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1386发布日期:2018-09-05 00:4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



背景技术:

提升机是一种通过动力机构拖动柔性传动件及所运输的货物上下运动的设备,其应用广泛,已开发的种类繁多,但还是有一些特定的应用不能满足,例如:要求应用于传送的落差较大而占地面积较小的场合,现有的提升机两者不可兼顾,落差一大被提升物要么直上直下,只能利用单边的传动,效率较低;要么连接一段斜坡过渡但占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它几乎可以直上直下,从而大大减少占地面积,避免了现有的提升机在提升后再下降需要一长段斜坡过渡占地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包括主机架、上轮系机构、下轮系机构、前、后柔性传动件、驱动机构和物料托架,其中,

所述主机架包括底座、四根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和安装在在四根立柱顶部的顶板以及前后罩板;

所述上轮系机构包括上轮架、上前传动轮和上后传动轮;所述上轮架安装在主机架的上部;所述上前传动轮通过上前传动轮轴安装在上轮架的前部;所述上后传动轮通过上后传动轮轴安装在上轮架的后部,所述上后传动轮轴平行地位于上前传动轮轴的后下方或后上方;

所述下轮系机构包括下轮架、下前传动轮和下后传动轮;所述下轮架安装在主机架的下部;所述下前传动轮通过下前传动轮轴安装在下轮架的前部;所述下后传动轮通过下后传动轮轴安装在下轮架的后部,所述下后传动轮轴平行地位于下前传动轮轴的后下方或后上方;

所述上前传动轮、上后传动轮、下前传动轮和下后传动轮的尺寸参数相同;

所述下后传动轮轴低于或高于下前传动轮轴的距离与上后传动轮轴低于或高于上前传动轮轴的距离相同;

所述前柔性传动件呈环状并紧密地套设在所述上前传动轮和下前传动轮上;

所述后柔性传动件呈环状并紧密地套设在所述上后传动轮和下后传动轮上;

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并与所述上前传动轮或上后传动轮或下前传动轮或下后传动轮连接;

所述物料托架分别与所述前柔性传动件和后柔性传动件枢接,以随前柔性传动件和后柔性传动件在主机架的一边上升或下降运行到主机架的另一边下降或上升时姿态始终保持不变,既可以作往返运动,也可以作连续运动。

上述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其中,所述物料托架包括定向器、连接在定向器的上部前端面或下部前端面的前拖块、连接在定向器的下部后端面或上部后端面上的后拖块和连接在前拖块或后拖块上的托架本体;所述前拖块和后拖块一一对应地与前柔性传动件和后柔性传动件枢接。

上述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其中,所述主机架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安装一组垂直向导轨;所述物料托架上设有沿垂直向导轨活动的定向轮。

上述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其中,两组所述垂直向导轨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连接一个圆弧形导轨。

上述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其中,所述物料托架包括定向器、连接在定向器的上部前端面或下部前端面的前拖块、连接在定向器的下部后端面或上部后端面上的后拖块和连接在前拖块或后拖块上的托架本体;所述前拖块和后拖块一一对应地与前柔性传动件和后柔性传动件枢接;所述定向轮设在定向器的上、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两组前后平行并且一上一下布置的柔性传动件,并通过物料托架的定向器将该两组柔性传动件联接,使物料托架位于柔性传动件的前方并随两组柔性传动件运动,使物料托架无论是上升或者下降其姿态始终保持不变。这种将物料托架置于柔性传动件前方同一平面升降的构思,解决了通常把物料托架置于柔性传动件的侧面上升或下降要么直上直下,只能利用单边的传动,效率较低;要么连接一段斜坡过渡但占地大二者只能取其一的难题,即解决了物料托架置于柔性传动件的侧面时从上升到下降会发生180°的翻转的难题,而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技术却能使物料托架无论在上升或者下降时,其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中的上轮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中的下轮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中的圆弧形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A-A向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中的另一种物料托架的侧视图;

图6b是图6a中的物料托架的工作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是以链轮对应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传动轮,链条对应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柔性传动件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6b,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包括主机架1、上轮系机构2、下轮系机构3、前链条4、后链条5、驱动机构6和物料托架8。

主机架1包括底座10、四根固定在底座10上的立柱11和安装在在四根立柱11顶部的顶板12。

上轮系机构包括上轮架20、上前链轮21和上后链轮22;其中,上轮架20安装在主机架1的上部;上前链轮21通过上前链轮轴210安装在上轮架20的前部;上后链轮22通过上后链轮轴220安装在上轮架20的后部,上后链轮轴220平行地位于上前链轮轴21的后下方。

上轮架20包括安装在主机架1的上部的上横板200和一一对应地垂直固定在上横板200的上表面前端、上表面中部和上表面后端的上前挡板201、上中隔板202和上后挡板203;上前链轮轴210跨接在上前挡板201和上中隔板202之间,上前链轮21安装在上前链轮轴210上;上后链轮轴220跨接在上中隔板202和上后挡板203之间,上后链轮22安装在上后链轮轴220上并与上前链轮21平行(见图3)。

下链轮机构3包括下轮架30、下前链轮31和下后链轮32;其中,下轮架30安装在主机架1的下部;下前链轮31通过下前链轮轴310安装在下轮架30的前部;下后链轮32通过下后链轮轴320安装在下轮架30的后部,下后链轮轴320平行地位于下前链轮轴310的后下方。

下轮架30包括安装在主机架1的下部的下横板300和一一对应地垂直固定在下横板300的下表面前端、下表面中部和下表面后端的下前挡板301、下中隔板302和下后挡板303;下前链轮轴310跨接在下前挡板301和下中隔板302之间;下前链轮31安装在下前链轮轴310上;下后链轮轴320跨接在下中隔板302和下后挡板303之间;下后链轮32安装在下后链轮轴302上并与下前链轮31平行(见图4)。

上前链轮21、上后链轮22、下前链轮31和下后链轮32的尺寸参数相同。

上后链轮轴220低于上前链轮轴210的距离与下后链轮轴320低于下前链轮轴310的距离相同。

前链条4呈环状并紧密地套设在上前链轮21和下前链轮31上。

后链条5呈环状并紧密地套设在上后链轮22和下后链轮32上。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并通过链轮传动、带轮传动或齿轮传动等传动机构传递给上前链轮21或上后链轮22或下前链轮31或下后链轮32。

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60、动力链轮61、动力输入链轮62和链条63,其中,驱动电机60以出轴朝前的方式安装在主机架1的上部并位于上轮系机构2的下方;动力链轮61安装在驱动电机60的出轴上;动力输入链轮62安装在上前链轮轴21上并位于上前链轮21的后方;链条63呈环状并紧密地套设在动力链轮61和动力输入链轮62上,使上前链轮21随动力输入链轮62一起同步转动。

物料托架8分别与前链条4和后链条5枢接,以随前链条4和后链条5在主机架1的一边上升或下降运行到主机架1的另一边下降或上升时姿态始终保持不变,既可以作往返运动,也可以作连续运动。

本实施例的物料托架8包括定向器7、前拖块71、后拖块71’和托架本体80;其中,前拖块71通过一根定向销70连接在定向器7的上部前端面或下部前端面,本实施例的前拖块71连接在定向器7的上部前端面上,该前拖块71与一个连接在前链条4上的链轴枢接;后拖块71’也通过一根定向销70连接在定向器7的下部后端面或上部后端面上,本实施例的后拖块71’连接在定向器7的下部后端面上,该后拖块71’与一个连接在后链条5的链轴枢接,使后链条5与前链条4同步运动;托架本体80连接在前拖块71或后拖块71’上,本实施例的托架本体80连接在前拖块71上,使物料托架8随前链条4和后链条5在主机架1的一边上升或下降运行到主机架1的另一边下降或上升时姿态始终保持不变。

本实施例中,主机架1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安装一组垂直向导轨13,每组垂直向导轨13由内、外垂直向导轨构成;内垂直向导轨和外垂直向导轨的横截面呈突V形,籍此,在定向器7的上端和下端各自通过轮轴720安装一个定向轮72,该两个定向轮72均由一对轮面呈圆锥形且背靠背连接在一起的滚轮构成,使每个定向轮的轮面呈V形;该两个定向轮72被夹置在内、外垂直向导轨之间活动,保证物料托架8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垂直向直线运行。另外,在顶板12的下方安装一个两端与两组垂直向导轨13的外垂直向导轨的上端连接的圆弧形上导轨14,圆弧形上导轨14的横截面也呈突V形(见图5a和图5b);两组垂直向导轨13的外垂直向导轨的下端也可以连接一个与圆弧形上导轨14对称的圆弧形下导轨,使托架本体80能在提升机上进行更加稳定的循环传动。

在另一个实施中,内垂直向导轨131和外垂直向导轨132均为角钢且对称安装;籍此,在定向器7的上端和下端各自横向平行地插装一对固定轴720’,每对固定轴720’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安装一个轴承72’,每对固定轴720’的内端的轴承72’在内垂直向导轨131的横向边的前后表面上活动,每对固定轴720’的外端的轴承72’在外垂直向导轨132的横向边的前后表面上活动;保证托架本体80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垂直向直线运行(见图6a和图6b)。本实施例中,将轴承72’作为物料托架8的定向轮,将角钢作为内垂直向导轨131和外垂直向导轨132,不仅容易实现,而且成本低。

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柔性传动件还包括传动网、传动带和传动绳等,相应地传动轮包括齿轮、皮带轮和槽轮等。

本实用新型的同面升降的提升机,能在前链条4和后链条5的任意位置之间连接多个物料托架8(见图1),每个物料托架8均通过连接在定向器7上的前拖块71和后拖块后拖块71’与前链条4和后链条5枢接,使提升机的效率得到更大的发挥。本提升机的工作过程是:当驱动电机60运行后,上前链轮21通过动力链轮61、动力输入链轮62和链条63的传动而转动,以带动前链条4运动,并通过定向器7带动后链条5运动,使连接在定向器7上的物料托架8上升和下降,使物料托架8随前链条4和后链条5在主机架1的一边上升或下降运行到主机架1的另一边下降或上升时姿态始终保持不变,不会发生180°的翻转。由于定向器7的上、下端各自安装一个沿垂直向导轨13和圆弧形上导轨14活动的定向轮72,更加能够使物料托架8在传动中保持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例如:传动介质可以是链传动,也可以是同步带传动,或者是钢丝缆绳带动等;前传动轮的位置既可以高于后传动轮的位置,也可以低于后传动轮的位置;圆弧形导轨可以仅在提升机的上部分使用,也可以仅在提升机的下部分使用,当然还能上、下部分同时使用,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