远位缘部的至少局部暴露在外部,因此能够瞬间设想出第1乳垫和第2乳垫的取出方法,能够迅速且顺畅地进行取出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含发明的不可欠缺的结构,也包含可选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将包装片展开的状态下的包装体的展开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乳垫的俯视图。

图6是将乳垫对折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从包装片取出乳垫时的情形的图。

图8是包装体的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4同样的剖视图。

图9的(a)是包装体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6同样的俯视图。图9的(b)是包装体的又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展开俯视图。

图10的(a)是包装体的又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展开俯视图。图10的(b)是沿着图10的(a)的x(b)-x(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12是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将包装片展开的状态下的展开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14是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包装体的将包装片展开的状态下的展开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包装体;20、包装片;21a、内表面;21b、外表面;22、第1端缘(第2端缘);23、第2端缘(第1端缘);24、第1侧缘;25、第2侧缘;30a、乳垫(第1乳垫);30b、乳垫(第2乳垫);35、垫弯折线;41、内表面片;42、外表面片;43、吸收体;43a、吸收体的端缘;47、外周翼;50a、包覆部;50b、包覆部;61、第1区域;61a、第1区域的外周缘部的端缘;62、第2区域;62a、第2区域的外周缘部的端缘;63、近位缘部;64、远位缘部;70、分离部件;81、第1片;82、第2片;83、接合部;x、第2方向(横向);y、第1方向(纵向);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包装体10的详细情况,具体如下。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包装体10具有彼此交叉(正交)的纵向(第1方向)y、横向(第2方向)x以及厚度方向z,并且包含包装片20和被包装片20包装起来的多个乳垫30a、30b。在包装体10中,包装片20借助片弯折线弯折,多个乳垫30a、30b配置为在厚度方向z上彼此相对。乳垫30a、30b具有第1乳垫30a和第2乳垫30b,第1乳垫30a和第2乳垫30b具有相同的形状、相同的大小以及相同的结构。包装体10还具有在纵向上相对的两端缘10a、10b。

参照图3,包装片20是利用热塑性合成树脂的纤维无纺布、由纤维无纺布和纤维无纺布形成的层压片或者由纤维无纺布和合成树脂膜形成的层压片而形成的,并且具有纵向上的长度尺寸比横向上的长度尺寸大的纵长矩形的形状。包装片20具有:片主体21,其形成包装片20的外形,具有内表面21a和位于该内表面21a的相反侧的外表面21b,乳垫30a、30b配置于该内表面21a;在纵向上相对的第1端缘22和第2端缘23;以及在横向上相对的第1侧缘24和第2侧缘25。在此,第1端缘22是指,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所朝向的方向。

对折的乳垫30a、30b在纵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于包装片20的内表面,乳垫30a、30b分别被在内表面沿着横向延伸的包覆部50a、50b包覆起来。包覆部50a、50b分别具有:与片主体21的两侧缘部重叠的两侧固定部51、52;在两侧固定部51之间沿着横向延伸的封闭端(固定端)部53和开口端部54;以及由两侧固定部51、52、封闭端部53以及开口端部54划定的收纳空间。

乳垫30a、30b以对折的状态配置于包覆部50a、50b的收纳空间内,该乳垫30a、30b的局部自开口端部54暴露出来。包覆部50a、50b既可以与片主体21一体地形成,也可以利用由与片主体21种类相同或者种类不同的纤维无纺布形成的独立片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包覆乳垫30a的包覆部50a独立于片主体21,在两侧固定部51、52和封闭端部53通过粘接或者熔接而接合于片主体21。另一方面,用于包覆乳垫30b的包覆部50b与包装片20一体地形成,该包覆部50b是通过将包装片20的端部折回并在两侧固定部51、52接合于片主体21而形成的。

片主体21在包覆部50a和包覆部50b之间具有沿着横向延伸的片弯折线18。在包装片20的第1端缘22侧的端部(开口端部)的外表面21b配置有用于维持包装片20的弯折状态的具备固着部分的固着片19。固着部分能够可剥离地固着于在弯折状态下相对的包装片20的局部,能够适当地使用粘合剂、压敏性的粘接剂和粘扣的钩要素中的任一者。

对于包装片20,自其展开的状态沿着位于包覆部50a、50b之间的片弯折线18将包装片20的位于片弯折线18的第1端缘22侧的部分(第1部分)朝向位于片弯折线18的第2端缘23侧的部分(第2部分)弯折而使彼此的内表面相对,将位于第1端缘22侧的端部的固着片19固着于第2部分的外表面(与乳垫30b相对的部分),从而形成包装体10。将包装片20的两侧缘部的互相叠合的部分彼此熔接在一起而形成密封部15。

在本说明书中,包装体10处于包装状态是指,包含利用用于维持包装状态的固着片19而实现的固着状态在内的包装体10处于市售时的状态(也包含收纳于包装袋的状态)。因而,只要维持着预定的包装形态,包装状态也包含在不具有固着片19的情况下将包装片20折叠起来的状态。另外,包装片20(包装体10)被展开的状态是指,乳垫30a、30b中的任一个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在外部而处于能够被取出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4、图5,说明乳垫30a的结构,乳垫30b也具有同样的结构。乳垫30a呈大致椭圆状,并具有:第1端缘31和第2端缘32,该第1端缘31和第2端缘32在纵向上相对,分别具有向纵向上的外方凸出地弯曲的形状;以及两侧缘33、34,该两侧缘33、34在横向上相对,分别沿着纵向呈直线状延伸。乳垫30a还具有沿着横向延伸的垫弯折线35。为了便于说明,乳垫30a在纵向上被划分为自垫弯折线35向一个端缘31侧延伸的第1区域61和自垫弯折线向另一个端缘32侧延伸的第2区域62。

垫弯折线35与将第1乳垫30a的纵向上的尺寸2等分的假想的纵向中心线p平行地延伸,并且该垫弯折线35位于比纵向中心线p靠第2端缘32侧的位置。因而,第1区域61的纵向上的尺寸比第2区域62的纵向上的尺寸大,在将乳垫30a沿着垫弯折线35对折而使皮肤相对面侧彼此相对时,第1区域61伸出至比第2区域62靠纵向上的外侧的位置。

乳垫30a具有:与穿着者的皮肤相对的皮肤相对面和位于该皮肤相对面的相反侧的非皮肤相对面;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透液性的内表面片41;位于非皮肤相对面侧的透液性的外表面片42;以及介于内表面片41和外表面片42之间的吸收体43。内表面片41、外表面片42以及吸收体43借助涂布于它们的相对面中的任一者的粘接剂彼此接合在一起。内表面片41、外表面片42能够利用1张纤维无纺布、由纤维无纺布和纤维无纺布形成的层压片或者由纤维无纺布和合成树脂膜形成的层压片而形成。

在外表面片42的非皮肤相对面侧具有沿着纵向延伸并且在横向上彼此空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垫固着区域44。垫固着区域44具有用于固着于胸罩等内衣的内表面的多个固着部44a。固着部44a具有粘合性,被由剥离纸形成的隔膜(剥离纸)46包覆起来。虽未图示,但为了赋予缓冲性和/或防止所吸收的体液返流,也可以在内表面片41和吸收体43之间配置由富有柔软性的比较蓬松的纤维无纺布形成的第二片。

吸收体43具有作为超吸收性聚合物颗粒(sap)、粉碎浆粕等吸液性材料的集合体的半刚性的吸收性芯和由棉纸等透液性片形成且用于将芯包覆起来的芯覆盖片。吸收体43与乳垫30a形状大致相同,吸收体43具有向纵向上的外侧凸出地弯曲的两端缘43a、43b和在两端缘43a、43b之间沿着纵向延伸的两侧缘43c、43d。

乳垫30a还具有由内表面片41和外表面片42这两者的自吸收体43的外周伸出的伸出部分形成的外周翼47。乳垫30a的沿着第1侧缘24和第2侧缘25在纵向上延伸的外侧弹性体48以收缩状态能够伸长地安装于外周翼47中的位于比吸收体43的两侧缘43c、43d靠横向上的外侧的位置的部分(侧翼)。

在外侧弹性体48的横向上的内侧,沿着吸收体43的两侧缘43c、43d在纵向上延伸的内侧弹性体49以收缩状态能够伸长地配置于外表面片42和吸收体43之间。乳垫30a通过具有外侧弹性体48和内侧弹性体49而能够在穿着状态下呈沿着穿着者的乳房的立体地弯曲的形状(杯形状)。为了使乳垫30a更稳定地呈杯形状,也可以在乳垫30a的外周翼47和吸收体43的局部实施轧花加工。

乳垫30a、30b在借助垫弯折线35对折的状态下具有:近位缘部63,其沿着垫弯折线35延伸;以及远位缘部64,其自近位缘部63沿着纵向延伸,由借助垫弯折线35彼此折叠的第1区域61和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形成。在此,第1区域61和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是指,形成第1区域61和第2区域62各自的外形的除了形成近位缘部63的部分之外的部分。

在乳垫30a、30b中,近位缘部63是指,在沿着第1侧缘24和第2侧缘25延伸的两侧缘部之间沿着横向延伸的部分,远位缘部64是指,以从近位缘部63向纵向上的外侧凸出地弯曲的方式沿着第1区域61和第2区域62的外周延伸的部分(除了隔膜46的配置区域之外)。因而,远位缘部64包含乳垫30a、30b的外周翼47和吸收体43的局部。

参照图2、图3,乳垫30a、30b以借助垫弯折线35对折的形态配置于包装片20的内表面,并且分别被包覆部50a、50b包覆起来。具体而言,乳垫30a、30b的近位缘部63和远位缘部64的靠近位缘部63侧的局部配置于包覆部50a、50b的收纳空间内,远位缘部64的局部自包覆部50a、50b的开口端部54暴露在外部。

借助垫固着区域44固着于乳垫30a、30b的隔膜46借助沿着横向延伸的能够剥离的一对固定部16a、16b固定于包装片20的片主体21的内表面。固定部16a、16b通过公知的粘接方式或者熔接方式而形成,具有与固着区域相比较高的剥离强度。固定部16a、16b具有用于固定隔膜46的位于乳垫30a、30b的第2区域62侧的部分的固定部(第1固定部)16a和用于固定隔膜46的位于第1区域61侧的部分的固定部(第2固定部)16b。

参照图2,在包装体10的包装形态中,乳垫30a、30b在厚度方向z上位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它们的远位缘部64在纵向上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在此,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朝向彼此不同是指,在包装体10中,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以一者的从近位缘部63沿着纵向伸出的远位缘部64向包装体10的第1端缘10a侧伸出而另一者的从近位缘部63沿着纵向伸出的远位缘部64向第2端缘10b侧伸出的方式向彼此不同的端缘10a、10b侧伸出。

在包装体10的包装状态下,对于乳垫30a、30b而言,在厚度方向z上,既可以是它们的局部,例如具有一半以上的大小的部分彼此重叠,也可以是完全不重叠。在图示例的包装体10中,在包装状态下,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朝向在纵向上彼此不同,半刚性的吸收体43弯折而成的近位缘部63彼此在厚度方向z上不互相重叠,因此不存在使包装体10整体的厚度产生较大的偏向而使包装体10的外形变得歪斜的状况。由此,多个包装体10的层叠、携带较为容易,能够紧凑地收纳于包含多个包装体10在内的包装袋(package)。

另外,通过使乳垫30a、30b的因吸收体43弯折而具有弹性回弹性的近位缘部63分别位于包装体10的纵向上的两端部分,能够使该两端部的刚度比较高,抑制角部在外部冲击的作用下弯折或者走形。考虑到包装体10的携带容易度、形状的紧凑度,乳垫30a、30b的彼此叠合的部分优选为乳垫30a、30b各自的整体面积的40%~80%的大小。

再次参照图3,在使用包装体10时,在将固着片19的固着解除并将包装体10展开的状态下,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朝向在纵向上相同,远位缘部64的局部自包覆部50a、50b暴露在外部。在此,在将包装体10展开的状态下,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朝向在纵向上相同是指,两者的从近位缘部63沿着纵向伸出的远位缘部64一同向包装片20的第1端缘22侧或者第2端缘23侧伸出,即彼此向相同的端缘22、23侧伸出。

本实施方式的包装体10在其展开状态,即在乳垫30a、30b中的任一个乳垫30a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在外部而能够被取出的状态下,另一个乳垫30b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而成为能够被取出的状态。因而,穿戴者能够在将包装体10展开而将一个乳垫30a取出之前设想出另一个乳垫30b的取出方法,能够迅速且顺畅地进行两个乳垫30a、30b的取出操作。

通过将乳垫30a、30b在展开状态下以该形态配置,穿戴者能够以一边用一只手按压第1端缘22侧的部分一边用另一只手捏持远位缘部64的暴露的局部的方式容易地从包覆部50a、50b拉出乳垫30a、30b。另外,在乳垫30a的捏持部和乳垫30b的捏持部在纵向上朝向彼此不同的情况下,在取出乳垫30a之后需要换一只手把持来取出乳垫30b等而耗费工夫,但由于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朝向在纵向上相同,因此不需要换手把持包装片20,能够通过与取出乳垫30a时相同的操作,在没特别意识到的情况下从包装体10取出乳垫30b。

如上所述,垫弯折线35相对于纵向中心线p偏向第2端缘23侧,因此第1区域61的外周缘部伸出至比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靠第1端缘22侧的位置。另外,第1区域61的外周缘部的端缘61a位于比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的端缘62a靠第1端缘22侧的位置。在产后不久的穿戴者的情况下,在以较强的力捏持时有可能导致手指僵硬或者感到疼痛,但通过使远位缘部64具有台阶状的形状,从而使仅由第1区域61的外周缘部形成的薄壁部分成为捏持部而能够以比较弱的力拉出第1乳垫。

在乳垫30a、30b中,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的端缘62a位于比吸收体43的在第1区域61的端缘43a靠第2端缘23侧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外周翼的在第1区域61的部分整体成为厚度比较薄的捏持部,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捏持住捏持部。

参照图7,例如在夜间婴儿啼哭而进行哺乳的情况下,在哺乳后更换乳垫30a、30b时,在解除利用包装体10的片弯折线18实现的弯折之后,有时不将包装体10载置于台、膝上而用一只手8把持包装片20而以包装片20下垂的状态取出乳垫30a、30b。

在该情况下,乳垫30a的第1区域61因自重而自片主体21分离,成为被包覆部50a支承并且下垂这样的状态,因此易于在用一只手8牢固地按住包装片20的局部的状态下用另一只手9捏持乳垫30a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能够以从片主体21剥离的方式直接向下方拉拽。此时,由于包覆部50a的两侧固定部51、52被剥离,并且固定部16b的剥离强度比固着区域44的剥离强度高,因此固着区域44的固着被解除而第1区域61自隔膜46分离。隔膜46借助固定部16b成为仍留在包装片20的状态,因此穿戴者能够将乳垫30a取出并借助固着区域44立即粘贴于胸罩等内衣的内表面。

另外,乳垫30b也与乳垫30a同样,由于远位缘部64的局部朝向第1端缘22侧露出,因此能够以与乳垫30a同样的操作容易地取出乳垫30b。这样,在将包装体10展开之后,能够在保持将其悬吊捏持的状态下,以相同的要领在没特别意识到操作步骤的情况下顺畅地取出乳垫30a、30b,因此不需要为了更换乳垫30a、30b而特地从夜间的比较暗的室内移动至其他的房间或者开灯,在更换时不会妨碍婴儿的睡眠。

该一系列的操作是与从生理用卫生巾的包装体取出生理用卫生巾时同样的操作,即使穿戴者是刚经历初次的妊娠和分娩而不习惯乳垫的操作的女性,也能够无障碍且顺畅地进行该操作。

在包装体10中,乳垫30a、30b分别被包覆部50a、50b包覆起来,但只要乳垫30a、30b以弯折的状态固着于片主体21的内表面,就也可以是仅乳垫30a、30b中的至少一者被包覆部50a、50b包覆起来。在该情况下,例如,在悬吊捏持包装片20而取出乳垫30a的操作过程中,为了防止之后取出的乳垫30b因自重而意外地脱落而导致固着区域44与被褥等接触的状况,优选的是乳垫30b被包覆部50b包覆起来。

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是,对于乳垫30a、30b中的至少一者,将吸收体43着色为与外周翼47不同的颜色。在该情况下,穿戴者通过视觉辨识出吸收体43所存在的区域,能够获得对于穿戴时的母乳泄漏的安心感,并且能够瞬间掌握乳垫30a、30b的位置和由外周翼47形成的捏持部。另外,优选的是,透过外表面片42或/和隔膜而视觉辨识出吸收体43的着色部分,更优选的是,在外部透过包覆部50a、50b而视觉辨识出吸收体43的着色部分。由于外周翼47所使用的片材料通常为白色,因此着色于吸收体43的颜色能够适当地使用红色、蓝色、绿色等与白色不同的颜色。

<变形例1>

图8是本发明的包装体10的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4同样的剖视图。

在本变形例中,乳垫30a的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的端缘62a位于比吸收体43的在第1区域61的端缘43a靠第1端缘22侧的位置。在本变形例中,吸收体43在第2区域62的端缘43b被包覆部50a包覆起来,并且吸收体43的在第1区域61的端缘43a被第2区域62包覆起来,从而在包装体10的展开状态下,吸收体43未暴露在外部。因而,在仅使用或更换一个乳垫30a、30b并保存另一个乳垫30a、30b时,能够不污染吸收体43地卫生地保存。

<变形例2>

图9的(a)是本发明的包装体10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6同样的乳垫30a的俯视图。

在本变形例中,第1区域61的外形尺寸比第2区域62的外形尺寸大。具体而言,在将第1区域61和第2区域62折叠起来的状态下,第1区域61从第2区域62的外周伸出,第1区域61的纵向上的尺寸和/或横向上的尺寸比第2区域62的纵向上的尺寸和/或横向上的尺寸大。这样,通过使第1区域61的外形尺寸形成为比第2区域62的外形尺寸大,从而使乳垫30a具有从第2区域62的外周缘部向外方伸出的由第1区域61的外周缘部形成的宽度比较大且厚度比较薄的捏持部,穿戴者在取出乳垫30a时易于捏持。

<变形例3>

图9的(b)是本发明的包装体10的另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展开俯视图。

在本变形例中,包装片20在包覆部50a和包覆部50b之间具有沿着横向延伸的分离部件70。分离部件70用于将包装片20分开或截断,由针眼线迹、熔接线等形成。通过将包装片20沿着分离部件70分开,能够将乳垫30a所在的部分和乳垫30b所在的部分分开,因此在仅更换使用乳垫30a时,能够紧凑且卫生地保存乳垫30b所在的部分。

<变形例4>

图10的(a)是本发明的包装体10的又一个变形例的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展开俯视图,图10的(b)是沿着图10的(a)的x(b)-x(b)线的剖视图。

在本变形例中,包装片20包含彼此独立的第1片81和第2片82,被包覆部50a包覆起来的乳垫30a位于第1片81,被包覆部50b包覆起来的乳垫30b位于第2片82。第1片81和第2片82的彼此相对的面彼此借助沿着横向延伸的接合部83彼此接合在一起。接合部83能够剥离且是通过公知的粘接或者熔接方式而形成的。第1片81和第2片82能够通过剥离接合部83而彼此分离,因此在仅更换使用乳垫30a时,能够紧凑且卫生地保存第2片82。

<第2实施方式>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体10的立体图,图12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包装片20展开的状态下的展开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片20在第1端缘22和包覆部50a之间具有沿着横向延伸的片弯折线90。在包装片20中,通过将第1端缘22侧的部分沿着片弯折线90朝向包覆部50a、50b弯折并将固着片19固着于包覆部50b,从而形成包装体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装体10的包装状态下,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在纵向上一同朝向相同的朝向,即朝向包装体10的第1端缘10a侧。另外,在包装体10的展开状态下,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在纵向上一同朝向相同的朝向,即朝向包装片20的第1端缘22侧,并且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从包覆部50a、50b暴露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的包装体10中也是,在包装体10的展开状态,即乳垫30a、30b中的任一个乳垫30a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在外部而能够被取出的状态下,另一个乳垫30b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而成为能够被取出的状态。因而,穿戴者能够在将包装体10展开而将一个乳垫30a取出之前设想出另一个乳垫30b的取出方法,能够迅速且顺畅地进行两个乳垫30a、30的取出操作。另外,乳垫30a、30b在厚度方向z上彼此不层叠,从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包装体10的纵向上的尺寸较大,但厚度方向z上的尺寸较小,因此即使在外出时携带多个也不会使体积变得较大。

<第3实施方式>

图13是第3实施方式的包装体10的立体图,图14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包装片20展开的状态下的展开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片20在第1端缘22和包覆部50a之间具有沿着横向延伸的片弯折线91。在包装片20中,通过将第1端缘22侧的部分沿着片弯折线91朝向包覆部50a、50b弯折并将固着片19固着于包覆部50b,从而形成包装体10。

对于乳垫30a、30b而言,在包装状态和展开状态下,远位缘部64的朝向彼此不同。即,在包装状态和展开状态下,乳垫30a、30b配置为在纵向上彼此相对。用于包覆乳垫30a、30b的包覆部50a、50b也配置为在纵向上彼此相对地开口,用于包覆乳垫30a的包覆部50a的封闭端部53沿着片弯折线91在横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包装体10的展开状态,即乳垫30a、30b中的任一个乳垫30a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在外部而能够被取出的状态下,另一个乳垫30b的远位缘部64的局部暴露而成为能够被取出的状态。因而,穿戴者能够在将包装体10展开而将一个乳垫30a取出之前设想出另一个乳垫30b的取出方法,因此即使在乳垫30a、30b的远位缘部64的朝向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且顺畅地进行两个乳垫30a、30b的取出操作。

上述的各变形例和实施方式能够单独采用或者彼此组合起来采用。除了在说明书中明确表示的情况之外,乳垫30a、30b的各结构构件能够使用在这种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材料。只要起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乳垫30a、30也可以不是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同,而是具有彼此不同的大小、形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1”~“第3”等用语仅用于区分同样的要素、位置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