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机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0806发布日期:2018-10-02 20:1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机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LED贴片机属于SMT(Surface Mount System表面贴装系统)贴片机中的一种,随着LED技术的发展,传统SMT贴片机已不能满足LED行业生产需求,此时LED贴片机便应运而生。

传统的LED贴片机中,PCB板从接驳台送入传输轨道,待其贴装上元器件后,传输轨道的传输方向是PCB板按原路返回,即朝着接驳台把贴好元件的PCB板运输回去,而在接驳台处还需要大量人力来把贴好元件的PCB板送往下一流程,工作效率低。PCB板从接驳台运送至轨道上,当其从运行状态停下时,由于惯性的存在,PCB板会继续运行一小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样产生了移动偏差,贴装位置不够准确。此外,现有的贴装技术中,只能在接驳台前面的流程中安排质检人员来检测残片,但人工检查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差,不够精确,容易导致残片被误当成正常片而流入轨道并贴装上元件,造成元件的浪费。当PCB板在轨道上停下来贴装元件时,其中间底部均无支撑物,形成悬空,在贴装元件过程中容易造成PCB板断裂或弯曲,或随着贴片平台的运动而发生轻微移动。

但是现有的贴片机的传输装置还存在着容易损坏PCB板,传输皮带不方便维护,不方便角度调节和PCB板容易滑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贴片机的传输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片机的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贴片机的传输装置存在着容易损坏PCB板,传输皮带不方便维护,不方便角度调节和PCB板容易滑落的问题。一种贴片机的传输装置,包括从橡胶辊轮,从轮座,中间橡胶辊轮,中间轮座,主橡胶辊轮,主轮座,固定传输座,U型挂座,底座,可调节传输座,可拆卸传输带结构,张紧调节轮结构,开关,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传输电机和V带,所述的从橡胶辊轮轴接在从轮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中间橡胶辊轮轴接在中间轮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主橡胶辊轮轴接在主轮座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主轮座纵向螺栓安装在固定传输座的右上部;所述的U型挂座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固定传输座的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底座的右上部螺栓安装在U型挂座和U型挂座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传输座一端轴接在固定传输座的内侧左端,另一端横向螺栓安装在底座的左上部;所述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一端连接从橡胶辊轮,另一端连接主橡胶辊轮;所述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之间位置绕过中间橡胶辊轮设置;所述的张紧调节轮结构纵向安装在固定传输座的内侧左部;所述的开关螺栓安装在底座的右上部;所述的从动带轮螺栓安装在主橡胶辊轮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带轮键连接在传输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输电机螺栓安装在固定传输座的右端;所述的V带一端连接从动带轮,另一端连接主动带轮;所述的张紧调节轮结构包括张紧辊轮,安装座,调节螺杆,固定长螺母,常规轴承和手轮,所述的张紧辊轮轴接在安装座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纵向贯穿固定长螺母内部设置;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常规轴承连接在安装座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另一端键连接手轮的内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螺杆和固定长螺母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常规轴承的内圈和调节螺杆的上端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的常规轴承的外圈镶嵌在安装座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长螺母纵向镶嵌在固定传输座的内侧左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传输座包括固定座,调节座,轴孔,调节滑块,滑轨,调节螺栓和活动衬板,所述的固定座螺栓安装在调节座的左下部;所述的轴孔开设在调节座的内侧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滑块滑动卡接在滑轨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调节滑块和滑轨的连接处;所述的活动衬板一端轴接固定座,另一端轴接调节滑块。

优选的,所述的滑轨的左右两部分别螺栓安装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包括工字型连接座,连接轴和传输皮带,所述的工字型连接座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传输皮带的右端,另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传输皮带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的传输皮带还设置有防滑孔,防滑防伤垫和吸液垫,所述的防滑孔分别横向开设在防滑防伤垫的内侧上部和内侧下部;所述的防滑防伤垫胶接在吸液垫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防伤垫通过吸液垫螺钉连接在传输皮带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张紧辊轮和传输皮带的下表面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孔开设有多个;所述的防滑孔开设为直径为八毫米至十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横向开设的防滑孔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四毫米至六毫米。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防伤垫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长方形橡胶垫;所述的防滑防伤垫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吸液垫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海绵垫;所述的吸液垫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开关和传输电机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防伤垫和吸液垫的设置,有利于对PCB板起到防滑保护作用,并可对PCB板上的液体进行吸附,防止损坏PCB板。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字型连接座,连接轴和传输皮带的设置,有利于对传输皮带进行拆卸维护,可方便操作,便于安装和对接。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座,调节座,轴孔,调节滑块,滑轨,调节螺栓和活动衬板的设置,有利于调节调节座的传送位置,方便操作,并可准确确定位置,便于操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孔的设置,有利于防止PCB板滑落,可起到良好的防滑保护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块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调节滑块滑出。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张紧辊轮,安装座,调节螺杆,固定长螺母,常规轴承和手轮的设置,有利于实时根据调节需求进行张紧传输皮带,保证运输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调节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传输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从橡胶辊轮;2、从轮座;3、中间橡胶辊轮;4、中间轮座;5、主橡胶辊轮;6、主轮座;7、固定传输座;8、U型挂座;9、底座;10、可调节传输座;101、固定座;102、调节座;103、轴孔;104、调节滑块;105、滑轨;1051、挡块;106、调节螺栓;107、活动衬板;11、可拆卸传输带结构;111、工字型连接座;112、连接轴;113、传输皮带;1131、防滑孔;1132、防滑防伤垫;1133、吸液垫;12、张紧调节轮结构;121、张紧辊轮;122、安装座;123、调节螺杆;124、固定长螺母;125、常规轴承;126、手轮;13、开关;14、从动带轮;15、主动带轮;16、传输电机;17、V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片机的传输装置,包括从橡胶辊轮1,从轮座2,中间橡胶辊轮3,中间轮座4,主橡胶辊轮5,主轮座6,固定传输座7,U型挂座8,底座9,可调节传输座10,可拆卸传输带结构11,张紧调节轮结构12,开关13,从动带轮14,主动带轮15,传输电机16和V带17,所述的从橡胶辊轮1轴接在从轮座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中间橡胶辊轮3轴接在中间轮座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主橡胶辊轮5轴接在主轮座6的内侧上部;所述的主轮座6纵向螺栓安装在固定传输座7的右上部;所述的U型挂座8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固定传输座7的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底座9的右上部螺栓安装在U型挂座8和U型挂座8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传输座10一端轴接在固定传输座7的内侧左端,另一端横向螺栓安装在底座9的左上部;所述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11一端连接从橡胶辊轮1,另一端连接主橡胶辊轮5;所述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11之间位置绕过中间橡胶辊轮3设置;所述的张紧调节轮结构12纵向安装在固定传输座7的内侧左部;所述的开关13螺栓安装在底座9的右上部;所述的从动带轮14螺栓安装在主橡胶辊轮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带轮15键连接在传输电机16的输出轴上;所述的传输电机16螺栓安装在固定传输座7的右端;所述的V带17一端连接从动带轮14,另一端连接主动带轮15;所述的张紧调节轮结构12包括张紧辊轮121,安装座122,调节螺杆123,固定长螺母124,常规轴承125和手轮126,所述的张紧辊轮121轴接在安装座122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123纵向贯穿固定长螺母124内部设置;所述的调节螺杆123的一端通过常规轴承125连接在安装座122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另一端键连接手轮126的内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螺杆123和固定长螺母124螺纹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常规轴承125的内圈和调节螺杆123的上端过盈配合设置;所述的常规轴承125的外圈镶嵌在安装座122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长螺母124纵向镶嵌在固定传输座7的内侧左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传输座10包括固定座101,调节座102,轴孔103,调节滑块104,滑轨105,调节螺栓106和活动衬板107,所述的固定座101螺栓安装在调节座102的左下部;所述的轴孔103开设在调节座102的内侧右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滑块104滑动卡接在滑轨105的内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106螺纹连接在调节滑块104和滑轨105的连接处;所述的活动衬板107一端轴接固定座101,另一端轴接调节滑块104。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滑轨105的左右两部分别螺栓安装有挡块105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拆卸传输带结构11包括工字型连接座111,连接轴112和传输皮带113,所述的工字型连接座111一端通过连接轴112连接传输皮带113的右端,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12连接传输皮带113的左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传输皮带113还设置有防滑孔1131,防滑防伤垫1132和吸液垫1133,所述的防滑孔1131分别横向开设在防滑防伤垫1132的内侧上部和内侧下部;所述的防滑防伤垫1132胶接在吸液垫113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防伤垫1132通过吸液垫1133螺钉连接在传输皮带11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张紧辊轮121和传输皮带113的下表面接触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孔1131开设有多个;所述的防滑孔1131开设为直径为八毫米至十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横向开设的防滑孔113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四毫米至六毫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防伤垫1132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长方形橡胶垫;所述的防滑防伤垫1132双层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液垫1133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海绵垫;所述的吸液垫1133双层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开关13和传输电机16导线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滑防伤垫1132和吸液垫1133的设置,有利于对PCB板起到防滑保护作用,并可对PCB板上的液体进行吸附,防止损坏PCB板;通过工字型连接座111和连接轴112的设置,有利于对传输皮带113进行拆卸维护,可方便操作,便于安装和对接;通过放松调节螺栓106,左右移动调节滑块104,确定调节滑块104在滑轨105上的位置,即可确定调节座102与固定传输座7之间的夹角,即可改变传输PCB板的角度,可方便操作,通过不断旋转手轮126,可以改变调节螺杆123和固定长螺母124之间的高度,即可确定张紧辊轮121顶紧传输皮带113的高度,保证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