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石化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9114发布日期:2018-09-05 00:2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石化储罐。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简称石化,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钢制密封容器即为钢制储罐,钢制储罐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石化储罐是主要用于储存石油、天然气及石化产品的储罐,石油、天然气及石化产品的腐蚀性很强,使用普通的钢制储罐无法满足抗腐蚀要求,容易造成罐体腐蚀破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的石化储罐多以钢板为主体,再在钢板上涂覆防腐蚀漆进行简单的防腐处理,防腐蚀能力有限,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腐蚀石化储罐,设置独特的结构,可以有效提升储罐的抗腐蚀性能力,防止储罐被腐蚀而破损。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腐蚀石化储罐,包括罐体、罐顶,罐顶铰接在罐体顶部,罐体壁面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为相邻接的碳纤维层、不锈钢层、陶瓷层,罐顶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为相邻接的沥青层、钢板层、防锈层;罐顶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料管,罐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的输料道内壁面均覆盖有防腐蚀薄膜。

优选地,防锈层为环氧树脂层。

优选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

优选地,防腐蚀薄膜为特氟龙薄膜。

优选地,罐体一侧设置有人孔。

优选地,碳纤维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邻接有硅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腐蚀石化储罐,设置独特的装配结构,罐体壁面从内到外依次由相邻接的碳纤维层、不锈钢层、陶瓷层组成,罐顶从下往上依次由相邻接的沥青层、钢板层、防锈层组成,有效提升罐体与罐顶的防腐蚀、抗氧化、防锈能力。进料管和出料管的输料道内壁面均覆盖防腐蚀薄膜,防止石化产品进料或排料时腐蚀进料管和出料管,提升进料管和出料管使用寿命。其结构简单,可有效提升储罐的抗腐蚀、抗氧化、防锈能力,提升储罐使用寿命。在罐体底部设置的支撑脚及脚轮,起到支撑罐体及便于储罐移动的作用,使用更便捷。在罐体一侧设置人孔,方便对储罐进行维护保养。在碳纤维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邻接设置硅胶层,硅胶柔韧性强,硅胶层可提升罐体的缓冲能力,减小罐体内压力变化造成罐体变形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化储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罐体1、罐顶2、碳纤维层3、不锈钢层4、陶瓷层5、沥青层6、钢板层7、防锈层8、进料管9、出料管10、防腐蚀薄膜11、支撑脚12、脚轮13、人孔14、硅胶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耐腐蚀石化储罐,包括罐体1、罐顶2,罐顶2铰接在罐体1顶部,罐体1壁面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为相邻接的碳纤维层3、不锈钢层4、陶瓷层5,罐顶2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为相邻接的沥青层6、钢板层7、防锈层8;罐顶2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进料管9,罐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出料管10,进料管9和出料管10的输料道内壁面均覆盖有防腐蚀薄膜11。

罐体1壁面从内到外依次由相邻接的碳纤维层3、不锈钢层4、陶瓷层5组成。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突出,碳纤维层3可抵抗储罐内石化产品对罐体1的腐蚀。陶瓷具有优秀的抗腐蚀能力,可以抵抗外界对罐体1的腐蚀,并防止罐体1氧化锈蚀。罐顶2从下往上依次由相邻接的沥青层6、钢板层7、防锈层8组成。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凝胶材料,沥青层6可提升罐顶2的抗腐蚀能力。在进料管9和出料管10的输料道内壁面均覆盖防腐蚀薄膜11,防腐蚀薄膜11可防止石化产品进料或排料时腐蚀进料管9和出料管10,提升进料管9和出料管10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实施例,防锈层8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可粘接各种材料,可有效防止罐顶2漏气或漏油,具有优秀的耐热性、抗腐蚀性,使用环氧树脂作为防锈层8,有效提升罐顶2的抗腐蚀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罐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脚12,支撑脚12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13。在罐体1底部设置支撑脚12及脚轮13,起到支撑罐体1及便于储罐移动的作用,使用更便捷。

基于上述实施例,防腐蚀薄膜11为特氟龙薄膜。特氟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并且耐高温。使用特氟龙薄膜作为防腐蚀薄膜11,有效提升进料管9和出料管10输料道的抗腐蚀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罐体1一侧设置有人孔14。在罐体1一侧设置人孔14,方便对储罐进行维护保养。

基于上述实施例,碳纤维层3与不锈钢层4之间邻接有硅胶层15。在碳纤维层3与不锈钢层4之间邻接设置硅胶层15,硅胶柔韧性强,硅胶层15可提升罐体1的缓冲能力,减小罐体1内压力变化造成罐体1变形的可能。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