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7928发布日期:2018-11-03 00:0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运输需求的日益增长,汽车物流行业也随之发展,很多汽车厂家要求物流公司在不发动汽车的情况下进行车辆运输作业。此外,交通清障管理及民用移动车辆等的车辆运输作业,使得对车辆移动装置的需求大量增加。然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车辆移动装置的装卸过程复杂,不能机械化作业,效率低,并且一般需要较大的作业空间以在车辆两侧操作车辆移动装置,使得其无法进入狭小空间作业,尤其是集装箱内。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车辆移动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移动装置,其包括支撑架、承重架以及两个轮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叉套,所述叉套具有供与叉车配合的叉槽;所述承重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承重架的长度小于车辆的宽度;每个所述轮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以及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轮架分别经由各自的所述连接件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承重架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在工作时,由于承重架的长度小于车辆的宽度,使得车辆移动装置能够进入车辆的左右轮胎之间作业。进一步地,连接在承重架的两端的轮架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能够夹持或释放汽车的左右轮胎,具有作业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结构灵活可调的优点。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延伸穿过所述承重架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承重架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限定所述轮架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所述轮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对称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重架枢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承重架与所述支撑架枢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承重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固定至所述承重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叉套。

可选地,所述叉套设置有锁紧装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车辆移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车辆移动装置的立体视图,此时轮架处于接近轮胎的状态;

图3为图1中的车辆移动装置的立体视图,此时轮架处于夹持轮胎的状态;以及

图4为图1中的车辆移动装置的立体视图,此时轮架处于撤离轮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移动装置1,该车辆移动装置1包括支撑架10、连接至支撑架10的承重架20以及两个轮架30。下面将结合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1。

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撑架10水平设置,并且连接至承重架20。进一步地,支撑架10的两侧设置有叉套11。叉套11设置有供与叉车配合的叉槽111。可选地,支撑架10的两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叉套11,例如两组、三组或四组。具体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两组叉套11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0的远离承重架20的一端,叉槽111设置为在叉套11中沿支撑架10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此,叉车通过插入叉槽111,可以将车辆移动装置1横向挑起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如图1所示,叉套11可以设置有锁紧装置。例如,在图实施方式中,锁紧装置包括连接叉车叉齿与叉套11的插销112。由此,在挑起车辆移动装置1前,通过使用锁紧装置将叉车叉齿与叉套11锁紧,使得叉车能够在插入叉槽111后安全、稳定地操作车辆移动装置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锁紧装置。

进一步地,承重架20的长度设置为小于车辆的宽度,以使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1能够进入车辆的左右轮胎之间作业,从而节省了作业空间,扩大了车辆移动装置1的使用范围。

轮架3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杆31,以及连接两个支撑杆31的连接件32。两个轮架30分别经由各自的连接件32可旋转地连接至承重架20的两端。可选地,连接件32可以与承重架20枢转连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例如,连接件32可通过销轴50与承重架20连接。当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1移动车辆时,轮架30能够根据与车辆轮胎的相对位置,而相对于承重架20旋转合适的角度(例如,30°、45°或60°),以夹持或释放车辆的左右轮胎。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轮架30的两个支撑杆31也可以不平行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1在工作时,由于承重架20的长度小于车辆的宽度,使得车辆移动装置1能够进入车辆的左右轮胎之间作业。进一步地,连接在承重架20的两端的轮架30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能够夹持或释放车辆的左右轮胎,具有作业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结构灵活可调的优点。

进一步参考图1,承重架20的两端形成有开口朝向远离承重架20的凹槽,轮架30的连接件32能够在凹槽中旋转。可选地,承重架20还可以设置定位块40。定位块40用于限定轮架30的旋转角度,以防止轮架30在旋转地过程中脱离车轮。具体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定位块40间隔设置在承重架20所形成的凹槽的两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块也可以连续设置在凹槽的两端。如图2-图4所示,通过设置定位块40,当车辆移动装置1接近轮胎60时,使得轮胎60能够一直处于轮架30的两个支撑杆31之间。

可选地,支撑架10可以延伸穿过承重架20的内部。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承重架20至少部分中空地设置,支撑架10从承重架20的中空部分延伸穿过。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0也可以设置为从承重架20的下表面或下表面穿过并固定至承重架20。由此,增大了支撑架10与承重架2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支撑架10对承重架20提供的支撑力。

进一步可选地,支撑架10固定至承重架20的例如长度方向的中心。进一步地,轮架30可以相对于支撑架10对称地设置。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1在工作时,承重架20以及连接在承重架20的两端的轮架30的受力能够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车辆移动装置1的操作稳定性。

更进一步可选地,承重架20可枢转地与支撑架10连接。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承重架20可以采用诸如铰链轴或销轴的转轴51连接至支撑架10。由此,承重架20可以相对于支撑架10旋转一定角度,提高了车辆移动装置1的灵活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承重架20也可以设置为固定连接至支撑架10。

如图2-图4所示,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移动装置1的操作示意图。下面将详细描述车辆移动装置1的操作过程。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使用者操作叉车(未示出)以使得车辆移动装置1接近轮胎60时的示意图。具体地,叉车通过插入叉槽111,可以将车辆移动装置1横向挑起并朝向车辆底部的左右轮胎之间移动,以使得左右轮胎60分别至少部分地位于左右轮架30的两个支撑杆31之间。此时,轮架30的连接件32与承重架20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例如60°),并且随着车辆移动装置1的移动,轮架30能够随之朝向夹持轮胎60的方向旋转。

如图3所示,当两个轮架30旋转至与承重架20大致平行时,轮胎60被轮架30夹持。此时,可以进一步抬起车辆移动装置1以将车辆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如图4所示,当车辆被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使用者操作叉车对车辆移动装置1进行放下操作,随后操作叉车朝向远离车辆的方向移动,此时,轮架30能够自动旋转至释放轮胎6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