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料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3237发布日期:2019-02-19 19:3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送料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搬用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料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插头中的插脚生产成型后,存在缺陷,如插脚弯曲变形,插脚太长或者太短,双线插脚中的正负插脚不平行,这些缺陷需要通过视觉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插头插脚在检测前,需要以一定的角度摆放于物料盒中,再将物料盒上料至检测设备中。现有技术中的上料机构存在物料存放数量不足,从而导致向上料机构频繁进料,频繁打断检测设备工作,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料升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物料存放数量不足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料升降装置,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物料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物料板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物料板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两块竖直设置且上端延伸至所述物料板上方的分隔板,相邻的两所述分隔板之间分隔出用于放置多层物料的工位,各所述分隔板同一侧的边缘均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物料的位置的物料挡板。

可选的,所述送料升降装置还包括与各所述分隔板对应设置且用于校正顶层物料的位置的校正机构,各所述校正机构包括上端铰接于所述分隔板上的摆动杆和设置于所述摆动杆的顶部且用于推动物料并校正物料位置的夹料片,各所述工位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推动位于所述工位两侧的所述摆动杆的下端摆动以使所述夹料片向对应的所述工位内移动的推杆组件。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各所述推杆组件一一对应且用于限制所述摆动杆下端的摆动距离的挡块,所述挡块和对应的所述推杆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摆动杆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各所述推杆组件一一对应且用于推动所述摆动杆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和对应的所述推杆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摆动杆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复位组件为复位推杆或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分隔板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容置槽和贯穿所述分隔板且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容置槽,所述摆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夹料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送料升降装置还包括与各所述工位一一对应且用于感应所述物料的传感器,各所述传感器固定于对应所述工位的其中一侧的分隔板上,且各所述传感器等高设置。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驱动机构和多根导向杆,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底板并向上延伸,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物料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升降杆连接并驱动所述升降杆做升降运动,各所述导向杆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底板并向上延伸,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物料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升降杆设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杆穿设所述螺纹孔且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底板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置槽,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覆设于所述第三容置槽上的动力固定座,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动力固定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容置槽内,所述主动轮位于第三容置槽内,所述从动轮固定于所述动力固定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第三容置槽且穿过所述动力固定座,各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三容置槽且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动力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升降装置中,根据实际需求,底板上可设置两块、三块、四块、五块以及六块以上数量的分隔板,当设置底板上两块分隔板时,仅具有一个工位,在该工位上,升降机构下降到最低位置,物料层层堆叠于物料板上,形成物料垛,从而大批量的存放物料,每取用一层物料,升降机构驱动物料板上升一层高度,直到所有物料取用完毕;当底板上设有三块以上数量的分隔板时,底板上具有两个以上数量的工位,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分隔出一个工位,在该工位上,升降机构下降到最低位置,物料层层堆叠于物料板上,形成物料垛,从而大批量的存放物料,每取用一层物料,升降机构驱动物料板上升一层高度,直到所有物料取用完毕;如此,在物料板上堆叠大量的物料,使得送料升降装置能够长时间持续送料,减少了向送料升降装置进料的次数,减少了中断送料升降装置的次数,从而提高了送料升降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料升降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料升降装置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料升降装置的另一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料升降装置的移除物料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底板,11—第三容置槽,2—物料板,3—升降机构,31—升降杆,32—驱动机构,321—电机,322—从动轮,323—主动轮,324—传动皮带,33—导向杆,4—分隔板,41—物料挡板,42—镂空区,43—第一容置槽,44—第二容置槽,5—校正机构,51—摆动杆,52—夹料片,6—推杆组件,7—挡块,8—复位组件,81—复位推杆,82—复位弹簧,9—传感器,10—动力固定座,11—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至4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至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料升降装置,包括底板1、设置于底板1上方的物料板2和设置于底板1上且与物料板2连接并用于带动物料板2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3,底板1上设有至少两块竖直设置且上端延伸至物料板2上方的分隔板4,相邻的两分隔板4之间分隔出用于放置多层物料的工位,各分隔板4同一侧的边缘均设有用于限制物料的位置的物料挡板41。具体地,根据实际需求,底板1上可设置两块、三块、四块、五块以及六块以上数量的分隔板4。其中,当底板1上设有两块分隔板4时,仅具有一个工位,在该工位上,升降机构3下降到最低位置,物料层层堆叠于物料板2上,形成物料垛,从而大批量的存放物料,每取用一层物料,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一层高度,直到所有物料取用完毕。当底板1上设有三块以上数量的分隔板4时,底板1上具有两个以上数量的工位,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4之间分隔出一个工位,在该工位上,升降机构3下降到最低位置,物料层层堆叠于物料板2上,形成物料垛,从而大批量的存放物料,每取用一层物料,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一层高度,直到所有物料取用完毕。如此,可以实现在物料板2上堆叠大量的物料,使得送料升降装置能够长时间持续送料,减少了向送料升降装置进料的次数,减少了中断送料升降装置的次数,从而提高了送料升降装置的工作效率。

更具体地,在进行取用物料时,先对各物料垛的最上层物料进行取用,即顶层物料,每取完所有物料垛的一层物料,升降机构3带动物料垛上升一层的高度,从而保证每次取用物料时,顶层物料能够位于同一高度上,增加了物料取用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向送料升降装置进料时,分隔板4能够限制物料的堆叠位置,引导物料堆叠,并通过物料挡板41限制物料的位置,从而加快向送料升降装置的进料速度,缩减了向送料升降装置进料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提高送料升降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块分隔板4就时,分隔板4的上端超过物料板2,即物料板2位于两分隔板4之间;设置三块以上分隔板4时,送料升降装置上具有两个以上工位,进一步提高了送料升降装置存放的物料数量。位于最外侧的两分隔板4的上端超过物料板2,位于最外侧的两分隔板4之间的其他分隔板4则穿过物料板2。

本实施例中,物料可以是单个片状物料,也可以是摆放有多个小部件的物料盒,如摆放多个插头插脚的物料盒。

本实施例的送料升降装置尤其适用于在插头插脚检测设备上料,插头插脚为插头上的银脚,为小零部件,通过物料盒同时批量摆放插头插脚,通过将多个物料盒上下堆叠成物料垛,并在在底板1上通过分隔板4分隔出多个工位后,各工位均可放置一个物料垛,从而扩大了物料存放量。在使用时,插头插脚检测设备依次从取用各工位上取用最上面一层的物料盒,每取完各物料垛最上面一层的物料盒,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从而提升各物料垛的高度以便于下一次取用物料盒。

进一步地,设置至少三块分隔板4时,最外侧的两分隔板4为第一分隔板,位于最外侧的两分隔板4之间的其他分隔板4为第二分隔板,两第一分隔板向上延伸并超过物料板2,各第二分隔板则穿过物料板2,本实施例中,在物料板2上设有与各第二分隔板对应设置的镂空区42,以便各第二分隔板的上端伸入镂空区42并穿过物料板2。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送料升降装置还包括与各分隔板4对应设置且用于校正顶层物料的位置的校正机构5,各校正机构5包括上端铰接于分隔板4上的摆动杆51和设置于摆动杆51的顶部且用于推动物料并校正顶层物料位置的夹料片52,各工位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推动位于对应工位两侧的摆动杆51的下端摆动以使夹料片52向对应的工位内移动的推杆组件6。工位上能够存放多层物料,但各层物料之间存在位置偏移的问题,插头插脚检测设备在取用物料时,物料的位置影响物料与检测位置对准程度,进而影响检测结构精确程度。本实施例中,摆动杆51与分隔板4铰接,摆动杆51的上端与分隔板4铰接,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得在初始位置摆动杆51与分隔板4平行,并且在每个工位的两侧均设有推杆组件6。在插头插脚检测设备取用物料其中一个物料垛的顶层物料前,对应工位上的两推杆组件6分别推动位于对应工位两侧的摆动杆51摆动,从而带动两夹料片52同时推移顶层物料,从而校正顶层物料的位置。

具体来说,是两推杆组件6分别推动两前述两摆动杆51的下端向对应的工位外摆动,从而使得两摆动杆51的上端向对应的工位内摆动,在该工位内两侧摆动杆51上端的夹料片52同时向工位内移动,并同时移动顶层物料,从而校正物料的位置,使得插头插脚检测设备每次取用物料时,顶层物料均能处于同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能够将待取用的顶层物料升降到同一高度,因此顶层物料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校正机构5能够校正定位物料的位置,使得顶层物料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相同,通过升降机构3和校正机构5配合使得顶层物料的位置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能够位于同一位置上,使得插头插脚检测设备每次都能在各工位的同一位置抓取物料。

进一步地,各分隔板4平行并排设置,夹料片52与分隔板4平行设置,在同一工位两侧的两夹料片52平行设置,两夹料片52平行,更容易校正顶层物料的位置,而且位置调节更加精确。

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底板1上设有与各推杆组件6一一对应且用于限制摆动杆51下端的摆动距离的挡块7,挡块7和对应的推杆组件6分别位于摆动杆51的两侧。本是实施例中,通过挡块7限制推杆组件6的推移位置,避免推杆组件6过度推动摆动杆51摆动,进而避免夹料片52过度挤压顶层物料。

本实施例中,摆动杆51利用重力的作用,使得在初始位置摆动杆51与分隔板4平行,并利用重力作用回复初始位置。但是,摆动杆51与分隔板4铰接,仅仅通过重力复位,摆动杆51极有可能受摆动杆51与分隔板4之间的摩擦力影响,无法准确的回复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底板1上设有与各推杆组件6一一对应且用于推动摆动杆51复位的复位组件8,复位组件8和对应的推杆组件6分别位于摆动杆5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推杆组件6推动摆动杆51摆动,在校正结束后,位于摆动杆51另一侧的复位组件8推动,通过复位组件8促使摆动杆51回复初始位置,从而避免了受摆动杆51与分隔板4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二无法准确的回复到初始位置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复位组件8还可以是复位推杆81、复位弹簧82。如图所示,在外侧工位上,对应设置两个复位组件8,分别为复位推杆81和复位弹簧82,复位推杆81和复位弹簧82分别设置于对应工位上的两摆动杆51的外侧,具体来说,复位推杆81和复位弹簧82均固定于对应工位上的两摆动杆51的外侧的底板1上。在中间工位上,对应设置两个复位组件8,两个复位组件8均为复位弹簧82,两复位弹簧82分别设置于对应工位上的两摆动杆51的外侧且固定于底板1上。

进一步地,复位弹簧82固定于挡块7上且向摆动杆51延伸,领用挡块7来固定安装复位弹簧82,避免额外设置弹簧固定座。

本实施例中,摆动杆51可铰接与分隔板4的边缘,从而使得分隔板4不会干涉摆动杆51的摆动,摆动杆51可任意摆动可选地,但是该铰接方式中,摆动杆51只能单侧与分隔板4铰接,存在铰接不稳的问题。

优选地,分隔板4上设有贯穿分隔板4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容置槽43和贯穿分隔板4且与第一容置槽43连通的第二容置槽44,摆动杆5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容置槽43内,夹料片52设置于第二容置槽44。本实施例中,设置用于容置摆动杆51的第一容置槽43,使得摆动杆51在与分隔板4铰接时,摆动杆51能够两侧均与分隔板4铰接,铰接更加稳定,而且摆动杆51的下端可向分隔板4任意侧摆动;另外第二容置槽44贯穿分隔板4且与第一容置槽43连通,夹料片52固定于摆动杆51的顶部时置于第二容置槽44内,如此,夹料片52可随摆动杆51向分隔板4的任意侧移动。还有一点,校正机构5处于初始状态时,摆动杆51和夹料片52能够完全分别荣置于第一容置槽43和第二容置槽44内,使得分隔板4的表面无凸出结构,确保了分隔板4对物料堆垛的引导和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容置槽43的下端延伸至分隔板4的底部,第一容置槽43的上端延伸至分隔板4的上端,第二容置槽44设置于分隔板4的顶部,从而第一容置槽43和第二容置槽44将分隔板4分割成左分隔板4和右分隔板4。左分隔板4和右分隔板4单独加工更加简单,将分隔板4分割成左右分隔板4,便于生产加工。

优选地,如图1所示,送料升降装置还包括与各工位一一对应且用于感应物料的传感器9,各传感器9固定于对应工位其中一侧的分隔板4上,且各传感器9等高设置。送料升降装置仅有一个工位时,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传感器9感应到物料垛上的顶层物料,升降机构3停止驱动物料板2上升,每取用一次顶层物料,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一次。送料升降装置具有多个工位时,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其中任意一个传感器9感应到物料垛上的顶层物料,升降机构3停止驱动物料板2上升,插头插脚检测设备按照预定顺序取用各工位上物料垛的顶层物料,完成各工位顶层物料取用之后,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以便下一轮顶层物料取用;当进料至送料升降装置中的各物料垛中物料层数不相同时,使得部分传感器9能够感应到物料,插头插脚检测设备按照预定顺序从传感器9能够感应到物料的工位上的顶层物料,同时跳过传感器9不能够感应到物料的工位,插头插脚检测设备完成一轮顶层物料取用后,升降机构3驱动物料板2上升一次以便下一轮顶层物料取用。因此,在设置传感器9后,插头插脚检测设备能够精确感应并控制顶层物料的位置,通过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物料垛进行选择取用,并且使得送料升降装置能够在其中一部分工位空缺的情况下选择放置物料的工位进行取料。

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升降机构3包括升降杆31、驱动机构32和多根导向杆33,升降杆31穿过底板1并向上延伸,升降杆31的上端与物料板2连接,驱动机构32固定于底板1上,驱动机构32还与升降杆31连接并驱动升降杆31做升降运动,各导向杆33可滑动地穿过底板1并向上延伸,导向杆33的上端与物料板2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2驱动升降杆31升降,升降杆31带动物料板2升降,通过设置多根导向杆33引导物料板2升降,确保物料板2能够平稳升降。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驱动机构32包括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和传动皮带324,主动轮323与电机3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轮322开设有螺纹孔,升降杆31上设有外螺纹,升降杆31穿设螺纹孔且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传动皮带324绕设于主动轮323与从动轮323之间。本实施例中,从动轮322与升降杆31螺纹连接,从动轮322转动时,能够驱动升降杆31上升或者下降,升降杆31升降平稳,并且具有自锁功能,不会因电机321停止工作时而导致物料板2下降。

优选地,如图4所示,底板1上设有贯穿底板1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置槽11,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覆设于第三容置槽11上的动力固定座10,电机321固定于动力固定座10上,电机321的输出轴的末端延伸至第三容置槽11内,主动轮323设置于电机321输出轴的末端且位于第三容置槽11内,从动轮322固定于动力固定座10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三容置槽11内,升降杆31穿过第三容置槽11且穿过动力固定座10,各导向杆33穿过第三容置槽11且可滑动地穿过动力固定座10。本实施例中,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升降杆31、导向杆33均固定于动力固定座10上,而原本在底板1上固定有诸多零部件,推杆组件6、复位推杆81、复位弹簧82、挡块7,不便于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和传动皮带324的布置安装,同时也不便于升降杆31和多根导向杆33的布置安装。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上设于第三容置槽11,将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升降杆31和导向杆33的布置安装位置下降至动力固定座10上,通过动力固定座10来固定安装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升降杆31和导向杆33,便于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升降杆31和导向杆33的布置安装。另外,将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升降杆31和导向杆33的布置安装位置下降至动力固定座10上时,减少电机321、主动轮323、从动轮322所占用的底板1上方的空间,以及减少下文中直线轴承11所占用的底板1上方的空间,增加了物料板2的升降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动力固定座10上设有与各到导向杆33一一对应的直线轴承11,直线轴承11固定于动力固定座10上且套设于导向杆33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