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便携式套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5772发布日期:2018-11-30 19:1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套环,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便携式套环。



背景技术:

农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随着害虫及杂草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单一性质的农药杀虫除草的效果越来越微弱。经研究发现,将多种单一农药剂混合使用,除了能提高药效、防治抗性病虫害外,还能节省劳力,降低用药费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混合农药出售时,需要分瓶配套包装。目前市面上的混合农药的配套包装一般为两种农药的药瓶瓶身对接。这种配套包装方式,需要在瓶身上设计对接口,而使得瓶身的设计复杂、生产成本提高,而且受外力碰撞后,搭配在一起的药瓶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能实现多个药瓶稳固连接的套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便携式套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两端与部分瓶身契合;分别与连接块两端相连,且缠绕瓶身,形成对瓶身箍紧的至少两个紧缚件。

通常,连接块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为了连接的便利及连接块部分损坏后能更换,所述连接块可以设计为由两个卡块可拆卸式连接而成。连接块的设计方案有两种:

方案1:所述的两个卡块为相同的结构,卡块上设有能紧密配合的工字形凸台及工字形凹槽。

方案2:所述的两个卡块为不相同的结构;一卡块上设有空心柱体,空心柱体上设有梯状环形凸台,且空心柱体上具有贯穿柱体的U型孔;另一卡扣上设有能与空心柱体紧密配合的孔。

紧缚件的一种设计方案:所述紧缚件为具有弹性的开口式的薄片,该薄片具有紧密容纳瓶身的区域。优选地,薄片的形状吻合部分瓶身,且具有趋向闭合的两端。

紧缚件的另外一种设计方案:所述紧缚件包括一个锁头及一个扎带;所述扎带为带有齿状的带条结构,连接块与锁头上均设有可供扎带通行的空腔;锁头上设有使扎带单向运动及能与扎带分离的棘爪机构。两个锁头可以拆卸式连接。所述锁棘爪机构包括按钮、棘爪、弹簧、转轴;按钮具有大小不一的两端,按钮的小端穿过设置在锁头空腔下壁的通孔;按钮的大端的横截面大于通孔的横截面;弹簧两端分别与锁头空腔上壁、按钮大端的上端面相接,且为压缩状态,将按钮大端的下端面压紧在空腔下壁上;棘爪通过转轴连接到按钮上,能以转轴为中心旋转;棘爪上的最大旋转直径大于转轴中心到空腔下壁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套环结构简单、实用,且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减低成本;可以实现将农药瓶两个或多个连接的自由组合;松紧度可以调节,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块一体式的套环示意图;

图2为连接块一体式的套环与农药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连接块为拆卸式连接的第一种方案的卡扣的结构图;

图4为连接块为拆卸式连接的第一种方案的套环示意图;

图5为连接块为拆卸式连接的第二种方案的第一卡扣结构图;

图6为A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连接块为拆卸式连接的第二种方案的第二卡扣结构图;

图8为连接块为拆卸式连接的第二种方案的套环示意图

图9为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带空腔的卡扣结构图

图12为扎带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扎带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带锁头、扎带的套环与农药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连接农药瓶的套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两端与部分瓶身契合;分别与连接块两端相连,且缠绕瓶身,形成对瓶身箍紧的至少两个紧缚件。

如图1~图2所示,连接块1设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紧缚件为具有弹性的开口式的薄片2,该薄片2具有紧密容纳瓶身的区域,瓶身放进去后受挤压,薄片2发生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薄片2将瓶身夹紧。其中较为优选的设计,薄片2的形状吻合部分瓶身,且具有趋向闭合的两端,能使薄片2更好地将药瓶的瓶身裹紧。

为了方便拆卸及更换,所述连接块可以由两个卡块可拆卸式连接而成。其设计方案有两种:

方案1: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两个卡块101为相同的结构,卡块101上设有工字形凸台1011及工字形凹槽1012,工字形凸台1011及工字形凹槽1012设计为过盈配合。两卡块101之间通过配合能互相卡紧。

方案2:所述的两个卡块为不相同的结构,为了对卡块更加清晰的描述,将两个卡块分别标识为第一卡块102,第二卡块103。

如图5、图6所示,第一卡扣102上设有空心柱体1021,空心柱体1021上设有梯状环形凸台1022,且空心柱体1021上具有贯穿柱体的U型孔1023,U型孔1023可以使空心柱体1021受到压力时产生更大的形变,从而产生更大的反弹力。

如图7、图8所示,第二卡扣103上设有能与空心柱体1021配合的孔1031,孔径大于空心柱体1021的直径,而小于梯状环形凸台1022的直径。空心柱体1021进入到孔1031内时,梯状环形凸台1022受挤压,空心柱体1021发生形变产生弹力,使梯状环形凸台1022压紧在孔1031内,从而使第一卡扣102与第二卡扣103锁紧。

如图9~图11所示,紧缚件的另外一种设计方案:所述紧缚件包括一个锁头104及一个扎带3。

锁头104上设有可相互紧密配合的凹槽1046和凸台1047,两个锁头104之间可以拆卸式连接。

所述扎带3为带有齿状的带条结构。

连接块由两个相同卡扣105可拆卸式连接组成,卡扣105上设有能互相配合的凹槽1046与凸台1047,卡扣105也能与锁头104进行可拆卸式连接。

卡扣105上设有可供扎带3通行的空腔1051。同样地,锁头104上也设有可供扎带3通行的空腔1044。锁头104上还设有使扎带3单向运动及能与扎带3分离的棘轮机构。

所述锁棘轮机构包括按钮1041、棘爪1043、弹簧1042、转轴1045;按钮1041具有大小不一的两端,按钮1041的小端穿过设置在锁头104空腔1044下壁的通孔;按钮1041的大端的横截面大于通孔的横截面;弹簧1042两端分别与空腔1044上壁、按钮1041大端的上端面相接,且为压缩状态,将按钮1041大端的下端面压紧在空腔1044下壁上;棘爪1043通过转轴1045连接到按钮1041上,能以转轴1045为中心旋转;棘爪1043上的最大旋转直径大于转轴1045中心到空腔1044下壁的距离。

扎带3的锁紧的原理如图12所示:

图中,当扎带3的前进方向从右至左进入锁头104的空腔1044后,扎带3上的齿推动棘爪1043向上转动,扎带3就能顺利通过棘爪1043。扎带3若要往后退时,扎带3上的齿推着棘爪1043向下转动,由于棘爪1043的转动最大半径大于其转动中心到空腔1044下壁的距离,棘爪1043旋转到扎带3的底部时就不能再运动了,而扎带3被棘爪1043止住而不能后退,从而实现锁紧的功能。

扎带3的松开的原理如图13所示:

对按钮1041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按钮1041压缩弹簧1042,向上运动,带动棘爪1043向上脱离扎带3。扎带3与棘爪1043分开后,就可以抽出来,从而将瓶子松绑。

捆绑方式如图14所示,将扎带3的一端固定在卡扣105或锁头104的非空腔的位置上,另一端穿过卡扣105、锁头104的空腔,通过棘爪机构将第一个农药瓶锁紧;同样地,将第二个农药瓶锁紧;然后将两个卡扣105对接,或者是锁头104与卡扣105对接,或者是两个锁头104的对接,就能将两个农药瓶串联。同理,多个农药瓶也能以这种方式串联起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