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9232发布日期:2019-04-12 23:3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型模块吊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



背景技术:

在船舶海工中,设备准确吊装就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吊梁作为吊装的吊具,被广泛应用在大型物件和结构件吊装过程中,使用吊梁可以使吊装物体在吊装过程中受力合理,避免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损坏等。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吊梁设计,比如中国专利cn203359756u提供了一种长度可调吊装支撑吊梁,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两段柱状的主吊梁体,两段主吊梁体之间固定1-10段柱状的次吊梁体,主吊梁体端部设两挡板,两挡板形成卡槽,主吊梁体柱体上设吊耳,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中国专利cn104310196a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大型吊梁,包括主梁和设置在主梁上的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包括半月形的耳板,耳板的弧形底面压装连接在悬挂轴上并与圆弧面构成转动副,该现有技术避免了传统技术中悬挂轴与悬挂组件纯粹的刚性连接,大大改善吊梁的受力状况,实现了变化受力和运动过程中的缓冲。

但吊梁是非标吊具,没有统一的结构形式与尺寸,不同使用场合就会有不同的形状结构设计,制造吊梁成本又比较高,周期也比较长,尤其是吊装主机等大型且精密设备时,由于被吊装的设备本身具有不规则几何形状,吊装过程中很难确定吊点。为了均衡设备吊起时所承受的拉力,往往调整吊点时费力,又不安全。因此,迫切设计一种能适应不同场合、不同结构内力变化、并且落地方便的吊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吊梁不能适应不同结构内力变化、落地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该吊梁不仅能满足多种不规格分段吊装的需要,而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落地放置,无需另设支撑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沿长度方向的垂直截面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变截面,所述变截面吊梁包括:垂直设置的主腹板、水平设置的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多个位于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之间垂直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主腹板、所述顶部面板、所述底部面板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主腹板与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顶部面板上方具有顶部吊耳,所述底部面板下方具有底部吊耳;所述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的两侧端面具有与端面垂直连接的两端支撑面板;所述顶部吊耳及底部吊耳两侧面还具有吊耳肘板,吊耳中心具有吊孔,吊孔处具有吊耳加强板。

在此基础上,n个所述顶部吊耳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呈左右对称,顶部吊耳通过卸扣及钢丝绳与起重机相连;n个所述底部吊耳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底部吊耳通过卸扣及钢丝绳与被吊物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主腹板为上边缘呈外凸的弯曲形和下边缘呈直线形的板状结构,所述主腹板的两端为鱼尾形结构;所述主腹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有外凸的耳板,所述耳板呈圆弧状,所述耳板的圆弧中心位置开设有吊孔,所述耳板和所述吊孔形成吊耳;所述主腹板和所述吊耳为一体成型的板。

在此基础上,所述主腹板上边缘的顶部吊耳的个数为偶数个,主腹板两端各有一个顶部吊耳,其余顶部吊耳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呈左右对称;所述主腹板下边缘的底部吊耳的个数为奇数个,所述主腹板两端、竖直中心线上各分布有一个底部吊耳,其余底部吊耳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呈左右对称。

在此基础上,所述主腹板的上边缘包括位于两端的水平直线段、连接水平直线段的弧形段或倾斜段、位于中间段且与弧形段或倾斜段连接的水平直线段;所述斜线段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10度。

在此基础上,所述顶部面板水平设置在主腹板的上侧,所述顶部面板沿长度方向的水平对称线上与顶部吊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顶部耳板通槽,所述顶部面板的弯曲形状与所述主腹板的上边缘一致;所述底部面板设置在主腹板的下侧,所述底部面板沿长度方向的水平对称线上与底部吊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底部吊耳通槽;所述主腹板的顶部吊耳穿过顶部耳板通槽与顶部面板垂直连接,所述主腹板的底部吊耳穿过底部吊耳通槽与底部面板垂直连接,构成工字型结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顶部吊耳或底部吊耳包括圆弧形的端面和分布于圆弧形端面两侧且与圆弧形端面相切连接的直边,所述直边端点处与所述主腹板主体连接,所述直边与所述主腹板主体呈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60-75度;所述直边与所述主腹板为一体结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吊耳肘板垂直连接于吊耳的两侧面,所述吊耳肘板的下端边缘与顶部面板的交线与顶部面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隔板垂直连接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其截面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吊耳肘板的下端与所述隔板的上端或下端在同一平面上对齐,即对应于顶部吊耳,所述吊耳肘板的下端和所述隔板的上端分别位于所述顶部面板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在隔板所在的竖直面上对齐,对应于底部吊耳,所述吊耳肘板的下端和所述隔板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底部面板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在隔板所在的竖直面上对齐。

在此基础上,所述变截面吊梁的两端设置有支撑肘板,所述支撑肘板的下缘与两端的底部吊耳的下缘平齐,所述支撑肘板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主腹板与顶部面板和底部面板的连接处的两侧还具有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的端面为圆弧形,一端连接主腹板的侧面,另一端连接顶部面板或底部面板。

在此基础上,所述吊耳加强板为切去一侧的圆饼状板,板的中心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与吊耳的吊孔大小相等;吊耳加强板紧贴吊耳连接,吊耳肘板支撑连接在吊耳加强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吊梁顶部和底部有多个吊耳,可以形成多种吊点组合,可满足多种不同规格的分段吊装需要;

(2)本发明的吊梁工字型横梁采用变截面的形式,适应结构内力变化的需要,达到优化结构重量的效果;

(3)本发明的吊梁中间隔板分布于底部吊耳上方,与吊耳肘板对齐布置,保证结构的强度和不发生变形;

(4)本发明的吊梁两端具有支撑面板,可以实现直接落地放置的功能,而且支撑面板下缘与底部吊耳的下缘平齐,面板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形式,便于吊梁的落地放置及提高吊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吊梁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吊梁的主腹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吊梁的顶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吊梁的底部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吊梁a方向的剖示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吊梁b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吊梁c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吊梁两端支撑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吊耳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主腹板;2、顶部吊耳;3、底部吊耳;4、顶部面板、41、顶部耳板通槽;5、底部面板;51、底部吊耳通槽;6、隔板;7、两端支撑面板;8、吊耳肘板;9、吊耳加强板;10、支撑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述,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吊梁沿长度方向的垂直截面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变截面,变截面吊梁包括:垂直设置的主腹板1、水平设置的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多个位于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之间垂直间隔设置的隔板6;主腹板1、顶部面板4、底部面板5长度方向一致且主腹板1与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连接在一起形成工字型结构;顶部面板4上方具有顶部吊耳2,底部面板5下方具有底部吊耳3;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的两侧端面具有与端面垂直连接的两端支撑面板7;顶部吊耳2及底部吊耳3两侧面还具有吊耳肘板8,吊耳中心具有吊孔,吊孔处具有吊耳加强板9。

n个顶部吊耳2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呈左右对称,顶部吊耳2通过卸扣及钢丝绳与起重机相连;n个底部吊耳3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底部吊耳3通过卸扣及钢丝绳与被吊物连接。

如图2所示,主腹板1为上边缘呈外凸的弯曲形和下边缘呈直线形的板状结构,主腹板1的两端为鱼尾形结构;主腹板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有外凸的耳板,耳板呈圆弧状,耳板的圆弧中心位置开设有吊孔,耳板和吊孔形成吊耳;主腹板1和吊耳为一体成型的板。

如图2所示,主腹板1上边缘的顶部吊耳2的个数为偶数个,主腹板1两端各有一个顶部吊耳2,其余顶部吊耳2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呈左右对称;主腹板1下边缘的底部吊耳3的个数为奇数个,主腹板1两端、竖直中心线上各分布有一个底部吊耳3,其余底部吊耳3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部吊耳2的个数为4个,底部吊耳3的个数为9个。

如图2所示,主腹板1的上边缘包括位于两端的水平直线段、连接水平直线段的弧形段或倾斜段、位于中间段且与弧形段或倾斜段连接的水平直线段;斜线段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10度,例如为5度。

如图3及图4所示,顶部面板4水平设置在主腹板1的上侧,顶部面板4沿长度方向的水平对称线上与顶部吊耳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顶部耳板通槽41,顶部面板4的弯曲形状与主腹板1的上边缘一致(如1所示);底部面板5设置在主腹板1的下侧,底部面板5沿长度方向的水平对称线上与底部吊耳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底部吊耳通槽51;主腹板1的顶部吊耳2穿过顶部耳板通槽41与顶部面板4垂直连接,主腹板1的底部吊耳3穿过底部吊耳通槽51与底部面板5垂直连接,构成工字型结构。

图2所示,顶部吊耳2或底部吊耳3包括圆弧形的端面和分布于圆弧形端面两侧且与圆弧形端面相切连接的直边,直边端点处与主腹板1主体连接,直边与主腹板1主体呈一定夹角,夹角为60-75度;直边与主腹板1为一体结构。

图5,图6,图7所示,吊耳肘板8垂直连接于吊耳的两侧面,吊耳肘板8的下端边缘与顶部面板4的交线与顶部面板4的长度方向垂直;隔板6垂直连接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其截面形成工字型结构;吊耳肘板8的下端与隔板6的上端或下端在同一平面上对齐,即对应于顶部吊耳2,吊耳肘板8的下端和隔板6的上端分别位于顶部面板4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在隔板6所在的竖直面上对齐,对应于底部吊耳3,吊耳肘板8的下端和隔板6的下端分别位于底部面板5的两侧并呈对称分布,在隔板6所在的竖直面上对齐。

如1及图5所示,变截面吊梁的两端设置有支撑肘板10,支撑肘板10的下缘与两端的底部吊耳3的下缘平齐,支撑肘板10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

本发明的吊梁工字型横梁采用变截面的形式,适应结构内力变化的需要,达到优化结构重量的效果;吊梁中间隔板分布于底部吊耳上方,与吊耳肘板对齐布置,保证结构的强度和不发生变形;吊梁两端具有支撑面板,可以实现直接落地放置的功能,而且支撑面板下缘与底部吊耳的下缘平齐,面板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形式,便于吊梁的落地放置及提高吊梁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及图2所述,一种落地式多用途变截面吊梁,吊梁沿长度方向的垂直截面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变截面,变截面吊梁包括:垂直设置的主腹板1、水平设置的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多个位于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之间垂直间隔设置的隔板6;主腹板1、顶部面板4、底部面板5长度方向一致且主腹板1与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连接在一起形成工字型结构;顶部面板4上方具有顶部吊耳2,底部面板5下方具有底部吊耳3;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的两侧端面具有与端面垂直连接的两端支撑面板7,如图1及图8所示;顶部吊耳2及底部吊耳3两侧面还具有吊耳肘板8,吊耳中心具有吊孔,吊孔处具有吊耳加强板9。

如图6所示,主腹板1与顶部面板4和底部面板5的连接处的两侧还具有补强结构11,补强结构11的端面为圆弧形,一端连接主腹板1的侧面,另一端连接顶部面板4或底部面板5。

如图9所示,吊耳加强板9为切去一侧的圆饼状板,板的中心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与吊耳的吊孔大小相等;吊耳加强板9紧贴吊耳连接,吊耳肘板8支撑连接在吊耳加强板9上。其他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同实施例1。

本发明的吊梁工字型横梁,同时采用变截面梁形式,适应结构内力变化的需要,优化结构重量,该吊梁使用方便,对生产作业起很大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该吊梁不仅能满足多种不规格分段吊装的需要,而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落地放置,无需另设支撑构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