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上料装置及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044发布日期:2018-12-18 21:09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干燥剂上料装置及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包装产品内加入干燥剂的干燥剂上料装置及具有该干燥剂上料装置的自动包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具有尺寸较小且读取速度快的显著优点,迅速被用户接受,并逐渐取代机械硬盘。虽然固态硬盘相比于机械硬盘抗摔,轻度碰撞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使用寿命也长于机械硬盘,但一方面固态硬盘的价格显著高于机械硬盘,另一方面固态硬盘一旦发生损坏,会造成数据全部丢失无法找回,故在固态硬盘在出货运输时,同样需要进行稳妥的包装。

在对固态硬盘的包装中,通常会对包装箱内加入干燥剂,以避免包装箱内湿度过大。为实现固态硬盘的自动化包装,亟需一种可以对包装箱内自动上干燥剂的干燥剂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包装箱内自动上干燥剂的干燥剂上料装置,进而实现固态硬盘的自动化包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剂上料装置,用于对位于包装位的待包装产品内加入干燥剂,所述干燥剂上料装置包括震动上料盘和干燥剂输送带;所述干燥剂输送带包括与所述震动上料盘的上料端相接的倾斜上料段,悬于所述包装位上方的下料段,和连接所述倾斜上料段和所述下料段的输送段;所述倾斜上料段朝向所述输送段的一端位于所述输送段的上方,所述下料段朝向所述输送段的一端位于所述输送段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剂上料装置,通过震动上料盘实现体积较小的干燥剂的逐个上料,而分别连通于震动上料盘的上料端和上料位之间的干燥剂输送带,以使得震动上料盘可以相距上料位较远但不会影响干燥剂的正常上料,进而增加自动包装生产线布局设计的自由度;干燥剂输送带中,分别相接的倾斜上料段、输送段及下料段可以适应震动上料盘和上料位的距离和位置,而倾斜上料段朝向输送段的一端位于输送段的上方,下料段朝向输送段的一端位于输送段的下方,可进一步简化干燥剂输送带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剂上料装置,并可有效取代人工作业,并可适应震动上料盘和上料位之间的远距离传输,进而便于自动包装生产线的设计和实现。

较佳的,所述干燥剂上料装置还包括输送量限位件,所述输送量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干燥剂输送带上方,并与所述干燥剂输送带的距离大于干燥剂的厚度并小于干燥剂厚度的两倍;震动上料盘和倾斜上料段均可以有效减少干燥剂的堆叠现象但无法绝对避免,为此,于干燥剂输送带上方设置输送量限位件,可以进一步有效避免干燥剂的层叠,进而保证干燥剂逐一的进入位于包装位的待包装产品内。

较佳的,所述干燥剂上料装置还包括与下料段相接的倾斜下料部,所述倾斜下料部朝向所述下料段的一端位于所述下料段的下方,且所述倾斜下料部向远离所述下料段的一侧向所述包装位延伸并向下倾斜。

具体的,所述倾斜下料部设置有感应控制阀,所述感应控制阀检测干燥剂通过状态,并进而控制所述干燥剂上料装置动作。

较佳的,所述倾斜上料段朝向所述输送段的一端下侧还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倾斜上料段处的干燥剂在惯性作用下越过倾斜上料段上端后继续随倾斜上料段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包装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侧设置有包装位,所述自动包装生产线还包括前述的干燥剂上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固态硬盘的包装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去掉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去掉外壳后另一角度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包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包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包装机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9为图7中A部的放大图。

图10为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包装箱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防静电袋翻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防静电袋热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干燥剂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固态硬盘的打包封装过程依次包括:将包装箱C展开;对包装箱C内套入防静电袋;在包装箱C的外侧壁打上识别码;在防静电袋内放入下层隔板G;将堆料盘P放入防静电袋内;在防静电袋内放入上层隔板G和干燥剂;封闭防静电袋;打包包装箱C。

为实现对固态硬盘的打包封装,需要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以将上述固态硬盘的打包封装过程全部完成,从而避免人工作业造成的品质不稳,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而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可以对装载有固态硬盘或其他产品的防静电袋进行真空热封,因而其可以作为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利于实现固态硬盘的打包封装的自动化作业。

如图2所示,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包括堆盘传送系统100、包装系统200、包装箱传送系统300、及包装箱打包系统400,包装系统200包括沿直线排布的包装箱上料机210、防静电袋上料机220、及包装机230,且包装系统200设置有包装机230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堆盘传送系统100和包装箱传送系统300相接,包装机230承接堆盘传送系统100传送的堆料盘P,并将堆料盘P装入包装箱C后,经由包装箱传送系统300传送至包装箱打包系统400;包装箱打包系统 400密封装有堆料盘P的包装箱C。结合图3-图15所示,更具体的:

如图2-图4所示,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中,堆盘传送系统100和包装箱传送系统300呈直线排布,包装系统200和包装箱打包系统400呈垂直于堆盘传送系统100和包装箱传送系统300地设置,且包装系统200和包装箱打包系统 400位于堆盘传送系统100和包装箱传送系统300的同一侧。根据该布局结构,使得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整体结构近似“F”字型,需要上料的堆料盘P、包装箱C和防静电袋、及需要下料的打包好的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箱C,分别位于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整体结构的“F”字型的各端部,从而方便物料进出、便于作业。

进一步的,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固态硬盘套袋系统(图中未示),固态硬盘套袋系统可以将单个固态硬盘套入防静电袋内并将之放入堆垛料盘中得到符合打包需求的堆料盘P。固态硬盘套袋系统可以设置于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中堆盘传送系统100的另一端部,从而使得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整体结构近似“E”字型。

对于包装系统200,结合图5-图15所示,具体的:

包装系统200包括沿直线排布的包装箱上料机210、防静电袋上料机220、及包装机230,且包装系统200设置有包装机230的一端的两侧分别与堆盘传送系统100和包装箱传送系统300相接,包装机230承接堆盘传送系统100传送的堆料盘P,并将堆料盘P装入包装箱C后,经由包装箱传送系统300传送至包装箱打包系统400。

可以理解的,包装箱上料机210用于将包装箱C展开,防静电袋上料机220 用于将防静电袋套入到包装箱C内并将防静电袋口翻边套到包装箱C箱口之外。该部分结构较为简单,在此不加以文字详述。以下仅针对包装机23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图8所示,包装机230包括料盘上料装置231、包装箱传送机构232、隔板吸送装置233、干燥剂上料装置234、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及电控箱236,且包装机230具有包装位230c;包装箱传送机构232的传送轨道经过包装位230c和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且隔板吸送装置233和干燥剂上料装置234的上料位均位于包装位230c上方;料盘上料装置231用于将堆料盘P 移送至位于上料位的包装箱C内,隔板吸送装置233和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分别对包装箱C内放入隔板G和干燥剂,经由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对防静电袋进行热封后进入包装箱传送系统300。

具体的,包装机230具有机架237,机架237的一端的前后两侧中,一侧与托盘下料机140相接以承接堆料盘P,另一侧与包装箱传送系统300相接以将经过包装机230处理后的包装箱C移送到包装箱打包系统400;机架237背离托盘下料机140和包装机230的另一端与防静电袋上料机220相接,以承接套装有防静电袋的包装箱C。

隔板吸送装置233、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及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分别设置于机架237的上侧,而为方便隔板吸送装置233和干燥剂上料装置234 将隔板G和干燥剂放入到包装箱C内,用于对包装箱C内放入隔板G和干燥剂的包装位可以设置地较矮、低于隔板吸送装置233和干燥剂上料装置234。而电控箱236设置于机架237的外侧。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为在机架237处有限的空间内容置隔板吸送装置 233、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及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包装箱传送机构232 的传送通道不仅限于横向和纵向传送,还可以于竖直方向内传送。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隔板吸送装置233和干燥剂上料装置234沿着机架237的一长边侧设置,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和包装位230c位于机架的另一长边侧;套装有防静电袋的包装箱传送机构232从下方穿过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来到包装位230c,待对包装箱C内依次装入隔板G、堆料盘P、隔板G、干燥剂后,在包装箱传送机构232的驱动下向上向右移动至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处,以便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对防静电袋进行密封;随后包装箱C在包装箱传送机构232的驱动下移动至机架的另一长边侧、于隔板吸送装置233和干燥剂上料装置234下方穿过,以将包装箱C移送至包装箱传送系统300。

更具体的: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包装机237的一短边侧朝向堆盘传送系统100和包装箱传送系统300中,于包装机237的该短边侧中,靠近堆盘传送系统100的一侧设置有包装位230c,靠近包装箱传送系统300的一侧设置有隔板容置位230d;隔板吸送装置233设置于隔板容置位230d的上侧,且隔板吸送装置233的隔板吸附机构可以将隔板容置位230d处的隔板G移动到包装位230c 处的包装箱C内实现隔板G的上料。

结合图9和图11所示,隔板吸送装置233设置于隔板容置位230d和包装位230c之间,且隔板吸送装置233包括隔板吸附机构233a、和驱动吸附机构233a 于隔板容置位230d和包装位230c之间移动的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隔板吸附机构233a包括连接于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输出端的水平承载板233a1和设置于水平承载板233a1下侧的吸嘴233a2;吸嘴233a2与负压发生机构相连通。更具体地:

如图9和图11所示,隔板容置位230d和包装位230c处于靠近堆盘传送系统100的一侧,并沿机架237的短边侧设置;隔板吸送装置233,用于将位于隔板容置位230d处的隔板G逐一移动至位于包装位230c处的包装箱C内,以实现隔板G的自动上料。

隔板吸送装置233主要包括隔板吸附机构233a和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其中,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设置于隔板容置位230d和包装位230c远离堆盘传送系统100的一侧,并呈平行于机架237的短边侧的方向设置。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主要包括位于隔板容置位230d和包装位230c的外侧并横跨隔板容置位230d和包装位230c的横向驱动件233b1、连接于横向驱动件233b1输出端的纵向驱动件233b2、及连接于纵向驱动件233b2输出端的竖向驱动件233b3,横向驱动件233b1、纵向驱动件233b2、竖向驱动件233b3三者协同工作,以驱动位于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的最终输出端的水平承载板233a1可以于立体空间内移动。隔板吸附机构233a包括水平承载板233a1和设置于水平承载板233a1 下侧的吸嘴233a2,且吸嘴233a2与负压发生机构相连通,经由吸嘴233a2吸附隔板G,以将隔板容置位230d的隔板G逐一移动到包装位230c处实现隔板G 的上料。

可以理解的,负压发生机构具体可以为一单独设置的抽气机构,亦可以为生产车间内的中央负压发生器,吸嘴233a2通过气管连接于中央负压发生器,进而实现对隔板G的负压吸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隔板容置位230d处的隔板G具有两摞,且为了节约空间,若干个横截面呈长方形的隔板G呈两摞地叠放,且叠放的隔板G的长边侧与机架237的短边侧相平行。而可以理解的,位于包装位230c 处的包装箱C,呈短侧边与机架237的短边侧大致平行地设置。针对此情况,为方便隔板G的上料,隔板上料驱动机构233b还包括旋转驱动件(图中未示),并经由旋转驱动件带动水平承载板233a1旋转90°,如此可以将隔板G放入对应的包装箱C内。可以理解的,旋转驱动件可以设置于竖向驱动件233b3的输出端,且旋转驱动件可以优选为旋转气缸。

再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干燥剂上料装置234相对隔板容置位230d和隔板吸送装置233沿机架237的长边侧设置。结合图15所示,干燥剂上料装置234 用于对位于包装位230c的待包装产品内加入干燥剂。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包括震动上料盘234a和干燥剂输送带234b;干燥剂输送带234b包括与震动上料盘 234a的上料端相接的倾斜上料段234b1,悬于包装位230c上方的下料段234b3,和连接倾斜上料段234b1和下料段234b3的输送段234b2;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上方,下料段234b3朝向输送段234b2 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下方。

可以理解的,干燥剂上料装置234通过震动上料盘234a实现体积较小的干燥剂的逐个上料,而分别连通于震动上料盘234a的上料端和上料位之间的干燥剂输送带234b,以使得震动上料盘234a可以相距上料位较远但不会影响干燥剂的正常上料,进而增加自动包装生产线布局设计的自由度;干燥剂输送带234b 中,分别相接的倾斜上料段234b1、输送段234b2及下料段234b3可以适应震动上料盘234a和上料位的距离和位置,而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上方,下料段234b3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下方,可进一步简化干燥剂输送带234b的结构。

结合图7、图8、及图15所示,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包括震动上料盘234a 和干燥剂输送带234b。震动上料盘234a的储料仓和震动机构为市购的,可以根据干燥剂的外形尺寸设计震动上料槽的形状,通过震动将储料仓内容置的干燥剂经由震动上料槽逐一上料;干燥剂输送带234b设置于震动上料盘234a和包装位230c之间,以将距离较远的震动上料盘234a处的干燥剂上料至包装位230c 处的干燥剂。

具体的,干燥剂输送带234b包括与震动上料盘234a的上料端相接的倾斜上料段234b1,悬于包装位230c上方的下料段234b3,和连接倾斜上料段234b1 和下料段234b3的输送段234b2;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上方,下料段234b3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 的下方。通过将干燥剂输送带234b分别设置为倾斜上料段234b1、输送段234b2 和下料段234b3,从而使得干燥剂输送带234b的传输路径可以发生弯折,以适应震动上料盘234a和包装位230c的位置,进一步的,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上方,下料段234b3朝向输送段234b2 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下方,从而简化倾斜上料段234b1、输送段234b2和下料段234b3之间的相接结构。

如图15所示,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方向倾斜向上。为避免随倾斜上料段234b1输送至输送段234b2的干燥剂中,在越过倾斜上料段 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段后,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随着倾斜上料段234b1 移动而偏离输送段234b2,于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所述输送段234b2的一端下侧还设置有挡料板234b5。挡料板234b5呈固定地设置,且挡料板234b5的中部呈平板状、挡料板234b5的两侧设置有凸起的遮挡部,挡料板234b5中部的平板状所在平面朝向输送段234b2,以使得被挡料板234b5挡下的干燥剂被引导向输送段234b2处跌落。

进一步的,震动上料盘234a和倾斜上料段234b1均可以有效减少干燥剂的堆叠现象,但无法绝对避免干燥剂堆叠的现象发生。对此,干燥剂上料装置234 还包括输送量限位件234b6,输送量限位件234b6设置于干燥剂输送带234b上方,并与干燥剂输送带234b的距离大于干燥剂的厚度并小于干燥剂厚度的两倍,通过输送量限位件234b6的设置以避免堆叠的干燥剂通行、堆叠的干燥剂中,位于上侧的干燥剂被输送量限位件234b6所阻向后跌落,如此进一步保证干燥剂逐一的进入位于包装位230c的待包装产品内,从而方便地控制进入待包装产品内的干燥剂的数量。

较佳的,干燥剂上料装置234还包括与下料段234b3相接的倾斜下料部 234b4,倾斜下料部234b4朝向下料段234b3的一端位于下料段234b3的下方,且倾斜下料部234b4向远离下料段234b3的一侧向包装位230c延伸并向下倾斜。可以理解的,倾斜下料部234b4没有设置有传送带结构,而是凭借倾斜下料部 234b4的倾斜角度设置,实现干燥剂向位于包装位230c的待包装产品内移动。根据该结构,可以避免传送带的动作惯性影响,进一步增加干燥剂上料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倾斜下料部234b4设置有感应控制阀234b7,感应控制阀234b7 检测干燥剂通过状态,并进而控制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动作。

再结合图6所示,包装机230的外壳上对应隔板容置位230d开设有隔板上料口230a,作业人员可以经由隔板上料口230a将叠放的隔板G放入到隔板容置位230d处,包装机230的外壳上对应干燥剂上料装置234还开设有干燥剂上料口230b,作业人员可以经由干燥剂上料口230b将若干个小包包装的干燥剂加入到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内。

如图10所示,料盘上料装置231设置于包装位230c的一侧。料盘上料装置231用于抓取堆料盘P并将堆料盘P于托盘下料机140和包装位230c之间移动。料盘上料装置231包括用于抓取堆料盘P的托盘上料机械手231b和驱动托盘上料机械手231b移动的托盘上料驱动机构231a,且托盘上料机械手231b包括托举手指231b1和顶推定位手指231b2,托举手指231b1用于从堆料盘的下方托举堆料盘P,竖向设置的顶推定位手指231b2用于向下抵压至堆料盘P的上方,以实现对堆料盘P的定位。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于包装位230c处设置有调整单元238,调整单元 238通过左右两侧的调整件238a约束调整,以使得包装箱C处于与堆料盘P、料盘上料装置231相正对的位置。进一步的,调整单元238还包括竖向驱动件 238b,通过该竖向驱动件带动包装箱C竖向移动以便承接堆料盘P,同时,竖向驱动件238b还可以实现包装箱C的竖向提升、以便将包装箱C移送至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处进行密封。

可以理解的,于包装位230c处还可以设置有贴标签机构(图中未示),待调整单元238调整包装箱C的位置后,贴标签机构对包装箱C的外侧壁贴标签,此时脱离了堆料盘P脱离了托盘150同时物理脱离堆料盘移动标识和托盘固定标识,但通过包装箱C外侧的标签,同样可以对堆料盘P进行标识,从而方便追踪查找。

如图1所示,为实现套接于包装箱C的防静电袋进行热封,在对防静电袋热封之前需要先行将套接于包装箱C外圈的防静电袋口捋起、后将防静电袋整理整齐。为此,结合图7-图9所示,于包装位230c和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 之间还设置有防静电袋翻边机构239。如图12所示,防静电袋翻边机构239包括多个柔性刮板239a,当包装箱C移动至袋口整理机构239时,多个柔性刮板 239a围着包装箱C从下向上移动,以将套接于包装箱C的箱口的防静电袋口有效地捋起;防静电袋翻边机构构239还包括防静电袋口支撑机构239b,防静电袋口支撑机构239b伸入到包装箱C的箱口上方以对防静电袋口进行支撑和初步整形,以使得防静电袋口可以保持竖起的状态移动到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 处。

再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包括可相对防静电袋竖向移动的驱动件235a、热封机构235b、抽真空机构235c、及设置于驱动件235a驱动端的拉伸定位机构235d;拉伸定位机构235d包括可伸入防静电袋口部的两个定位板235d1,且两定位板235d1可相背移动以拉展防静电袋的口部,抽真空机构235c可伸入防静电袋内以对防静电袋抽真空,热封机构235b包括沿垂直于两防静电袋拉展方向移动的两热封条235b1。更具体的:

如图13和图14所示,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 237的一个定位架235e,该定位架235e作为承载基础,连接有驱动件235a、设置于驱动件235a驱动端的拉伸定位机构235d和抽真空机构235c,而热封机构 235b呈独立于定位架235e地固定设置。

再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驱动件235a固定连接于定位架235e且驱动方向呈竖向;承载件235f大致呈平板状,且承载件235f呈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于驱动件235a的驱动端,承载件235f在驱动件235a的驱动下以靠近或远离包装箱C和位于包装箱C内的装盛有固态硬盘的防静电袋;拉伸定位机构235d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件235f下侧、朝向防静电袋的动力件235d2和被动力件235d2 驱动的两个定位板235d1,其中,两个动力件235d2呈输出方向相反地设置,且两个动力件235d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平行于动力件235d2的驱动方向并呈竖向设置的定位板235d1,当拉伸定位机构235d在驱动件235a驱动下靠近包装箱C和位于包装箱C内的防静电袋时,两个定位板235d1可经由防静电袋的袋口进入防静电袋内,且两个定位板235d1在两个动力件235d2的驱动下相背移动,从而将防静电袋的口部拉展。可以理解的,被拉展的防静电袋的口部,如图1所示,防静电袋口部的两侧距离较近。

再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抽真空机构235c包括电机235c1、伸缩气管 235c2、及真空吸嘴235c3。其中,真空吸嘴235c3固定连接于驱动件235a的驱动端,即真空吸嘴235c3固定连接于承载件235f,且真空吸嘴235c3穿过承载件235f并朝向包装箱C和位于包装箱C内的防静电袋;电机235c1固定连接于定位架235e,而伸缩气管235c2连通于电机235c1的抽吸端和真空吸嘴235c3,且伸缩气管235c2的长度可以伸缩调整,以使得在真空吸嘴235c3随着承载件235f竖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防静电袋的过程中,真空吸嘴235c3始终保持连通于电机235c1的抽吸端。当真空吸嘴235c3在驱动件235a驱动下靠近包装箱C 和位于包装箱C内的防静电袋时,真空吸嘴235c3可经由防静电袋的袋口进入防静电袋内并对防静电袋抽真空,被吸取内部空气的防静电袋呈与装载的产品能够较为紧密地贴付且防静电袋口部的两侧相贴。

再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热封机构235b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237的热封驱动件235b2,两所述热封驱动件235b2设置于防静电袋真空热封加工位的前后两侧,且所述热封驱动件235b2呈对称设置,两所述热封条235b1分别在对应一所述热封驱动件235b2的驱动下相向移动,并将被抽真空的防静电袋口部相贴的两侧进行热封。

可以理解的,防静电袋真空热封装置235,经由拉伸定位机构235d将防静电袋口沿长边方向拉伸,从而实现对易变形的防静电袋的口部进行整形;抽真空机构235c可以对防静电袋抽真空,以使得被吸取内部空气的防静电袋呈与装载的产品能够较为紧密地贴付且防静电袋口部的两侧相贴。在抽真空机构235c 对防静电袋抽真空后,两侧的热封条235c向内移动至如图14所示,以对防静电袋口进行热封。

包装箱传送系统300为与传输机130相近似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参阅附图即可实施,故在此不加累述。

而对于包装箱打包系统400,再请参阅图2-图4所示,包装箱打包系统400 包括依次设置的预折机410、密封机420、称重机430、及检测机440。其中,包装箱打包系统400与包装箱传送系统300相对接的位置处,还可以设置有预折机410,预折机410通过多个气缸等动力件对包装箱C的四个折边进行按压预折形成折痕,方便后续密封。随后经过预折后的包装箱C依次经过密封机420 进行密封打包、经过称重机430进行称重,随后通过检测机440判断品质。

可以理解的,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中,可以设置有多个检测机构,如CCD 视觉检测、重量检测的。在对固态硬盘进行打包封装的过程中若发现任一堆料盘P或装有堆料盘P的包装箱C检测不良时,若在堆盘传送系统100阶段,则通过扫描托盘150的固定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堆料盘P的移动标识信息并进而获取包装箱C的标签信息,并在检测机440将其识别并排出;若在包装系统200 以后阶段,则通过扫描包装箱C的标签信息,即可由检测机440将其识别并排出。根据该方案,即使在打包过程中发现有少量不良品,亦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亦可以不停机继续作业,留待最后阶段将不合格品排出,从而有效提高效率。

结合图1-图15所示,对具有干燥剂上料装置的固态硬盘成品包装线的生产过程做一详细说明:

堆料盘P在堆盘传送系统100的驱动下来到包装系统200处;

包装箱上料机210将包装箱C展开,展开的包装箱C移动至密封袋上料机220时,密封袋上料机220将密封袋套入到包装箱C内、密封袋口反套于包装箱 C的箱口外;包装箱传送机构232将包装箱C移送至包装位处,并被如图7所示的调整单元调整位置,以使得包装箱C处于与堆料盘P、机械手机构相正对的位置,随后贴标机构对包装箱C的外侧壁贴产品标签;

待隔板上料机构233将一隔板放入到位于包装位230c处的包装箱C内时,料盘上料装置231用于抓取来到包装系统200处的堆料盘P已将堆料盘P从堆盘传送系统100移动到包装位230c处,并将堆料盘P放入到处于包装位230c 的包装箱C内;

震动上料盘234a将现体积较小的干燥剂的逐个上料至干燥剂输送带234b 的倾斜上料段234b1,干燥剂沿着倾斜上料段234b1、输送段234b2及下料段 234b3移动至上料位230c上方,以使得干燥剂逐一进入到包装箱C内;

随后包装箱C在包装箱传送机构232的驱动下移动至密封袋翻边机构239 处将密封袋口翻边、经热封机构热封密封袋口后,包装箱C在包装箱传送机构 232的驱动下移动至机架的另一长边侧、于隔板上料机构233和干燥剂上料机构 234下方穿过,以将包装箱C移送至包装箱传送系统300;

包装箱传送系统300将包装箱C传送至包装箱打包系统400后,内袋整理扫描机410对包装箱C的四个折边进行按压预折形成折痕、且内袋整理扫描机 410还扫描包装箱C外壁的产品标签,随后包装箱C依次经过封箱机420进行密封打包后经过称重机430进行称重时,称重机430根据获取到的标签信息确定该包装箱C的重量标准,进而据此判断包装箱C是否达到标准,并将不合格的包装箱C经由NG分拣机构440分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剂上料装置234,通过震动上料盘 234a实现体积较小的干燥剂的逐个上料,而分别连通于震动上料盘234a的上料端和上料位之间的干燥剂输送带234b,以使得震动上料盘234a可以相距上料位较远但不会影响干燥剂的正常上料,进而增加自动包装生产线布局设计的自由度;干燥剂输送带234b中,分别相接的倾斜上料段234b1、输送段234b2及下料段234b3可以适应震动上料盘234a和上料位230c的距离和位置,而倾斜上料段234b1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上方,下料段234b3朝向输送段234b2的一端位于输送段234b2的下方,可进一步简化干燥剂输送带 234b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剂上料装置234,并可有效取代人工作业,并可适应震动上料盘234a和上料位230c之间的远距离传输,进而便于自动包装生产线的设计和实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之权利范围,因此依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