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351发布日期:2018-11-30 19:0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使待打捆的棒材或管材端部对齐的装置,属于棒材精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端棒材或管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用户对产品的打捆和包装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小规格(一般φ12~60mm)棒材或管材来说,由于其强度较低,合格产品从收集过渡台架滚落到收集槽的过程中很难保持相互平行,致使堆积到收集槽中的产品不能整齐排列,即端部(头部)不能自动对齐,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和包装质量。有的精整线在过渡台架上离收集槽较近的位置加装了对齐辊道,但产品从对齐辊道末端滚落至收集槽中后,端部仍会出现不能对齐的现象。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棒材或管材打捆后,再通过人工用大锤捶打的方式使产品端部对齐,或者利用对齐挡板将产品端部撞齐,但由于打捆之后的棒材抱得比较紧,棒材之间的摩擦阻力非常大且每根棒材与其四周的棒材之间的摩擦力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方法也很难使棒材端部对齐。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以提高棒材或管材的打捆和包装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构成中包括端部拍齐装置和设置在产品收集过渡台架下部的收集槽,所述端部拍齐装置包括拍平挡板和气缸,所述拍平挡板与收集槽中的棒材或管材垂直并与棒材或管材的端部相对应;所述气缸的轴线与拍平挡板垂直,气缸的缸体通过拍平挡板侧部的支撑座固定在设备底座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拍平挡板固定连接。

上述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构成中还包括挡板导向装置,所述挡板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套管和两个导向杆,它们的轴线均与拍平挡板垂直,两个导向套管分别位于气缸的两侧并固定在气缸的支撑座上,两个导向杆分别滑套在两个导向套管中,每个导向杆的一端与拍平挡板固定连接。

上述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构成中还包括与收集槽中的棒材或管材垂直的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固定在设备底座上并与棒材或管材的远离拍平挡板的一端相对应。

上述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所述收集槽的内底面为弧面,收集槽侧壁的内表面为向外侧倾斜的平面。

上述用于棒材或管材精整线的端部对齐装置,所述气缸由电磁换向阀进行控制,在电磁换向阀所连接的高压气管上设有气动三联件。

本实用新型利用由气缸驱动的拍平挡板逐批推动落入收集槽的棒材或管材,使每次落入收集槽的棒材或管材与原有的棒材或管材对齐。该装置不仅能够保证成捆材的端部平齐,大大提高棒材或管材的打捆和包装质量,而且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端部拍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图2处于不动作(原始)位置的状态;

图6是图2处于动作(拍齐)位置的状态;

图中标记如下:1、拍平挡板,2、活塞杆,3、导向杆,4、气缸固定螺栓,5、有杆腔气管,6、气缸,7、导向套管,8、无杆腔气管,9、电磁换向阀,10、气动三联件,11、高压气管,12、气缸固定座,13、支撑座,14、设备底座,15、电信号导线,16、收集槽,17、棒材,18、固定挡板,19、端部拍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挡板18、收集槽16和端部拍齐装置,其中,端部拍齐装置包括拍平挡板1、导向杆3、气缸固定螺栓4、有杆腔气管5、气缸6、导向套管7、无杆腔气管8、电磁换向阀9、气动三联件10、高压气管11、气缸固定座12和支撑座13。

图1中显示,整条精整线的棒材前进方向为从左向右,端部拍齐装置19位于收集槽16的最右端,也就是前进方向一端,即要将成捆棒材进行齐头、拍平的一端。固定挡板18位于最左端,中间为收集槽16,用于收集成捆棒材,端端部拍齐装置19与固定挡板18均固定在设备底座14上,拍平挡板1与固定挡板18之间的距离为允许生产的棒材或管材的最大长度,当生产最长产品时,固定挡板18的功能是帮助产品的另一端对齐,同时可防止棒材或管材被拍平挡板1拍出太远,引起安全事故。

图中显示,拍平挡板1由气缸6的活塞杆2驱动,完成前进、后退的动作。而两边的导向杆3可对拍平挡板1进行加固和支撑,保证拍平挡板1运行稳定。气缸6有两个进气管,即有杆腔气管5和无杆腔气管8,一个进气的同时,另一个排气,推动活塞杆3完成前进和后退的动作,带动拍平挡板进行动作,完成一个拍平周期。电磁换向阀9用于控制气路的接通和断开,现场生产有两种控制方式:1、由固定在收集过渡台架下面的检测(接近)开关进行控制。检测(接近)开关检测到有产品掉落至收集槽16时,延迟2s后进行拍平动作。2、正常生产时,根据生产和下料节奏,由控制器设置好间隔时间,每间隔固定时间控制电磁换向阀进行一次拍平动作。但拍平动作的前提是下料拨料臂不再动作,不进行下料。

图中显示,棒材收集槽16处于过渡台架下面,收集槽16高度较低,开口较宽,过渡圆滑,棒材是滚落至收集槽16而不是直接掉落至收集槽16,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棒材发生磕碰和出现交叉,收集槽16用于接收和收集未打捆的棒材,控制成捆的支数和重量,且便于打捆前的端部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a、如图5所示,拍平挡板1处于原始位置,棒材由过渡台架滚落至收集槽16,一次滚落2~3支左右,棒材端部超出捆内原来棒材的端部;

b、按照第一种控制方式,接近开关检测到下料台架有下料,延迟2s控制电磁换向阀9动作,接通无杆腔气管8,同时有杆腔气管5变为排气管,压缩空气由无杆腔气管8进入气缸,原来的空气由有杆腔气管5排出,气缸6的活塞杆2动作,拍平挡板1向前推进,完成拍平动作,如图6所示,此时突出的2~3支棒材被拍平挡板1推进,由于棒材之间存在摩擦力,棒材被拍平挡板1推到位后停止移动,不会被推进太远而出现端部不齐的现象;

c、由控制器控制电磁换向阀9保持状态2s左右,待拍平挡板完成拍平动作周期,再控制电磁换向阀9进行换向接通,有杆腔气管5变为进气管,而无杆腔气管8变为排气管,压缩空气由无杆腔气管8进入气缸,原来的空气由有杆腔气管5排出,气缸的活塞杆反向动作,拍平挡板1退回原始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完成一个拍平动作周期;

d、一个动作周期完成后,电磁换向阀9关闭所有进气,气缸保持现有状态和位置,等待进入下一个控制动作周期,再次进行拍平动作,即重复上述动作;

e、气动三联件包括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三种气源处理元件,用以将进入气动仪表的压缩空气净化过滤和减压至额定的气源压力,并对机体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大大延长机体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原则对拍平挡板的动作快慢进行控制和调整:

如果生产的棒材规格较大,节奏较慢,则电磁换向阀控制气缸,进而控制拍平挡板的动作速度切换不用太快;

如果生产的棒材规格较小,节奏较快,则电磁换向阀控制气缸,进而控制拍平挡板的动作速度切换相应要调快一些,缩短周期,即处于拍平位置(如图6所示)的保持时间要缩短。

本实用新型用气缸提供动力,与采用液压和电动部件相比,拍平动作迅速,切换快,装置能耗低,寿命长,使用频次高,不会产生漏油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由电磁换向阀进行控制并设置了气动三联件,可保证气缸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实践证明,此装置基本能保证小规格棒材精整后成捆材的端部对齐,避免了由于端部不齐出现的包装和处理困难,极大地提高了成捆棒材的包装外观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拍平动作的自动控制,具有安全、高效、稳定、可靠等优点,可避免人工干预和操作引起的安全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产品包装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