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吊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1438发布日期:2019-01-22 21:3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吊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吊装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一般是通过非接触式检测方法,也即通过视频或图像对目标进行检测。优势在于检测范围大,检测速度快,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精密检测和内部缺陷的检测。

而对于内部缺陷的检测,现在一般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检测,如回弹仪、超声检测仪等。这些设备一般需要工人现场进行检测,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近年来有不少企业开发爬墙机器人,用于墙体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将传统检测方法的生命危险几乎降至零,但这种机器人的局限性在于,受到电量或电缆的控制,其工作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

基于此,结合现有的无人机和爬墙机器人的优势,设计一种用于组合型检测装置的吊装工具,达到对高耸建筑物和高危建筑物的无人检测,安全高效,适用于精密检测和内部缺陷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合现有的无人机和爬墙机器人的优势,设计一种用于组合型检测装置的吊装工具,达到对高耸建筑物和高危建筑物的无人检测,安全高效,适用于精密检测和内部缺陷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吊装支架,包括第一吊装支架和第二吊装支架,所述第一吊装支架的上端连接无人机,所述第一吊装支架的下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可转动设置有锁扣,所述第二吊装支架的上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锁扣相适配的锁孔,所述第二吊装支架的下端连接用于安装目标物的固定环;

其中,所述锁扣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相连,无人机通过锁扣与锁孔实现对目标物的连接与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为具有对称设置的旋转臂的蝶形结构,所述锁孔为与锁扣结构相适应的蝶形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微型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所在平面内的中心容纳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外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设置固定环并在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所在的平面以安装盒为圆心均布设置有若干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通过对应的连接杆与安装盒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吸盘。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现有的无人机和爬墙机器人的优势,设计一种组合型检测装置专用的吊装工具,达到对高耸建筑物和高危建筑物的无人检测,安全高效,适用于精密检测和内部缺陷的检测,通过设置吊装装置上的锁扣与锁孔,实现无人机与机器人的分离与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吊装支架21和第二吊装22支架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212与锁孔222互相配合时松紧状态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212与锁孔222在松紧状态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212与锁孔222互相配合时锁紧状态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吊装支架,包括第一吊装支架1和第二吊装支架2,所述第一吊装支架1的上端连接无人机,所述第一吊装支架1的下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可转动设置有锁扣12,所述第二吊装支架2的上端可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锁扣12相适配的锁孔22,所述第二吊装支架2的下端连接用于安装目标物的固定环23;

其中,所述锁扣12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图示未画出),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图示未画出),所述控制装置与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相连,无人机通过锁扣12与锁孔22实现对目标物的连接与分离。

具体实施时,所述锁扣12为具有对称设置的旋转臂的蝶形结构,所述锁孔22为与锁扣12结构相适应的蝶形孔结构。

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装置为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环23所在平面内的中心容纳设置有安装盒24,所述安装盒24外缘设置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贯穿设置固定环23并在外端部设置有固定结构(图示未画出),所述安装盒24上与内部可以用于安装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环26所在的平面以安装盒24为圆心均布设置有若干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通过对应的连接杆25与安装盒24连接,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结构为吸盘,通过第一吊装支架1和第二吊装支架2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吸盘吸附或者分离墙体。

本装置在使用时的工作过程为:

步骤一、通过无人机将机器人送至指定位置附近,再通过无人机上的第一吊装支架1投放机器人,使机器人通过吸盘吸附在墙体表面;

步骤二、地面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的方法操作机器人,通过机器人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对墙体表面进行检测,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法实时监测检测结果;

步骤三、通过设置在机器人上的定位装置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定位,并将位置传回地面;

步骤四、通过无人机上的第一吊装支架1上的锁扣与机器人上的第二吊装支架2上的锁孔连接,释放吸盘压力,使机器人脱离墙体表面,再通过无人机将墙体机器人送回至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