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885发布日期:2019-01-02 21:2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生产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但是其源头是电缆的放线,如何安全可靠的放线是每一个电缆加工和施工企业一直探索的目标。电缆施工的场所一般都是在室外,传统的生产型的收放线架无法使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又价格高昂,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简洁实用的防线装置,但是该系列装置还是存在着一下不足:(1)体型依旧较大(2)在放线过程中,因其中间的承重轴没有携带刹车装置,会引起盘具在旋转的过程中失控,空转,(3)中间的承重轴无法匹配所有盘具的中心孔孔径,为此可能需要准备多根放线轴,(4)放线的中心孔直接在承重轴上摩擦,会影响盘具(放线盘)和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板、上顶针、中间轴、下顶针、放线盘,支撑底板中间安装有中间轴,中间轴下端靠近底部位置装有下顶针,中间轴靠近上端位置安装有上顶针,放线盘套在中间轴上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顶针和下顶针固定,上顶针和下顶针中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轴上,下顶针下端还装有刹车结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盘、刹车片、支杆,刹车盘连接在下顶针下端,刹车片一端是开口设计,开口处两侧各设计有一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设计有固定孔,刹车片另一端安装在支杆上端,支杆下端固定在支撑底板上,刹车片箍在刹车盘一周且一端开口处的两个固定板通过调节螺栓螺母锁紧。

所述的上顶针和下顶针的都设计成圆锥状,上顶针的锥形面是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下顶针的锥形面是从下往上向内倾斜。

所述的下顶针与刹车盘一体成型,下顶针与刹车盘内部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轴上。

所述的支撑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刹车盘与支撑底板之间高度设计为15-3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巧妙,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放线盘与中间轴不直接接触,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上顶针和下顶针设计成圆锥状可以满足不同孔径的放线盘的大小,使上顶针和下顶针与放线盘有效贴合,刹车的设计保证能有效的控制放线盘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顶针向下方向的俯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它包括支撑底板1、上顶针2、中间轴3、下顶针4、放线盘5,支撑底板1中间安装有中间轴3,中间轴3下端靠近底部位置装有下顶针4,中间轴3靠近上端位置安装有上顶针2,放线盘5套在中间轴3上且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顶针2和下顶针4固定,上顶针2和下顶针4中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轴3上,下顶针4下端还装有刹车结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盘6、刹车片7、支杆8,刹车盘6连接在下顶针4下端,刹车片7一端是开口设计,开口处两侧各设计有一固定板9,两个固定板9上设计有固定孔,刹车片7另一端安装在支杆8上端,支杆8下端固定在支撑底板1上,刹车片7箍在刹车盘6一周且一端开口处的两个固定板9通过调节螺栓螺母10锁紧。

所述的上顶针2和下顶针4的都设计成圆锥状,上顶针2的锥形面是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下顶针3的锥形面是从下往上向内倾斜。

所述的下顶针4与刹车盘6一体成型,下顶针4与刹车盘6内部通过轴承安装在中间轴3上。

所述的支撑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的刹车盘6与支撑底板1之间高度设计为15-30c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选择合适的放线地点,把支撑底板安装在地面上,把上顶针及轴承一起取下,把绕满线圈的放线盘套在中间轴上,放线盘的中间孔下端紧密套在下顶针的锥形面外侧,上顶针通过轴承再安装在中间轴上,且上顶针的锥形面支撑接触放线盘的中间孔上端,手动把电缆一端拉出连接到下一工序,同时调整刹车机构的调节螺栓螺母,调整刹车片卡箍刹车盘的力度,以控制放线速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