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612发布日期:2018-11-07 23:12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密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硅胶阀的软管均采用硅胶阀结构,通过硅胶阀使产品与空气阻隔。现有的硅胶阀结构一般采用硅胶、固定器和嵌件三个部件组成,将硅胶装入固定器上,再装入嵌件中,并将其由软管管头的开口压入管孔内。但现有的硅胶阀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软管管头开口压入,当挤压力过大时容易造成部件被挤出;2)部件过多,造成工艺变多,成本也变高;3)产生回气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带硅胶阀的软管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包括:管头,所述管头的一端开口;管身,所述管头与所述管身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开口与所述管身的内部连通;其中,还包括:阀托,所述管头的内壁沿所述管头中心线方向形成环状第一凸起,所述阀托嵌入所述第一凸起内;硅胶阀,所述硅胶阀与所述阀托匹配连接,同时所述硅胶阀置于所述第一凸起内。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阀托呈环状,所述阀托的外侧向外环状凸起并沿所述阀托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环状阀托遮挡部,并且所述阀托遮挡部与所述阀托的外侧之间形成环状阀托凹槽。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阀托开设所述阀托凹槽的该端面的中央开设阀托中央凹槽,并且所述阀托中央凹槽还设有若干环形阵列的通孔。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硅胶阀呈环状,所述硅胶阀的外侧向外环状凸起并沿所述硅胶阀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环状硅胶阀遮挡部,并且所述硅胶阀遮挡部与所述硅胶阀的外侧之间形成环状硅胶阀凹槽;所述硅胶阀遮挡部匹配嵌入所述阀托凹槽,所述阀托的外侧匹配嵌入所述硅胶阀凹槽,所述硅胶阀的外侧匹配嵌入所述阀托中央凹槽。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硅胶阀背对所述硅胶阀凹槽的端面的中央开设硅胶阀中央凹槽,所述硅胶阀中央凹槽还设有十字孔,所述十字孔正对所述阀托中央凹槽。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内侧面向内环状凸起形成第二凸起,所述阀托遮挡部匹配置于所述第二凸起。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管头的形状为螺纹头型,或者扣位头型,或者尖嘴头型。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阀托的材料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

上述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中,所述管头的材料为PE(Polyethylene,聚乙烯)。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硅胶阀结构仅包含阀托和硅胶阀组成,有效地减少部件,减少制造工序,降低成本。

(2)能够有效地阻隔管头开口和管身内部之间的空气,进而达到单向气流的作用。

(3)通过阀托、硅胶阀、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阀托和硅胶阀在遇外力的情况而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1、管头;11、开口;12、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4、螺纹;2、管身;3、阀托;31、外侧;32、阀托遮挡部;33、阀托凹槽;34、阀托中央凹槽;35、通孔;4、硅胶阀;41、外侧;42、硅胶阀遮挡部;43、硅胶阀凹槽;44、硅胶阀中央凹槽;45、十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其包括有管头1和管身2,管头1的一端开口11,具体的可为管头1的上端形成开口11,管头1的下端与管身2一体成型,并且开口11与管身2的内部相连通,如图1黑色线条所示。

此外,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还包括有阀托3和硅胶阀4,在管头1的下端的内壁沿管头1的中心线方向向下形成环状第一凸起12,即第一凸起12朝向管身2的方向延伸。硅胶阀4与阀托3匹配连接,使得硅胶阀4连同阀托3一同嵌入第一凸起12内。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阀托3呈环状,阀托3的外侧31向外环状凸起并沿阀托3中心线方向向上延伸形成环状阀托遮挡部32,并且阀托遮挡部32与阀托3的外侧31之间形成环阀托凹槽33。

另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在阀托3开设阀托凹槽33的该端面的中央开设阀托中央凹槽34,并且阀托中央凹槽34还设有若干环形阵列的通孔35。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硅胶阀4呈环状,硅胶阀4的外侧41向外环状凸起并沿硅胶阀4中心线方向向下延伸形成环状硅胶阀遮挡部42,并且硅胶阀遮挡部42与硅胶阀4的外侧41之间形成环状硅胶阀凹槽43。

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将硅胶阀4由上至下置于阀托3上,使得硅胶阀遮挡部42匹配嵌入阀托凹槽33内,阀托3的外侧31匹配嵌入硅胶阀凹槽43内,同时硅胶阀4的外侧41能够匹配嵌入阀托3的阀托中央凹槽34内。

同时,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硅胶阀4背对硅胶阀凹槽43的端面的中央开设硅胶阀中央凹槽44,硅胶阀中央凹槽44还设有十字孔45,十字孔45正对阀托中央凹槽34,以此使得管身2的内部通过通孔35、十字孔45与开口11相连通。

另一方面,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凸起12的内侧面向内环状凸起形成第二凸起13,将连接硅胶阀4的阀托3由下至上嵌入管头1的第一凸起12内,使得阀托3的阀托遮挡部32能够匹配嵌入第二凸起13处,即阀托3和硅胶阀4一同嵌入第一凸起12的管头1,并位于第二凸起13和开口11之间,以达到单向气流不回气,阻隔开口11和管身2内部之间的空气。

此外,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管头1的形状为螺纹头型,或者扣位头型,或者尖嘴头型等。

在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方案中,管头1的形状可为尖嘴头型,开口11位于管头1的尖嘴的一端,此外管头1的外侧面设有螺纹14。管头1非尖嘴的一端与管身1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阀托3的材料为PP。

更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管头1的材料为PE。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控空气回流装置的软管,首先将硅胶阀4由上至下置于阀托3上,使得硅胶阀遮挡部42匹配嵌入阀托凹槽33内,阀托3的外侧31匹配嵌入硅胶阀凹槽43内,硅胶阀4的外侧41匹配嵌入阀托3的阀托中央凹槽34内。接着将连接硅胶阀4的阀托3由下至上嵌入管头1的第一凸起12内,使得阀托3的阀托遮挡部32能够匹配嵌入第二凸起13处。最后,将管头1与管身2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阻隔管头开口和管身内部之间的空气,进而达到单向气流的作用。而且通过阀托、硅胶阀、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阀托和硅胶阀在遇外力的情况而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