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086发布日期:2018-11-20 21:5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仓落料补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重力落料型软连接常选用两端钢管对接的形式,对接的两钢管之间的间隙小易造成补偿量不足,若对接间隙大,因积料引起软管破损而使料仓内的物料散落一地。鉴于现有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防止重力下落的物料向外扩散。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控制物料下落流态,保证物料顺畅的流过而不积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安装于料仓下的重力下料管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变径短接、软管和短接;所述变径短接的上端口连接料仓的下料口,变径短接的下端口套接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套接短接;所述软管外侧套设有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套设在软管与变径短接的下端口接触处,所述第二卡箍套设在软管与短接的接触处;所述软管的内部,变径短接下方固定设置多个破拱杆。

优选的,所述变径短接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

优选的,所述变径短接和短接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为3cm-8cm。

优选的,所述软管采用PVC软管或硅胶软管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采用大小不可调的U型卡箍。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箍采用大小可调的不锈钢喉箍。

优选的,多个所述破拱杆的形状不同。

优选的,所述破拱杆至少设置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通过上端采用变径短接,变径短接与下端短接留有稍许间隙,外侧采用软管,有利于物料下落时缓冲,通过在软管外部上下通过卡箍紧固。防止重力下落的物料向外扩散,能够有效的控制物料下落流态,保证物料顺畅的流过而不积料,结构简单,补偿性好,成本低,外观美观。通过在软管设置破拱杆,放置物料堆积,形成较大冲力,破坏软管。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的软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径短接;2、破拱杆;3、软管;4、短接;201、第一卡箍;202、第二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料仓下重力落料型补偿器,安装于料仓下的重力下料管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变径短接1、软管3和短接4;所述变径短接1的上端口连接料仓的下料口,变径短接1的下端口套接软管3的一端,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套接短接4;所述软管3外侧套设有第一卡箍201和第二卡箍202;所述第一卡箍套201设在软管3与变径短接1的下端口接触处,所述第二卡箍套202设在软管3与短接4的接触处;软管3的内部,变径短接下方固定设置多个破拱杆2。

实施例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径短接的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所述软管采用PVC软管或硅胶软管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卡箍采用大小不可调的U型卡箍。所述第二卡箍采用大小可调的不锈钢喉箍。利用变径短接内部形成的倾斜料口,保证粉状物料沿料壁下落;上端口与料仓的出料口相连接;由于软管上端利用第一卡箍与变径短接的下端口连通,物料经过料仓出口下落至软管内,软管内部设置多个破拱杆,避免物料在软管中产生堆积,造成软管堵塞,实现匀速下落。因此,软管的另一端利用不锈钢喉箍与短接4连接,物料将从软管落出,选用不锈钢喉箍管可以根据短接的直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进一步,由于变径短接与料仓连接,因此,变径短接的大小基本固定,因此第一卡箍选用不能调节大小的U型卡箍,以保证软管上端口与变径短接,紧密相连;如果料仓的下料口大小不唯一,第一卡箍也可使用不锈钢喉箍。

实施例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径短接和短接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的距离为3cm-8cm。间隙的最佳取值为5cm,当落料的颗粒较小或为粘滞性粉状物料时,间隙距离保持在5cm以下;当落料颗粒较大时,或为粘滞性粉状物料间隙应保持在5cm以上。

如图2所示,在软管中,可以采用一体注塑的方式,形成破拱杆,由于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容易在料口出现拱桥现象,阻碍粉料的继续下落,由于粉料一般具有很强的粘聚性,形成自然聚团或者流动性聚团的现象,因此一旦堆积,很难消除,因此在软管中设置破拱杆,实现改变下料状态,破坏粉料团聚的行为,保证物料匀速下落。其中,如图所示破拱杆由上至下可以为直杆、凹型杆或弧形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