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423发布日期:2018-09-14 23:4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具体是一种防水型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不可避免的配套有越来越多的电梯,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由于电梯由多个电力设备驱动运行,所以对于防水要求很严格,但是在雨天时,难免会有雨水,特别是行人脚上和雨伞上附带的雨水进入轿厢内,长时间的积累势必会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型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底部铺设有吸水垫,在吸水垫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在厢体内壁下部贴合安装有收缩支架,收缩支架包括水槽、固定板和转动板,所述水槽底面和侧面分别与支撑板、厢体内侧面相贴合设置,固定板与水槽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板与厢体内侧面相贴合设置,所述转动板通过合页轴与水槽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转动板与水槽的长度相同,在固定板、转动板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板和转动板的折叠防水布,所述折叠防水布的数量为两块,在折叠防水布上方设有限位绳,限位绳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和转动板上;所述固定板顶部设有锁紧件,在转动板顶部开设有与锁紧件相匹配的凹槽,锁紧件截面呈弯钩型,在转动板外侧设有拉手,拉手的长度与转动板的长度相同;所述水槽侧面开设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绳为非弹性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螺纹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缩支架的设置,在雨天人们进入电梯时,可将转动板拉出,将雨伞放入转动板和固定板之间,使雨伞上的水进入水槽中,并且通过带有透水孔的支撑板和吸水垫,大大减少雨天内行人携带的雨水对电梯的影响,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并且在不使用时,不仅极少占用空间,还能起到扶手的作用,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缩支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厢体,2-吸水垫,3-支撑板,4-透水孔,5-收缩支架,6-水槽,7-固定板,8-锁紧件,9-排水口,10-合页轴,11-转动板,12-折叠防水布,13-拉手,14-限位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水型电梯轿厢,包括厢体1,所述厢体1底部铺设有吸水垫2,在吸水垫2上方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多个透水孔4,透水孔4的直径为0.5cm;在厢体1内壁下部贴合安装有收缩支架5,收缩支架5包括水槽6、固定板7和转动板11,所述水槽6底面和侧面分别与支撑板3、厢体1内侧面相贴合设置,固定板7与水槽6为一体式结构,固定板7与厢体1内侧面相贴合设置,所述转动板11通过合页轴10与水槽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7、转动板11与水槽6的长度相同,在固定板7、转动板11两侧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板7和转动板11的折叠防水布12,所述折叠防水布12的数量为两块,在折叠防水布12上方设有限位绳14,限位绳14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7和转动板11上,限位绳14为非弹性绳;所述固定板7顶部设有锁紧件8,在转动板11顶部开设有与锁紧件8相匹配的凹槽,锁紧件8截面呈弯钩型,在转动板11外侧设有拉手13,拉手13的长度与转动板11的长度相同,在转动板11通过锁紧件8固定时,能够作为扶手使用;所述水槽6侧面开设有排水口9,排水口9上设置有螺纹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收缩支架5的设置,在雨天人们进入电梯时,可将转动板11拉出,将雨伞放入转动板11和固定板7之间,使雨伞上的水进入水槽6中,并且通过带有透水孔4的支撑板3和吸水垫2,大大减少雨天内行人携带的雨水对电梯的影响,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并且在不使用时,不仅极少占用空间,还能起到扶手的作用,一举多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