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235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而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用于水泥生产中对辅助原料进行输送的装置,然而传统的装置大多结构简单,适用范围较小,且产生的灰尘较多,环境污染较大,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端底部焊接有底架,所述底板另一端下方和底架下方通过连卡固定有升降底座,所述底架上方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底板上方通过固定杆连接有侧架,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侧架下方两端通过支杆连接有输送辊轴,所述输送辊轴表面铺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辊轴的一端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侧架上表面通过固定夹卡卡接有防尘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底座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升降底座两两一组,分别对称焊接在底板另一端下方和底架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侧架上方一端焊接有进料斗,所述侧架上方另一端焊接有出料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侧架为等腰梯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夹卡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固定夹卡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尘罩的宽度大于输送带的宽度大小。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装置通过在侧架上方设置有防尘罩,降低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环境污染,且防尘罩通过固定卡夹卡接在侧架上,使得防尘罩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对其内部进行定期清理,其次,该装置中通过升降底座可以对输送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多角度输送,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再有,侧架为等腰梯形结构,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底座与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升降底座、2-底板、3-侧架、4-进料斗、5-固定夹卡、6-防尘罩、7-固定杆、8-输送带、9-转轴、10-输送辊轴、11-出料斗、12-传动带、13-底架、14-电机、15-连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水泥生产用辅助原料破碎用带式输送机,包括底板2,底板2一端底部焊接有底架13,底板2另一端下方和底架13下方通过连卡15固定有升降底座1,底架13上方螺栓固定有电机14,底板2上方通过固定杆7连接有侧架3,底板2上表面位于侧架3下方两端通过支杆连接有输送辊轴10,输送辊轴10表面铺设有输送带8,输送辊轴10的一端焊接有转轴9,转轴9通过传动带12与电机1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侧架3上表面通过固定夹卡5卡接有防尘罩6。

升降底座1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升降底座1两两一组,分别对称焊接在底板2另一端下方和底架13下方,侧架3上方一端焊接有进料斗4,侧架3上方另一端焊接有出料斗11,侧架3为等腰梯形结构,固定夹卡5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固定夹卡5两两之间间距相等,使得防尘罩6在安装后的稳定性更高,防尘罩6的宽度大于输送带8的宽度大小,侧架3下表面通过支杆连接辅辊轴,辅辊轴的上表面与侧架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移动在相应的位置上,调节位于进料斗4一端下方的升降底座1,使进料斗4位于待输送的水泥原料下方,同时调节另一端的升降底座1,使出料斗11位于输送重点设备上方,再将防尘罩6卡接在两个侧架3上的固定卡夹5上,连接电源,电机14运行,通过传动带12带动转轴9运行,从而带动输送辊轴10转动,使输送带8将水泥原料从装置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完成该装置的运行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